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填料论文-李鸿江,王超,徐晓晨,杨凤林,张树深

不同填料论文-李鸿江,王超,徐晓晨,杨凤林,张树深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同填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好氧氨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生物填料,生物膜

不同填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鸿江,王超,徐晓晨,杨凤林,张树深[1](2019)在《AOB与AnAOB在不同生物填料上挂膜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厌氧氨氧化工艺运行过程中污泥流失严重与启动时间长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多种市售生物填料的挂膜实验,筛选适合好氧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挂膜的生物填料.结果表明,当活性污泥中的好氧氨氧化菌菌属为Nitrosomonas时,AQ1聚氨酯立方体填料最适合其挂膜,挂膜成熟时好氧氨氧化速率可以达到(0.81±0.08)mg N/(L·h),挂膜生物量为(0.87±0.14)mg VSS.而更适合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Kuenenia)挂膜的生物填料为K3环形填料,材质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当厌氧氨氧化菌挂膜成熟时,其厌氧氨氧化速率可以达到(3.27±0.10)mg N/(L·h),挂膜生物量为(2.74±0.40)mg VSS.厌氧氨氧化菌在K3型填料上的挂膜要优于好氧氨氧化菌,其原因是厌氧氨氧化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含量要高于好氧氨氧化菌,而胞外聚合物是形成生物膜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航,于美燕,张新宇,韩晓梅,齐琦[2](2019)在《叁种不同导电填料对聚氨酯导电涂层应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出对聚氨酯涂层导电性能改善最佳的导电填料和助剂。方法使用叁种不同的无机导电填料—微米级ITO、微米级导电云母和导电钛白粉,用不同的分散剂DISPERBYK-P104S、DISPERBYK-163、DISPERBYK-2001对叁种无机填料分别进行分散处理改性,选出对改性填料分散性最好的助剂,然后研究用该助剂改性的填料对聚氨酯树脂涂层导电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应用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出最好的导电填料。结果利用沉降试验,筛选出了提高填料分散性能最好的助剂为DISPERBYK-P104S。通过测试涂层的导电性能、耐腐蚀、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发现,用助剂DISPERBYK-P104S改性过的导电钛白粉掺入聚氨酯树脂涂层后,所有性能均优于其余填料掺入的涂层。涂层的电阻在室温下最小,为10.84 MΩ,而且在100℃加热2 h后,电阻仍然只有24.53 MΩ。水接触角(WCA)方面,该涂层初始时接触角为107°,在3.5%NaCl溶液中浸泡400 h后,水接触角仍能达到90°以上。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800 h后,附着力仍然在2.1MPa以上。该涂层拉伸强度为16.53MPa,拉断伸长率为650%,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力学强度。同时,在300℃下烧蚀叁次后(每次15min),该涂层的表面仍然保持平整。结论当导电填料为用DISPERBYK-P104S改性过的导电钛白粉时,聚氨酯树脂涂层的表面电阻在100℃以下均介于0.5~25MΩ之间,而且该导电涂料的其他应用性能为最佳。(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陈佼,陆一新,王瑞,唐丽,张建强[3](2019)在《不同填料人工快渗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富营养化湖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天然河砂填料型人工快渗系统(C1)、天然河砂+沸石砂混合填料型人工快渗系统(C2)、天然河砂+沸石砂+海绵铁混合填料型人工快渗系统(C3)对该水体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对人工快渗系统的处理性能具有重要影响,C3的挂膜启动周期为40 d,比C1、C2分别缩短了12,3 d。稳定运行期间,C3对COD、NH_4~+-N、TN、TP、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依次为93. 9%、90. 3%、83. 3%、76. 9%、97. 8%,比C1分别提高了19. 6,40. 4,55. 3,53. 3,19. 2百分点,比C2分别提高了7. 2,8. 8,49. 2,32. 4,7. 1百分点。C3型人工快渗系统启动速度快、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处理效果好,用于处理富营养化水体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高原[4](2019)在《强降雨条件下不同填料路基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填料组合的力学性质及其在强降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组合填料的破坏应变介于两种组合填料之间,黏土的峰值应力和破坏应变最大;其安全系数随降雨情况的持续逐渐降低;粉土的路基稳定性最差,经历48 h降雨后,在6 m和10 m路基高度下,安全系数仅为1.54和1.29,降雨停止后,稳定性安全系数再次升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降雨条件下,混填黏土、粉土、山皮土路基的稳定性较混填山皮土、粉土、黏土的差,但雨后恢复速度快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9年09期)

