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原始宗教中的“石壁”

羌族原始宗教中的“石壁”

一、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样[1](2021)在《仪式与记忆——羌族“释比”文化田野见述》文中提出释比在羌族传统社会中掌握地方知识、传说,沟通神灵、祭拜祖先,是羌族祖先记忆与神灵观念的权威阐释者。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阐释羌族"释比"的信仰、唱经、仪式的文化内涵,对研究羌族文化如何依靠释比保持本民族的原生信仰体系,以及释比文化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陈琳[2](2020)在《物质形态下川西北地区羌族释比视觉艺术研究》文中认为羌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一份子,从原始游牧到西夏王朝再至新中国成立,羌族人民一直不曾错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列车。民族的古老意味着羌族具有浓厚且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核。令人遗憾的是,羌族虽然历史悠久却无文字流传,其民族文化风貌、历史底蕴传承只能以羌族特有的使者——释比用实际观察模仿、记忆唱诵经典等方式进行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释比就是羌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因此释比这一神圣而又神秘的角色值得深入研究。由于羌族人民始于游牧,在历史大迁徙中部落之间经历了分离和重组,因此本论文研究范围主要以川西北地区为主,采用田野调查、比较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运用民族学、人类学、艺术美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艺术视觉的角度来探析释比法器的视觉元素特征,探讨其艺术价值。并通过对释比法器视觉元素分析,研究视觉元素背后的成因与社会功能。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状况等,并阐述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在“物质形态下的川西北羌族释比视觉艺术”一章中,概括论述了物质形态下川西北羌族释比的主要视觉艺术研究内容。在“川西北羌族释比文化概述”一章中,系统性地解读了羌族的历史文化脉络和民族信仰崇拜,梳理羌族释比的具体职能划分类别,分析释比文化传承的意义。在“川西北羌族释比饰物法器视觉艺术研究”一章中,详细分析释比主要的饰物法器类别、材质工艺、造型装饰特征,研究释比饰物法器的视觉艺术特点及其价值。在“川西北羌族释比服饰法器视觉艺术研究”一章中,以地理区位因素为切入点,将川西北地区的释比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下释比服饰法器造型视觉艺术特征的异同点。在“川西北羌族释比视觉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一章中,通过前几章笔者对物态下川西北释比视觉艺术综合分析后,从文化创意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释比视觉元素应用设计方案,意在用现代设计的手法推陈出新,使羌族及其释比文化得以更好地发扬与保护。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点和理论两方面:其一,从视觉艺术的视点出发,通过深入思考研究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构建了一个研究川西北地区羌族释比领域中系统合理的学科架构。结合现代语境与传统文化,通过对具有吸引力的视觉艺术特征进行解析,将文化烙印在民族记忆中,以此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在民间文化传承领域是新视角、新探索,是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且顺应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民族文化焕发无限新生机的新契机。其二,在理论研究上,不断整合羌族释比相关特征并进行详细梳理分类,分析其视觉艺术特性,使其成为羌族释比研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新理论,增加完善释比研究的方式方法。

张犇,黄小格[3](2019)在《羌族民间宗教器具造物范式的“互文性”辨析》文中提出羌族民间宗教器具造物范式以羌族传统的多神崇拜、万物有灵为基础,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共同作用之下,通过与藏传佛教、苯教、汉族道教等多种外来宗教文化的交流互鉴而形成,其中所展现出的可见性较强的"互文性"特征,折射出羌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本土文化与"他文化"间现实存在的濡化、涵化与适应的多层面互动关系。

