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琪[1](2020)在《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定”、“静”、“安”分别指意志坚定、镇静不躁、内心安稳,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方能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接近真理。所以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使人类精神和智力得以兴盛、蓬勃和进化。空间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精神的家园,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养料。所以对于以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精神蔽所”功能更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和发扬,然而这恰是当今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大学建设的重点,综合考量气候条件、健康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问题等内容,发现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在空间精神功能方面暴露出关注程度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设计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寻求增强校园精神功能的优化方法:然而个体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庞杂,众多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难以在统一的体系下展开研究。但精神功能的运行基础在于大脑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而这些过程依靠定向注意力这一基本的认知资源的维系和供能。定向注意力之于精神系统,犹如食物之于生理系统,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养料和动力,当定向注意力储备充足时,认知活动的运行速度提高,即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增多;定向注意力匮乏时,认知速度下降。这种资源会随着认知活动的暂停而得以休憩和恢复,所以定向注意力能够通过间歇性的休憩而进行自动补充,这是认知活动持久进行的保障。注意力恢复状况是认知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为大脑活动的具象化和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抓手。因此本文以定向注意力为切入视角,探究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根据注意力恢复对认知机能产生的各项影响,通过对寒地大学生学习效率、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确立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与校园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以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探究了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和校园空间特征推演出寒地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机制;建构了适用于寒地校园空间的恢复性环境设计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认知效率、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以促进注意力恢复为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统领原则,研究了“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增效利用自然景观”与“调试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并针对以上策略研究了具体设计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寒地校园因冬季环境恢复性缺失对学生心理和精神造成消极影响的现状,复兴校园的精神功能,促使学生的精神资源能够在高强度认知活动的压迫下保持活跃充沛的状态,从而保障高级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寒地大学校园注意力恢复性设计的提出,是从人本关怀、健康促进的角度建构寒地校园与使用主体之间相互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庞杂的压力来源,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造成了大学生认知资源的损耗,注意力恢复目标的引入,强调了空间环境对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利于指导校园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改善,从精神心理层面探讨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模式,建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校园空间环境。

王珍[2](2020)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新类型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时代,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使原本鉴别力、心理承受能力就弱的大学生变得更加不堪一击,更大概率出现自杀行为。因此,有必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予以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整理归纳了因互联网技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类型:包括网络成瘾型、网络欺骗型、网络暴力型、网络媒体失当型以及网络监管不力型,同时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除了大学生恋爱受挫、学业与就业压力过大之外,家庭经济困难和突发变故、高校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以及滞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社会的错误思想和观念仍旧是大学生产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这些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又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互联网技术已然与其他传统因素一起成为引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共犯。互联网技术作用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机制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内部精神核心来起作用的,即通过影响大学生身心状态、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亲子关系、高校教学和管理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此造成大学生的人生动力系统失活,自我防御机制崩溃,产生不理智的死亡态度和不正确的幸福观,从而加速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基于高校目标管理的理论,企图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以信息技术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为技术指导和咨询顾问,由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制定总目标,其他部门相互协商,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大致分为宣传与实践活动的建设目标、环境条件建设目标、课程与教学建设目标、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干预工作目标,各部门及个人据此建立起各自的管理分目标。这种新模式充分提高了高校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通过扬互联网技术之长,避其之短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减轻甚至遏制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推动作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有效预防、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创造和谐校园的目的。

