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体检中高脂血症人群的干预效果

健康教育对体检中高脂血症人群的干预效果

湖南旺旺医院湖南长沙410016

【摘要】目的对我院体检工作中查出患有高脂血症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4-2015.9体检过程中发现的17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86例,其中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饮食运动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DL-C、TG、TC水平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乙组HDL-C水平(1.77±0.49)高于甲组(1.53±0.51),乙组TG水平(1.65±1.24)低于甲组(1.89±1.47),乙组TC水平(4.31±0.37)低于甲组(5.04±0.44),上述三组数据两组患者差异较大,经计算P<0.05。对比两组患者饮食情况,乙组(7.12±1.43)高于甲组(6.28±1.07),对比两组运动情况,乙组(8.21±1.59)高于甲组(6.78±1.21),以上差异较大,计算后可得P<0.05。结论在日常体检工作中,应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血脂水平,且可改善患者饮食及运动习惯。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体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指血脂水平过高,主要表现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异常的现象。可引发较严重的继发性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1]。今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人群不断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应对其加以重视。我院在日常护理工作对高脂血症人群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4-2015.9,将我院172例体检过程中发现高脂血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两组各86例,所有患者均于体检中检查发现高脂血症[2],均无药物过敏且可进行正常沟通,本研究已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甲组患者男54例,女32例,年龄36~55岁,平均(44.56±8.95)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18例,中学51例,大专及以上17例;乙组患者男53例,女33例,年龄36~55岁,平均(44.62±8.71)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19例,中学50例,大专及以上17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不明显,经过统计学计算可得P>0.05。

1.2方法

甲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发放宣传手册,告知其患有高血脂症,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及运动。

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为:①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相关指导,为患者讲解病情变化、疾病预防方法等,为患者讲解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可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进展。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对饮食进行控制,采用科学的方法调整高脂肪类食物的比例,改变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时用药积极进行系统治疗。②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是由于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引起的,患病后应注意控制饮食,降低胆固醇的摄入、多食用纤维素较多的果蔬、减少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等食物的摄入、禁用动物内脏。积极采用电话随访、入门随访等方式进行随访,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对护理建议的依从性。为患者讲述通过控制饮食而改善高血脂症体内血脂水平的患者实例,为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提供信心[3]。③高血脂症患者大多体重超重,但体重减轻过快也会引起较多不良反应,患者每月体重减轻1~2kg为宜。④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采用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对患者进行锻炼,可加强机体代谢的同时可分解三酰甘油进而调节血脂,加快患者康复速度。⑤用药指导,嘱咐患者不可擅自停药、减药,需长期服药,同时需定期检查肝功能情况。⑥坚持随访6个月,观察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6个月后再次进行血脂水平检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体内血脂水平的变化,检查应于当天清晨进行,患者需空腹禁食禁水,检查HDL-C、TG、TC水平的变化,

指导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自我饮食和运动情况进行评分[4],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脂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HDL-C、TG、TC水平,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乙组HDL-C水平低于甲组,但乙组TG、TC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均较大,且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血脂水平对比(n=86,%)

3讨论

高脂血症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在体检中发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于高脂血症越来越重视,有研究发现高血脂症是多种心脑疾病的基础病。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行为,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可起到干预作用[5-6]。

本文对体检中发现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半年后患者血脂水平明显得到了改善,且患者日常饮食及运动习惯好转。本文结果提示,护理前两组患者HDL-C、TG、TC水平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乙组HDL-C水平低于甲组,但乙组TG、TC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均较大,且P<0.05。护理后,乙组饮食及运动行为均低于甲组,P<0.05。

综上所述,体检工作中应加强对于高脂血症患者的健康教育疗效较好,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饮食及运动习惯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饮食及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彩云.健康教育知识评估表与术后访视在高脂血症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5,36(3):490-492.

[2]滕斌,林乐平.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社区管理效果的分析[J].上海医药,2014,35(4):40-42.

[3]刘思浚,陆凤,胡志斌等.常州市武进区老年人高脂血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13-16.

[4]王仲健,温占红,王翠华等.非药物干预对下肢长骨骨折伴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4):690-691.

[5]苏丽霞,杨圣俊,常虹等.护理程序模式在高脂血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全科护理,2013,11(9):858-859.

[6]陈晓蕾,张美琴,庄哲华等.某社区慢性病患病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2):81-84.

标签:;  ;  ;  

健康教育对体检中高脂血症人群的干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