冷雅梅[4](2018)在《丹巴羌族宗教文化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丹巴羌族的宗教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羌族的原始宗教及仪式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并作为上层建筑并保留下来。羌族历史上曾经历多次迁徙,由河湟一带迁入岷江地区,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州。清朝时,中央王朝出兵大小金川土司,战后于该地区实行改土归屯的政策,羌族作为屯练由阿坝州迁至甘孜州丹巴县境内,并与该地区的嘉绒藏族与汉族杂居。丹巴地区的地理环境与阿坝州较为相似,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原始崇拜仍对羌族的生产、生活及认知有一定影响。但在大、小金川战役后,清廷在丹巴地区实行灭苯崇佛的宗教政策,使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始在这一地区兴起并迅速扩张,并对丹巴羌族的宗教文化有深刻影响。此外,因清廷屯民政策,迁入的大量汉族将道教带入丹巴地区。在多民族相处过程中,原始崇拜、藏传佛教与道教逐渐碰撞与交流,丹巴羌族的宗教信仰也逐渐多元化。羌族保留原始宗教并逐渐兼容多种宗教,多种宗教打破了彼此的界限从而形成有序、和谐共处的模式。文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田野调查、口述调查等情况,并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等方面作了必要的说明。民族学研究的羌族对象大部分是阿坝州的羌族,有关丹巴羌族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从此层面讲,研究因战争迁移的羌族宗教信仰变化,是对丹巴羌族研究的最初尝试,望对丹巴羌族的多元化有一定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丹巴羌族的多元族源,阐述丹巴羌族的来源、迁入原因以及介绍迁移后的地域分布。第二章论述丹巴羌族宗教文化的多元化,主要信仰原始崇拜、藏传佛教及道教等宗教,并详细论述其多元化的变化。第三章描写丹巴羌族宗教多元化的表现,主要是从羌族参与的宗教仪式及各种活动,可看出丹巴羌族宗教文化的表现及变迁。第四章探讨影响丹巴羌族宗教文化多元化的原因,主要从宗教的内在因素、信教群众的需求以及多宗教、多民族和谐共处来阐释的。结语总结形成丹巴羌族宗教多元化的原因,是由于羌族迁移过来后处于多民族聚居区,加上各宗教的碰撞与交流,从而使丹巴羌族的宗教文化逐渐发生变化。

孙松林[5](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焦虎三[6](2013)在《释比文化的渊源与社会功用》文中认为研判远古古羌宗教文化的起源,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而全面研究羌族的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源流价值,从众多与古羌存在关联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古羌的宗教信仰体系已基本成型与成熟,而正是这一时期古羌人独特的生计模式决定了族群组织的结构,形成社会学背景下释比最为原始与基本的功用。

田廷广[7](2013)在《汶川地震后羌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以邛崃市羌族异地安置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汶川地震中羌族遭受巨大损失。面对灾后重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羌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本课题主要利用人类学、民族学实地田野调查方法,以地震后异地安置区内羌族移民为例,对其社会进行剖析,试图揭示社会构成的基本原理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在地震前后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变迁性。同时运用历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将现实社会的变迁与羌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联系起来,对安置区羌族民众初期生活状况进行民族志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羌民社会传统文化在地震后引起的社会变故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以及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去适应与改变,以此希望对羌族社会文化变迁提出规律性发展趋势。第一章中介绍了羌族民众异地安置问题的来源,采用历史学及人类学研究方法对羌族历史概况、异地安置移民形态、原住地与迁入地迥异生存空间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关注安置区内羌族社会结构的重构与生计方式的变迁,基于对羌寨产业结构、劳动内容等方面的调查,探讨这种变化给当地羌族社区社会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羌民对这些变化所作出的反映,解释文化变迁现象。第三章以羌族饮食文化和传统节日羌历年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探讨和论述异地安置后,面临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变迁。第四章主要以羌村人的意识形态为研究对象,从羌族民众的经济观念、消费观念、生育观念、教育观念阐述羌族人在意识、观念上的改变。第五章介绍羌族宗教特征与释比文化,并以“羌历年”中祭祀活动为例分析了羊的“世俗性”与“神圣性”,解释“神羊”共食与羌族宗教情感整合之间的关系与实质,最后对现代化生存方式下羌族宗教的生存环境及保护与开发做了进一步论述。结论部分阐述羌族民众在新的环境下,面对“外力”与“内力”的互博,羌族社会传统文化不仅不会消失,反而将遵循着社会变迁的发展路径,未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局面。

邓宏烈[8](2012)在《羌族释比图经的宗教人类学解析》文中研究指明羌族释比图经,羌语称《刷勒日》,它是羌族宗教百科全书式的原始图画经典。释比以"看图诵经"的方式可将羌族宗教中所有经典、知识展开诠释。该图经从宗教的角度出发,把一些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现象都融入画卷里,是一部珍贵的研究羌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又专[9](2012)在《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文中研究表明背藏面汉,僻居岷江河谷的羌民族,一度保留着原始宗教文化信仰,其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基调,释比文化为核心,白石信仰为表征形式,神林祭拜为超越途径,在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建之际,归纳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可系统呈现羌民族宗教文化独特的信仰体系,阐明羌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规律,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做出努力,以献祭古羌民族。

