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禁忌词及委婉语分析(英文)

英汉禁忌词及委婉语分析(英文)

一、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探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辰麟[1](2021)在《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委婉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交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委婉语问题在语言学领域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尚未有相关的研究。委婉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建设汉语委婉语资源库,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机器翻译、隐喻识别、情感分析、以及人机对话系统都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领域,对委婉语的研究涉及到委婉语现象的方方面面,包括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认知理据等等,研究多集中在会话原则、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等方面。大部分研究为理论研究、定性研究,缺乏相关的量化研究和语料库资源。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拥有大量成熟的自动或半自动的技术用以处理语言问题,但是对于委婉语这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缺少形式化处理的方法,缺少大量人工标注的基础语言资源予以参照。本文尝试结合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两个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站在跨学科的角度,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建设一个动态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并进行初步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可以使用的语料库语言资源:通过对目前常用的四本委婉语词典进行评价,确定常用委婉语界定范围,并验证词典中的例句的分词效果。通过检索和提取《人民日报》语料,为923个委婉语添加63159个句子。为了做好初期语言资源的建设,使用了五人投票、人工标注的方法,对所有句子进行了标注,并对语料中出现的委婉语的语义、用法、情感色彩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注释。根据现有语言学研究成果,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相关任务,对委婉语在语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类包括11个大类,每个大类2-5个子类,并给出了相关的理据,以及示例。2、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技术,完成委婉语的自动识别,使资源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获取大规模语料:由于委婉语多为多义词,为了保证语料库能够大量地、不断地更新,需要实现对委婉语语义的自动识别。本文运用词嵌入技术,结合已训练好的词向量模型,生成算术平均和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加权平均两种句子向量,并使用K-Means和谱聚类两种方式对委婉语句子进行无监督聚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和可视化,发现委婉语的上下文在无监督聚类的条件下,难以被分类器学习,委婉语的自动识别需要人工标注的先验知识。借助人工标注,本文尝试使用KNN(k-Nearest Neighbors)和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两种有监督分类模型,以十折交叉验证进行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有监督分类器识别的准确率最高可以达到96.29%,F1值为0.9167。我们还使用训练好的有监督分类器对未收录进委婉语资源的委婉语进行识别,并使用下采样的方法,弥补由于训练集不同类型样本数量不均衡,给分类器预测性能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实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委婉语资源库的规模仍需要进一步扩大。3、运用委婉语自动识别技术,对亿字级海量语料进行自动识别,分析委婉语历时性变化发展趋势与成因:本文通过运用自己训练的分类器对委婉语进行自动识别,从1946年-2017年的《人民日报》语料全集中抽取出数百万句委婉语句子,并运用自动识别、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委婉语的历时性变化发展进行研究,并对原因进行了探讨。利用大量数据展示了委婉语的发展和变化与社会、人的观念之间的“共变关系”。从定量研究的方向证明了语言变化发展中的“格雷什姆规律”和“更新规律”。4、初步尝试了委婉表达自动改写:本文初步尝试进行了汉语委婉表达改写研究。将表达特定态度、看法的句子替换为委婉表达。从词典的注释入手,结合以往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Stanford Core NLP生成句法树,从委婉语目标词的词性、在短语、句法树中的位置、上下文搭配、以及上下文的词性等方面进行判断,设定句子改写条件,对于语言规则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用Ken LM训练一个语言模型对生成的句子进行打分,通过计算改写前的句子与改写后的句子得分的差值,设置筛选阈值,从而达成句子委婉表达自动改写的目的。

魏斯佳[2](2021)在《英文委婉语在美剧《绝望主妇》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委婉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作为一种典型的语用现象,委婉语在人际关系中的"润滑"作用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着英美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因此了解委婉语对于熟悉英美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在简要介绍英语委婉语定义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委婉语的语用现象,对美剧《绝望主妇》中所出现的委婉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高宇[3](2020)在《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及其语用策略》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际中难免会触犯对方的禁忌,甚至引起冲突。因此,禁忌语成为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首先介绍了禁忌语的相关研究,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英汉禁忌语在死亡、疾病禁忌等方面的共性,及二者在数字、隐私禁忌等方面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禁忌语的语用策略,并建议采用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的禁忌差异,以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张弛[4](2019)在《近三十年国内英语禁忌语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分析了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988-2018年间国内学者关于英语禁忌语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近三十年里,国内学者依托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理论,围绕英语禁忌语的类别、特性、英汉差异、语用功能、演进等展开探讨。但是,研究同质化明显,陈旧性语料反复出现,创新严重不足,也缺少连续性。英语禁忌语受多重因素制约和影响而不断演进发展,因此,未来的研究应以动态分析为主,结合具体语境和更加真实的语料展开定量研究,依托社会心理学、心智哲学、话语伦理学、传播学视角去拓展和创新。

