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的改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行驶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的安全气囊便登上了舞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软囊,使用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的瞬间弹出,藉以达到缓冲的作用,保护驾驶和乘客的安全。气囊绝对要与安全带两者配合使用,才能得到防护效果。一般而言,遭遇到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乘座人员头部和身体,直接撞击到车辆内部,减少人员伤害程度。今天,气囊已被多数国家规定为必备的车辆被动性安全装置之一。

关键词:安全气囊;技术;发展应用

一、安全气囊的发展历史

1.1国外发展史

安全气囊的雏形是美国人Jhon.W.Hetrick发明的安全气垫。1952年Hetrick发明了他自己之称为“汽车安全气垫”的装置,用来减轻急刹车或正面碰撞带来的严重伤害。这是一-种纯机械装置。用于使气囊膨胀的压缩空气贮存在一个压力容器中,连接着弹簧的质量块用来感应汽车的减速度。当质量块产生位移时,能打开一个阀使压力空气从压力容器中冲出来,以使气囊膨胀。气囊可装在方向盘中、手套箱门上、仪表板.上部以及前排座椅的靠背。早期的空气囊主要用于与其它安全装置一起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的碰撞。1960年,安全气囊技术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研制并转为民用。

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开始建议制定一个可选择的安全气囊法则,鼓励汽车厂商去发展安全气囊。

70年代,美国通用、福特,德国奔驰公司等均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究与发展安全气囊这些综合力量使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欧共体、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气囊已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

1.2国内发展史

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我要反馈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1992年,我过自行研制的FS-01安全气囊通过撞车试验。我国的政策法规也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九五”规划期间和“十五”规划中,国家经贸委和汽车.行业将安全气囊列为我国汽车零配件三大重点发展项目(电子喷油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安全气囊系统)之一,尤其是在1999年10月28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CMVDR294)。这个设计规则明确提出对汽车乘员在发生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标准。

安全气囊在近几年得到了飞迷的发展,价格大幅度下降,装备了安全气囊的轿车也从过去的中高级轿车向中低级轿车发展。同时,有些轿车前排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安全气囊与驾车者用的安全气囊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了解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宜对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驾驶员米说,安全驾驶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任何先进的安全装置都无法替代的。

二、安全气囊的应用

安全气囊是一种一次性的安全防护装置,不允许在装车后进行任何试验。汽车若无碰撞事故正常行驶长达10年时,应更换新的安全气囊系统。驾驶员和前座乘员安全气囊已成为轿车生产中的标准设备,作为正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措施,安全气囊正往多样化去发展,侧面碰撞气囊正在迅速发展。不目前在研制的新型保护气囊,还有5种:

①安装在转向盘下方膝垫部位的安全气囊可保护下脚正碰撞中免受伤害。

②安装在制动踏板下的安全气囊以保护脚和踝关节在正碰撞中免受伤害。

③安装在前座椅靠背上的安全气囊以保护后座乘员。

④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罩下的安全气囊,保护行人。

⑤安装在前挡风玻璃边框的安全气囊以减少行人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头部的损伤。

安全气囊作为碰撞事故中的重要安全措施,但也不能完全依靠,驾驶员还是要提高驾驶水平技术,提高驾驶素质,以防事故的发生,保证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安全气囊的使用注意

(1)安全气囊必须和安全带配合使用。安全气囊属于辅助防撞安全装置,只有和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注意日常检查。主要检查各碰撞传感器的固定是否牢固,搭铁线部位是否清洁、连接是否可靠,方向盘转动时是否有卡滞现象,以判断方向盘内的SRS螺旋电缆是否完好。

(3)及时排除安全气囊的故障,否则会产生两种严重后果。一-种是当汽车发生严重碰撞,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时,它却不能工作。另一种是在汽车正常运行,安全气囊不应工作时,它却突然膨胀展开,给驾驶员和乘员造成不应有的意外伤害,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4)避免高温。安全气囊装置的部件应妥善保管,不要让它承受85°C以上的高温,以免造成安全气囊误打开。

(5)避免意外磕碰和振动。安全气囊传感器等部件对碰撞和冲击很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碰撞和冲击,以免造成安全气囊不必要的突然展开。

结论:尽管我国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已初具基础和规模,但是离世界先进水平还相距甚远,这些差距主要包含安全气囊法规、撞车实验系统、安全气囊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事实.上,我国的撞车实验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美FMVSS208条款的技术要求;其次在安全气囊方面,我们还缺少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此外,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的技术规范及检测还未达到一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孙桂芝,职业院校汽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2014,01:4。

[2]孔军,图解汽车安全气囊电控系统故障检修.2014.

[3]张桂荣.汽车安全气囊防护系统.汽车运输.1997.4

[4]陈鹰,黎明桂,程应军,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技术.1998.4

标签:;  ;  ;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