胡舒寒[3](2020)在《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主题图形创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转型时期的冲击不断波及“象牙之塔”,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容易缺乏足够的认知,难以正确面对和处理遇到的问题,最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不容回避的话题。而现实生活中,周围环境里缺少相关的宣传与教育,本文在分析各种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因素的基础上,依照心理危机特征的差异将其分为发展型、境遇型和现实存在型三种类型,用图形创意的方式并结合视觉心理的角度,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和干预方法等方面进行视觉呈现。本文选用图形创意这种特定的信息传递方式,结合对现有国内外心理主题和校园心理健康主题的优秀图形创意案例进行分析,从创意手法、表达手法和内容导向等角度挖掘此类图形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整合心理主题图形创意的一般规律,完成三类心理危机状态的系列视觉传达作品,希望能通过作品有效地传达信息,促进个人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关注和了解,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危机,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李磊[4](2019)在《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很多大学生在挫折面前表现出脆弱、无力,甚至堕落、迷失自我,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更为有效地得以解决。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挫折教育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就业、求学竞争压力的激增,大学学生所面临挑战和困难越来越多,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很多高校大学生因为缺少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离开父母独自学习和生活之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和压力下表现出无法适应社会、无法融入社会、无法接受挫折和打击,面对各种可能继发的挫折和挑战他们常常会不知所措、甚至发生轻生的悲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以历史经验作为依托,结合我党优秀思想观念与理论教育对高校学生展开宣教的武器。实践证明,该教育形式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具有创造力、主动性、积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处理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其为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树立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格以及摆脱大学生受挫悲观消极的心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为研究对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学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以及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本论文共成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几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初步将思想政治教育国内外动态,以及本论文研究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从挫折的界定、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相关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概念上明确了大学生挫折的内涵以及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内容和二者的联系;第三部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从大学生抗挫折问题的现状、当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大学生抗挫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几个方面进行了的分析,全面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在抗挫折能力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成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第四部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相关问题的对策”主要从当前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建立良好的心理教育体制良培养良好的大学生行为养成机制克服挫折问题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全面研究了现有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状态,用思想政治以心理教育来处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五部分,“结论”,针对上一部分的问题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对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解决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诸多问题的对策。同时,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更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祖国有用人才的有效教育方法。通过以上的分析,本研究更加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的有效作用,为探索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些的借鉴。

广艳梅[5](2019)在《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3G、4G的普及尤其是5G到来的急促脚步声中,世界迅速跨入移动终端时代。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己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达8.17亿,占比98.6%,且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逾7.92亿,占比95.6%,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又达7.80亿,占手机网民的95.5%(1)。从历年统计数据分析,手机用户和移动网民数量呈不断扩大趋势,其主要代表群体的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已普遍化。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在为人们社会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带来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低头族”的交往行为、交往关系、交往心理都发生了重要改变。本文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以党的十九大“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求作为重要思维指导,以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大学生“低头族”引发的相应重大事件作为基本研究线索,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阐述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的“低头”顽症对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其行为根源,并根据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相适应的、初步的应对思路及把控措施建议。