李梦鸽[5](2019)在《对英语母语者的禁忌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要想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要学习语言还要了解相应的文化。禁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兼具文化的内涵,在汉语的学习中具有不可回避的特点。然而,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往往会由于对语言禁忌知识的短缺而造成交流的障碍。因此,本文结合在汉学院实习期间的观察和相关材料的收集,对比了汉英禁忌语差异,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禁忌语语用失误案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考察了现有汉语教学大纲、《发展汉语》教材中有关禁忌语的内容,对汉语教学中的禁忌语教学提出改进方案。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禁忌语的研究现状从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梳理,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禁忌语进行界定和分类,从词汇禁忌和话题禁忌角度简单介绍汉语中常见的禁忌语。第二章对比了汉英禁忌语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禁忌语语用失误的案例和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第三章考察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堂大纲》和《发展汉语》教材中涉及的禁忌语内容,总结了禁忌语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特点。第四章提出了对外汉语禁忌语教学方案,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详细分析改进禁忌语教学的策略。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并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本文为汉语教学中的禁忌语教学提出改进策略,为改进汉语禁忌语教学、减少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语用失误、掌握更地道的汉语提供帮助。

DUONG NHU NGOC HIEU(杨如玉孝)[6](2019)在《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文中提出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委婉语是一种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文化。在日常社会交际中,人们有时需要表达一些微妙之事或难言之隐,但这些话题不便直接表达,于是促成了大量委婉语的产生。委婉语可以清楚地反映社会群体成员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体现的文化观与道德观。委婉语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包含在一举一动中的文化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讲究文明礼貌,也会越来越多地运用委婉语,委婉语正逐步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中越两国的合作日益深入,加强汉语与越南语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进一步促进中越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汉越委婉语中可待挖掘的研究素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利用比较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入比较汉越委婉语的异同,阐发汉越委婉语产生的文化影响因素,进而讨论在越南对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实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于汉越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对比分析,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四个角度深入剖析汉越委婉语构成手段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关于语音方面,汉语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谐音的形式实现婉指;而越南语既可通过非完全式语音形式实现婉指,也可通过省略音节(Tinh luoc am)和重叠音节(Diep am)实现婉指。关于词汇方面,汉越委婉语中大多都会选用相对褒义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或直接选用外来词来代替所要婉称的事物。与此同时,汉语会使用反义词和对义词来避讳所要表达之意,如用“走水”代替“失火”之义;而越南语则会用汉越词来代替所要避讳的词,如“Quytich”(归寂)、“Hi sinh”(牺牲)等词表示死亡。汉语与越南语都会通过使用否定副词“不”或借助“家”“师”等类语素构成委婉语等。最后,针对委婉语修辞构成方法进行比对。汉越委婉语均使用隐喻、模糊化、借代等修辞手段。此外,汉语还使用拆字法和歇后语,而越南语还使用倒读法(Noilai)。第二章是对委婉语的语义类型进行细致划分。汉语中关于委婉语的语义类型的划分可以细致至十三大类三十六小类,纷繁复杂,转之汉语,越南语语义类型比较少。本章根据汉越可以对应的委婉语的常用频率与数量进行归类,可以从主要语义类型与次要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语义类型包括“死亡与殡葬”、“疾病与伤残”、“性爱与生育”三大类。由于这三类语义类型中包含了大量辞例,进而本文将利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说明,例如词语搭配、语义借代等。而次要语义类型部分主要包括“分泌与排泄”、“怀孕和生理变化”、“有关职业的委婉语”三种相对辞例较少的委婉语。