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

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

一、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表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周显军[3](2019)在《小儿肝脏与肿瘤三维重建的临床研究及神经母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准了解肝脏解剖对于肝切除等手术的安全开展至关重要,最初的肝脏分段研究基于尸体肝脏标本的灌注模型,难免欠精准。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三维成像研究的深入,通过三维重建得到的数字化肝脏模型,可以从任意的角度观察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在肝脏中的解剖关系及血管变异情况,使得在活体上评价个体的肝段及肝亚段成为可能。我们根据大样本量人类正常肝脏及血管系统的三维重建影像,以精准肝脏外科要求的基本功能性肝单位的门静脉走行为基准进行肝脏分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全国16家医院的上腹部增强CT影像资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对1260例各年龄段人类正常肝脏的增强CT原始DICOM文件进行分析,三维重建出肝脏、肝内血管系统,建立数字化肝脏3D模型,根据数字化肝脏和血管系统三维模型,以精准肝脏外科要求的基本功能性肝脏单位的门静脉分支为基准,进行数字肝脏分段,对门静脉的血管形态、走行、支配区域进行统计及数据分析。结果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三维重建获得的数字化肝脏模型可清晰显示门静脉四级以上血管,基于门静脉四级血管供应区域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数字肝脏分段。由于左半肝门静脉变异较少,基于右前支变化分为A、B型,其中A型右前支分为两主支与Couinaud及Cho分段类似,分为8段(537例,42.62%),B型右前支分为三主支,分为9段(464例,36.82%)。C型右后支呈扇形分布(102例,8.10%)。将多种特殊变异类型归为D型(157例,12.46%)。肝段分型在不同性别构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179 P=0.536),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357 P=0.949)。结论三维数字化肝脏模型能显示肝内真实的立体解剖关系和肝内肝静脉、门静脉等血管的变异情况,通过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对门静脉解剖结构、支配区域进行观察并进行个体化肝脏分段,在充分认识肝脏解剖复杂性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肝脏解剖对于精准肝切除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占儿童原发性肝脏肿瘤的50%60%,多在5岁以内发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儿肝母细胞瘤通常瘤体较大、部位复杂、手术视野局限,且由于小儿肝脏血管纤细、器官体积小,对手术打击的耐力差等特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手术需要更加精准和微创。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及手术规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脏肿瘤切除术的25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前基于上腹部二维CT及数字化肝脏重建模型分别进行可切除性评估,对比肿瘤的可切除率,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指导肿瘤切除。分析25例患儿术前肝功能情况、甲胎蛋白、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病理类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5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通过二维CT判断,仅7例可一期手术切除。通过数字化肝脏模型进行术前评估12例可行一期手术切除,13例患儿建议行化疗后延期手术。其中,3例患儿肿瘤巨大,基本情况差不耐受化疗,1例患儿家属坚决拒绝化疗,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评估残余肝体积可代偿,遂行一期手术切除。25例患儿中共16例行一期肿瘤切除,9例行化疗后延期肿瘤切除,手术时间为160.6min(85min220min),术中出血量为27.12ml(3ml150ml),术后住院天数10.24d(5d15d),输血率28%(7/25),病理结果证实均为肝母细胞瘤。25例患儿均成功手术切除肿瘤,康复出院,随访至今,除2例患儿发生肝内或肺转移外,其他患儿未见明显的异常。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Hisense CAS)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的数字化肝脏模型,基于全方位观察肿瘤与血管的毗邻关系,虚拟手术、设计手术方案并计算功能性残余肝体积等二维CT无法获得的信息,使部分基于二维CT规划手术认为不能切除的患儿成功手术,提高了肿瘤的可切除率,通过设计、规划最佳手术方案,使肝切除手术更加精细、安全。目的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化疗在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临床发现很多患儿对化疗不敏感。我们旨在研究miR-142-3p靶向调控HMGB1及其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对CDDP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1.构建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RT-PCR检测细胞内miR-142-3p的表达水平;2.CCK8和Elisa检测过表达miR-142-3p对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的凋亡和IC50水平的影响;3.构建HMGB1 3’UTR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验证miR-142-3p对HMGB1的靶向调控作用;4.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142-3p后SH-SY5Y细胞中HMGB1的表达水平;5.利用si RNA敲减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中HMGB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 RNA的敲减效果,CCK8和Elisa方法检测SH-SY5Y/CDDP细胞的IC50和凋亡情况。结果1.构建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成功,耐药细胞株IC50由原来的(4.57±0.65)ug/ml增加到(23.53±3.87)ug/ml,比亲本高了5.15倍;RT-PCR结果显示耐药的SH-SY5Y/CDDP细胞株中miR-142-3p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的SH-SY5Y细胞。2.Elisa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42-3p后,与转染control mimics组相比,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细胞用CDDP处理后凋亡水平升高,IC50显着降低(7.02±1.38 VS 24.27±4.13)ug/ml(P<0.05);3.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表明miR-142-3p能够显着抑制HMGB1的荧光素酶活性;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SH-SY5Y细胞中过表达miR-142-3p后,细胞中HMGB1蛋白水平明显下调,miR-142-3p与HMGB1的表达呈负相关;5.两条si RNA敲减HMGB1后,SH-SY5Y/CDDP耐药细胞株用CDDP处理后凋亡水平升高,细胞的IC50由对照组的(24.61±4.07)ug/ml,分别下降到(9.65±1.39)ug/ml和(8.43±1.76)ug/ml(P<0.05)。结论miR-142-3p的靶基因为HMGB1,miR-142-3p能够通过靶向调控HMGB1的表达而增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对CDDP化疗的敏感性。

