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校准论文-胡红波,杨丽峰,于梅

振动校准论文-胡红波,杨丽峰,于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校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计量学,振动校准,零差干涉仪,相位展开

振动校准论文文献综述

胡红波,杨丽峰,于梅[1](2018)在《零差干涉仪用于振动校准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零差干涉仪用于低频振动校准中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分析了其输出干涉信号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动态相位的展开算法,该算法利用了振动过程中加速度量的信息,能够大大降低频振动校准时对采样率的需求,从而有效地减小了采集时的数据量。针对正弦振动参数计算的问题,采用了基于最小二乘算法的参数递推算法,既能避免参数计算是矩阵求逆等运算操作,还能实现参数的实时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述方法能够有效地拓宽零差干涉仪用于低频振动测量时的频率下限。(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洪起[2](2016)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振动校准软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PCI采集卡为硬件基础,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振动校准软件系统。整个软件系统通过采用合理的编程模式,解决了振动信号实时采集与显示处理中的数据同步问题。编写报表生成子程序,实现了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提高了振动校准工作效率。整个软件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本文来源于《2016年度声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9-17)

贾小冬[3](2016)在《便携式振动校准器加速度幅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JJG 1062—2010《便携式振动校准器》规定的检测方法,测量便携式振动校准器的加速度幅值,依据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要求,对便携式振动校准器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本文来源于《轻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6年04期)

武博,罗晓平,倪博[4](2016)在《卫星多自由度微激励试验系统转动振动校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高分辨力遥感卫星多自由度微激励系统转动振动测量范围小、校准精度高的问题,研究采用基于衍射光栅的激光多普勒干涉测量技术的转动加速度校准方法,设计多维转动振动校准装置,为高分辨力卫星地面微振动试验提供了计量保障。(本文来源于《计测技术》期刊2016年S1期)

贾小冬[5](2016)在《浅谈VSC-1型振动校准器的校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VSC-1型振动校准器输出量值的校正方法。各类振动传感器在使用前通过振动校准器来判断其量值准确性,降低了由于振动传感器故障而获得错误数据的几率,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轻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6年02期)

于梅,刘爱东,何闻,杨丽峰,左爱斌[6](2015)在《衍射光栅外差激光干涉法角振动校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角加速度校准方法的研究和基准装置的研制。介绍研制的稳态正弦角振动激励系统和衍射光栅马赫-泽德干涉仪,以及结合采用正弦逼近法外差测量技术。角加速度国家计量基准装置在角振动频率0.05 Hz~1.2 kHz、角位移大于300°和角加速度大于2000 rad/s~2测量范围内,可实现角加速度幅值和相位的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装置校准高精度角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优于1%(k=2)。(本文来源于《计量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匙庆磊[7](2015)在《低频标准振动台系统和振动校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准是保证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的前提。低频振动传感器在地震观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机械与运载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等领域愈来愈获得广泛应用。这些传感器都需要在低频振动标准装置上进行校准,而低频标准振动台是低频振动标准装置的关键设备,低频标准振动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通常决定了一个国家低频振动校准的水平。振动台在校准中用于产生标准振动信号,通常情况下是正弦信号,但校准激励信号有从稳态正弦信号向随机信号发展的趋势。目前,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通常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但是一些在线监测系统对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提出了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3方面内容:(1)低频标准振动台的控制技术。建立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数学模型,并实际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低频标准振动台,对设计的低频振动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振动台加速度信号可以低至0.5Hz,速度信号可以低至0.1 Hz,能够满足一般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需要,可满足省一级的计量机构、振动传感器生产商以及大量使用低频振动传感器单位的校准需求。(2)对以地震波作为激励信号的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低频标准振动台上产生地震波的方法,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低频标准振动台上实现了地震波复现,大部分情况下复现的地震波与原始地震波记录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5以上。随后以地震波作为校准激励信号,对传感器进行了校准,将校准结果与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方法的校准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3)对振动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虽然以往自标定(校准)方法一直在使用,但并未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本文针对4种类型的内置校准线圈传感器,分别利用自校准方法和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方法进行校准。2种校准方法的校准结果表明,低频段(10Hz以下)结果一致,高频段有偏差。以无源伺服式振动传感器为例,对自校准下的传感器数学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自校准时的反感应电动势、感抗(自感和互感)是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本文第一章阐述文章的背景,第二、叁、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对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六章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发展方向和实用的现场校准系统实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5年04期)