文章共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和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状况分析阐述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研究遵循,对本文涉及的手机“低头族”等相应关键词概念内涵作出基本界定,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进行相应阐释,进而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观念与当前大学生“低头族”交往行为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第三部分为研究重点,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数据,根据被调查者不同的性别、年级、居住地以及家庭构成来分析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对他们的“低头”行为所引起的交往行为发生改变的认知情况。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来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交往行为折四个方面的认知,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所反映的影响力度为本次研究提出相关的把控建议。第五部分为研究目标,针对大学生“低头族”普遍化现象的研究以及影响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因素提出具有相应可行性的初步应对思路与把控措施建议。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力图为各类高校在“低头族”普遍化形势下的学生日常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依据,并期望呼吁当代大学生正确合理掌控手机使用行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用于对专业知识的研学和积极人格的塑造。

刘岳[6](2019)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及干预研究 ——以淮安高职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焦虑已经成为诸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中的主要因子。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职扩招百万”的决定,随后教育部在5月8日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这进一步加大了未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本研究目的在于调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焦虑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索团体辅导干预对改善高职生就业焦虑的作用,为高职院校学生缓解就业过程中面临种种的不良情绪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和解决方法。研究方法:采用马丽芳编制的《中职生就业焦虑问卷》及王力等人修订的《情绪调节量表中文版》,对淮安高职院校的2372名高职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和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团体辅导干预,探索团体辅导干预对改善高职生就业焦虑的效果。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职生的就业焦虑存在显着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差异。女性、来源于农村、年级较高(尤其是二年级)、家庭月收入较低等因素都可能是引起高职生高水平就业焦虑的原因。2.高职生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存在显着的性别及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女性高职生比男性高职生有着更高的重新评价能力,而男性高职生比女性性高职生具有更高的表达抑制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高职生比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的高职生有更高的重新评价能力。3.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能力各因子与就业焦虑水平各因子之间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越低,其就业焦虑水平越高;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收入以及情绪调节对就业焦虑的四个维度都有着显着预测作用;4.干预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之间的就业焦虑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的被试在自我认知焦虑因子、就业形势焦虑因子、担忧自尊受损因子上的就业焦虑水平都存显着低于对照组水平,而在社会支持焦虑因子上两组被试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总体呈现出就业形势焦虑改善最为明显,其次是自我认知焦虑,第三是担忧自尊受损,改善效果最弱的是社会支持焦虑的情况。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影响高职生的就业焦虑水平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水平等。除此之外,个体善用的情绪调节策略也能够影响高职生的就业焦虑水平,即学生越不善于使用积极的认知重评,就业焦虑水平越高。干预研究也证实,提升高职生的认知重评水平,能够显着降低其就业焦虑水平。因此,可以推测,当高职生存在较高的就业焦虑水平时,一方面,可以通过辅导改善其情绪调节策略来缓解其就业焦虑;另一方面,还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配合,尤其是家庭的支持,为降低高职生的就业焦虑提供帮助。

周明晶[7](2019)在《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文中指出资助贫困生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型资助是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体现了主体性、差异性、发展性的导向特征。发展型资助的实施,对于开展贫困生心理扶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对贫困生开展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内在要求;从心理扶贫的角度强化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能够解决贫困的关键问题,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贫困生“自我救助”。目前,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自我标签化与反标签化的矛盾、积极交往的愿望与人际关系障碍的矛盾、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自我满足感的矛盾,对个人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幸福家庭创建都有不利的影响。在发展型资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心理扶贫理念,将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来自经济上的外部压力的同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发展观、幸福观,培育积极心理资本,从而激发贫困生内在的思想动力和心理潜能,自主地确定个人发展的方向,实现“自我救助”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麦小桃[8](2019)在《初中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人才竞争益发激烈,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学生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目标。但是目前,初中生厌学问题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厌学势必影响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阻碍学校素质教育质量提高,削弱人才竞争力。为了剖析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本研究以阳江市N学校278名学生为被试,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以及情绪、动机、性格和具体行为表现多个维度对初中生厌学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班级类型和不同家庭结构初中生厌学现状;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应对初中生厌学现状的策略。经过分析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果:1.初中三个年级总体厌学情况存在显着性差异,八年级厌学现象最严重,家庭、学校、学生性格特征是影响厌学的主要因素。2.不同性别学生的厌学总体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同性别学生的厌学态度受家庭原因的影响程度有差异性,男生高于女生。