周建明[4](2019)在《活化蛋白C在体外循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第一章体外循环围术期活化蛋白C浓度变化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背景:随着人工心肺机(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不断完善,心脏外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心脏直视手术安全性逐步提高。但CPB相关器官损伤仍是困扰心脏外科医生的疑难问题,特别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时可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活化蛋白C(activited protein C,APC)是蛋白C抗凝系统中最主要的成份。除抗凝作用外,它还具有抗炎、抗凋亡、内皮细胞保护等作用,并被实验证实对急性肺损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监测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中心静脉血APC的动态变化,探讨APC在CPB术后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胸心外科2011年05月至2013年03月CPB下直视心脏手术患者3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CPB开始(T2)、CPB10分钟(T3)、CPB20分钟(T4)、CPB30分钟(T5)、CPB停止(T6)、CPB后30分钟(T7)、CPB后4小时(T8)、CPB后8小时(T9)、脱呼吸机后30分钟(T10),十个时间点经中心静脉采血,低温离心机4000rpm离心,取上清-80℃冰箱保存,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集中检测血浆APC浓度;同时于T1、T6、T7、T8、T9、T10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潮气量、气道峰压数值,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 DO2)、氧合指数(OI)、静态顺应性(Cst),观察肺功能变化;Murray肺损伤评分系统评价T8时点肺损伤程度。结果:本组患者血浆APC浓度在CPB开始后迅速升高,并于10分钟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CPB停止后逐渐到达平台期。患者PA-a DO2在T6T10各时间点与T1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氧合指数在T6T10各时间点与T1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RI在T6T10各时间点与T1比有升高(P<0.05)。T8时点APC浓度与相应时间点Murray评分无相关性(P=0.587);血浆APC浓度与相应时间点PA-a DO2、OI、RI之间无相关性(P>0.05);血浆APC峰浓度和CPB前浓度的差值与T8时点Murray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851,P<0.01);与血浆APC浓度的差值与T7、T8、T9、T10各时间点PA-a DO2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1,P<0.05(T10)];与T7、T8、T9、T10各时间点O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1,P<0.05(T10)];与T7、T8、T9、T10各时间点RI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1,P<0.05(T10)]。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血浆APC浓度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尽相同;血浆APC浓度与CPB术后患者肺损伤程度无密切相关;CPB引起APC浓度增加幅度与手术后患者肺损伤程度负相关,即APC浓度增幅越大术后肺损伤越轻。第二章活化蛋白C在大鼠体外循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目的: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造成术后急性肺损伤,APC在降低全身炎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明确APC对CPB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12),C组(对照组)、T组(凝血酶组)、A组(APC组)、A+T组(APC+凝血酶组)。CPB开始即时根据分组给药:A组:APC 0.1mg/kg;T组:凝血酶0.5U/kg;A+T组:APC 0.1mg/kg+凝血酶0.5U/kg;C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CPB前、术后即时及术后60分钟,CD11b/CD18、血浆IL-8、血浆弹性蛋白酶(NE)。术后取肺组织称重计算肺干湿重比(W/D)。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收集灌洗液,行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检测,并根据蛋白含量计算肺通透性指数。肺组织匀浆后检测:TNF-α含量。取部分肺组织行光镜病理检查。结果:四组光镜下观察均可发现CPB后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肺间质及肺泡腔内炎性细胞侵润。A组上述改变明显少于其他三组。术后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A组、A+T组显低于C组和T组。血清中IL–8、NE、CD11b/CD18停机后即时及60min时A组、A+T组显低于C组和T组(P<0.05)。肺泡盥洗液中白细胞计数、肺通透性指数,W/D,A组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大鼠体外循环转流前,给予APC(0.1mg/kg)可有效减轻CPB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造成的肺损伤,其部分可能的机制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激活的凝血酶对肺的损伤。