廖玲[10](2012)在《羌族“释比”与彝族“毕摩”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西南的羌族与彝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密切的文化联系,两个民族均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都是古羌人后裔,其独具特色的传统宗教都以信仰鬼神、崇拜祖先、注重仪式、巫祭杂糅等为基本内容,并且都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羌族"释比"和彝族"毕摩"都是专门从事宗教活动、处理人们信仰事务的宗教神职人员,他们对各自社会起一定的影响作用,渗透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有其极高的地位。因而,二者有诸多共同点和相似性,同时,各自也有其特点。此文试从称谓与历史源流、主要职能、宗教活动与传承惯制及经书等诸多方面,对"释比"与"毕摩"进行比较研究,希望能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对民族宗教学的全面了解。

二、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论文提纲范文)

(1)仪式与记忆——羌族“释比”文化田野见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释比”记录与研究
二、“释比”的信仰、唱经与仪式
三、赤不苏地区的祭山仪式
四、释比传承的“金科玉律”
五、结语

(2)物质形态下川西北地区羌族释比视觉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发展趋势
    1.2 选题的研究内容、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田野调查研究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观察法
    1.5 可行性分析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创新之处
        1.6.1 研究视点创新
        1.6.2 理论研究创新
第二章 川西北羌族释比文化概述
    2.1 羌族
    2.2 释比
    2.3 川西北羌族释比社会功能及文化传承
    2.4 川西北羌族释比文化社会价值
    2.5 小结
第三章 物质形态下的川西北羌族释比视觉艺术
    3.1 物质形态
    3.2 物质文化
    3.3 视觉艺术
    3.4 小结
第四章 川西北羌族释比饰物法器视觉艺术研究
    4.1 川西北羌族释比饰物法器类型及其历史渊源
    4.2 川西北羌族释比饰物法器造型材质工艺功能探寻
        4.2.1 实物器物类
        4.2.2 生物形态类
    4.3 川西北羌族释比饰物法器的装饰内涵分析
        4.3.1 原始乖张、野性豪迈的生物形态类
        4.3.2 实物器物类法器视觉艺术
        4.3.3 川西北羌族释比图经典籍——《刷勒日》
    4.4 小结
第五章 川西北羌族释比服饰法器视觉艺术研究
    5.1 川西北地区羌族释比服饰法器地域文化特征
    5.2 川西北羌族释比服饰法器视觉特征
        5.2.1 北释比服饰
        5.2.2 南释比服饰
        5.2.3 北南释比服饰异同化辨析
        5.2.4 北南释比服饰风格之变
    5.3 川西北羌族释比服饰法器审美特征及表现形式
    5.4 小结
第六章 川西北羌族释比视觉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地应用
    6.1 川西北地区羌族及羌族释比元素在文创设计领域的现状
    6.2 川西北羌族释比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
        6.2.1 挖掘川西北羌族释比独有的视觉元素资源与本土文化
        6.2.2 川西北羌族释比文创设计的应用探讨
    6.3 实践案例分析——释比文化创意再设计
        6.3.1 释比饰物法器再设计——拨浪鼓
        6.3.2 释比服饰法器再设计——释比羌衣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专着
    (2)学术论文
    (3)学术期刊文献

(3)羌族民间宗教器具造物范式的“互文性”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缘关系是“互文性”羌族文化中生成的先决条件
二、共时性和历时性是“互文性”在羌族民间宗教器具造物范式中生成的基础
三、“互文性”在羌族民间宗教器具造物范式中的表现
    (一)造物范式中的文本表现形式互文
    (二)造物范式中的文本叙事情节互文(图3)
    (三)造物范式中的文本文化元素互文(图4)
结语

(4)丹巴羌族宗教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丹巴羌族概况
    第一节 丹巴羌族的渊源
    第二节 丹巴羌族的地域分布
第二章 丹巴羌族的多元宗教
    第一节 原始崇拜
        一、神灵崇拜
        二、邪气、鬼灵
    第二节 藏传佛教
        一、藏传佛教传入前
        二、藏传佛教格鲁派
    第三节 道教及其它
第三章 教职人员与与宗教仪式
    第一节 教职人员
        一、释比
        二、喇嘛与道士
        三、教职人员的变化
    第二节 宗教仪式
        一、祭山会仪式
        二、庙会节会仪式
        三、婚丧仪式
        四、家庭性祭祀
第四章 丹巴羌族多元宗教文化的原因
    一、宗教的内在因素
    二、信教群众的需求
    三、多宗教、多民族和谐共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释比文化的渊源与社会功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释比文化渊源考证
    (一) 古羌神话史诗中巫师的来由
    (二) 考古史料中古羌巫术的渊源
        1.甲骨文中的古羌巫术记录
        2.新石器文化遗存中的古羌巫术
        (1) 专职化巫师或巫的权力阶层产生, 以羊崇拜为主的各形巫术行为已经成熟
        (2) 带巫术形式的集体性舞蹈已经成熟并普遍存在, 相应的万物有灵观与“玛纳及禁忌”行为应该已经出现
        (3) 白石崇拜习俗成型
二、释比原始功用辨析
    (一) 释比身份确立的模式
    (二) 古羌独特的生计模式决定了释比原始的功用
        1.古羌农牧生产模式以迁徙为总特征
        2.古羌族群模式以“小聚集、大分散”为总特点
        3.释比的功能主义思想

