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对写作论文-李亭亭

配对写作论文-李亭亭

导读:本文包含了配对写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伴互评,配对类型,学生参与,英语水平

配对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李亭亭[1](2018)在《配对方式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参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互评在母语和二语习得领域一直是热门话题,尤其是在二语写作课堂上。由于在英语作为二语/外语(ESL/EFL)的课堂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老师在组织同伴互评活动将学生进行配对时,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同组的学生英语水平相近或者同组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然而,大多数关于ESL/EFL课堂上同伴互评的研究通常采取随机配对的方式,忽略了不同的配对方式对同伴互评产生的影响。另外,相关研究对学生在同伴互评过程中的行为解释不足。因此,本研究着重探索配对方式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同伴互评参与的影响,并通过个案研究进一步探索同伴互评中的学生互动模式、学生对不同配对方式的态度以及不同小组中的评论的特点。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在不同的配对中的参与和表现,同时概括总结了不同配对中的同伴评论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分别对不同配对方式所持有的态度,并进一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了探讨和解释。研究对象是来自中国一所大学的四名英语专业学生,其中两名为高水平学生,两名为低水平学生。在实验第一个阶段,他们将和英语水平相近的学生配对;在实验第二的阶段将和水平不同的学生配对。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同伴互评时的录像、互评结束后的刺激性回忆录像、有标注的学生作文一稿以及实验结束后的半结构化访谈录像。通过细致的分析,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首先,无论是在水平相近配对中还是水平不同配对中,所有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不过在水平不同配对中,高水平的学生通常会引导鼓励低水平的同伴参与互动。另外,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的配对呈现出专家/新手型(expert/novice)互动模式,高水平和高水平学生配对呈现合作型(collaborative)互动模式,且这两种配对都表现出了较多的同伴支持和收获,然而低水平和低水平学生的配对呈现主动/主动型(dominant/dominant)互动模式,并且学生收获较小。第二,无论是在水平相近配对还是水平不同配对中,学生都能从文章多方面做出评论,不过评论多集中在文章细节方面(local issues),比如语法、词汇等。第叁,高水平的学生更喜欢和水平相近的同伴配对互评,而低水平的学生更倾向和高水平的学生合作互评的同时也承认和水平相近的同伴更易沟通。最后,本研究还发现了一种新的互动模式——消极/消极型互动(passive/passive),作为对Storch配对互动模型的补充。通过对配对类型对同伴互评的影响的详细探索,本研究有助于解释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两种配对互评中的行为和表现,学生产出的同伴评论和学生的态度。同时,通过对两种配对类型的优缺点的探讨,本研究还提出了对两种配对类型的相应改进方案,因此,以上研究结果对中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有指导意义,帮助教师合理选取不同的配对方式使同伴互评在英语课堂尤其是英语写作课堂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9)

邓元[2](2015)在《水平配对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合作写作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支持,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关于学习者合作写作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索水平配对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叁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合作写作中包括了什么样的语言学习?(2)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在后测中保持自己的语言学习?(3)水平配对如何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为回答这叁个研究问题,我们邀请2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参与了实验,依据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把他们配成12对,即高高水平组、高低水平组和低低水平组各4对。每对学习者合作完成同一个写作任务,我们对他们写作期间的讨论进行了录音和转录,对转录后的文本进行了相关语言片段的分析。十天后,每一个学习者独立完成一个针对每一对学习者设计的后测。基于对学习者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语言片段的数量、类型和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探索学习者如何在后测中保持自己的语言学习,我们得出以下叁个主要发现:(1)合作写作确实引发了学习者的二语学习,24名学习者总共产生了181个相关语言片段,包括132个词汇的相关语言片段和49个语法的相关语言片段。学习者不仅讨论了语言问题,还成功解决了69.61%的语言问题。(2)学习者在后测中保持了语言学习,他们正确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59.01%,没有解决和错误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41.15%和33.68%。(3)在叁种水平配对中,低低水平组的学习者产出了最多的相关语言片段(68个),紧跟其次的是高高水平组(58个)和高低水平组(55个)。高高水平组产出了最高比例的词汇相关语言片段(86.21%)和最低比例的语法相关语言片段(13.79%)。另外两种水平配对组在相关语言片段的类别上保持了类似的趋势,总体的词汇相关语言片段均多于语法相关语言片段。然而,在词汇相关语言片段下的四个小类和语法相关语言片段下的七个小类的分布上,叁个水平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相关语言片段的解决上,高高水平组显示了最高比例的正确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77.59%),紧跟其次的是低低水平组(66.18%)和高低水平组(65.45%)。叁个水平组在相关语言片段的叁种解决结果(正确解决、错误解决和未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在语言学习的保持上,高低水平组和高高水平组在正确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保持上比低低水平组表现得更好,对于错误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叁组的后测表现基本一致,而低低水平组在解决后测中未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上表现最差。本研究对于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中的合作写作有以下两方面的启示。首先,本研究论证了合作写作在中国英语学习中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合作性的任务尤其是合作写作任务,来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其次,合作写作中学习者的水平配对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十分重要。通常来说,两位高水平者的配对总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两位低水平者的配对也不见得是一个坏的尝试,因为这样的水平配对也可能产生我们预料之外的好结果。在一些情况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即他们在合作任务中是否呈现出合作的倾向,相比水平配对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4-13)