何小菁[5](2018)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和经历智慧的结晶。病历档案管理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历经近百年历史。归纳此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历史,总结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规律,对于掌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历史脉络,把握病历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同时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者和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病历档案管理规定,医务人员重视病历产生与运行过程,以及具体到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员开展病历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病历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历档案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组成部分。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我国现代病历档案管理史上的第一家病案室,开启我国集中统一管理病历档案的新篇章。依据档案管理理论,将病历档案管理划分为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两个主要部分。病历档案管理的演进与发展一直是围绕着病历档案实体管理与信息管理开展相关工作。作者将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相关的特定事件相结合,首次将1921年至今的近百年病历档案管理历史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历经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中,不变的是病历档案管理的客体,相对变化的病历档案管理的流程、内容和任务。管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建好病历档案和用好病历档案具有各自明确的病历档案管理内容,分别对应不同的管理阶段与管理模式。作者以病历档案管理内容的演进与发展为主线,结合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结合信息技术在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归纳出四个阶段对应的四类病历档案管理模式。论文主要对国内外病历档案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论证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等。作者在厘定病历档案、病历档案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概念的基础之上,明确病历档案管理模式定义,分析四个病历档案管理阶段的内容与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阐述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档案管理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全程管理理论、数据管理理论和档案模式管理理论等理论在各个章节中的具体应用。作者将1921年至1981年期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时期确定为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此阶段通过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等环节实现管好病历档案。建立病案室,医院实现对病历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为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提供病历档案实体。此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所有业务流程都是在病案室内进行。这一阶段病历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病历档案实体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好病历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前后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现管好病历档案的实体管理模式,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业务、科学研究等提供实体利用服务,体现为病历档案的备查、备考和凭证作用。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无法对病历档案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导致病历归档之后,发现病历档案内涵质量不高或存在缺陷时无法弥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强劲发展,医疗业务增长提速,病历档案数量快速增加,利用病历档案的频率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1982年卫生部从国家层面第一次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和《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分别从医院管理和病历档案管理两个层次对病历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全国省地市综合性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将全程管理的理念运用于病历档案管理。这便要求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在原有病历档案实体管理的基础之上,要走出病案室与临床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医务人员写好病历。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将病历档案管理职能前移到诊断治疗、检验检查和护理服务等病历运行阶段。病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在病案室,工作流程需要在原有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供应的基础之上,超前到临床业务阶段,通过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管理内容,控制病历的产生与运行,实现写好病历档案。写好病历档案纳入病历档案管理范畴,标志着病案档案管理正式进入全程管理模式阶段,规划、指导、监督和协助等成为病历档案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病历档案管理模式下,病历档案的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医院之外的利用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同年卫生部印发《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病历档案管理进入信息管理时代。病历档案信息管理借助于电子病历系统,成为深化卫生改革、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病历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不仅病历档案数量增长加快,而且医疗、教学、科研和社会利用等都对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关注病历档案内涵为主的管理内容,但是仅关注全程管理病历档案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的快速、及时响应病历档案信息需求;另外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以前所建的病历档案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病历档案信息无法实时共享,形成了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病历档案管理的窘境,客观上需要病历档案管理部门寻求新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改善病历档案信息孤岛现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任务。