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郭子源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郭子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浦发银行,环比,资产风险,风险管理体系,风险隐患,风险集中,防范化解,风险管控,拨备覆盖率,金融风险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子源[1](2018)在《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环比双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郭子源报道:“本着‘真实反映’原则,浦发银行严格风险贷款分类管理,对逾期超过90天以上的贷款下调不良,准确反映资产风险分类情况,风险暴露较为彻底。”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在近日举行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他表示,浦发银行加强早期风险(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8-08-27)

廉春颖[2](2015)在《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管理问题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的贷款损失都是因为了解信息的不足与错误的判断,由于信贷工作人员所了解的信息不足,对贷款风险程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造成风险低的贷款人员贷不到资金或贷款利息高而退缩;若贷款人提供假资料、假诚信度及实际偿还资金能力,而信贷工作人员又对其发放了贷款,那么风险就会无限的加大。(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5年22期)

赵泽轩,李敏霞[3](2014)在《贷款风险分类认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能够准确及时地揭示贷款的真实质量,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在真实、全面、动态反映贷款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可能引发贷款分类结果偏差,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贷款风险分类认定管理的问题主要(本文来源于《中华合作时报》期刊2014-11-07)

秦闰[4](2014)在《《征信业管理条例》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影响及其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贷款风险形态、风险分类结果、风险分类信息、分类结果认识等四个方面对《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从合规性、合同条款、征信系统、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金融》期刊2014年07期)

秦闰[5](2014)在《《征信业管理条例》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影响及其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征信业务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而其中的信息报送义务使得信贷机构内部风险分类行为被外部化,将导致信贷机构因分类不准确可能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声誉风险。本文在分析《征信业管理条例》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具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华北金融》期刊2014年04期)

夏青[6](2013)在《地方债风险再遭警示 银监会开念“紧箍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对地方政府债的担忧再度潮起。IMF、穆迪、惠誉及高盛等外资行纷纷表达对中国政府债务的担忧,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财政监督报告》指出,受2008年刺激计划影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或成(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3-04-18)

周萃[7](2012)在《商业银行资本状况持续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银监会11月15日公布的监管指标情况显示,不良贷款“双降”局面出现改变,不良贷款各级分类全面反弹,为银行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同时,反映银行经营效益的多项指标亦不容乐观,净利润、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均环比有所下降。不过,在贷款占比提升、付息负(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2-11-16)

吴刚[8](2012)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额贷款风险分类量化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作为一种国际先进的贷款质量评估体系,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早已得到全面有效推广,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额贷款风险分类主观性强,分类结果偏离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各机构大额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文拟在分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额贷款风险分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并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额贷款风险分类量化管理模式,利用量化技术和科技手段推动大额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2年29期)

于志东,吴志广[9](2011)在《试析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下的客户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贷款风险分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全的量化标准,且抽象化程度高、可塑性强,因此,基层银行的操作难度较高。如果操作过松,定类过高,则潜在风险难以及时得到有效发现和防控,容易使信贷资金形成损失;反之,则会影响信贷企业资金的运用,增加银企之间的矛盾。从(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金融报》期刊2011-12-30)

胡迎春[10](2011)在《信贷风险管理的重大变革——就贷款风险十二级分类专访农发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吴国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5月1日,农发行贷款风险十二级分类管理正式实施。这是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大变革,是夯实信贷管理基础、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又一重大举措。为推动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管理顺利(本文来源于《农业发展与金融》期刊2011年06期)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很多的贷款损失都是因为了解信息的不足与错误的判断,由于信贷工作人员所了解的信息不足,对贷款风险程度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造成风险低的贷款人员贷不到资金或贷款利息高而退缩;若贷款人提供假资料、假诚信度及实际偿还资金能力,而信贷工作人员又对其发放了贷款,那么风险就会无限的加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郭子源.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环比双降[N].经济日报.2018

[2].廉春颖.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分类管理问题综述[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

[3].赵泽轩,李敏霞.贷款风险分类认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N].中华合作时报.2014

[4].秦闰.《征信业管理条例》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影响及其应对[J].西部金融.2014

[5].秦闰.《征信业管理条例》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影响及其应对[J].华北金融.2014

[6].夏青.地方债风险再遭警示银监会开念“紧箍咒”[N].证券日报.2013

[7].周萃.商业银行资本状况持续改善[N].金融时报.2012

[8].吴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额贷款风险分类量化管理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2

[9].于志东,吴志广.试析贷款风险分类调整下的客户管理[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

[10].胡迎春.信贷风险管理的重大变革——就贷款风险十二级分类专访农发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吴国栋[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

标签:;  ;  ;  ;  ;  ;  ;  ;  ;  ;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论文-郭子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