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大学生论文-许梅花,刘子林,代霖,付朝旭,李聪

朝鲜族大学生论文-许梅花,刘子林,代霖,付朝旭,李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朝鲜族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营养状况,膳食,学生,少数民族

朝鲜族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许梅花,刘子林,代霖,付朝旭,李聪[1](2019)在《延边地区朝鲜族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膳食营养健康问题随之出现,尤其青少年普遍存在膳食营养结构失衡的现象,如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肉类食品摄入超量等[1-2]。研究发现,不仅我国大学生存在膳食失衡问题,在美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不同国家学生营养素缺失或过剩的情况也不尽相同[3-4]。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增加了肥胖或消瘦的发生率,同时也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5]。随着地区、文化习俗变化,膳食情况也随之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0期)

迟宝华,沈爱花[2](2019)在《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延边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968名朝鲜族大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46.59%的朝鲜族大学生为(SAS-C)测试正常人群,有34.92%为手机成瘾倾向群体,有18.49%为手机成瘾群体。在使用手机的功能上,以通话交流为首要功能的占36.47%,以网络聊天为首要功能的占21.46%,以娱乐放松为首要功能的占17.72%,以新闻浏览为首要功能的占11.21%,以其他使用为首要功能的占7.78%,以帮助学习为首要功能的占5.36%。朝鲜族手机成瘾大学生的EPQ-E得分为(52.84±11.06)分,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得分为(54.02±8.09)分,正常人群为(56.79±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9,P<0.05);在EPQ-N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01,17.88,P值均<0.05)。SAS-C与EPQ-E得分呈负相关,与EPQ-N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45,0.43,P值均<0.05)。结论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有关心理影响因素与人格、情绪因素相关。提供有效的心理压力疏通和情绪宣泄渠道,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是降低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比例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5期)

李红梅,金升辉[3](2018)在《朝鲜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在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状态和生理状态,及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术的发展造成影响,这会对个体的整体发展及以后的学习工作成就都会起到影响作用。而社会、家庭、学校、同伴都会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立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劳动力到韩国打工,大量留守儿(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8年09期)

周朋,高承龙,赵雪婷[4](2018)在《传统文化融入朝鲜族大学生日常生活——以延边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风气的转变寄于中国传统文化,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视为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中央纪委更明确将中华优秀文化视为我们民族的根与魂。延边大学校内中国朝鲜族学生占在校生的34%-36%,学校所在的延吉市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57%,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使学校的中国朝鲜族文化兴盛,却憾于内容过于单一,融入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可使校园文化丰满,促进延边社会风气持续向好。(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8年09期)

[5](2018)在《四平市朝鲜族艺术馆、吉林师范大学 共建“学习筑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日前,在四平市朝鲜族艺术馆,中国共青团吉林师范大学委员会与四平市朝鲜族艺术馆共同举办共建"学习筑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吉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万民、四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发委)副局长全七福、以及四平市朝鲜族艺术馆馆长(党支部书记)臧丽荔、副馆长母育等领导出席会议。(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8年07期)

郑远华[6](2018)在《汉族大学生和朝鲜族大学生对英语词汇识别的ERP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的识别,即词汇意义的获取。在词汇识别的过程中,词义的提取受到了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的影响。在词汇识别的过程中,首先提取什么信息,以及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何时被激活是词汇识别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传统经典实验和脑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不同英语水平的汉族大学生和朝鲜族大学生对英文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机制。本文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不同英语水平的汉族大学生在英语词汇识别中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之间有无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2)不同英语水平的朝鲜族大学生,在词汇识别中语音,词形和语义的激活效应之间有无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因此,本研究采用了 2(母语:汉语、朝鲜语)× 2(英语熟悉度:高、低)× 4(启动条件:形似、音似、义似和控制组)的混合实验设计,选择了延边大学汉族大学生和朝鲜族学生各14名,其中每组中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未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各7名,记录了行为数据的反应时和准确率和脑电神经指标作为因变量。在正确率上,英语水平高低在英语词汇识别上有显着性差异;在反应时上,母语和英语水平高低均有显着性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1)低英语水平汉族大学生受词形的影响最明显;高英语水平汉族大学生受语音的影响最明显。(2)高低英语水平的朝族大学生均受词形的影响最明显。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母语者由于受汉语和英语两种处理模式的影响,词形是影响词汇通达的主要途径。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受英语处理模式的影响越大。因此,语音效果变为词汇通达的主要途径。该研究结果支持双通道假说。(2)朝族大学生高、低英语水平组受词形的影响最明显。由于英语和朝语是表音文字,形音关系紧密,所以词形和语音是影响朝族大学生词汇通达的主要途径,该结论同样支持双通道假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6-03)