3.普通班学生厌学情况比实验班严重,而且随年级的升高而加剧。4.不同家庭结构的学生厌学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性。根据数据结果,本研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着手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鲁宇歆[9](2018)在《农村小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以石林县小乐台旧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但是厌学现象的危害诸多且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因此,消除厌学现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厌学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厌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但对小学生家庭因素与厌学的研究并不多。家庭因素对农村小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怎样有效防治和避免农村小学生厌学都是有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家庭因素,研究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石林县小乐台旧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该地区的小学生厌学行为进行测量,同时了解该地区小学生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长期望、父母职业和家庭子女数八个方面,并对家庭各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农村小学生家庭各因素对厌学的影响,分析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减少农村小学生地厌学现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因素对农村小学生厌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学生性别、年级不同,其厌学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且学生年级越高,厌学程度越严重,男生厌学比女生严重。影响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家庭因素有六个: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长的期望,和父母的职业,其中家庭关系和父母文化程度对厌学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家庭子女数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厌学没有影响。

詹伟峰[10](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压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1.2 健康理念下大学校园设计趋势
        1.1.3 恢复性环境设计方法的推广
        1.1.4 寒冷气候下恢复性环境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解析
    2.1 注意力恢复的研究基础
        2.1.1 人类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2.1.2 定向注意力的研究突破
        2.1.3 恢复的本质解析
        2.1.4 注意力恢复效益的科学依据
    2.2 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减压理论
        2.2.2 亲生物设计理论
        2.2.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2.3 大学生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
        2.3.1 心理健康内涵
        2.3.2 现状及问题
        2.3.3 空间环境的影响作用
    2.4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理论关联
        2.4.1 恢复特征呼应校园环境的构成特点
        2.4.2 恢复结果契合使用主体的空间需求
        2.4.3 恢复效益匹配校园空间的功能价值
    2.5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实证关联
        2.5.1 调查方案的制定
        2.5.2 个体恢复需求与空间环境恢复性现状分析
        2.5.3 研究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推演
    3.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的影响因素
        3.1.1 寒地气候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3.1.2 寒地景观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3.1.3 人工建构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3.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作用机制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3.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体系建构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3.4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导向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对注意力的积极调和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对注意力的恢复强化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对注意力的正向引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4.1.1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4.1.2 光疗空间纾解冬季抑郁
        4.1.3 强化光影提示时间感受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4.2.1 多元庇护单体保障必要活动
        4.2.2 低温气流循环诱发唤醒状态
        4.2.3 动态室内温度支持调控行为
    4.3 风雪要素的激活强化
        4.3.1 冰雪景观引发审美体验
        4.3.2 风雪运动开启分心机制
        4.3.3 冰雪活动建立地域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5.1.3 全年性绿色花园的重点运用
    5.2 寒地景观形态的提炼转译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1 日常生活感受的规避
        6.1.1 心理内容的更新
        6.1.2 身体位置的远离
        6.1.3 学科环境的交互
    6.2 持久环境引力的构筑
        6.2.1 空间要素供给感知信息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体验
        6.2.3 功能设置支持恢复活动
    6.3 个体活动目标的兼容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新类型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高校自杀预防及干预的现状
        1. 国外现状
        2. 国内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抽样调查法
一、概念界定
    (一) 自杀概念的界定
    (二) 自杀相关概念界定
    (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
    (四) 高校目标管理理论
        1. 高校目标管理的定义
        2. 高校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
        3. 组织中心型目标管理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类型
        1. 网络成瘾型
        2. 网络欺骗型
        3. 网络暴力型
        4. 网络媒体失当型
        5. 网络监管不力型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特点
        1. 预防的难度升级
        2. 影响更具破坏性
        3. 与同龄人相比更易发生自杀行为
    (三)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
        1. 主观影响因素
        2. 客观影响因素