本章主要通过分析语义结构归纳语义类型,辨析异同。第三章围绕汉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委婉语的构造都要遵循距离、相关、动听三原则。距离原则指委婉语在构造上通过变换能指即语言符号,使能指与所指不直接对等,在心理上增加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距离;相关原则要求委婉语与原语言符号有一定的联系,能提供人们理解其所指的线索;动听原则要求委婉语具有好的伴随意义,能给人以好的联想。在委婉语构成的语用原则的影响下,汉越委婉语都拥有避讳、礼貌、掩饰、求雅这四种语用功能。避讳是为了表示禁忌而产生,礼貌是为了体现文明而衍化,掩饰是为了维护尊严而选用,求雅是为了规避低俗而使用,汉语与越南语之间在这四种语用功能中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汉语委婉语还是越南委婉语,四种语用功能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两种与两种以上语用功能互动而产生实际交际效果。第四章论及汉越委婉的文化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比较。本章从儒家思想、宗教思想、其它思想观念、风俗制度以及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等角度深入剖析。其中,对于儒家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主要从儒家“礼乐”、“仁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宗教思想,主要分道教神仙思想以及佛教思想进行分析。此外,本章还探讨了阴阳观念与丧葬风俗对汉越委婉语中体现的,并对从“道家”和“佛家”两大宗教信仰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会通过诗歌、社会制度和习俗等各方面来对综合分析,展示汉越两者之间的民族文化特点。最后,从中越两国反映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提取两者所共同存在的典型的文学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说明各自形象塑造缘由,揭示社会文化对委婉语的影响。第五章将在对汉越委婉语深入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尝试。首先,本文对在越南各大高校汉语专业中开设委婉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在越南,汉语学习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学生通过学习汉语以获取前往中国留学的机会,但由于汉语与越南语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对于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学习难度较高。而委婉语教学需在学生习得一定的汉语的语法、语义、语用基础上展开,并对委婉语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汉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本文将对汉语委婉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应对预案策略。委婉语长期受到思想观念、风俗制度、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对委婉语的学习不仅需要对中国文化有较为深入的涉猎,还需对于汉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作更加深入的探索。同时,委婉语的教学需要与一定的语境教学相结合。最后,形成具体的汉语委婉语的课程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总结进行较为具体的说明,并以“职业委婉语”为例进行教学实例内容的展示。长期以来,委婉语研究都是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总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析,但是鲜有涉及全面地、系统地对比汉越两种语言之间的委婉语的研究。本文不仅花大力气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材料,例如网络语言材料,力求完整性,还从语言学的各个角度对汉越委婉语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对汉越委婉语对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定义进行仔细斟酌,提出一些新看法,进行更为科学的界定。此外,本文对越南汉语委婉语的教学设计也是一次新的实践尝试。

卫金珍[7](2019)在《委婉语应用种种》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却,明显滞后于物质文明。委婉语的广泛应用正是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委婉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文化现象。英语委婉语的应用不仅是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维护自身文雅的形象,体现使用者的文明程度。本文将从委婉语的定义研究入手,重点研究委婉语的应用方法和委婉语教学渗透,以达到推广委婉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田佳禾[8](2017)在《从文学作品翻译中看英汉死亡禁忌语——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文中认为对于死亡的禁忌和避讳是中文与英文共有的语言文化现象,虽然两者有着不少相似的表达法,但在具体的应用上仍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英文原版和中文译本为例,观察了其中对于死亡的描述方法,总结了英汉中死亡禁忌语的特点,并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此外观察了英译汉过程中对于直接与委婉描述的的处理,从而为英汉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提供指导。

