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姬松茸论文-刘贵军,李全,于雷

富硒姬松茸论文-刘贵军,李全,于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硒姬松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姬松茸,硒,酒精性肝炎

富硒姬松茸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军,李全,于雷[1](2016)在《富硒姬松茸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富硒姬松茸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亚硒酸钠组、姬松茸组和富硒姬松茸组共5个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多次灌胃50%酒精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炎模型。造模同时分别用亚硒酸钠、姬松茸、富硒姬松茸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次灌服等量的纯净水。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测定肝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与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测定肝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富硒姬松茸能够明显减少饮酒后血清中ALT、AST、COX-2、i NOS、ICAM-1和MDA的含量及肝组织中IL-1β、TNF-α的含量,降低NF-κB的活性,提高肝总抗氧化能力(P<0.05)。结论:富硒姬松茸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CAM-1、i NOS、COX-2、NF-κB等炎性因子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6年05期)

陈彻[2](2008)在《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在体内与体外的抗肿瘤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姬松茸,原产于巴西原始森林,1988年以来这种菌类植物已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广泛人工栽培。199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梁净教授采用来自巴西原始森林的野生菌种在福建栽培成功,命名为国产姬松茸(也称为梁金菇)。姬松茸的主要成分如类固醇、多糖、糖蛋白复合物以及核酸等已被分离和纯化。其中发现姬松茸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突变、杀菌作用等作用。2000年在我国第二大富硒区陕西省紫阳县秦巴山一带栽培成功,故命名为富硒姬松茸。已有的研究表明巴西姬松茸的药理学效应会受到不同生长条件的影响。而此富含硒的姬松茸抗肿瘤效应国内外尚未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从栽培于我国的富硒姬松茸中分离纯化出硒蛋白多糖。应用Lowry酚试剂法、苯酚-硫酸法、2,3-二氨基萘荧光分光比色法测定硒蛋白多糖中蛋白质、多糖及硒含量,以半数致死量(LD_(50))评价其毒性水平。绝大多数应用血清药理学法的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处理血清主要来自于正常动物血清,部分来自于病理动物模型(如荷瘤)血清,尽管众多文献报道二者均具有良好的实验结果,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异仍然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了硒蛋白多糖抗肿瘤效果并对比研究了硒蛋白多糖处理荷瘤与非荷瘤小鼠血清体外抗肿瘤效果的差异。具体内容如下:1.体内实验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2.体外实验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用硒蛋白多糖处理荷瘤与非荷瘤小鼠后分离出血清,用MTT法观察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形态学、DNA电泳技术观察凋亡发生;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研究结果显示:1.硒蛋白多糖中,蛋白质、多糖及硒含量分别为16.32%、81.20%、7.01mg/g。其半数致死量(LD_(50))>3.0g/kg,属于低毒性物质。2.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硒蛋白多糖50.0、100.0mg/kg可以显着抑制BALb/c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生长,其抑瘤率分别为22.00%、和37.69%。并具有明显促进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硒蛋白多糖的抗肿瘤效应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3.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可明显抑制体外K562细胞的增殖、诱导K562细胞产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诸如核片段和凋亡小体的形成。DNA电泳中梯形带形成,这一经典的生化指标进一步证实了凋亡诱导作用。4.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可增强K562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活性,提示硒蛋白多糖处理的荷瘤小鼠血清促凋亡效应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5.荷瘤小鼠与非荷瘤小鼠之间的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抗肿瘤作用有显着性差异(P<0.01),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要使实验结果能准确代表体内的真实环境,实验者在应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时,应重视病理动物模型的建立。总之,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栽培于我国富硒姬松茸的抗肿瘤效果及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其处理的血清可通过上调Caspase-3的活性而诱导体外肿瘤细胞的凋亡。这些结果不仅对评价富硒姬松茸抗肿瘤的药用价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为中药血清学抗肿瘤的实验方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8-03-01)

陈彻,郝军,楚惠媛,刘永琦,张迎梅[3](2007)在《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处理小鼠血清对K_(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SPP)处理的小鼠血清在体外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法制备SPP处理血清,MTT法观察SPP处理的小鼠血清(终浓度10%)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从形态学、DNA电泳技术观察凋亡发生,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SPP处理的小鼠血清可显着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形态学和DNA电泳结果均证实有凋亡发生。与空白血清组比较,Caspase-3基因上调明显。SPP处理的荷瘤小鼠血清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正常小鼠的处理血清。结论:SPP处理的荷瘤小鼠血清可促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07年17期)

