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及其措施

浅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及其措施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00

【摘要】随着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的不合理建设造成环境失衡进一步加剧,使得建立完整有效的水安全治理系统非常重要。而科学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对这一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本文概述了海绵城市,阐述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意义,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意义;要求;措施

1海绵城市的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将城市特征与海绵特征相结合,并且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城市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海绵城市规划总体上是从应对城市雨洪问题出发,逐步演变为解决城市水与生态问题的综合性方法。当前解决城市水问题,需要从整个水生态系统来考虑,对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有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以及下沉式绿地等来解决雨水排放问题,可以以慢排缓释的方式来解决径流问题,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径流进行存蓄、净化并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有序的排放来减少洪涝的发生,减轻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雨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等方式来增强城市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好的应对自然灾害,解决城市水问题。

2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意义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社会意义。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极端天气抵抗能力,合理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将防、排、蓄、渗、滞等措施合理地结合起来,大大减轻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维护城市居民安定的生活环境。据相关统计:我国有642座具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但是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才324座,并且在这642座当中,有34座特大防洪城市,但是仅有7座达到我国特大防洪的标准。当前依赖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雨水排放思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雨水管理的要求,国内外许多城市开始实践新型雨洪管理的理念,将雨洪蓄渗工程与排水系统建设相结合进行设计,避免当天气突然出现短时间的局部强降水情况时,出现内涝的风险。构建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2)经济意义。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开展与城市相适应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要与城市中的园林结合,从而保护水资源,节省治理水污染的费用。(3)生态意义。海绵城市的建设调整了城市中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种植的树木增多,硬化的路面减少,合理的处理雨水,甚至将雨水回用于工业的生产,不但带来增加经济利润,还改善了环境。

3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1)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观念创新的要求。海绵城市规划在注重现代化的同时,需要加入自然的因素。利用雨水花园、植被等措施,控制雨水的排放量。这种措施主要是在源头控制雨水,将原本雨量集中的源头变为分散,通过调节源头对雨水进行净化,甚至是回收一部分的雨水再重新的利用,最终使雨水排放的效果能够安全。(2)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的要求。第一、保护生态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在破坏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而是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保护;第二、对生态系统损坏的地方进行恢复,以往城市规划建设中通常都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系统,并且在破坏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海绵城市规划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对被破坏的系统进行必要的修复;第三、将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降到最低,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能完全不破坏城市,海绵城市规划也不例外,但是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希望能将破坏的影响降到最低,希望用低影响换来高收益。主要的措施是,在海绵城市规划中,保护湿地、河流,对其保护不开发。避免造成破坏。而已经被破坏的就可以利用物理手段进行恢复,使当地的水能够正常的循环,对于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调蓄,使地下水的水位提高。

4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4.1制定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政策。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来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推广,相关部门应加强制度方面的研究制定工作,如对已经出让并且尚未建设的土地,通过对设计变更、资金方面的支持等方式,在规划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使其应用更有保证。对尚未出让的地块,可以在原有的评价指标中加入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指标。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相关单位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4.2科学规划建设。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时,要结合城市的区域特点明确制定各项规划目标,加强控制和管理城市雨水的径流系数,并且合理的规划建设还能够从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水污染,从而使得水资源能够被充分的利用,同时还有效的改善了我国城市的景观。

4.3加强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视。城市规划中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对水资源配置、城市防洪排涝、水问题处理等工作联系紧密。在编制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对海绵城市引起重视。在实际目标的落实中,要有效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进行建设,通过这种理念的贯彻实施,更合理地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在最大限度上对城市原有河流、湖泊等水资源进行保护。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在城市规划中,积极融入生态保护、水系布局、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等内容中;在具体应用中,要综合考虑相应区域的自然特征,考虑以往所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海绵城市理论中所提到的措施进行应用,确保在低影响状态下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保证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水系规划、园林建设、城市综合排水系统进行衔接,以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4.4合理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试点。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水问题的处理、洪涝灾害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应对变化的气候环境。因此可以通过在基础工作比较好的城市区域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试点,来有效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在试点项目中,要充分考虑原有条件,应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等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对进行试点的项目可以加强市民的监督,让民众真正感受到这种低影响开发理念的优点,通过社会的力量来支持海绵城市的建设,更有效的推广海绵城市理念。

4.5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要确保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有效维持原有生态系统对水问题的处理能力,有效保护城市原有河流、湿地等谁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城市水系统、道路规划、园林绿地规划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避免新开发系统对原有系统的破坏,要使新开发系统对遭到破坏的系统的恢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样从原有系统保护、破坏系统修复、新系统建设三个方面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结束语

随着城市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等相关水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水问题以及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上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这种情况。并且基于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下,各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科学合理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国荣等.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

[2]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规划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03)

[3]杜驰.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

[4]工文亮等.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简析[J]..建设科技,2015(1)

标签:;  ;  ;  

浅谈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及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