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卢强,关鸿志,柳青,黄颜,金丽日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卢强,关鸿志,柳青,黄颜,金丽日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缘叶脑炎,肿瘤抑制蛋白质类,癫,免疫疗法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卢强,关鸿志,柳青,黄颜,金丽日[1](2018)在《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癫发作和脑电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癫发作和脑电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且随访满2年的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35例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中31例(88.57%)表现为癫发作,主要呈现复杂部分性发作;13例(37.14%)表现为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侧(16例)或单侧(12例)内侧颞叶T2WI和FLAIR成像高信号;18F-脱氧葡萄糖(8F-FDG)PET主要呈现颞叶和(或)基底节区高代谢(22/24例)。31例行视频脑电图监测,23例背景活动异常,呈现弥漫性慢波或以额颞区为主的局灶性慢波;18例表现为以颞前区为主的样放电;22例视频脑电图捕获到发作,其中18例记录到癫发作,13例表现有颞叶起源的复杂部分性发作(10例)或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7例单纯部分性发作患者中5例为竖毛发作,4例为肌阵挛发作,1例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患者中2例可见继发颞叶起源的样放电。27例患者予抗癫药物治疗,25例癫发作患者中4例发作频率减少≥50%,11例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患者均无效;8例(29.63%)出现过敏反应。35例患者均行免疫调节治疗,33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33例予激素、4例予吗替麦考酚酯、2例予硫唑嘌呤,发作频率均减少≥50%。逐渐停用抗癫药物,17例随访1年内停药,26例随访2年时停药。随访2年,29例未再出现癫发作,仅2例进展为慢性癫。结论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是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边缘性脑炎,典型表现为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起源于颞叶的癫发作(以竖毛发作为最常见先兆),伴记忆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和低钠血症等。早期诊断、及时予免疫调节治疗,预后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陈璇,任鲜卉,邓艳春[2](2018)在《伴单侧基底节区高信号的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51岁,主因抽搐发作伴发意识障碍3月余,于2017年2月17日入院。患者3月余前(2016年11月14日)在工地干活时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伴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喉咙发声,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清醒后不能回忆发作,未予特殊处理;7 d后(11月21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症状同前,外院诊断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谢亚君[3](2016)在《富含亮氨酸的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在小鼠小脑和髓鞘发育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含亮氨酸的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是一种能够与去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ADAM)结合的分泌性蛋白,LGI1的突变与人类的癫痫相关。但是LGI1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功能是未知的。我们发现LGI1基因在小脑发育中的新功能,它能够对小脑颗粒细胞前体细胞(CGPs)产生和放射状胶质细胞(RGCs)的分化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在LGI1敲除鼠中,我们观察到胚胎期小鼠的外颗粒层变薄和小脑分叶减少的现象。通过Brdu染色发现CGPs增殖过程受到LGI1的敲除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过程是由于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导致。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出生后LGI1基因敲除会抑制Bergmann glia的分化。这个过程可能是因为LGI1抑制了β-secretase水解过程进而导致了Jagged 1-Notch信号通路发生异常。我们还发现LGI1能够调节中枢和外周髓鞘发育,在全敲除鼠中,我们通过电镜观察到出生后中枢脊髓髓鞘包裹变薄,髓鞘化轴突数目变少,免疫印迹反应显示全敲鼠的中枢髓鞘相关蛋白表达显着减少。进一步体内染色和体外慢病毒干扰和过表达LGI1发现LGI1仅影响OPCs(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但不影响OPCs增殖过程。在cuprizone诱导脱髓鞘模型中,LGI1半敲鼠表现出更严重脱髓鞘表型,同时,我们还发现敲除鼠的外周髓鞘包裹变薄并呈现松散结构。我们还揭示LGI1敲除会抑制脂肪酸酶合成,并且这个过程是通过抑制TSCI表达和激活mTORC1信号通路介导的。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证明LGI1基因在小脑和髓鞘发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5-01)

张钦聪,李会敏,蔡耘,李晓芳,刘喜艳[4](2015)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基因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73岁。主因发作性面部及左侧肢体不自主抽动8个月,一过性全身抽搐伴意识不清3 h于2015年7月17日人院。患者8个月前先出现左侧上肢不自主抽动,随后出现面部抽动,每次发作3~5 s,不伴意识障碍,每天数十次,睡眠中仍有发作,曾就诊于多个医院考虑为"肌阵挛",给予卡马西平0.1g,3次/d,治疗2个月无效,出现频发的发作性全身抽动,面部及左上肢明显,同时患者自觉记忆力减退,左上肢疼痛。入院前3 h突然出现全身抽搐伴意识不清,双眼上吊,双上肢屈曲,(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刘家美[5](2006)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gene-1, LGI-1)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及胶质瘤细胞系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有无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及构建LGI1质粒(pcDNA3.1/LGI1),研究该基因与胶质瘤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收集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胶质瘤组织标本25例,同时收集每例患者的血标本。另外收集脑外伤减压术中切除的脑组织1例,用作对照。另外还选择5种胶质瘤细胞系(C6、TJ905、A172、U251、H4)用于体外实验研究。 2.提取组织标本、血细胞及体外培养细胞系的基因组DNA。参照文献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扩增LGI1微卫星序列,凝胶电泳银染分析,如发现异常泳动条带,则进行DNA测序。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系U251、A172有无内源性LGI1基因表达异常。 3.构建pcDNA3.1/LGI1,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LGI1表达缺失的胶质瘤细胞系A172,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被转染细胞LGI1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测定MTT吸收值以观察被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变化,Annevin V-FITC法检测被转染细胞的凋亡状态。 结果 在25例胶质瘤标本及5种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LOH。A172未见内源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6-06-01)

刘家美,王金环,于士柱[6](2005)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与伴听觉先兆的常染色体显性部分性癫痫》一文中研究指出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是新近发现的定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2区4带(10q24)的一个基因,近年研究发现该基因的突变与伴听觉先兆的常染色体显性部分性癫痫(ADPEAF)的形成有关,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期刊2005年05期)

向鹏,李莉萍[7](2020)在《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AE是以癫痫发作、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疾病,指由神经元细胞内或细胞表面的相关抗体引发的抗原抗体相关脑炎[1]。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LGl1)抗体相关脑炎是AE的常见类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约占AE的30%[2]。本研究回顾分析近3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0例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脑电图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20年01期)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男性,51岁,主因抽搐发作伴发意识障碍3月余,于2017年2月17日入院。患者3月余前(2016年11月14日)在工地干活时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伴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喉咙发声,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清醒后不能回忆发作,未予特殊处理;7 d后(11月21日)无明显诱因再次发作,症状同前,外院诊断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卢强,关鸿志,柳青,黄颜,金丽日.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癫发作和脑电图特征[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

[2].陈璇,任鲜卉,邓艳春.伴单侧基底节区高信号的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一例[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

[3].谢亚君.富含亮氨酸的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在小鼠小脑和髓鞘发育中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

[4].张钦聪,李会敏,蔡耘,李晓芳,刘喜艳.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基因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1例[J].疑难病杂志.2015

[5].刘家美.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eucine-richgliomainactivatedgene-1,LGI-1)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

[6].刘家美,王金环,于士柱.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与伴听觉先兆的常染色体显性部分性癫痫[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5

[7].向鹏,李莉萍.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

标签:;  ;  ;  ;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论文-卢强,关鸿志,柳青,黄颜,金丽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