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排出量论文-卢健,常志州,黄红英

磷排出量论文-卢健,常志州,黄红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排出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磷,摄入量,排出量

磷排出量论文文献综述

卢健,常志州,黄红英[1](2014)在《基于奶牛饲料氮和磷摄入量的粪尿氮和磷排出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监测规模化奶牛场夏、冬两季奶牛氮、磷摄入量与排出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估算模型,以估算夏、冬两季奶牛场氮、磷排放量。结果表明,冬、夏两季每头成年奶牛每日粪、尿平均排出量分别为31.14和13.90 kg。泌乳牛夏、冬两季通过粪、尿排出的氮、磷总量分别为270.71和66.67 g·d-1,比干乳牛分别高16.4%和19.2%,比育成牛分别高150.7%和174.0%。不同生理阶段奶牛每日通过饲料摄入的氮、磷总量差异显着(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泌乳牛、干乳牛和育成牛。每日通过粪、尿排出的氮、磷总量差异也达显着水平(P<0.05),而且奶牛通过粪、尿排出的氮、磷占氮、磷摄入量的50%以上;夏、冬两季奶牛粪、尿、奶中氮、磷排出量与通过饲料摄入的氮、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可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建立基于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的粪、尿中氮、磷排出量的估算模型,该模型可为奶牛场粪便管理及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许建海,姜军,靳若青,曹琼,黄洁[2](2011)在《西门塔尔杂交后备母牛粪磷排出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消化试验研究肉牛粪磷排泄量与进食磷量之间的关系,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69.5±37.8)kg)的杂交后备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24头,随机分为6组,分别定量(3.50 kg/d)饲喂6种不同磷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8%、0.45%、0.50%、0.56%、0.61%和0.67%,DM基础)的精料,粗料(青贮)自由采食。总试验期为30 d,预饲期20 d,正试期10 d(其中采样期7 d)。饲料样及粪样均测定其中磷和DM含量,计算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精料磷水平对后备母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以g/d为单位,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为y=1.004 3x-8.726 8(R2=0.829 8,P<0.05,n=24);以g/kg(DMI)为单位,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为y=0.933 0x-1.169 9(R2=0.828 2,P<0.08,n=24)和y=0.631 7x+0.081 9(R2=0.571 1,P<0.05,n=20)。综合分析,后备母牛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高度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曾东,张洪,倪学勤[3](2010)在《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处理1、2、3的日粮分别添加0.05%、0.1%、0.2%的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冻干菌粉(1.5×10~9CFU/g),处理4的日粮添加600 U/Kg的植酸酶,处理5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3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6%(P<0.01)、9.88%(P<0.01)、7.15%(P<0.01);料肉比分别降低了2.45%(P<0.01)、4.41%(P<0.01)、0.49%(P<0.01);从21 d到42 d,处理1、2、3的磷排出量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处理1的厌氧菌外,回肠菌群数量差异显着(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减少磷排出量,增加回肠厌氧菌群的数量。(本文来源于《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期刊2010-08-01)

曾东,张洪,倪学勤[4](2010)在《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5组,处理1、2、3的日粮分别添加0.05%、0.1%、0.2%的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冻干菌粉(1.5×109CFU/g),处理4的日粮添加600U/kg的植酸酶,处理5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2、3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6%(P<0.01)、9.88%(P<0.01)、7.15%(P<0.01);饲料转化效率分别降低了2.45%(P<0.01)、4.41%(P<0.01)、0.49%(P<0.01);从21d到42d,处理1、2、3的磷排出量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处理1的厌氧菌外,回肠菌群数量差异显着(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减少磷排出量,增加回肠厌氧菌群的数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0年13期)