韩暖[9](2016)在《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回避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在汉英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禁忌语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为跨文化交际设置了障碍。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触犯了对方的语言禁忌,会引起对方的误会,不利于沟通的进行,可能会导致沟通的终止。因此,研究汉英语言的禁忌,学习回避禁忌语的策略,可以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比的方式分析了汉英禁忌语的异同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回避策略,论述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中,笔者阐述了研究禁忌语的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禁忌语研究的综述。可以说第一章有关汉英禁忌语方面的知识为下文分析汉英禁忌语异同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论述了禁忌语的一些概况,包括了禁忌语的定义和特征。禁忌语的含义包括禁忌语的来源及对禁忌的解释。禁忌语的特征包括时代性、普遍性、民族性、变化性、趋同性。通过对禁忌语含义和特征的分析,来明确禁忌语的范畴。第三章是本文的难点部分,分析了汉英禁忌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从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礼貌因素三方面阐述了汉英禁忌语形成的原因。第四章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笔者论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回避禁忌语的六个策略,通过学习外来文化、掌握禁忌语的不同差异、使用委婉语、利用肢体语言、善意的谎言、提问这六个策略来回避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尴尬,促进国际沟通的顺利进行。简而言之,研究汉英禁忌语的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回避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了解汉英禁忌语的差异与回避禁忌语的策略,一方面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未来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了解禁忌语的相关知识,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外语学习者对禁忌语的学习,使学生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效的回避禁忌语。

王路[10](2016)在《汉英委婉语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以“生理现象”委婉语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全球化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来趋向文明化,使得在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委婉语的文化研究也随之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不过,当前确实有不少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英委婉语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从“生理现象”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则相对较少,且在探讨其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方面也相对欠缺。基于以上原因,笔者从汉英“生理现象”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这一角度切入进行对比研究。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生理现象”汉英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分析其差异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由此实现和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委婉语概述涉及汉英委婉语的相关概念、委婉语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及委婉语与文化、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具体探讨汉英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的文化差异性。其中选取了“生育”委婉语、“年老”委婉语、“疾病”委婉语、“死亡”委婉语以及“排泄”委婉语五个方面论述汉英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第四部分为探究汉英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笔者主要从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文化心理三个方面论述其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汉英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的文化差异性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以汉英委婉语的差异性而导致的一系列交际障碍为基础,强调认识和了解其文化差异性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第六部分为本文小结。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价值及其不足之处。

二、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探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探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意义
        1.5.2 本文的创新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委婉语与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2.1 引言
    2.2 委婉语的定义
    2.3 委婉语的类型
        2.3.1 委婉语的性质类型
        2.3.2 委婉语的时效类型
        2.3.3 委婉语的情感类型
        2.3.4 委婉语的语义类型
        2.3.5 委婉语的构造类型
    2.4 委婉语与自然语言处理
        2.4.1 委婉语与人机对话
        2.4.2 委婉语与隐喻识别
        2.4.3 委婉语与情感词典
        2.4.4 委婉语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困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语委婉语语料的获取与分类
    3.1 引言
    3.2 委婉语词典的比较和选取
    3.3 委婉语的语料获取
        3.3.1 明清白话文分词评测
        3.3.2 《人民日报》语料的获取
    3.4 委婉语资源的标注与分类
        3.4.1 委婉语的语义问题
        3.4.2 委婉语语料的人工判别
        3.4.3 基于语义层面的委婉语分类与理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汉语委婉语自动识别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无监督聚类的委婉语识别
        4.2.1 委婉语句子向量的获取
        4.2.2 “死亡”类委婉语的无监督聚类与分析
        4.2.3 “婚恋生育”类委婉语的无监督聚类与分析
        4.2.4 无监督聚类实验结果分析
    4.3 基于有监督分类的委婉语自动识别
    4.4 基于有监督分类器预测的语料自动更新
    4.5 有监督分类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委婉语自动识别的委婉语历时性发展变化研究
    5.1 引言
    5.2 《人民日报》历时性统计情况概览
    5.3 死亡类委婉语历时性变化发展研究
        5.3.1 社会变化对死亡类委婉语的整体影响
        5.3.2 格雷什姆规则与更新规律对死亡类委婉语的影响
    5.4 恋爱与婚姻类委婉语历时性变化发展研究
        5.4.1 社会变化对恋爱与婚姻类委婉语的整体影响
        5.4.2 格雷什姆规则与更新规律对恋爱与婚姻类委婉语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汉语委婉表达转换研究初探
    6.1 引言
    6.2 基于规则的委婉表达改写
    6.3 基于语言模型的委婉表达改写筛选
    6.4 委婉表达改写中的特殊情况
        6.4.1 汉语词汇之间的搭配问题
        6.4.2 目标词为复数的一对多问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委婉语分类总表
    附录Ⅱ:委婉表达转换句子展示(部分)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英文委婉语在美剧《绝望主妇》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委婉语简介
2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及其在《绝望主妇》中的运用
    2.1 委婉语的禁忌作用
        2.1.1 《绝望主妇》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应用
        2.1.2 《绝望主妇》中关于性的委婉语应用
    2.2 委婉语的礼貌作用
    2.3 委婉语的避讳作用
3 结语