陈彻,楚惠媛,郝军,李应东[4](2006)在《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取及分析富硒姬松茸硒蛋白多糖活性成分,初步探讨富硒姬松茸硒蛋白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分别应用Lowry-酚试剂法、用苯酚-硫酸法和2,3-二氨基萘荧光分光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多糖及硒含量。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富硒姬松茸硒蛋白多糖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富硒姬松茸硒蛋白多糖能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显着提高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其活性成分蛋白质、多糖及硒含量分别为16.32%、81.2%、7.01 mg/g。结论: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长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6年11期)

杨淑云,刘朝贵,朱凯,邓春[5](2003)在《富硒姬松茸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 ,对姬松茸 (Agaricusblazei)富硒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富硒姬松茸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 30 g/L ,葡萄糖 2 0g/L ,硫酸铵 2 g/L ,酵母膏 3g/L ,KH2 PO4 2 g/L ,MgSO4 ·7H2 O 1 g/L ,维生素B11 0 0mg/L ;采用 1mg/L亚硒酸钠驯化菌种 ,2 5 0mL叁角瓶装量 80mL ,pH7,80r/min、培养 1 2d为最佳的培养条件 ,在此条件下姬松茸菌丝生物量、菌丝硒含量和富硒率分别达到了 1 8 6 g/L ,5 5 32 μg/g和 5 1 4 %。(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03年01期)

富硒姬松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姬松茸,原产于巴西原始森林,1988年以来这种菌类植物已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广泛人工栽培。1995年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梁净教授采用来自巴西原始森林的野生菌种在福建栽培成功,命名为国产姬松茸(也称为梁金菇)。姬松茸的主要成分如类固醇、多糖、糖蛋白复合物以及核酸等已被分离和纯化。其中发现姬松茸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突变、杀菌作用等作用。2000年在我国第二大富硒区陕西省紫阳县秦巴山一带栽培成功,故命名为富硒姬松茸。已有的研究表明巴西姬松茸的药理学效应会受到不同生长条件的影响。而此富含硒的姬松茸抗肿瘤效应国内外尚未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从栽培于我国的富硒姬松茸中分离纯化出硒蛋白多糖。应用Lowry酚试剂法、苯酚-硫酸法、2,3-二氨基萘荧光分光比色法测定硒蛋白多糖中蛋白质、多糖及硒含量,以半数致死量(LD_(50))评价其毒性水平。绝大多数应用血清药理学法的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处理血清主要来自于正常动物血清,部分来自于病理动物模型(如荷瘤)血清,尽管众多文献报道二者均具有良好的实验结果,然而两者之间的差异仍然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因此,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了硒蛋白多糖抗肿瘤效果并对比研究了硒蛋白多糖处理荷瘤与非荷瘤小鼠血清体外抗肿瘤效果的差异。具体内容如下:1.体内实验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2.体外实验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用硒蛋白多糖处理荷瘤与非荷瘤小鼠后分离出血清,用MTT法观察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形态学、DNA电泳技术观察凋亡发生;比色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活性。研究结果显示:1.硒蛋白多糖中,蛋白质、多糖及硒含量分别为16.32%、81.20%、7.01mg/g。其半数致死量(LD_(50))>3.0g/kg,属于低毒性物质。2.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硒蛋白多糖50.0、100.0mg/kg可以显着抑制BALb/c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生长,其抑瘤率分别为22.00%、和37.69%。并具有明显促进荷瘤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硒蛋白多糖的抗肿瘤效应与其增强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3.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可明显抑制体外K562细胞的增殖、诱导K562细胞产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诸如核片段和凋亡小体的形成。DNA电泳中梯形带形成,这一经典的生化指标进一步证实了凋亡诱导作用。4.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可增强K562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活性,提示硒蛋白多糖处理的荷瘤小鼠血清促凋亡效应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5.荷瘤小鼠与非荷瘤小鼠之间的硒蛋白多糖处理血清抗肿瘤作用有显着性差异(P<0.01),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要使实验结果能准确代表体内的真实环境,实验者在应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时,应重视病理动物模型的建立。总之,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栽培于我国富硒姬松茸的抗肿瘤效果及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其处理的血清可通过上调Caspase-3的活性而诱导体外肿瘤细胞的凋亡。这些结果不仅对评价富硒姬松茸抗肿瘤的药用价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为中药血清学抗肿瘤的实验方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硒姬松茸论文参考文献

[1].刘贵军,李全,于雷.富硒姬松茸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医药信息.2016

[2].陈彻.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在体内与体外的抗肿瘤效果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陈彻,郝军,楚惠媛,刘永琦,张迎梅.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处理小鼠血清对K_(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新药杂志.2007

[4].陈彻,楚惠媛,郝军,李应东.富硒姬松茸提取物硒蛋白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影响[J].中药材.2006

[5].杨淑云,刘朝贵,朱凯,邓春.富硒姬松茸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3

标签:;  ;  ;  

富硒姬松茸论文-刘贵军,李全,于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