病历档案管理需要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建好病历档案,可以为临床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社会各界快速、及时提供病历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借助电子病历系统,采集、组织、存储、传递和利用病历档案信息,实现建好病历档案的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运行病历内涵质量,提高归档病历档案的管理效率,既可以满足病历档案实体管理要求又可以实现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需求。随着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如何“用好病历档案”便成为病历档案管理部门需要解答的新问题。健康管理要求病历档案跨医疗机构共享,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病历档案的主体将不再局限于一个医疗机构、一个病人,而是需要将病历档案信息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共建共享病历档案,产生的病历档案信息服务于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病历档案的形式也不断拓展,由文本向图形、影像、音频、视频、多媒体、传感信号,从单系统数据向大数据转换,并且出现从一个医疗机构向多个医疗机构转换,从医疗机构向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同转换;病历档案数据为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病历档案数据生产和挖掘,服务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给病历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内容。病历档案数据不断丰富,病历档案管理精细至数据层面,病历档案数据管理的结果将会不断提升病历档案的知识价值。病历档案数据管理一方面会将管理的对象向组成病历档案信息的数据转移;另一方面会提升病历档案管理结果的价值,通过病历档案知识生产,充分挖掘病历档案的价值。作者对近百年的病历档案管理历史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提出,可以依据典型事件划分病历档案管理阶段,且各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每个病历档案管理发展阶段具有明确的管理内容。基于病历档案管理二元性特点,在理出管好、写好、建好、用好这一发展主线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病历档案管理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作用越来越大,流程更加复杂,由实体管理不断向信息管理演进与发展的规律。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的内在发展动力是不断满足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作者关于病历档案管理演进与发展研究的成果,对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病历档案管理员掌握病历档案发展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余雪松[6](2018)在《Z公司脊柱植入物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脊柱植入物市场,是医疗高值耗材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作为医疗产品,既要能满足人民生命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要求,又要避免过度医疗,无谓耗费医疗费用。本研究试图通过我国脊柱植入物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对比,产品使用对比,结合解读国家医疗政策变化趋势,利用学习过的市场营销经典理论,横向对比竞争对手,对Z公司脊柱植入物产品作为中国市场后入者,在现在及未来的中国市场竞争中如何利用产品及公司优势挑战竞争对手,获取市场份额,同时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的瞬息万变,提出战略和战术上的意见。本文采取笔者亲身观察实践的分析方法,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思路,以STP,4P’s市场营销基础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调研公司数据,对市场,竞争对手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提出Z公司脊柱植入物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市场分析,目标市场确认,建议Z公司脊柱植入物产品专注于脊柱非融合市场,定位为完整优质的非融合植入物提供者,最大限度地保护脊柱自由活动功能。同时,整合医学教育营销方案的目的是将资源整合后集中投放于此市场。

黄晖[7](2018)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研究 ——以江西肿瘤医院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以人口预期寿命为代表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群众关心的这一焦点问题呢?“看病贵”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以药补医”机制。该机制最早出现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其他政策的配套,没有引发太大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这一体制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弊端。由此产生了诸如医生诊疗行为不规范、医生重复检查、开“大处方”等现象,“收红包”等现象长期存在,药价虚高,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看病贵”的现象不仅有药品生产企业的问题,而且在药品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还有在缺少政府财政投入的大背景下公立医院为维持运行对高价药的逐利需求。有鉴于此,中央政府从2009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政策,开启了新一轮的医改(俗称“新医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是此次医疗改革的重要体现。三明医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样本。三明医改的成功之处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群众看病负担有所减轻。二是医院的实际收入大幅提升。三是医保统筹基金扭亏为盈。三明医改为全国医改的推进提供了经验和参考。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根据2010年五部委颁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目标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药品加成收入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不足;第二,医疗服务价格无法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刺激医生转向大处方;第三,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利益链条;第四,医保付费制度存在缺陷。本文对比了三明医改和北京医改政策,无论何种模式,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后的补偿主要来自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肿瘤医院作为典型的专科医院,药品加成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较综合性医院更高。