    (四) 互联网技术作用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机制探析
    (五) 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归因分析
        1.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2. 互联网成为滋生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温床
        3. 互联网影响外部环境
三、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一) 互联网与大学生关系密切
    (二) 高校管理呼唤互联网信息技术
    (三) 网络心理咨询大有裨益
四、高校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网站建设不完善
    (二) 网络心理预警的真实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 网络咨询中存在的问题
    (四) 网络舆情处置不当导致高校对学生自杀的预防及干预难度升级
    (五) 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尚未充分发挥
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及干预——基于高校目标管理理论
    (一) 目标制定的主体和原则
        1. 目标制定的主体
        2. 目标制定的原则
    (二) 目标制定的依据
        1. 国家相关政策文件
        2. 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3. 高校的实际情况
        4. 高校的育人目标
    (三) 目标分解与实施
        1. 宣传与实践活动的建设目标
        2. 环境条件建设目标
        3. 课程与教学建设目标
        4. 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目标
        5.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6. 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7. 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干预工作目标
    (四) 目标考核、评价和反馈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主题图形创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信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与相关主题图形的设计调研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界定与特征
    第二节 国内外心理主题图形创意设计案例分析
    第三节 校园心理健康宣传类图形创意特点归纳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危机主题图形设计定位与思维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与图形设计系列分类
    第二节 图形创意的设计原则与风格定位
    第三节 图形设计的创意流程与思维方法
第四章 大学生发展型心理危机主题图形创意设计实践
    第一节 发展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一——情绪波动
    第二节 发展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二——两极认知
    第三节 发展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三——被动学习
    第四节 发展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四——人际疏离
第五章 大学生境遇型心理危机主题图形创意设计实践
    第一节 境遇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一——恐惧反应
    第二节 境遇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二——自我毁灭
    第三节 境遇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三——思维枷锁
    第四节 境遇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四——恋爱受挫
第六章 大学生现实存在型心理危机主题图形创意设计实践
    第一节 现实存在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一——呐喊与沉默
    第二节 现实存在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二——理想与现实
    第三节 现实存在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三——学历与压力
    第四节 现实存在型心理危机系列作品四——选择与迷茫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挫折的界定
        2.1.1 挫折的定义
        2.1.2 大学生挫折的类型
    2.2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相关教育
        2.2.1 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定义
        2.2.2 大学生抗挫能力相关教育的理论基础
        2.2.3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在心理学方面的表现
第3章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3.1.1 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承受挫折的现状
        3.1.2 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3.1.3 大学生在行为养成方面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3.2 大学生抗挫折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大学生意识形态不健全
        3.2.2 大学生综合心理素质差
        3.2.3 行为养成方面问题多
    3.3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不足的成因
        3.3.1 意识形态模糊导致的克服挫折思想匮乏
        3.3.2 心理教育欠缺承受挫折能力不足
        3.3.3 行为养成不足导致的挫折处理能力不足
第4章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相关问题的对策
    4.1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
        4.1.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
        4.1.2 思想政治领域下隐形约束管理来克服挫折
        4.1.3 社会支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4.1.4 思想政治为中心进行针对性引导来规避挫折产生
        4.1.5 思想政治与文化相结合进行全面挫折教育
    4.2 建立良好的心理教育体制
        4.2.1 打造心理反馈评估体制以预防挫折带来的负面作用
        4.2.2 以“高校思政课”为主渠道开展挫折心理教育
        4.2.3 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自省”与“慎独”能力
        4.2.4 以引导挫折心理教育塑造大学生克服挫折的品质
    4.3 良培养良好的大学生行为养成机制克服挫折问题
        4.3.1 确立培养抗挫折行为的目标
        4.3.2 明确承受挫折行为教育的内容
        4.3.3 正确选择承受挫折心理教育行为的方式
        4.3.4 细化承受挫折行为教育的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低头族”现象分析
    2.1 概念界定
    2.2 现状分析
    2.3 “低头族”原因分析
        2.3.1 社会因素
        2.3.2 环境因素
        2.3.3 自身因素
    2.4 “低头族”交往行为分析
        2.4.1 交往角色分析
        2.4.2 交往关系分析
        2.4.3 交往过程分析
        2.4.4 交往情感分析
        2.4.5 交往观念分析
3 研究设计与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问卷设计
        3.2.1 主体与内容
        3.2.2 资料与方法
    3.3 问卷质量控制
        3.3.1 问卷预调査
        3.3.2 问卷正式调查
        3.3.3 数据分析方法
        3.3.4 问卷效度分析
4 研究发现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1.1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性别分布情况
        4.1.2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年级分布情况