张洪[5](2009)在《产植酸酶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对肉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健康鸡的肠道分离和筛选到一株高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该菌株从粗酶活性和生物学鉴定方面进行评价。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将其制成冻干菌粉,用于饲养试验,研究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回肠菌群、粪便磷钙排出量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MRS-MOPS培养基从4只健康鸡肠道分离、纯化到39株乳酸杆菌,经过鉴别培养基筛选,ALP颜色反应初筛到5株植酸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再进一步测定这5株菌的植酸酶和磷酸酶的粗酶活性,最终筛选到一株高产植酸酶乳酸杆菌B_9,其粗酶活性在pH5.0条件下为15.97U/mL,在pH7.2条件下为16.13U/mL。2.通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16S rR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角度鉴定乳酸杆菌B_9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3.饲养试验选用1日龄白羽肉鸡15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第1、2、3组的日粮分别添加0.05%、0.1%、0.2%的产植酸酶乳酸杆菌B_9冻干菌粉(1.5×10~9CFU/g),第4组的日粮添加600U/Kg的植酸酶,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饲养时间为42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在平均日增重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第1、2、3组肉鸡1~6周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26%(P<0.01)、9.88%(P<0.01)、7.15%(P<0.01);与植酸酶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分别提高2.40%(P>0.05)、3.94%(P<0.05)、1.35%(P>0.05);植酸酶对照组比空白对照组提高5.72%(P<0.01)。在料肉比方面,1、2、3组较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5%(P<0.01)、4.41%(P<0.01)、0.49%(P<0.01);各试验组较植酸酶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7%(P<0.01)、3.94%(P<0.01)、0.00%(P>0.05);植酸酶对照组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0.49%(P<0.05)。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产植酸酶乳酸杆菌(0.1%,1.5×10~9 CFU/g)极显着提高肉鸡全期平均日增重(P<0.01),极显着降低肉鸡料肉比(P<0.01)。(2)屠宰性能:第1、2、3组的屠宰性能(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和胸肌率)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和植酸酶对照组。第1、2、3组的屠宰性能随着菌粉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产植酸酶乳酸杆菌(0.05%,1.5×10~9 CFU/g)极显着提高肉鸡屠宰性能(P<0.01)。(3)免疫器官指数:第1、2、3组的免疫功能(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强。第1、2、3组的免疫器官指数有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乳酸杆菌(0.05%,1.5×10~9CFU/g)极显着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P<0.01)。(4)回肠菌群:第1、2、3组的回肠菌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处理1的厌氧菌外,回肠菌群数量差异显着,试验组回肠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类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均上升,而肠杆菌、肠球菌和总需氧菌数量均下降,肠道健康指数B/E值明显升高,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产植酸酶乳酸杆菌(0.2%,1.5×10~9CFU/g),回肠段菌群的生态环境已达到平衡。(5)粪便钙磷排出量:从21d到42d,第1、2、3组肉鸡的粪便钙磷含量比空白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第3组的粪便钙磷含量最低,从28d开始与植酸酶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42d差异极显着(P<0.01)。说明添加0.05%以上的菌粉在基础日粮中能有效降低肉鸡粪便钙磷的排出量,效果与添加600U/Kg植酸酶相当。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乳酸杆菌(0.2%,1.5×10~9CFU/g)可显着降低肉鸡粪便钙磷含量(P<0.05)。(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张延贵[6](2005)在《降低家禽粪便中氮、磷排出量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调整饲料组成可以降低家禽粪便中营养物质的排出量。利用工业氨基酸可使粪氮的排出量降低 10 %~ 12 % ,而植酸酶的使用可使粪磷的排出量降低约 30 %。家禽对饲料中含氮物的利用率较差 ,食入的饲料氮约有 6 0 %从粪中排出 ,这不仅造成饲料蛋白(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冯春霞,豆卫[7](1999)在《降低家禽氮、磷排出量减少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家禽排泄物造成的公害及污染已引起广泛重视。通过利用合成氨基酸平衡饲料中蛋白质营养可使氮的排出量降低Ic%~20%,而植酸酶的使用可使磷的排出量降低约40%。添加合成氨基酸当饲料蛋白中氨基酸不平衡时,家禽对含氮物的利用较差。食人的饲料(本文来源于《饲料博览》期刊1999年05期)

磷排出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消化试验研究肉牛粪磷排泄量与进食磷量之间的关系,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69.5±37.8)kg)的杂交后备母牛(西门塔尔牛(♂)×中国黄牛(♀))24头,随机分为6组,分别定量(3.50 kg/d)饲喂6种不同磷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38%、0.45%、0.50%、0.56%、0.61%和0.67%,DM基础)的精料,粗料(青贮)自由采食。总试验期为30 d,预饲期20 d,正试期10 d(其中采样期7 d)。饲料样及粪样均测定其中磷和DM含量,计算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精料磷水平对后备母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以g/d为单位,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为y=1.004 3x-8.726 8(R2=0.829 8,P<0.05,n=24);以g/kg(DMI)为单位,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为y=0.933 0x-1.169 9(R2=0.828 2,P<0.08,n=24)和y=0.631 7x+0.081 9(R2=0.571 1,P<0.05,n=20)。综合分析,后备母牛粪磷排泄量与日粮磷进食量高度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排出量论文参考文献

[1].卢健,常志州,黄红英.基于奶牛饲料氮和磷摄入量的粪尿氮和磷排出量估算[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

[2].许建海,姜军,靳若青,曹琼,黄洁.西门塔尔杂交后备母牛粪磷排出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

[3].曾东,张洪,倪学勤.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C].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2010

[4].曾东,张洪,倪学勤.产植酸酶乳酸杆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0

[5].张洪.产植酸酶乳酸杆菌的筛选及对肉鸡生长性能和粪磷排出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9

[6].张延贵.降低家禽粪便中氮、磷排出量的方法[J].畜牧兽医杂志.2005

[7].冯春霞,豆卫.降低家禽氮、磷排出量减少污染[J].饲料博览.1999

标签:;  ;  ;  ;  

磷排出量论文-卢健,常志州,黄红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