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杨军陈萍罗海平(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516211)

【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38例腹泻病患儿行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心肌酶谱等检查,按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大便RV抗原阳性)和对照组(大便RV抗原阴性),按心肌损害患儿年龄分为婴儿期(≤1岁)和幼儿期(1~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婴儿期与幼儿期比较心肌损害有显著差异(P<0.05)。论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升高,3岁),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损害且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

【中图分类号】R5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082-01

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多发生在6~24月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也可侵犯多个脏器,50%左右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1]。本研究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儿科治疗的138例腹泻病患儿行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和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腹泻病患儿138例,男72例、女66例;年龄2月~1岁75例,1~3岁63例。观察组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2月~1岁49例,1~3岁41例,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龄2月~1岁26例,1~3岁22例。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大便次数3~10次/d,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病程≤3d。本研究所有患儿近3月身体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心脏疾病,无肝炎病史,无先天或后天免疫系统疾病。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与分组患儿予取大便标本后立即行轮肠病毒抗原检查和大便常规及培养,按RV抗原阳性和阴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予抽象行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查。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音低钝、早搏等心肌损害临床表现或心肌酶谱异常者予行心电图等检查,所有病例大便常规正常,大便培养均阴性;心肌损害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3]。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肌损害结果比较轮肠病毒肠炎90例,普通腹泻病48例;心肌损害共64例,其中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49例;χ2=6.772P=0.009<0.05,统计推断结论为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组心肌损害结果比较(例)

注: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χ2=6.772P=0.009<0.05)

2.2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49例,婴儿期38例,幼儿组11例;χ2=23.154P<0.05,统计推断结论为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例)

注: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χ2=23.154P<0.05)

3讨论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主要引起腹泻,特别在婴幼儿。轮状病毒也有少数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和空肠,而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是病毒感染的关键。肠上皮细胞膜上存在轮状病毒受体,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是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蛋白,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然后在上皮细胞胞浆中复制,使绒毛变短变粗,细胞变形,出现空泡继而坏死,使小肠功能丧失,导致腹泻[4]。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后,可通过胃肠道屏障引起病毒血症,在心脏可检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可与心脏细胞膜的受体相结合,心脏细胞损害,从而导致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表现。

心肌酶谱是反映心肌受损的一项较敏感的生化指标,且与心肌受损程度成正比,可直接反映心肌的损害程度[5]。本研究通过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及早发现心肌损害以及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与普通腹泻病致心肌损害比较,χ2=6.772、P<0.05,统计推断结论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发生率较普通腹泻病明显升高。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中婴儿期与幼儿组比较,χ2=23.154、P<0.05,统计推断结论为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因此,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时应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等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小婴儿。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2-301.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94-1295.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4]宫道华,吴升华主编.小儿感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3-518.

[5]吴捷,马立新,孙梅.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外脏器损害及免疫状态研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3):217-219.

标签:;  ;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