张玲玲,刘立早,张玉平[5](2019)在《不同填料强化生态浮床对淡水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填料强化生态浮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生态工程修复技术。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人工填料与挺水植物组合,分析其对高磷浓度养殖水体和上海市养殖池塘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高磷浓度(2.36~3.42 mg/L)养殖水体中,人工填料强化生态浮床对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9%,12.2%,26.1%,且3组系统之间差异不明显。在上海市养殖水体平均浓度条件下,3组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能力为:立体弹性填料强化生态浮床>组合填料强化生态浮床>生物绳填料强化生态浮床,立体弹性填料强化生态浮床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9%和69.3%;3组系统对COD和NH_4~+-N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因此,立体弹性填料强化生态浮床可以考虑应用于上海市淡水养殖池塘水体的生态修复工程。(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倩,梁显林,梁止水,韦静,席海朋[6](2019)在《不同尺寸的玄武岩纤维填料的污水处理效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选用不同尺寸的玄武岩纤维(BF)填料(长度分别为10,15,20 cm),通过改变进水负荷和溶解氧(DO)浓度来研究基于BF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的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加,尺寸为15 cm的BF填料略优,可实现出水ρ(COD)<50 mg/L,ρ(NH_3-N)<1 mg/L。随后,考察不同尺寸BF填料在不同DO浓度下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ρ(DO)在2~3 mg/L时出水效果最优。胞外聚合物(EPS)分析显示,15 cm的BF填料EPS含量最高,稳定性最好。试验中选用的BF填料和活性污泥之间吸附、缠绕,形成厘米级以上的巢状微生物聚集体,拥有好氧、厌氧区域,传质良好,具有脱氮除碳功能。试验为BF填料在实际污水中处理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田双超,吕淑清,董立新,肖本益[7](2019)在《不同填料的挂膜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生物膜法衍生出的一种水处理工艺。选择水处理性能好、挂膜时间短、生物和化学稳定性强的填料可以实现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生物膜的快速生长,从而对污水中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本研究对小粒径陶粒(1-3 mm)、大粒径陶粒(5-8 mm)、悬浮填料、海绵填料和火山岩等5种填料进行挂膜实验,通过对挂膜过程中COD、NH_3-N的去除率和挂膜完成后生物膜分析,从而寻求一种挂膜时间短、COD、NH_3-N去除率高、能形成致密生物膜的填料。结果表明,火山岩填料能够在11天左右完成挂膜过程,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_3-N去除率达到65%以上。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稳定的填料。(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期刊2019-08-23)