薛景锋,彭军,李新良,赵维谦[8](2015)在《角振动校准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对惯性器件的动态性能评价能力,通过对被校传感器施加标准正弦角振动激励,精确测量角振动过程,实现了对角振动传感器的校准。基于不同频段的特点,将校准频段划分为低频和高频2部分,并提出空气轴承与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相结合的低频角振动台方案,以及轻质空心杯精密空气轴承与框式电磁驱动结构相结合的高频角振动台方案;分别采用精密角度编码器和衍射光栅激光干涉仪实现对低频和高频角振动的测量,成功研制出频率范围为0.25~550Hz、角加速度范围为0.1~1 760rad/s2以及角速度波形失真小于2%的角振动绝对法校准装置。与德国国家物理技术研究院的角振动校准装置相比,该装置能够显着提升承载能力,可广泛用于惯性器件动态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薛景锋[9](2014)在《高频角振动校准方法与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导航与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频响惯性器件的动态性能评价及其量值准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高频标准角振动激励发生器以及精密动态角度测量仪的技术实现难题,尚未形成国家级角振动计量标准装置,严重限制了惯性器件动态性能评价水平的提升,为提高角振动量值准确性、解决其量值统一和溯源问题、并能提供标准角振动量值复现装置,针对高频角振动校准方法与技术,开展本论文研究。本论文主要创新如下:从振动校准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研究了角振动激励发生器和激光动态测角仪的基本原理,建立系统模型,重点分析了角振动激励发生器波形失真以及激光动态测角方法对校准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并开展了两项关键技术研究:高频低失真大承载角振动激励发生器技术和高精度衍射光栅激光干涉动态测角技术。针对高频标准角振动激励发生器技术实现难题,根据振动台频响特性分析理论,对比分析了电机驱动方式和多种非电机驱动方式对角振动台实现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角振动激励波形失真产生原因。选择杯式电磁驱动结构和框式电磁驱动结构进行了样机设计和实验验证,发明了框式电磁结构与轻质空心杯精密空气静压轴承一体化融合设计的结构,结合对动圈电气参数、磁场、运动部件固有频率的分析以及叁角支撑恢复弹簧的设计,完成高频标准角振动台设计。针对高频微幅角振动绝对法测量技术难题,分析了精密激光干涉测量方法,进而提出了一种组合反射镜组的衍射光栅外差差动激光干涉动态角度测量方法、专门光电信号跳变稳定高效判别算法和正交光电信号非线性补偿方法,实现了0.02″的动态角位移量值复现精度。实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和技术构建的高频角振动校准装置实现了在10Hz~550Hz频率范围和0.2rad/s2~1760rad/s2角加速度范围内,角速度波形失真度小于2%的性能指标,角加速度幅值灵敏度校准不确定度小于2%、相位延迟校准不确定度小于2o(k=2)。(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匙庆磊[10](2014)在《低频标准振动台系统和振动校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准是保证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的前提。低频振动传感器在地震观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机械与运载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等愈来愈获得广泛应用,这些传感器都需要在低频振动标准装置上进行校准,低频标准振动台是低频振动标准装置的关键设备,低频标准振动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通常决定了一个国家低频振动校准的水平。振动台在校准中用于产生标准振动信号,通常情况下是正弦信号,但校准激励信号有从稳态正弦信号向随机信号发展的趋势。目前,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通常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但是一些在线监测系统对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提出了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叁方面内容:1、低频标准振动台的控制技术,建立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数学模型,并实际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低频标准振动台,对设计的低频振动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振动台加速度信号可以低至0.5Hz,速度信号可以低至0.1Hz,能够满足一般低频振动传感器的校准需要,可满足省一级的计量机构、振动传感器生产商以及大量使用低频振动传感器单位的校准需求;2、对以地震波作为激励信号的校准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在低频标准振动台上产生地震波的方法,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低频标准振动台上实现了地震波复现,大部分情况下复现的地震波与原始地震波记录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5以上,随后以地震波作为校准激励信号,对传感器进行了校准,将校准结果与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方法的校准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3、对振动传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进行了探讨,虽然以往自标定(校准)方法一直在使用,但并未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四种类型的内置校准线圈传感器,分别利用自校准方法和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方法进行校准,两种校准方法的校准结果表明,低频段(10Hz以下)结果一致,高频段有偏差。以无源伺服式振动传感器为例,对自校准下的传感器数学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自校准时的反感应电动势、感抗(自感和互感)是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本文第一章阐述文章的背景,第二、叁、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对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六章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低频标准振动台的发展方向和实用的现场校准系统实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4-05-01)

振动校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PCI采集卡为硬件基础,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振动校准软件系统。整个软件系统通过采用合理的编程模式,解决了振动信号实时采集与显示处理中的数据同步问题。编写报表生成子程序,实现了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提高了振动校准工作效率。整个软件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可以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校准论文参考文献

[1].胡红波,杨丽峰,于梅.零差干涉仪用于振动校准中关键技术的研究[J].计量学报.2018

[2].洪起.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振动校准软件系统设计[C].2016年度声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3].贾小冬.便携式振动校准器加速度幅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6

[4].武博,罗晓平,倪博.卫星多自由度微激励试验系统转动振动校准技术研究[J].计测技术.2016

[5].贾小冬.浅谈VSC-1型振动校准器的校正方法[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6

[6].于梅,刘爱东,何闻,杨丽峰,左爱斌.衍射光栅外差激光干涉法角振动校准技术研究[J].计量学报.2015

[7].匙庆磊.低频标准振动台系统和振动校准技术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5

[8].薛景锋,彭军,李新良,赵维谦.角振动校准装置研究[J].航空学报.2015

[9].薛景锋.高频角振动校准方法与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

[10].匙庆磊.低频标准振动台系统和振动校准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

标签:;  ;  ;  ;  

振动校准论文-胡红波,杨丽峰,于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