交通战略模型论文-李敏

交通战略模型论文-李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战略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战略规划,战略测试模型,情景分析,土地利用模式

交通战略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09)在《城市交通规划战略测试及关键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战略规划是针对城市规划的纲要阶段,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的视野,研究交通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宏观协调关系,对城市交通规划提出宏观的解决思路。交通战略模型是城市交通战略规划的基础,是确定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交通发展模式、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布局、容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简化的交通需求模型来减少分析方案的费用和复杂性。论文在系统分析交通战略理论以及战略测试关键模型的相关要素基础上,针对现状交通战略规划及测试建模方法的不足,较全面地研究了城市交通规划战略测试模型,选取土地利用布局、交通发展模式、路网布局、客运走廊等交通战略关心的问题构建子模型,组合构建交通战略模型。本文首先从交通战略理论的相关研究入手,确定交通战略需求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解决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其次,针对交通战略的特殊属性进行分析,提出交通战略的层次要素、分阶段性,并针对交通战略的稳定性要求提出情景分析方法,引出交通战略进行建模测试的必要性。然后,展开分析交通战略测试的过程,详细讨论战略模型的框架体系,提出战略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思路。并着重分析了战略模型的基础输入因素,分别提出了适宜战略层次的分区方法、人口岗位、以及基础道路网络等要素,为构筑战略模型提供基础。最后,通过分别构筑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交通发展模式、路网布局、客运走廊等关键模型,组成一套战略模型,并分别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确定战略测试模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本文在大量地阅读、归纳总结战略模型的建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的交通战略规划进行战略层面的定量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求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战略模型与算法。(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陈恒有,陈继抗[2](2008)在《SWOT模型与BCG矩阵视角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战略选择——以交通银行兰州分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甘肃市场的银行中间业务为背景,运用SWOT模型与BCG矩阵分析交通银行兰州分行中间业务临的内外部影响和中间业务各子业务的贡献,并就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竞争战略。(本文来源于《财会研究》期刊2008年16期)

吕静[3](2008)在《云南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指标与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云南公路交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但随着云南同周边省区交流进一步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云南经济地区差异导致的公路布局不合理,等级偏低,发展速度不协调等。本文结合云南省的具体情况,通过目标分解法,将云南公路交通发展这一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逐层展开,选取适宜的指标,建立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云南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指标体系。包括1个大项指标、9个分项指标和37个基础指标。解决云南交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指标数值的反馈,监测云南公路交通发展主要因素的现状,及时发现并纠正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扭转不正确的变化趋势,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指导未来云南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预测方法研究和适用性分析,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对云南公路交通各子系统进行定性、定量预测,主要包括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以及客、货运量等交通发展指标和公路网发展指标、公路枢纽布局、养护发展、服务趋势和应急处置发展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预测分析,确定合适的指标数值描述云南公路交通未来20年的发展规模、趋势和发展效果,为云南今后的公路建设指明方向。(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8-06-04)

王驰宇[4](2008)在《城市宏观交通战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在于决定城市远期的交通网络布局与结构;决定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趋向、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决定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产业政策、交通工具的发展政策、交通系统运行管理政策;决定城市未来客运交通发展模及其发展趋势等。它主要针对城市规划的纲要阶段,对城市交通规划提出宏观的解决思路。战略规划的基本特色是体现举重若轻、简而不漏;反应灵敏,快而不乱;提纲挈领,框而不死。因此,“简”是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所以在战略规划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简化的交通需求模型来减少分析方案的费用和复杂性。首先,文章通过描述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组适合于实际应用的交通战略模型。其次,研究战略模型的建模方法,对战略模型的框架体系进行剖析,沿着模型研究思路、建模思路、模型定性分析、模型关键要素分析这条主线展开讨论。确立系统动力学为建模的基本数学方法。分析战略模型的适用范围、适用人群。介绍战略模型的输入、输出要素及战略模型的框架组成。再者,着手战略模型的构筑。通过对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模式、道路网规模、道路网布局、客流走廊选择,走廊交通模式选择的研究,结合实例验证,提出七个关键模型,组成一套战略模型。最后,对战略模型的保障及评价体系进行了归纳。阐明了模型所需的基础数据构成、获得方法及存储手段。通过结合GIS技术,提出了GIS交通数据库的建立思路。并以决策系统的理论结合战略规划实际,介绍了模型的评价权重矩阵和评价方法。完善的城市交通战略模型应该是一个集数据收集、模型建立和决策为一体的产物。本文的研究重视理论拓展与实践总结的共进。一方面广泛而大量地收集和阅读有关战略规划定量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消化、吸收、归纳总结出战略层面的模型建立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的交通战略规划的定量分析提出相应的模型算法。将实证研究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认真剖析其发展的历程,以求从特殊中找到一般。(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马林[5](2008)在《城市交通模型研发的战略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模型是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技术分支,是交通分析的手段,是制定交通战略、对策和交通规划方案的基础。在业外人士看来,交通模型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公(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期刊2008年01期)

郑猛[6](2004)在《北京市宏观交通战略模型——TRISP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交通模型的内涵和北京市交通模型的发展过程,同时分析了城市宏观交通模型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TRIPS城市宏观交通模型的结构、各组成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模型建立后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北京规划建设》期刊2004年02期)

马正平,崔德光[7](2003)在《空中交通战略和战术级流量管理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提出了适合中国空中交通的战略、战术级流量管理模型。按照功能,分别提出了航路流量管理模型和机场流量管理模型以及终端区的流量管理模型。根据空中交通中信息的实时性和多样性,分析了其中的信息流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信息共享网络。这些模型都应用于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与华北空管局合作开发的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检测系统(ATC-CMS)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为上层管理者提供了战略性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7期)

李志东,黄海军,陈良猷[8](1989)在《东部地区交通运输战略研究中的理论与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我国东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中应用的理论与模型,阐述了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行为的理论,并研究了交通运输结构系统和数学模型。本课题已通过国家科委组织鉴定。(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1989年02期)

交通战略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甘肃市场的银行中间业务为背景,运用SWOT模型与BCG矩阵分析交通银行兰州分行中间业务临的内外部影响和中间业务各子业务的贡献,并就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竞争战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战略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城市交通规划战略测试及关键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陈恒有,陈继抗.SWOT模型与BCG矩阵视角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战略选择——以交通银行兰州分行为例[J].财会研究.2008

[3].吕静.云南公路交通长远发展战略指标与预测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08

[4].王驰宇.城市宏观交通战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5].马林.城市交通模型研发的战略价值[J].城市交通.2008

[6].郑猛.北京市宏观交通战略模型——TRISP模型[J].北京规划建设.2004

[7].马正平,崔德光.空中交通战略和战术级流量管理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8].李志东,黄海军,陈良猷.东部地区交通运输战略研究中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9

标签:;  ;  ;  ;  

交通战略模型论文-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