        4.1.3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居住地分布情况
        4.1.4 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家庭结构分布情况
    4.2 调查对象相关关系描述分析
        4.2.1 社会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2.2 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2.3 自身因素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2.4 行为改变与大学生手机“低头族”的相关关系
    4.3 大学生“低头族”自我认知分析
        4.3.1 总体评价
        4.3.2 大学生“低头族”对自身因素自我认知度较高
        4.3.3 大学生“低头族”对社会因素自我认知度一般
        4.3.4 大学生“低头族”对环境因素自我认知度较低
        4.3.5 大学生“低头族”对行为改变自我认知度最低
5 “低头族”交往行为转变措施
    5.1 转变自身交往行为
        5.1.1 转变交往心理
        5.1.2 调整交往工具
        5.1.3 善处交往过程
    5.2 丰富学校综合治理工作
    5.3 加强社会环境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及干预研究 ——以淮安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就业焦虑
        2.1.2 认知重评
    2.2 就业焦虑的测量
    2.3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综述
        2.3.1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研究
        2.3.2 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2.4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作用
        2.4.1 就业焦虑的干预研究
        2.4.2 认知重评对就业焦虑的干预效果研究
    2.5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研究
        2.5.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研究
        2.5.2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3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分析
    4.2 各因素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水平的比较
        4.2.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性别差异
        4.2.2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城乡差异
        4.2.3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年级差异
        4.2.4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差异
    4.3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调查
        4.3.1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性别差异
        4.3.2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城乡差异
        4.3.3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年级差异
        4.3.4 高职院校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差异
    4.4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与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
        4.4.1 就业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相关分析
        4.4.2 就业焦虑与情绪调节的回归分析
5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干预研究
    5.1 干预目的
    5.2 干预对象
    5.3 干预方案设计
    5.4 干预实施
    5.5 干预结果与讨论
6 讨论
    6.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
    6.2 不同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6.2.1 性别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6.2.2 城乡差异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6.2.3 年级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6.2.4 家庭月均收入因素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
    6.3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6.4 缓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调查问卷(部分)
附录二 情绪调节问卷ERQ(部分)
致谢

(7)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海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发展型资助与心理扶贫的概念界定及其内在联系
    2.1 发展型资助的提出及内涵
        2.1.1 保障型资助的不足呼唤新的资助模式
        2.1.2 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和特点
    2.2 心理扶贫的提出及其概念
    2.3 发展型资助与心理扶贫的内在联系
        2.3.1 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题中之意
        2.3.2 发展型资助对心理扶贫提出更高要求
        2.3.3 心理扶贫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发展型资助
3.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透视和原因分析
    3.1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
        3.1.1 自我标签化与反标签化的矛盾
        3.1.2 积极交往的愿望与人际关系障碍并存
        3.1.3 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的自我满足感的矛盾
    3.2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点
        3.2.1 差异性
        3.2.2 关联性
        3.2.3 隐蔽性
    3.3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3.3.1 客观原因
        3.3.2 主观原因
    3.4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危害
        3.4.1 不利于贫困生自我发展
        3.4.2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3.4.3 不利于幸福家庭的创建
4. 发展型资助理念下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对策
    4.1 以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核心,指导扶贫实践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4.1.2 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理念
        4.1.3 坚持防治与发展并重的教育理念
    4.2 以完善精准资助体系为前提,缓解外部压力
        4.2.1 精准识别贫困生,把好认定第一关
        4.2.2 精准帮扶贫困生,解决现实困难
        4.2.3 精准引导贫困生,满足成长需要
    4.3 以加强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形成思想动力
        4.3.1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4.3.2 形成健康的发展观
        4.3.3 树立合理的幸福观
    4.4 以培育心理资本为重点,激发心理潜能
        4.4.1 心理资本对提升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4.4.2 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实现路径
