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王中立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王中立

林州中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林州45655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整体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进行,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则是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特点和施工情况,提高其整体稳定性,减少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而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和施工顺序,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础处理施工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特点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施工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和地质条件有较大关系,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在施工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地形进行详细探测,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在现场进行试验,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相关基础工程中,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对于此类的工程,操作人员没有办法对质量的问题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质检人员也不能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不能针对问题做出及时的解决措施。

除此之外,水利水电的基础工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施工工期比较短,施工时间和水利工程周边河流汛期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必须要在枯水期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保证施工机器设备的合理性,并提高施工效率。

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需求

1、施工时间的选择

对于整体的水利施工建设,工程设计方面首先应该确定施工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地区的水利情况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水的存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很大。因此,具体的施工时间的选取应该尽量避开水丰富的时间。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建设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就注定了施工时间会很短,就要在施工效率方面大下功夫,防止影响水利施工建设的因素发生,及时对不利条件作出调整,促进施工建设的发展。

2、图纸环境结合施工

对于水利施工建设,重点的设计安排应该在图纸的设计方面。不能盲目进行,在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探的基础上进行图纸的设计,并把图纸和现场之间进行比对,防止出现绘图失误的情况发生,并及时做好调整。

3、重点关注隐蔽工程

就整体的水利水电施工来说,隐蔽工程不受到施工团队的重视。隐蔽施工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较难发现,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会给整体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该类问题多半不会在施工建设和工程完成以后,都是多年以后才會出现情况。因此,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中隐蔽工程的建设,应该时刻警惕该类情况的发生,将隐蔽工程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防止其进行进一步的危害。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

1、岩基处理

(1)帷幕灌浆法。帷幕灌浆在处理地基上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帷幕灌浆在地基处理方面已取得新的成果,其中以GIN灌浆法较为典型。GIN灌浆法实现了对任意孔段的灌浆,但在灌浆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所消耗的能量值与最终压力灌浆和灌入浆液的乘积就是灌浆强度值。大量实践表明,裂隙岩体使用灌浆处理岩基时,常常需要很大的量而压力较小,相对于细裂缝而言则注入量小而压力大。GIN灌浆法通过控制某一参数,在灌入过程可自由控制量的大小,对地基条件较差的地段可提高灌浆压力。GIN灌浆法的应用减小了受地质影响的程度,从而实现了帷幕灌浆注入量的合理布置,帷幕灌浆的效益---投资比率可得到有效控制。GIN灌浆法在传统灌浆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2)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中可根据施工图纸上要求预先埋设灌浆管,为下步工序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对孔口进行补充灌浆时,确保灌浆到位。三峽大坝工程在灌浆施工时,结合三峡大坝的地质、水文等条件,综合其他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固结灌浆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确保了三峡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不良地基处理。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基础发生渗漏等现象。地质条件与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关系。因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的地基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以刚性地基为主,具有较强的透水性。施工前必须充分考察地质情况,制定处理措施,对于透水性强的地基须开挖清除,如处理不到位或不按制定的方案施工,将对工程稳定产生直接影响,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将透水层中的砂、砾石清除完毕后用混凝土进行换填,使混凝土达到截水目的。如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于可液化土层中时,首先派人将可液化土层中影响其安全的垃圾清除,换填其他强度更高,防渗性能较好的材料,其次,如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满足振冲挤密条件可进行振动压实。

(4)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输浆量和搅拌次数等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未健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存在搅拌均匀性差及成桩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砂石桩用以加固较深淤泥软土地基,由于存在工期长,工后变形大等问题,已不再用作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地基处理;三是民用建筑已禁用木桩基础。

2、软基处理

(1)软基处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在沿海沿边的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其地基都较软弱,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高真空击密法”有效解决了这种软基处理的瓶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强夯产生的正压与真空产生的负压叠加产生压差把沼泽地的“嫩豆腐”变成“豆腐干”。此外,和传统工法相比,这种新方法节约造价约30%、节约工期约50%,在施工环保和质量可控上有很大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改扩建、新建等工程建设中使用效果良好。

软基通常具有含水量及孔隙大、强度小的特征,所以施工中需对软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处理,预防由于直接在软地基上施工而、造成危害建筑物安全的问题。通过挤压或振动的方法,降低软地基的孔隙比,达到提高地基强度的目的。一般对于松散性的砂土等软地基,处于最佳的含水量的浅层时,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夯实以及机械的振动碾压;对于粘性土,碎石,杂填土等,通过外界强大的夯击力,使得软地基深层固结,从而密实了土体,增强了地基的强度;采用重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力,击实软地基的表面浅层,这样形成了一层均匀的较为强硬的壳体,这样的方法比较适用于非饱和性的粘性土等。

(2)强夯法。强夯法主要利用起重机械将80~300kN的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产生强大的冲击能量,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是我国目前最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随着实践中不断总结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技术,人们改造土的工程性质的同时,不断丰富了对土的特性研究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因而地基处理成为土力学基础工程领域的一个较有生命力的分支。

结束语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是被多种因素影响制约着,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就是科学的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夏伟.水利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解析[J].信息化建设,2016(2):376+378.

[2]李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91.

[3]张长志.水利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河南科技,2016(3):88~89.

[4]何未杰.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相关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4):52~53.

标签:;  ;  ;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王中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