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肿瘤专科医院将面临更大的收支压力。取消药品加成不是简单的药品降价,而是通过破除“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切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实现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让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医生可以获得正常的合法收入,让医生活得“有尊严”,让百姓能够“看得起病”,让政府医保收支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医院通过内部绩效考核不断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典型调查,本文获得了江西省肿瘤医院的相关数据。本文还分析了在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后,江西省肿瘤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弥补资金缺口:第一,调整医疗服务收费的标准,如提高三四级手术等项目收费、放射治疗费、多学科综合诊疗专家会诊费等。第二,增加政府投入、加大政府补贴。第三,控制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第四,通过两票制减少流通环节成本。第五,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夏爽,李静[8](2016)在《《中华外科杂志》创刊65年载文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华外科杂志》1951—2015年的载文情况。方法对《外科学报》1951—1952年和《中华外科杂志》1953—2015年全部已出版杂志及其刊载论文进行分析,分析论文的学科、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等情况。结果《中华外科杂志》65年共刊载学术论文20090篇。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论文所占比例分别为34.08%、17.96%、13.09%、11.91%和5.85%。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14.83%(1728/11 653),基础研究论文比例为9.42%(1 817/19 290)。共刊载14篇国际作者论文和119篇国际合作论文,2000—2003年刊载29篇英文论文。结论《中华外科杂志》的报道范围涵盖大外科,以刊发临床研究论文为主。加强内容策划,优化展示形式,可使我国更多的外科学研究成果为全世界科学家分享。

徐永清,侯春林,范新宇[9](2015)在《回首雪泥鸿爪 继承发展创新——全军显微外科的发展》文中认为中国显微外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50年来显微外科技术已在外科领域广泛深入开展,已由早期的外科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是国际上开展显微外科手术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一直处于国际显微外科领域的前沿水平。军队医院面临着战伤救治与重建治疗的任务,对显微外科的发展和传承更是高度重视,伴随着我国显微外科事业的起步、发展与辉煌,我军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学术代表,贡献了大量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的显微外科发展史上

马修进[10](2015)在《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商业教育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商业教育是近代兴起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将商与学结合起来,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商业知识,并掌握新型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的专门人才。在中国,传统的商业教育主要以学徒教育为主,学徒制在传统社会经济体制下数千年的传承下来,在人类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十九世纪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急剧变化,列强的纷至沓来使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随着经济近代化的展开,对新式商业人才的需求被重视起来。近代商业教育起源于清末,在清政府推行的新政中,癸卯学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近代商业教育体系进行了初步的设计。进入民国,华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华北各城市近代化进程亦随之加快,历届政府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完善商业教育制度,并对商业社会教育进行积极鼓励引导,一时间华北地区的商会、商人、政府、教会、民间力量等众多力量汇聚合力,积极推动华北地区商业教育的发展。但由于民国时期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办学经费的匮乏等种种原因,华北地区商业教育并未在社会各阶层得以实施和传播,学徒教育作为传统商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仍以其强大生命力与近代商业教育体系并行存在。文章以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商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考察华北地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出现的新式商业教育及其发展。文章第一部分首先对民国以前商业教育进行了简要回顾,具体分为传统商业教育、近代商业教育兴起的背景、近代商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等;第二部分则从商会角度入手,着重介绍了商会及商人兴商学的活动,并对商会所办商业教育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实业教育系统中的商业教育,分为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补习教育两大方面,通过对华北地区部分商业学校进行个案分析,指出了实业教育体系下商业教育的特点与不足;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了普通教育系统中的高等商业教育和中小学系统中的商业教育,并对高等商业教育进行了着重探析;第五部分剖析了国外各宗教差会及其他团体在华北创办的商业院校,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考察了其于本土创办的商业学校的不同之处,指出其独特之处;第六部分则分为三部分,一是描述了传统商业教育在华北地区的延续,二是对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商业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商业教育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启示,三是将华北地区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考察,将其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商业教育作一比较,指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商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不同。文章从原始档案和史料入手,着重运用区域性研究和个案研究方法,采取纵横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华北地区商业教育进行宏观与细化相辅相成的考察分析,力求清晰勾勒华北地区商业教育在1912-1937年几十年间的发展历史,为我国当代商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小儿肝脏与肿瘤三维重建的临床研究及神经母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数字重建技术在基于肝脏门静脉结构的肝段划分中的作用及意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螺旋CT检查方法