5. 结语
6.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8)初中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育改革“以人为本”发展趋势的需求
        二、学校推行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初中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一、厌学
        二、理论依据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对厌学现状的研究
        二、国外对厌学原因的研究
        三、国外关于应对厌学的对策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对厌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厌学主体的研究
        二、关于厌学问题研究的地域性
        三、关于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的研究
        四、关于厌学问题的应对策略的研究
        五、对厌学问题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思路
    五、基本框架
    六、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数据分析
    第一节 初中生厌学的年级性差异
        一、初中生厌学总体差异
        二、厌学原因差异
        三、情绪、动机、性格、具体行为表现的年级性差异
    第二节 初中生厌学情况的性别差异
        一、不同性别学生厌学总体差异
        二、厌学原因差异
        三、情绪、动机、性格、具体行为表现的性别差异
    第三节 初中生厌学情况的班级类型差异
        一、不同类型班级厌学总体差异
        二、七年级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厌学情况差异检验
        三、八年级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厌学情况差异检验
        四、九年级实验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厌学情况差异检验
    第四节 初中生厌学情况的家庭结构差异
        一、厌学原因差异
        二、情绪、动机、性格、具体行为表现的家庭结构差异
    第五节 讨论总结
第四章 初中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宏观系统的影响
        一、不当价值观的误导
        二、电子产品的诱惑
    第二节 微观系统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三、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初中生厌学问题应对对策
    第一节 宏观系统方面对策
        一、积极宣传正能量
        二、创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二节 微观系统方面对策
        一、家庭方面对策
        二、学校方面对策
        三、个人方面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四、网络资源类
    五、外文类
    六、其他类
附录:初中生厌学量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农村小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以石林县小乐台旧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一) 选题背景和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研究对象确定
        (一) 研究地区选择及其概况
        (二) 石林县小乐台旧小学简介
        (三) 研究对象选择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厌学
        (二) 家庭因素
    二、理论基础
        (一) 代际传递理论
        (二) 符号互动理论
        (三) 教育系统理论
    三、文献综述
        (一) 厌学
        (二) 家庭因素
        (三) 厌学的影响因素
        (四) 家庭因素对厌学的影响
        (五) 研究述评
    四、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的关系
第三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的问卷设计
    一、家庭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二、厌学量表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四章 农村小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研究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一) 学生厌学现状的描述
        (二) 学生家庭各因素的描述
    二、差异分析
        (一) 性别在厌学上的差异分析
        (二) 家庭子女数在厌学上的差异分析
        (三) 学生家庭结构在厌学上的差异分析
        (四) 父母的职业在厌学上的差异分析
        (五) 家庭教养方式在厌学上的差异分析
        (六) 父母的期望在厌学上的差异分析
    三、相关性分析
        (一)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其厌学的相关性分析
        (二)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与其厌学的相关性分析
        (三) 学生家庭关系与其厌学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四) 年级与其厌学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四、回归分析
        (一) 学生家庭结构对厌学的影响
        (二) 父母的职业对厌学的影响
        (三) 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厌学的影响
        (四) 家庭教养方式对厌学的影响
        (五) 父母的期望对厌学的影响
        (六) 学生家庭关系对厌学的影响
        (七) 年级对厌学的影响
        (八) 性别对厌学的影响
    五、访谈摘录分析
        (一) 泰同学的访谈案例研究
        (二) 杨同学的访谈案例研究
        (三) 赵同学的访谈案例研究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与分析
        (一)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描述
        (二) 农村小学生家庭各因素现状差异
        (三) 农村小学生家庭各因素对其厌学的影响差异
    二、建议
        (一) 家庭方面
        (二) 学校方面
        (三) 社会方面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四、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新类型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D]. 王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主题图形创意研究[D]. 胡舒寒.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高校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题研究[D]. 李磊.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2)
  • [5]当代大学生手机“低头族”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研究[D]. 广艳梅.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及干预研究 ——以淮安高职院校为例[D]. 刘岳. 扬州大学, 2019(06)
  • [7]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D]. 周明晶. 浙江大学, 2019(02)
  • [8]初中生厌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麦小桃.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农村小学生厌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以石林县小乐台旧小学为例[D]. 鲁宇歆. 云南大学, 2018(04)
  • [10]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当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成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