陈珊珊[7](2018)在《延边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校的朝鲜族大学生多数为朝鲜族第叁代、第四代移民,他们是未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对朝鲜族语言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据此,本文以在校朝鲜族大学生为主要研究目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把朝鲜族大学生较为集中的延边大学作为调查地点,选取2013-2016级403名朝鲜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配对变语实验、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利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对延边大学在校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语言态度方面,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在认知上对朝鲜语和汉语具有普遍的认同感;在功能上,汉语略胜一筹,朝鲜语相对较弱;在情感上,调查对象对朝鲜语的热爱要略高于汉语。对待韩语的叁种不同变体——朝鲜语、北韩语、韩国语,其态度则大相径庭:对朝鲜语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景等都持肯定态度,韩国语次之,对北韩语则持较消极态度。总体看来,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对民族语言的忠诚度较高,期待朝鲜语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肯定汉语在中国社会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视汉语的学习。语言使用不仅受到语言态度的影响,还与语言掌握程度密切相关。语言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延边朝鲜族大学生的朝鲜语能力和汉语能力差距不大且都处于较高水平,韩国语能力次之,北韩语能力则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朝鲜语和汉语的使用最为广泛,其次为韩国语,使用北韩语的情况则很少见。延边朝鲜族大学生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同。与汉族在一起时,朝鲜族大学生之间大多会使用汉语,在其它情况下(如在家庭内部、与同辈交流等)多数人将朝鲜语作为首选,但是汉语的使用比例也很高。也有小部分人选择使用韩国语,但极少有人使用北韩语。与主要使用朝鲜语的老一辈朝鲜族不同,对年轻一代的朝鲜族大学生而言,朝鲜语和汉语发挥着别无二致的重要作用。这也显示了朝鲜族社会语言变化的可能性:即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朝鲜族社会主要语言极有可能从朝鲜语转换为汉语。本文对当前延边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将调查结果同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考虑,有助于预测中国朝鲜族语言的发展变化方向。同时,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调查研究对于了解朝鲜族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对于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语言规划和教育规划,对于正确处理民族语文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这一研究全面展示了当前延边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面貌,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后续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18)

牛爽[8](2018)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域下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对少数民族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朝鲜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之一,解决好朝鲜族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朝鲜族大学生个人及千万朝鲜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边疆地区朝鲜族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更关系到民族团结发展和祖国边疆稳定。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朝鲜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指导,以东北J大学近五年朝鲜族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相关思考,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文系统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并以我国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J大学为例,通过对近年来J大学朝鲜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地域流向、就业单位流向、就业行业分布等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率相对偏低、在就业结构方面存在地域流向结构不合理、单位流向较为单一、行业分布“两极分化”等问题的结论。通过对J大学2013-2017届朝鲜族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国家、社会、高校和朝鲜族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对影响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从国家、高校和朝鲜族大学生自身叁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包括朝鲜族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16)