(3)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及其语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英汉禁忌语的对比分析
    (一)英汉禁忌语的共性
    (二)英汉禁忌语的差异
        1、隐私禁忌
        2、动物禁忌
三、跨文化交际下禁忌语应用策略
    (一)了解禁忌语的不同文化背景
    (二)恰当使用委婉语
    (三)善于提出问题及自我揭示
四、结语

(4)近三十年国内英语禁忌语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趋势
    (二)研究情况
        1. 理论视角
        2. 类别内容
        3. 方式方法
        4. 结论成果
三、思考与展望
    (一)现状之反思
        1. 研究同质
        2. 词例陈旧
        3. 缺乏延续
        4. 创新不足
    (二)研究之展望
四、结束语

(5)对英语母语者的禁忌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禁忌语的理论研究
        (二)禁忌语的教学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禁忌语概述
    一、禁忌语的界定
    二、禁忌语的分类
        (一)词汇禁忌语
        (二)话题禁忌语
第二章 汉英禁忌语差异及禁忌语语用失误分析
    一、汉英禁忌语的差异
        (一)汉英种族禁忌语差异
        (二)汉英动物禁忌语差异
        (三)汉英数字禁忌语差异
        (四)汉英称谓禁忌语差异
        (五)汉英隐私禁忌语差异
    二、禁忌语的语用失误案例
        (一)触犯词语禁忌语的案例
        (二)触犯话题禁忌语的案例
    三、禁忌语语用失误的原因分析
        (一)跨文化意识薄弱
        (二)禁忌语知识短缺
        (三)学习者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第三章 大纲和教材的禁忌语编排分析
    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堂大纲》分析
    二、《发展汉语》教材分析
        (一)发展汉语口语篇
        (二)发展汉语综合篇
        (三)发展汉语阅读篇
    三、禁忌语在教材中的分布特点
        (一)禁忌语内容的直接呈现非常稀少
        (二)禁忌语类型不丰富
        (三)词语使用的禁忌不明确
第四章 对外汉语禁忌语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大纲、教材不回避禁忌语
        (二)以实用性为标准确定禁忌语教学内容
        (三)按渐进性原则安排禁忌语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对比教学法
        (二)延伸教学法
        (三)语境教学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委婉语的定义与辨析
    二、委婉语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汉越委婉语构成手段比较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语音构成手段比较
        一、汉语委婉语的主要语音构成手段
        二、越南语委婉语的主要语音构成手段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词汇构成手段比较
        一、汉越委婉语的相同词汇构成手段
        二、汉越委婉语的不同词汇构成手段
    第三节 汉越委婉语语法构成手段比较
        一、借助否定副词“不”构造委婉语
        二、借助“家”“师”等类语素构造委婉语
    第四节 汉越委婉语的修辞构成手段比较
        一、汉越委婉语的相同修辞构成手段
        二、汉越委婉语的不同修辞构成手段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汉越委婉语的语义类型比较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主要语义类型比较
        一、汉越“死亡与殡葬”委婉语语义比较
        二、汉越“疾病与伤残”类委婉语语义比较
        三、汉越“性爱”及与“性”有关的身体器官、部位委婉语语义比较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次要语义类型比较
        一、汉越分泌与排泄委婉语语义比较
        二、汉越怀孕和生理变化委婉语语义比较
        三、汉越职业委婉语语义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比较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避讳功能对比
        一、汉语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二、越南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对比
        一、汉语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二、越南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第三节 汉越委婉语的掩饰功能对比
        一、汉语委婉语的掩饰功能
        二、越南委婉语的掩饰功能
    第四节 汉越委婉语的求雅功能对比
        一、汉语委婉语的求雅功能
        二、越南委婉语的求雅功能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越委婉语的文化影响因素比较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儒家思想影响比较
        一、“礼乐”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二、“仁义”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第二节 宗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一、道教神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二、佛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第三节 其它思想观念和风俗制度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一、“阴阳”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二、丧葬风俗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第四节 典型文学形象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一、负心汉形象:陈世美与“So Khanh”(楚卿)
        二、吝啬鬼形象:严监生与“Nghi (?)”(仪桂)、“(?)”(霸建)
        三、好色者形象:登徒子与“Bui Kiem”(棐约)、“Yeu rau xanh”(蓝须妖)四、背叛者形象:中山狼与“Ly Thong”(李通)、Va-ren、“Ho Ton Hien"(胡孙献)
        四、背叛者形象:中山狼与“(?)”(李通)、Va-ren、"(?)"(胡孙献)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对越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委婉语教学
    第一节 汉语委婉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对象
    第二节 越南语母语者在汉语委婉语学习中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第三节 汉语委婉语课程设计与教学示例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8)从文学作品翻译中看英汉死亡禁忌语——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英汉死亡禁忌语的特点
    1. 死亡的直接表达。
    2. 死亡的委婉表达。
三、《哈7》中的死亡表达翻译
    1. 保留译法。
    2. 转换译法。
四、结论

