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痣论文-林敏,路永红,马梦莎,伍瑶

表皮痣论文-林敏,路永红,马梦莎,伍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皮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线状疣状表皮痣,银屑病,炎症性,家族史

表皮痣论文文献综述

林敏,路永红,马梦莎,伍瑶[1](2019)在《1例有银屑病家族史的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9岁。左腹股沟、左阴囊及肛门左侧角化性丘疹伴痒8年就疹。皮肤组织病理符合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患儿祖父及父亲均患银屑病。诊断: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有学者认为本病与银屑病有相似的发病机制。还有报道称该病和银屑病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两种表现,当诱发银屑病的等位基因丢失后便可表现为线状、境界清楚且比银屑病皮损更加严重的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3-28)

杨舟,马琳[2](2019)在《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1例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儿女,6岁。出生后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及双足可见褐色斑块,皮损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及双足可见带状及斑片状褐色疣状丘疹和斑块,部分沿Blaschoko线分布;口唇、颊黏膜及上颚可见疣状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基底细胞色素增加;真皮浅层小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心脏彩超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存在慢快综合征。诊断: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陈光华,任发亮[3](2018)在《表皮痣综合征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儿男,3个月,心律不齐3个月,抽搐5次。生长发育落后,面容特殊,右侧眼球、眼睑异常。头顶、枕部及右侧额面部条带状分布黄色斑块。心脏听诊律不齐。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异常。脑电图异常,脑MRI提示多处结构异常。诊断:表皮痣综合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高方铭,叶兴东[4](2018)在《棘层松解角化不良性表皮痣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因右足背外侧缘皮损进行性发展30余年,加重伴裂口疼痛2周,于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背外侧缘出现少量粟粒大、棘突状、淡黄色密集丘疹,无明显不适,未诊治。自行外用润肤软膏,多年来皮损缓慢增多,均为密(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沈玲悦,姚敏,刘滢,周国瑜[5](2018)在《疣状表皮痣的激光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疣状表皮痣为一种好发于面部及体表的损容性表皮发育畸形,传统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且复发率高。具有破坏性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电刀烧灼、冷冻手术,虽然疗效尚佳,但是不可避免的产生明显的术后瘢痕。最新进展还是集中在激光技术的使用上,本文对近年来疣状表皮痣的激光治疗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范丹丹,单百卉,李福秋,李杨,高微[6](2018)在《线状银屑病误诊为线状表皮痣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1例线状银屑病误诊病例。患儿男,12岁,上下肢条索状红色斑块伴有鳞屑2年。曾于当地医院行病理活检诊断为"炎性线状表皮痣",外用治疗效果不佳。于我院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为"线状银屑病",抗银屑病治疗有效。同时分析误诊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刘晓英,周浩,刘开宇,袁小凤,陈蓉[7](2018)在《婴儿表皮痣综合征病例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皮痣(Epidermal nevus)是由皮肤或粘膜的上皮细胞局限性良性增生所形成的错构瘤,常伴有神经系统损害,是一种罕见儿童神经皮肤综合征。既往文献研究以皮肤科为主,婴儿期由于皮损不典型,即使有神经系统症状,该病常被漏诊。作者以"表皮痣综合征"、"线性皮脂腺痣瘤"、"神经皮肤综(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刘斯雅,杨斌[8](2018)在《色素性毛表皮痣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色素性毛表皮痣是以皮肤褐色斑片伴毛发生长为特点的色素性皮肤病,作为损容性皮肤病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皮肤外观及心理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可能与雄激素及其受体相关,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染色体突变和遗传可能也参与了发病。在治疗上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后植皮、液氮、化学磨削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光电治疗等,但其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就色素性毛表皮痣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8年03期)

胡洁,张延,陈晓红,张更建,袁伟[9](2017)在《泛发型线状表皮痣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例1女,14岁,左上肢、躯干左侧、右下肢疣状增生物7年。7岁时患者左上肢、躯干左侧、右下肢出现散在的角化性丘疹,随年龄的增长皮损不断增厚、粗糙,呈疣状。患者既往体健,无癫痫、精神发育迟缓、先天畸形、牙齿发育异常或骨骼畸形。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正常。皮肤科情况:左上臂、左腋下、左肩胛、左腰骶、双侧臀部、双侧大腿内侧、右第一二趾背、右足背、右胫前增(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谭帅,潘慧清,杨斌[10](2017)在《30例色素性毛表皮痣临床、病理及误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0例色素性毛表皮痣(BN)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误诊情况,以提高对BN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诊治的30例色素性毛表皮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病理、误诊及治疗情况。结果:30例患者在出生后不久或青春期发病,男性较多(66.7%),皮损好发于上肢及胸部,单侧分布,青春期发病的男性及幼年发病的女性毛发较多。病理可见表皮突规则延长,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小体增加,黑素细胞数目正常或轻度增加。常伴淋巴细胞浸润,立毛肌增生。初诊时有10例误诊,分别误诊为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色素性痒疹、咖啡斑等。光电技术治疗色素性毛表皮痣因病例数较少,经验不足,依据目前的治疗效果,提示对脱毛的治疗效果较好,对色素的改善不明显。结论:BN容易误诊,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本病的依据,临床医生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表皮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告1例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儿女,6岁。出生后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及双足可见褐色斑块,皮损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及双足可见带状及斑片状褐色疣状丘疹和斑块,部分沿Blaschoko线分布;口唇、颊黏膜及上颚可见疣状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基底细胞色素增加;真皮浅层小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心脏彩超提示窦房结功能障碍,存在慢快综合征。诊断: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皮痣论文参考文献

[1].林敏,路永红,马梦莎,伍瑶.1例有银屑病家族史的炎症性线状疣状表皮痣[C].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杨舟,马琳.表皮痣综合征并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

[3].陈光华,任发亮.表皮痣综合征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4].高方铭,叶兴东.棘层松解角化不良性表皮痣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

[5].沈玲悦,姚敏,刘滢,周国瑜.疣状表皮痣的激光治疗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

[6].范丹丹,单百卉,李福秋,李杨,高微.线状银屑病误诊为线状表皮痣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

[7].刘晓英,周浩,刘开宇,袁小凤,陈蓉.婴儿表皮痣综合征病例报道1例并文献复习[J].贵州医药.2018

[8].刘斯雅,杨斌.色素性毛表皮痣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8

[9].胡洁,张延,陈晓红,张更建,袁伟.泛发型线状表皮痣2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

[10].谭帅,潘慧清,杨斌.30例色素性毛表皮痣临床、病理及误诊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7

标签:;  ;  ;  ;  

表皮痣论文-林敏,路永红,马梦莎,伍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