        3.2 螺旋CT检查影像参数
        3.3 三维重建方法
        3.4 肝脏门静脉分支及血管分级的命名
        3.5 肝段分型基本原则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各年龄肝脏、肝内血管三维重建结果
        2 肝脏分段结果
        2.1 肝脏分段A型
        2.2 肝脏分段B型
        2.3 肝脏分段C型
        2.4 肝脏分段D型
        3 肝段分型在不同性别、年龄中构成结果及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个体化手术规划中的作用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螺旋CT检查方法
        3.2 螺旋CT检查影像参数
        3.3 三维重建方法
        3.4 可切除性评估方法
        3.5 标准肝体积计算方法
        3.6 术中手术导航方法
        3.7 手术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肝母细胞瘤患儿可切除性评估结果
        2 化疗组患儿手术规划结果
        3 治疗结果及预后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142-3p负向调控HMGB1 增加神经母细胞瘤对CDDP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细胞系及组织来源
        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1.3 主要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的建立
        2.2 RT-PCR检测miR-142-3p在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中的表达
        2.3 细胞转染
        2.4 CCK8 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IC
        2.5 Elisa法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凋亡情况
        2.6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2.7 荧光素酶检测实验
        2.8 过表达miR-142-3p,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MGB1 的表达水平
        2.9 敲减miR-142-3p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2.10 敲减miR-142-3p的表达,CCK8 法检测细胞IC50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 神经母细胞瘤耐药细胞株SH-SY5Y/CDDP的建立
        2 过表达miR-142-3p对 SH-SY5Y/CDDP细胞CDDP敏感性的影响
        3 过表达miR-142-3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4 miR-142-3p对 HMGB1 的靶向调控作用
        4.1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miR-142-3p对 HMGB1 靶序列的作用
        4.2 miR-142-3p负向调控HMGB1 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5 敲减HMGB1对SH-SY5Y/CDDP细胞凋亡的影响
        6 HMGB1对SH-SY5Y/CDDP耐药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的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4)活化蛋白C在体外循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注释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体外循环围术期活化蛋白C浓度变化与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资料采集
        1.6 CPB术后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
        1.7 数据统计分析
    第二节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CPB前后呼吸功能变化
        2.3 CPB前后血浆APC浓度的变化
        2.4 血浆APC浓度与术后肺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第三节 讨论
        3.1 体外循环致肺功能变化
        3.2 CPB后肺损伤的评价
        3.3 活化蛋白C与体外循环后急性肺损伤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活化蛋白C在大鼠体外循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
    第一节 实验方法
        1.1 材料和方法
        1.2 标本采集
        1.3 肺组织光镜病理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2.1 活化蛋白C对体外循环术后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2.2 活化蛋白C对大鼠体外循环术后炎症细胞及介质的影响
        2.3 活化蛋白C对体外循环术后凝血的影响
    第三节 讨论
        3.1 凝血功能紊乱及肺毛细血管微栓形成
        3.2 CPB相关全身炎症反应(SIRS)
        3.3 凝血酶、活化蛋白C和体外循环肺损伤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病历档案
        2.1.2 病历档案管理
        2.1.3 病历档案管理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档案管理理论
        2.2.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3 全程管理理论
        2.2.4 数据管理理论
        2.2.5 信息管理发展阶段理论
        2.2.6 档案管理模式理论
第三章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1921-1981)
    3.1 建立病案室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3.2.1 收集
        3.2.2 整理
        3.2.3 鉴定
        3.2.4 保管
        3.2.5 供应
    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分析
        3.3.1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定义
        3.3.2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特点