吕孝华[3](2009)在《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配对活动虽然在语言课堂中被普遍使用,但对学生配对写作方面的研究很少。目前合作学习较多地运用于各科教学中并被认为是有效的。基于这一点,笔者把合作学习引入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本研究旨在对中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独立写作和配对写作进行研究。此研究是以课堂为基础的,参加者是立达中学初叁(13)班和初叁(14)班的全体学生。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本研究的动机、意义以及研究问题;第二部分回顾了合作学习的简要的历史和发展阶段,然后阐述了合作学习的定义和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即是发展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凝聚力理论和最后阐述了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即积极的相互依存、小组相互作用、个人责任、小组技巧和小组评论;第叁部分介绍了合作学习的相关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在国内外的研究和把合作学习应用于写作课堂的国内外研究,然后介绍了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合适的写作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只依赖别人,也要自己独立探究,积极地去体验;建构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减低学生的焦虑度,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写作策略的应用的目的是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营造有利的写作环境以引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提供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最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在这部分中介绍被试和实验步骤,报告前、中、后叁次测验的结果并进行两次调查问卷和对实验班部分学生的访谈。第五部分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对控制班和实验班的作文进行了对比。对实验前后的数据的结果表明,实验前两个班之间的写作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实验后差异很明显;实验班同学的作文在用词,句型结构,文章的组织等方面较灵活。第六部分是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合作写作这种形式比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合作写作提高了学生对写作过程的认识,减少了写作中的焦虑,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及合作技能。本研究对目前的英语写作还带来了一些启示,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方面是给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把精力放在教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在合作写的过程中学习写作,而不是一味地讲解写作规则、技巧等;注意写作教学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创造力。另外,教师的指导也很重要。(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9-01)

周惠文[4](1993)在《论文写作师生配对之研究——多目标规划法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写作师生配对的行政作业,是研究所硕士班每年必须面对处理、也是一项极为耗时的工作。在现行人工配对的过程里,很容易产生教师负担不均,资源闭置浪费的不合理且无效率的情况。为了缩短过去花费冗长的人工作业流程,并改良上述教师负担不均及资源无效使用的缺点,本研究提出一个"多目标论文写作师生配对模型",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决策辅助支援系统。经由实例研究发现,师生该模型配对的结果之公平性、合理性的满意程度均高。本模型在理论架构上尚称完整,但若欲扩大其实用性,应加强LINDO套装软体资料输入的自动化功能。(本文来源于《国际电子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1993-06-07)

配对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尽管合作写作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支持,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关于学习者合作写作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旨在探索水平配对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叁个研究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合作写作中包括了什么样的语言学习?(2)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在后测中保持自己的语言学习?(3)水平配对如何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为回答这叁个研究问题,我们邀请24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参与了实验,依据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把他们配成12对,即高高水平组、高低水平组和低低水平组各4对。每对学习者合作完成同一个写作任务,我们对他们写作期间的讨论进行了录音和转录,对转录后的文本进行了相关语言片段的分析。十天后,每一个学习者独立完成一个针对每一对学习者设计的后测。基于对学习者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语言片段的数量、类型和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探索学习者如何在后测中保持自己的语言学习,我们得出以下叁个主要发现:(1)合作写作确实引发了学习者的二语学习,24名学习者总共产生了181个相关语言片段,包括132个词汇的相关语言片段和49个语法的相关语言片段。学习者不仅讨论了语言问题,还成功解决了69.61%的语言问题。(2)学习者在后测中保持了语言学习,他们正确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平均正确率达到了59.01%,没有解决和错误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41.15%和33.68%。(3)在叁种水平配对中,低低水平组的学习者产出了最多的相关语言片段(68个),紧跟其次的是高高水平组(58个)和高低水平组(55个)。高高水平组产出了最高比例的词汇相关语言片段(86.21%)和最低比例的语法相关语言片段(13.79%)。另外两种水平配对组在相关语言片段的类别上保持了类似的趋势,总体的词汇相关语言片段均多于语法相关语言片段。然而,在词汇相关语言片段下的四个小类和语法相关语言片段下的七个小类的分布上,叁个水平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相关语言片段的解决上,高高水平组显示了最高比例的正确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77.59%),紧跟其次的是低低水平组(66.18%)和高低水平组(65.45%)。叁个水平组在相关语言片段的叁种解决结果(正确解决、错误解决和未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在语言学习的保持上,高低水平组和高高水平组在正确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的保持上比低低水平组表现得更好,对于错误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叁组的后测表现基本一致,而低低水平组在解决后测中未解决的相关语言片段上表现最差。本研究对于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中的合作写作有以下两方面的启示。首先,本研究论证了合作写作在中国英语学习中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合作性的任务尤其是合作写作任务,来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其次,合作写作中学习者的水平配对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十分重要。通常来说,两位高水平者的配对总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两位低水平者的配对也不见得是一个坏的尝试,因为这样的水平配对也可能产生我们预料之外的好结果。在一些情况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即他们在合作任务中是否呈现出合作的倾向,相比水平配对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对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亭亭.配对方式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参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

[2].邓元.水平配对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合作写作中的二语学习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3].吕孝华.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9

[4].周惠文.论文写作师生配对之研究——多目标规划法之应用[C].国际电子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3

标签:;  ;  ;  ;  

配对写作论文-李亭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