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

杨博1李敬林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395-02

【摘要】痰瘀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程始末,是其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从祛痰化瘀,益气养阴入手,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而其发生发展与痰浊和瘀血密切相关。笔者就此为述,略陈管见,谨与读者探讨。

1痰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同源痰来自津,瘀本乎血,痰瘀同源首先应从津血同源论起。《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处“脾气散精”就从根本上说明津血同源的同一性,津液与血,异名同类。古籍中虽然没有系统的论述痰瘀同源的观点,但是有很多相关记载,《灵枢·百病始生》篇:“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景岳全书》曰:“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荣卫充,而痰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即成痰涎”。此处即阴精阳气失其常度,则津灼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化阻滞经脉而终至痰瘀互结停滞不通而发病。

《血证论》则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景岳全书》谓:“津凝血败,皆化为痰”;《外证医案汇编》分析:“流痰,……蓄则凝结为痰,气渐阻,血渐瘀,流痰成矣”。痰瘀同源,痰多夹瘀,瘀多兼痰,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痰停体内,痰阻则血难行,久必化瘀;瘀血内阻,血凝则痰易生,久必成痰[1]。《血证论》云:“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然使无瘀血,则痰气白有消溶之地”。痰乃津液之变,瘀乃血液凝滞,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瘀不仅互相渗透,而且可以互相转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各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痰瘀存在,痰瘀贯穿疾病的始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形成笔者认为DPN的发生是由于消渴日久耗伤气阴,阴损及阳,阴阳失和,阴虚炼液成痰,阳虚水聚为痰,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阳虚不能助气血运行而生瘀血,痰浊形成后,随气血流行,停留于所过之处,必影响气血运行,而致瘀血;瘀血内阻,血不行则为痰,痰瘀互生,结而不解,阻于脉络,经脉失养而出现肢体麻木、灼热、刺痛、蚁走或呈手套样、袜套样感觉异常等表现。现代研究表明:糖尿病并发症多有血液高脂、高黏滞、高聚、高凝等状态及微循环障碍,其与中医痰瘀理论相一致,《类证治裁》云:“诸气血凝滞,久而成痹。因此可以认为痰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也是DPN发生的根源。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痰瘀论治

祛痰化瘀,益气养阴同治DPN总属本虚(气阴两虚)标实(痰瘀)之证,气血阴阳脏腑受损是谓本,瘀血痰浊阻络是谓标实,而痰瘀既是DP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致病因素,因此DPN可从痰瘀论治。有人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变化观察发现,85.17%的患者血液呈泥沙样,团聚状流,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提示本病的微循环瘀血[2]。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具有改变血液流变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抗自由基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从而可改变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理变化[3]。关幼波老医生对痰与瘀的论治颇有心得,提出“痰与血同属阴,易于交结凝固。气血流畅则津液并行,无痰以生,气滞则血瘀痰结。”“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等论点,均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段红莉[4]等用痰瘀同治发治疗DPN36例,治疗组36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12%。对照组36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9.4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潘继兵[5]用化痰逐瘀发治疗DPN30例,临床痊愈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好转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30%,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非常显著。临证治疗DPN患者时,可选用温胆汤为主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陈皮、枳实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利湿,以治生痰之源;竹茹和胃降逆。同时并用丹参、泽兰、郁金、牛膝、延胡索、益母草、鸡血藤等活血化瘀之品,使痰瘀去则气道利,血络通。

DPN虽以痰瘀之标实为著,但其气阴两虚之根本不可丢。在注重祛痰活血化瘀的同时应不忘配合益气养阴之品,以正其源。如健脾益气之黄芪,健脾益肾、补气养阴之黄精等,使脾气健,肾气充,则气血生,运行归于正常。如此配伍使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虽走窜消散而不耗气伤阴,益气养阴滋润滞腻而不留寇碍邪。此外,化痰祛瘀要抓住宣通气机的治则,气行则血行,脏腑得养,治气即是治水,治气则血脉易畅,在祛痰化瘀的同时还要选用化瘀散结、散结分消药,使之相济。诸药合用使血行津布,瘀化痰消,气复阴回,切中病机。

3结论

综上所述,痰浊和瘀血贯穿DPN的病程始末,在发病过程中为关键病机。因此,抓住祛痰化瘀,益气养阴治法标本兼治,以期气机调畅,脉道通利,阴阳平和,对DPN的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尚文斌.浅论糖尿病痰湿之辨治[J].江苏中医,1998,19(7):39.

[2]刘汪洋.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4,(2):12.

[3]季振慧,陈雪玲,王保群.益气化瘀汤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J].四川中医,2007,25(4):66.

[4]段红莉.痰瘀并治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6例[J].陕西中医,2006,27(3):284-285.

[5]潘继兵.化痰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3):161-162.

标签:;  ;  ;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