周伟广[9](2018)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是个体乃至整个社会必须要走的道路,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不论是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人力资源抑或科技实力,无非拼的都是人才,而作为评判人才的重要标准便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力不论是对个体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大学生的比例较高。但朝鲜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班中排名大多偏中下个别几名在最后垫底。通过调查朝鲜族大学生的这些情况,发现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构成他们学习力的要素有哪些,如何对其进行量化评估,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又有哪些,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对学习力内涵、要素、影响因素及前人实践经验梳理分析,对朝鲜族大学生初步了解,在柯比“学习力六要素说”的基础上结合朝鲜族学生的特点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并依据相关理论和相关文献梳理对二级变量进行界定,编制了《大学生学习力状况调查问卷》,并选取延边大学师范学院400名本科生进行了初测。对初测结果进行了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等问卷标准化过程,删除了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并结合访谈,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最后形成了调查大学生学习力的正式问卷。以此为测量工具,选取了 900名朝鲜族教师教育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访谈了 16名朝鲜族大学生、5名专家,分析了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现状;对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与影响因素各维度进行了相关结果统计;描述了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在不同群体间存在的差异及特点;结合访谈调查,分析了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学生自身素质、学校支持、家庭家庭支持等因素对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的影响。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梳理,本研究最终形成以下结论:(1)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状况处于一般水平。整体呈现出“意识高于行动”的特点。在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两个维度问题最为突出,存在问题的朝鲜族大学生中,很多学生多次尝试努力却力不从心,少数学生根本不想学习。(2)入学成绩、学习氛围、语言思维、出身学校以及就业压力是影响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的重要因素。(3)朝鲜族大学生自身素质总体情况、学校支持总体情况以及家庭支持总体情况均处于一般水平。整体呈现“自身认识不清,状态不稳定”的特点。(4)朝鲜族大学生自身素质、学校支持因素以及家庭支持因素均对大学生学习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建议(1)从学生自身出发,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为朝鲜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2)从学校角度出发,有效改善学校软环境。为朝鲜族大学生提供更优良的学习氛围。(3)从家庭角度出发,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习惯。为朝鲜族大学生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03)

陈勇,于婷婷[10](2018)在《民族大学生友善观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延边大学朝鲜族大学生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友善就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好时一种善意的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友善地相处,这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对于民族大学生来说,培养其友善观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选择延边大学的朝鲜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目前延边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友善观培养现状,并从中梳理和分析目前民族大学生友善观培养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大学生友善观培养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即不断加大友善观培养的力度;不断创新友善观教育的方法;不断完善友善观的评价方式;不断优化友善校园的氛围营造。(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朝鲜族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延边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968名朝鲜族大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46.59%的朝鲜族大学生为(SAS-C)测试正常人群,有34.92%为手机成瘾倾向群体,有18.49%为手机成瘾群体。在使用手机的功能上,以通话交流为首要功能的占36.47%,以网络聊天为首要功能的占21.46%,以娱乐放松为首要功能的占17.72%,以新闻浏览为首要功能的占11.21%,以其他使用为首要功能的占7.78%,以帮助学习为首要功能的占5.36%。朝鲜族手机成瘾大学生的EPQ-E得分为(52.84±11.06)分,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得分为(54.02±8.09)分,正常人群为(56.79±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9,P<0.05);在EPQ-N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01,17.88,P值均<0.05)。SAS-C与EPQ-E得分呈负相关,与EPQ-N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0.45,0.43,P值均<0.05)。结论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有关心理影响因素与人格、情绪因素相关。提供有效的心理压力疏通和情绪宣泄渠道,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是降低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数比例的重要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朝鲜族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许梅花,刘子林,代霖,付朝旭,李聪.延边地区朝鲜族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9

[2].迟宝华,沈爱花.朝鲜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9

[3].李红梅,金升辉.朝鲜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

[4].周朋,高承龙,赵雪婷.传统文化融入朝鲜族大学生日常生活——以延边大学为例[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5]..四平市朝鲜族艺术馆、吉林师范大学共建“学习筑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J].参花(下).2018

[6].郑远华.汉族大学生和朝鲜族大学生对英语词汇识别的ERP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8

[7].陈珊珊.延边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8

[8].牛爽.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域下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8

[9].周伟广.朝鲜族大学生学习力研究[D].延边大学.2018

[10].陈勇,于婷婷.民族大学生友善观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延边大学朝鲜族大学生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8

标签:;  ;  ;  ;  

朝鲜族大学生论文-许梅花,刘子林,代霖,付朝旭,李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