张宝树,刘艳芳[8](2019)在《不同填料塔在胺液除尾气中硫化氢过程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化氢存在于工业尾气中,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MDEA(30%wt)胺溶液吸附脱除尾气中硫化氢,属于化学吸附法,为可逆放热反应,此传质传热过程通过尾气吸收塔完成。分别研究了鲍尔环-38、阶梯环-38、矩鞍环-38叁种散堆填料应用于尾气吸收塔,根据Bain-Hougen(贝恩-霍根)公式计算3种填料塔塔径,可知在液泛值相同时,采用矩鞍环-38填料塔,塔径较小,成本较低。(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易富,王政宇,杜常博,李军,孟兴涛[9](2019)在《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基边坡加筋设计时,土工格栅与填料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影响加筋边坡工程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的界面摩擦特性,进行了土工格栅与3种不同粒径均匀粗粒土的拉拔试验,分析了法向应力、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3个因素对界面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所受的最大拉拔力,随着填料粒径和拉拔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填料粒径比拉拔速率的增幅大;不同粒径或不同拉拔速率下,格栅-土的界面最大剪应力与法向应力均呈线性拟合关系;填料粒径的增大显着提高了界面参数似黏聚力,但对似摩擦角变化不明显;拉拔速率的增大,使得界面参数似黏聚力几乎呈线性增长,而似摩擦角变化不明显。该试验结果对加筋边坡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连震,李琳琳,管勇,刘海涛[10](2019)在《不同无机填料对聚氨酯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端羟基硅油为原料,1,4丁二醇(BDO)作为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制得无填料填充的聚氨酯、不同质量分数绢云母改性聚氨酯、不同质量分数滑石粉改性聚氨酯的3种复合材料,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耐热性能、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两种不同无机填料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阻尼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添加10%的绢云母和10%的滑石粉后,最大损耗因子(tanδ)分别由0.372提升至0.436和0.440,而Tg向低温方向偏移,10%绢云母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分别由5.16MPa、432%、65提高到8.47MPa、468%、85;10%滑石粉改性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邵氏硬度提高至7MPa、470%、82;在失重率为5%时,相比于未添加无机填料的聚氨酯,10%绢云母和10%滑石粉改性后的初始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52.67℃和55.8℃。(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不同填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出对聚氨酯涂层导电性能改善最佳的导电填料和助剂。方法使用叁种不同的无机导电填料—微米级ITO、微米级导电云母和导电钛白粉,用不同的分散剂DISPERBYK-P104S、DISPERBYK-163、DISPERBYK-2001对叁种无机填料分别进行分散处理改性,选出对改性填料分散性最好的助剂,然后研究用该助剂改性的填料对聚氨酯树脂涂层导电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应用性能的影响,最终选出最好的导电填料。结果利用沉降试验,筛选出了提高填料分散性能最好的助剂为DISPERBYK-P104S。通过测试涂层的导电性能、耐腐蚀、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发现,用助剂DISPERBYK-P104S改性过的导电钛白粉掺入聚氨酯树脂涂层后,所有性能均优于其余填料掺入的涂层。涂层的电阻在室温下最小,为10.84 MΩ,而且在100℃加热2 h后,电阻仍然只有24.53 MΩ。水接触角(WCA)方面,该涂层初始时接触角为107°,在3.5%NaCl溶液中浸泡400 h后,水接触角仍能达到90°以上。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800 h后,附着力仍然在2.1MPa以上。该涂层拉伸强度为16.53MPa,拉断伸长率为650%,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力学强度。同时,在300℃下烧蚀叁次后(每次15min),该涂层的表面仍然保持平整。结论当导电填料为用DISPERBYK-P104S改性过的导电钛白粉时,聚氨酯树脂涂层的表面电阻在100℃以下均介于0.5~25MΩ之间,而且该导电涂料的其他应用性能为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同填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李鸿江,王超,徐晓晨,杨凤林,张树深.AOB与AnAOB在不同生物填料上挂膜效果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李航,于美燕,张新宇,韩晓梅,齐琦.叁种不同导电填料对聚氨酯导电涂层应用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3].陈佼,陆一新,王瑞,唐丽,张建强.不同填料人工快渗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处理效果[J].环境工程.2019

[4].高原.强降雨条件下不同填料路基的力学特性及稳定性研究[J].建筑施工.2019

[5].张玲玲,刘立早,张玉平.不同填料强化生态浮床对淡水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6].张倩,梁显林,梁止水,韦静,席海朋.不同尺寸的玄武岩纤维填料的污水处理效能评价[J].环境工程.2019

[7].田双超,吕淑清,董立新,肖本益.不同填料的挂膜试验研究[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2019

[8].张宝树,刘艳芳.不同填料塔在胺液除尾气中硫化氢过程的应用[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9

[9].易富,王政宇,杜常博,李军,孟兴涛.土工格栅与不同粒径填料界面作用特性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10].李连震,李琳琳,管勇,刘海涛.不同无机填料对聚氨酯阻尼材料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9

标签:;  ;  ;  ;  

不同填料论文-李鸿江,王超,徐晓晨,杨凤林,张树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