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王磊,杨保国

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王磊,杨保国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太平洋,低纬度,季风系统,西伯利亚高压,地球自转轴,热带辐合带,冬季季风,夏季季风,欧亚大陆,台湾大学

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杨保国[1](2015)在《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28万年迁移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王磊 通讯员杨保国)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团队,利用位于西太平洋暖池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缘、近岸1660米的深海底所获得的海洋沉积物岩芯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了28万年以来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的迁移历史,发现其变化受到地球围绕太阳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12-09)

翟滨,李铁刚,熊志方,李军[2](2012)在《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中的硅藻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藻席沉积是由"树荫种"硅藻大量勃发并快速堆积而成。与成席硅藻同时大量生长的还有其他体型较小的硅藻。通过对WPD03和WPD12孔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样品进行硅藻分析,共鉴定硅藻40属101种(含变种)。硅藻组成中既有淡水种和沿岸种以及外洋冷水种,也有外洋暖水种,但主要以大洋暖水种和广布种为主。在主要的硅藻属种中,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的平均百分含量最高,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Azpeitia nodulifera、Nitzschia marina、Hemidiscus cuneiformis等次之,这5种硅藻占了整个非成席硅藻物种相对百分含量的85%左右,说明在该海域表层水体硅藻席沉积过程中,这5种硅藻最容易与成席硅藻在同时期的环境中生存,形成勃发。初步断定硅藻席形成时期环境为热带水体的大洋性环境。(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熊志方,李铁刚,翟滨,万世明,南青云[3](2010)在《低纬度西太平洋末次冰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粘土矿物特征及形成机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结果表明,WPD-03孔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50%)和伊利石(39%),而绿泥石(8%)、高岭石(3%)含量极低.蒙脱石主要来源于海底基性火山物质的化学蚀变,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中国内陆干旱区和周边岛屿),风力输送是主要搬运途径,绿泥石也以陆源为主.伊利石/蒙脱石、蒙脱石丰度等指示硅藻席底部发生过显着的风尘输入增强过程,风尘携带的丰富硅和铁可能促进了Ethmodiscus rex的勃发,致使生物硅和有机碳大规模地输出到海底,形成硅藻席.同时,Ethmodiscus rex特殊的生态学特征及对海洋环境的特殊需求可解释其勃发对风尘输入的滞后响应."风尘输入有利硅藻席沉积"对全面认识硅藻席形成机制及正确理解硅藻席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翟滨,李铁刚,常凤鸣,曹奇原[4](2010)在《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藻贡献了海洋40%的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全球碳固定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大洋硅藻席沉积是硅藻大规模"勃发"的产物,通过对东菲律宾海136°~140°E,15°~21°N区域内藻席的分析鉴定发现,出现于这一低纬西太平洋的硅藻席的成席藻类为Ethmodiscus rex(Wallich)Hendey;同时,大量的AMS14C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富含硅藻席的沉积物形成于16000~28600aBP(14C年龄)期间,即硅藻"勃发"发生于末次冰期,而其他层位并未发现藻席沉积.初步分析表明,末次冰期由于南极中层水(AAIW)北扩,将富含硅酸盐的海水带入了研究区,即南大洋的"硅溢漏"作用,使该区域硅藻得以勃发;同时,末次冰期铁输入的增加,也可能促进了该区硅藻的勃发.(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0年02期)

翟滨,李铁刚[5](2009)在《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生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藻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荫种"硅藻在次表层水体中的勃发成席,并迅速埋藏成为硅藻席沉积,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次表层生产在整个生产力及输出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首次在低纬度西太平洋区域发现的硅藻席沉积的分布特征,硅藻席发现站位呈带状分布,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大部分散布在17.5°~20°N之间。采集到硅藻席沉积物的站位其水深在碳酸钙补偿深度(CCD)以下4837~6150m的深水区,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海底,且受风力和陆源物质输入影响相对较强的区域。该区域硅藻席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末次冰期时该海区有大洋锋面的形成所致。该区域的成席硅藻Ethmodiscus rex(Wallich)Hendey为典型的"树荫种"硅藻,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浮力的作用,在水体相对稳定的贫氧大洋中生存并勃发成席。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的发生,可能使该区成为CO2的汇。(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09年04期)