(9)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回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禁忌语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禁忌语的研究
第二章 禁忌语的含义及特征
    一、禁忌语的含义
    二、禁忌语的特征
        (一)普遍性
        (二)时代性
        (三)民族性
        (四)趋同性
        (五)语域性
第三章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分析
    一、汉英禁忌语的相似性
        (一)语音层面
        (二) 词汇方面
    二、汉英禁忌语的差异性
        (一)有关称谓方面的禁忌语
        (二)有关隐私方面的禁忌语
        (三)有关种族歧视方面的禁忌语
        (四)有关数字、颜色方面的禁忌语
        (五)有关动物方面的禁忌语
    三、汉英禁忌语形成因素
        (一)心理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礼貌因素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回避策略
    一、学习外来文化
    二、掌握不同言语禁忌的差异
    三、使用委婉语
    四、肢体语言的利用
    五、善意的谎言
    六、提出问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汉英委婉语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以“生理现象”委婉语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委婉语方面的研究综述
        1.2.2 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委婉语概述
    2.1 委婉语的定义
        2.1.1 汉语委婉语
        2.1.2 英语委婉语
    2.2 委婉语相关理论依据
        2.2.1 相关原则
        2.2.2 礼貌原则
        2.2.3 面子保全论
    2.3 委婉语与文化
    2.4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第3章 汉英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的文化差异对比
    3.1 关于“生育”委婉语
    3.2 关于“年老”委婉语
    3.3 关于“疾病”委婉语
    3.4 关于“死亡”委婉语
    3.5 关于“排泄”委婉语
第4章 汉英委婉语在“生理现象”方面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4.1 历史发展
    4.2 地理环境
    4.3 文化心理
第5章 汉英委婉语“生理现象”方面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
    5.1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性导致的交际障碍
    5.2 在跨文化交际中关于委婉语的交际建议
        5.2.1 尊重对方文化
        5.2.2 培养跨文化意识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四、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探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汉语委婉语资源库构建与应用[D]. 张辰麟.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英文委婉语在美剧《绝望主妇》中的应用探讨[J]. 魏斯佳. 科技资讯, 2021(23)
  • [3]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及其语用策略[J]. 高宇. 作家天地, 2020(10)
  • [4]近三十年国内英语禁忌语研究述评[J]. 张弛. 高教学刊, 2019(16)
  • [5]对英语母语者的禁忌语教学研究[D]. 李梦鸽. 河南大学, 2019(01)
  • [6]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D]. DUONG NHU NGOC HIEU(杨如玉孝). 扬州大学, 2019(02)
  • [7]委婉语应用种种[J]. 卫金珍. 校园英语, 2019(06)
  • [8]从文学作品翻译中看英汉死亡禁忌语——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为例[J]. 田佳禾. 校园英语, 2017(14)
  • [9]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回避策略[D]. 韩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10]汉英委婉语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以“生理现象”委婉语为研究对象[D]. 王路.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英汉禁忌词及委婉语分析(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