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范玉华,陈红兵,余剑,段建刚,莫大鹏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范玉华,陈红兵,余剑,段建刚,莫大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诊断,治疗,抗凝药物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范玉华,陈红兵,余剑,段建刚,莫大鹏[1](2019)在《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一般认为,CVST年发病率为(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0.5%~1%。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报告的发病率有所上升。CVST的年发病率在新生儿和未成年人为6.7/100万,其中43%为新生儿,成人为(2~5)/100万,脑静脉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琰,李伟,杨骏,张咪娟[2](2019)在《蛋白S活性减低致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临床诊断及治疗存在较大困难。蛋白S在机体抗凝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亚洲人群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但其活性降低所致CVST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蛋白S活性减低所致CVST患者,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马蜜[3](2019)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侧支循环分级研究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及目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是指一类发生在脑静脉和(或)硬脑膜静脉窦部位的血栓,进而引起其狭窄、闭塞,导致脑静脉回流系统循环障碍的脑血管疾病。这种特殊的疾病,其发病率较低,病因繁杂,亦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脑损伤,或脑积水、孤立性颅内高压等,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其确诊对脑静脉成像检查有较高的依赖性,往往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及不同程度的诊断延迟。尽管大部分患者经过标准的抗凝治疗可以获得功能独立,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糟糕,难以预测,对于这部分重症CVT患者,目前仍没有较好的防治措施。动物试验证实,脑静脉侧支循环与脑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有关脑静脉侧支循环的临床研究却十分罕见,仅有极少量回顾性研究就脑静脉侧支循环与患者转归进行探讨,目前结论尚未达到统一,并且缺乏公认的静脉侧支评估方案。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地侧支循环评估体系,探究脑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侧支引流情况与患者流行病学、影像、临床症状及预后等的相关性,以及分析CVT患者预后相关的预测因素,从而帮助识别这些高风险预后不良的患者,利于我们针对性地采取更积极、更具侵袭性的治疗方案,早期干预,改善患者转归。方法:本研究纳入了本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收集所有患者入院首次常规脑血管造影及延迟旋转造影脑静脉成像资料,经查阅总结大量文献后制定脑静脉侧支分级方案(CVCS),并由两名神经介入医生采取盲法对DSA资料进行分级,初次分级不同者转至第叁位神经介入医师重新分析并商讨最终结果。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了32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28%(9/32)患者CVCS 为0级,41%(13/32)患者CVCS为1级,31%(10/32)患者为2级;53%患者存在脑实质损伤,5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及类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90天随访结局显示,存在重度残障或死亡(mRS 3-6)的患者占13%,轻中度残障(mRS 2-3)占13%,完全恢复(mRS 0-1)的比例为75%,侧支循环分级与脑实质病变的发生率显着相关(P<0.001,rs=-0.70),与发生神经功能缺损比例显着相关(P<0.001,rs=-0.80),与90天随访结局显着相关(P<0.001,rs=-0.60)。与90天随访结局相关的因素有脑实质出血、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昏迷症状以及住院期间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中更高比例出现预后不良。结论:CVT患者静脉侧支循环分级越低,临床结局越差;存在脑实质出血、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昏迷症状或住院期间行减压手术的患者更倾向于预后不良。(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5-15)

罗坤,张海宁,刘群,杨宇[4](2019)在《银屑病伴发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因"右上肢活动不利5个月,加重伴右下肢活动不利15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右手精细活动不能,每次发作持续约1 min,可自行缓解。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后诊断为"ICH",药物治疗过程中上述症状缓解后加重,复查CT示左侧额叶混杂密度影,病灶较前有所增大。入院前4个月行头颅MRI普通增强示左侧额叶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影,其旁见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卒中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冯子凌[5](2018)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5~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1%~([1]),其发病隐袭,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极少数慢性起病,发病年龄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因病因、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故早期临床确诊较为困难,约有10%的误诊率,早期明确诊断、积极予以规范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现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的31例(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11期)

肖彬,丁亚飞,孙智慧[6](2018)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效果。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是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10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外周静脉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88%,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6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尿激酶的总量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的差值和小腿的差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溶栓之两种,导管接触溶栓比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要好,而且不良反应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8年18期)

王春梅,吉训明,段建钢,孟然,黄莹[7](2018)在《血栓弹力图检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凝血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凝血状态。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5例CVST患者,LMWH使用后4~6 h应用TEG检测抗凝后患者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功能状态。结果 1例凝血因子活性低; 20例凝血因子活性在正常范围,4例凝血因子活性高; 7例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14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正常范围,4例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 6例血小板功能减低,19例血小板功能在正常范围;本组无一例发生出血症状。结论通过对CVST患者进行常规剂量抗凝达峰浓度时,TEG检测发现,大部分CVST患者凝血、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功能仍处于正常或高凝状态。(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18年04期)

粟伟栋,谭红[8](2018)在《多途径治疗易栓症所致重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颅内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脑脊液回流受限、颅内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0.5%~1%。易栓症所致的重症CVST临床较少见,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尤其经常规肝素抗凝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出现全身多部位静脉血栓时,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指南标准来(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13期)

曹瑞珍,袁文照,高和平,刘国华,杨金花[9](2018)在《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在本地区临床工作中比较多见,但重症合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且同时累及肝门静脉和脾静脉者甚为少见,目前文献报告较少。本文通过对我院近期ICU成功抢救的重症酒精性胰腺炎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病例进行报告,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以进一步进行合理规范救治,以免延误病情,最终形成严重的肝门脉高压等并发症。1临床资料40岁男患者,主因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1 d于(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媛,俞英欣,邱峰,王超慧[10](2018)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于2002年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CVST确诊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脑出血分为脑出血组16例与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与预后。结果:脑出血患者MRI显示受累横窦8例、海绵窦6例、乙状窦2例;对照组显示受累横窦10例、海绵窦8例、乙状窦4例。脑出血组的头痛、意识改变、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与痫性发作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膜炎、贫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疾病为导致CVST合并脑出血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及支持对症治疗,脑出血组预后不良8例,不良率为50.0%;对照组预后不良4例,不良率为18.2%,脑出血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ST合并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表现为头痛、意识改变、运动障碍等,MRI诊断有很好的效果,脑膜炎、贫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疾病为导致CVST合并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抗凝、溶栓等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且病情复杂多变,因此临床诊断及治疗存在较大困难。蛋白S在机体抗凝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亚洲人群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复发的预测价值较高,但其活性降低所致CVST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蛋白S活性减低所致CVST患者,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范玉华,陈红兵,余剑,段建刚,莫大鹏.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管理[J].中国卒中杂志.2019

[2].王琰,李伟,杨骏,张咪娟.蛋白S活性减低致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一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3].马蜜.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侧支循环分级研究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9

[4].罗坤,张海宁,刘群,杨宇.银屑病伴发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报告[J].中国卒中杂志.2019

[5].冯子凌.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6].肖彬,丁亚飞,孙智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8

[7].王春梅,吉训明,段建钢,孟然,黄莹.血栓弹力图检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凝血状态[J].血栓与止血学.2018

[8].粟伟栋,谭红.多途径治疗易栓症所致重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一例[J].海南医学.2018

[9].曹瑞珍,袁文照,高和平,刘国华,杨金花.急性酒精性胰腺炎并肝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

[10].李媛,俞英欣,邱峰,王超慧.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

标签:;  ;  ;  ;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论文-范玉华,陈红兵,余剑,段建刚,莫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