翟滨[6](2009)在《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时空分布及群落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硅藻席沉积是硅藻大规模“勃发”的产物,且其样品采集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本文利用在低纬度西太平洋136°~140°E,15°~21°N区域内首次发现的硅藻席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成席硅藻的种类,探讨了硅藻席的时空分布,并对WPD03和WPD12两个岩芯的硅藻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对深海沉积硅藻组合的变化探讨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形成时期的环境变化状况,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硅藻席沉积的形成机制。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出现于这一低纬西太平洋的硅藻席的成席藻类为“树荫种”硅藻Ethmodiscus rex(Wallich)Hendey;2)硅藻席发现站位成带状分布,大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且大部分散布在17°N~20°N之间水深在CCD以下4837-6150m较平坦海底的深水区;3)经AMS14C测年结果显示,富含硅藻席的沉积物发生于16.0 ~ 28.6 ka B.P. 14C年期间,即“勃发”发生于末次冰期最盛期;4)在WPD 03和WPD 12两个岩芯共155个样品中共鉴定硅藻40属101种(含变种),且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的相对百分含量最高,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Azpeitia nodulifera、Nitzschia marina、Hemidiscus cuneiformis等次之,这五种硅藻占整个硅藻物种相对百分含量的85%左右,说明在该海域表层水体硅藻席沉积过程中,这五种硅藻最容易与成席硅藻在同时期的环境中生存,形成勃发;5)MIS3期的晚期,该区域表层海水盐度降低,这有助于该区水体的成层化,从而使“树荫种”硅藻开始勃发,导致“秋季倾泻”;6)末次冰期由于南极中层水(AAIW)北扩,南大洋中层水将富含硅酸盐的海水带入了研究区,即南大洋的“硅溢漏”作用,使该区域硅藻得以勃发,同时,铁输入的增多,可能也是造成硅藻勃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9-04-01)

谢义炳,陈受钧,郭肖容[7](1965)在《10-12月低纬度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上空流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958—1959年资料,初冬西太平洋低纬度流场可分为两种流型,即浅薄副热带高压型与深厚副热带高压型。前者在高纬度为低西风指数型,副热带急流的配置与平均情况一致在近赤道地区对流层下层有不剧烈发展的东风波。后者在高纬为高西风指数型,副热带急流的配置与平均情况反位相,近赤道地区对流层下层有赤道西风,在赤道辐合带上井有台风发生,两者间有一个月上下的准周期变化。(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65年03期)

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硅藻席沉积是由"树荫种"硅藻大量勃发并快速堆积而成。与成席硅藻同时大量生长的还有其他体型较小的硅藻。通过对WPD03和WPD12孔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样品进行硅藻分析,共鉴定硅藻40属101种(含变种)。硅藻组成中既有淡水种和沿岸种以及外洋冷水种,也有外洋暖水种,但主要以大洋暖水种和广布种为主。在主要的硅藻属种中,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的平均百分含量最高,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Azpeitia nodulifera、Nitzschia marina、Hemidiscus cuneiformis等次之,这5种硅藻占了整个非成席硅藻物种相对百分含量的85%左右,说明在该海域表层水体硅藻席沉积过程中,这5种硅藻最容易与成席硅藻在同时期的环境中生存,形成勃发。初步断定硅藻席形成时期环境为热带水体的大洋性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参考文献

[1].王磊,杨保国.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28万年迁移史[N].中国青年报.2015

[2].翟滨,李铁刚,熊志方,李军.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中的硅藻记录[J].热带海洋学报.2012

[3].熊志方,李铁刚,翟滨,万世明,南青云.低纬度西太平洋末次冰期Ethmodiscusrex硅藻席粘土矿物特征及形成机制启示[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

[4].翟滨,李铁刚,常凤鸣,曹奇原.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J].科学通报.2010

[5].翟滨,李铁刚.末次冰期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生态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

[6].翟滨.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时空分布及群落组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

[7].谢义炳,陈受钧,郭肖容.10-12月低纬度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上空流场特征[J].气象学报.1965

标签:;  ;  ;  ;  ;  ;  ;  ;  ;  ;  

低纬度西太平洋论文-王磊,杨保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