        3.3.3 病历档案实体管理模式的不足
    3.4 本章结语
第四章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1982-2001)
    4.1 两个文件标志进入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
    4.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4.2.1 规划
        4.2.2 指导
        4.2.3 监督
        4.2.4 协助
    4.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分析
        4.3.1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定义
        4.3.2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特点
        4.3.3 病历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的不足
    4.4 本章结语
第五章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2002-2015)
    5.1 一个纲要标志进入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
        5.1.1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要求建好电子病历系统
        5.1.2 电子病历系统的四个发展阶段
        5.1.3 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的类型
        5.1.4 建设电子病历系统的目标与任务
        5.1.5 电子病历系统的三类功能
        5.1.6 电子病历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5.1.7 病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变革
    5.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5.2.1 采集
        5.2.2 组织
        5.2.3 存储
        5.2.4 传递
        5.2.5 利用
    5.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分析
        5.3.1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定义
        5.3.2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5.3.3 病历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
    5.4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2016—)
    6.1 进入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6.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阶段的主要内容
        6.2.1 数据生产
        6.2.2 数据挖掘
    6.3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分析
        6.3.1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定义
        6.3.2 病历档案数据管理模式的特点
    6.4 本章结语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病历档案信息需求与信息技术驱动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
        7.1.2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内容不断丰富
        7.1.3 随着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病历档案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6)Z公司脊柱植入物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介绍
        1.1.2 公司介绍
        1.1.3 国家相关政策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目标市场定位(STP)理论
    2.2 市场营销组合(4P)理论
    2.3 脊柱植入物行业营销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Z公司骨科脊柱植入物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脊柱植入物产品市场现状介绍
    3.2 脊柱植入物产品销售业务模式及营销方式
        3.2.1 脊柱植入物产品销售业务模式:
        3.2.2 脊柱植入物产品的营销方式
    3.3 Z公司脊柱植入物营销现状评价
    3.4 Z公司脊柱植入物现有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公司脊柱植入物定位分析
    4.1 脊柱植入物市场细分
    4.2 脊柱植入物目标市场选择
    4.3 竞争品牌洞察
        4.3.1 竞争品牌介绍
        4.3.2 竞争品牌对比分析
    4.4 Z公司脊柱植入物市场定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公司整合医学教育营销方案
    5.1 医生客户沟通目标确立
    5.2 医生客户沟通渠道筛选
    5.3 病人客户沟通渠道初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Z公司脊柱植入物市场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6.1 医生客户沟通渠道选择及整合
    6.2 医生客户沟通信息变更
    6.3 适度切入病人客户营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 相关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研究 ——以江西肿瘤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的形成及其改革历程
    2.1 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缘起与主要内容
    2.2 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2.2.1 药品加成政策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2.2.2 药品加成政策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2.3 “新医改”以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历程
3 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运行与改革
    3.1 江西省肿瘤医院的基本情况
    3.2 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运行情况
    3.3 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品加成政策改革的进程分析
4 江西省肿瘤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效果分析
    4.1 江西省肿瘤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收支测算
    4.2 江西省肿瘤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预期效果分析