(7)汶川地震后羌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以邛崃市羌族异地安置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五、 调查(社区)地点的选择
    六、 研究文献综述
        (一)羌族社会文化研究综述
        (二)“5.12 ”汶川地震后四川省移民研究综述
第一章 羌族民众异地安置问题的来源
    第一节 羌族民众异地安置
        一、 羌族历史概况
        二、 一种特殊的移民形态
    第二节 原住地与迁入地迥异的生存空间
        一、 “5.12”汶川地震中逝去的老寨
        二、 生存的选择——邛崃的新家
第二章 异地安置区羌族社会结构与生产方式变迁
    第一节 羌族社会结构
        一、 羌族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二、 羌族社会中的亲属称谓
        三、 异地安置区羌族社会行政关系与地缘、业缘的改变
    第二节 羌族民众生产方式变迁
        一、 村民包产到户的历史记忆
        二、 关于村民劳动时间与劳作周期的变化
        三、 村民劳动心态的变化
        四、 生产与经营的多样化
        五、 劳动方式的转变与选择
第三章 羌族民众日常生活的变化
    第一节 邛崃异地安置区羌族民众饮食文化变迁研究
        一、 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 地缘与业缘互动空间延展下的饮食文化
        三、 外来工业化食品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四、 传统饮食文化的“回归”与民族认同
    第二节 羌族民众传统节日的变化
        一、 地震前“老寨”的“羌历年”
        二、 搬迁后“新家”的“羌历年”
        三、 “羌历年”展演方式变化原因
第四章 羌族民众的思想观念变化
    第一节 羌族民众消费观念和经济观念
        一、 羌族民众消费观念
        二、 羌族民众经济观念
    第二节 羌族民众生育观念与教育观念
        一、 羌族民众生育观念
        二、 羌族民众教育观念
第五章 羌族民众的宗教世界
    第一节 羌族宗教特征与释比世界
        一、 羌族宗教的二元哲学观
        二、 羌族“释比”世界
    第二节 分与合:“神羊”共食与羌族宗教情感的整合
        一、 羊的“世俗性”与“神圣性”
        二、 羌历年中仪式下“神羊”共食的宗教象征
        三、 羌族宗教情感的失衡和整合
        四、 “分与合”的内在实质
    第三节 现代化生存方式下的羌族宗教
        一、 羌族宗教生存环境的改变
        二、 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开发之需要
        三、 羌族宗教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羌族释比图经的宗教人类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释比图经概述
二、释比图经反映的古羌人丧葬习俗
三、释比图经反映的古羌人的婚姻习俗
四、释比图经反映的古羌人的发式与服饰习俗
五、释比图经反映的古羌人的信仰习俗
六、释比图经具有的民族学的研究意义

(9)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万物有灵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基调
二、释比文化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核心
三、白石信仰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表征形式
四、神林祭拜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超越途径
五、结 语

(10)羌族“释比”与彝族“毕摩”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释比与毕摩的历史源流
二、释比与毕摩的社会职能和宗教活动
三、释比与毕摩的传承惯制
四、释比与毕摩的法器和经书

四、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式与记忆——羌族“释比”文化田野见述[J]. 李一样.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01)
  • [2]物质形态下川西北地区羌族释比视觉艺术研究[D]. 陈琳.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3]羌族民间宗教器具造物范式的“互文性”辨析[J]. 张犇,黄小格. 中国美术研究, 2019(02)
  • [4]丹巴羌族宗教文化研究[D]. 冷雅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释比文化的渊源与社会功用[J]. 焦虎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03)
  • [7]汶川地震后羌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以邛崃市羌族异地安置区为例[D]. 田廷广. 西藏民族学院, 2013(04)
  • [8]羌族释比图经的宗教人类学解析[J]. 邓宏烈.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3)
  • [9]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J]. 孔又专. 宗教学研究, 2012(02)
  • [10]羌族“释比”与彝族“毕摩”的比较研究[J]. 廖玲. 敦煌学辑刊, 2012(01)

标签:;  ;  ;  ;  ;  

羌族原始宗教中的“石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