5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改革的经验借鉴
    5.1 福建“三明医改”经验
    5.2 北京医改的经验
    5.3 两地医改经验的对比
6 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配套改革建议
    6.1 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6.2 增加政府投入、加大政府财政补贴
    6.3 控制成本,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6.3.1 加快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6.3.2 严格辅助性用药、抗菌药及医用耗材的使用
    6.4 推进“两票制”,压缩流通环节的成本
    6.5 推行按病种付费,逐步过渡到按DRGs付费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主持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10)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商业教育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论证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作用
    二、 学术史综述
        (一) 资料的发掘和整理
        (二) 学界研究介绍
        (三) 反思
    三、 学术要点
        (一) 选题切入点
        (二) 新学理视点
        (三) 学术考量重点
        (四) 学术探讨难点
        (五) 学术创新点
    四、 相关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空间界定
        (三)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民国以前的商业教育
    一、 传统的商业教育——学徒制
        (一) 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传统商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以晋商为例
    二、 从商战思潮到教育救国
        (一) 兵战与商战的迭相更替
        (二)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三) 教育救国思潮的发展
    三、 商业教育在新环境下的发展探索
        (一) 近代商业教育的早期探索
        (二) 商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三) 具体改革措施
        (四) 新学制颁布后近代商业学校教育的初步发展
第二章 华北地区商会与商业教育
    一、 商会的建立与发展
        (一) 清末时期商会的建立
        (二) 民国时期商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 商会的兴学政策与活动
        (一) 商会“兴商学”政策
        (二) 商业学校的创建——以直隶商会为例
        (三) 社会教育中的商业教育
    三、 商业补习教育的发展
        (一) 工商界对商业补习教育的倡导与推广
        (二) 商业补习教育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四、 商会所办商业教育的特点与评价
        (一) 商会所办商业教育的特点
        (二) 评价
第三章 实业教育系统中的商业学校
    一、 政府政策引导
        (一) 北京政府时期
        (二) 1937 年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二、 发展概况及学校举例
        (一) 发展概况
        (二) 山东公立商业专门学校
        (三) 山西公立商业专门学校
    三、 实业教育系统下的商业补习教育
        (一) 政府政策
        (二) 发展概况
    四、 实业教育体系下商业教育的特点及不足
        (一) 特点
        (二) 不足
第四章 普通教育系统中的商业教育
    一、 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商业教育
        (一) 政府政策
        (二) 发展概况
        (三) 南开大学商学院
        (四) 河北省立法商学院
    二、 中小学教育中的商业教育元素
        (一) 政府政策的引导
        (二) 1930 年高级中学商科课程暂行标准
        (三) 各地办学情形
    三、 普通教育系统中商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 特点
        (二) 启示
第五章 国外各宗教差会及其他团体在华北创办的商业院校
    一、 教会在华办校历程
        (一) 教会学校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
        (二) 收回教育权运动
        (三) 传教士与近代商业教育
    二、 发展概况及主要商业学校举例
        (一) 发展概况
        (二) 私立烟台益文商业专科学校
        (三) 天津工商大学
        (四) 北京财政商业专门学校
    三、 特色与启示
        (一) 教会商业学校的特点
        (二) 影响
第六章 对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商业教育的思考
    一、 学徒制在近代的传承与演变
        (一) 延续与传承
        (二) 近代改造
    二、 华北与其他地区商业教育的比较
        (一) 与华南地区的比较
        (二) 与华东地区的比较
    三、 华北地区商业教育的特点、不足及启示
        (一) 特点
        (二) 不足
        (三) 启示
参考文献
    一、 资料汇编、文献、地方志
    二、 专着
    三、 期刊杂志
    四、 学位论文
    五、 期刊论文
后记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一、 期刊文章
    二、 报纸文章

四、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小儿肝脏与肿瘤三维重建的临床研究及神经母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探讨[D]. 周显军. 青岛大学, 2019(07)
  • [4]活化蛋白C在体外循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D]. 周建明. 东南大学, 2019(01)
  • [5]病历档案管理模式演进与发展研究[D]. 何小菁. 南京大学, 2018(04)
  • [6]Z公司脊柱植入物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余雪松.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7]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研究 ——以江西肿瘤医院为例[D]. 黄晖.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6)
  • [8]《中华外科杂志》创刊65年载文情况分析[J]. 夏爽,李静. 中华外科杂志, 2016(01)
  • [9]回首雪泥鸿爪 继承发展创新——全军显微外科的发展[J]. 徐永清,侯春林,范新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06)
  • [10]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商业教育研究(1912-1937)[D]. 马修进.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  ;  

山东省第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