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伴房颤的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伴房颤的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张丽丽(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内三科122400)

【摘要】目的观察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伴心房纤颤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休息,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及肠溶阿斯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待病人无液体潴留,心功能已改善为Ⅲ级或Ⅲ级以下时,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美托洛尔。两组病人疗程3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评价心功能,记录心室率,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95.2%)较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心室率和运动后心室率在治疗后均降低,但观察组运动后心室率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试验治疗后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对伴永久性心房纤颤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率控制良好,显著改善其心室功能,提高运动耐力。

【关键词】洋地黄美托洛尔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83-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人群患病率接近1%。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可高达6%以上[1]。临床上二者并存病例并不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84例伴有房颤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给予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与单用洋地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伴心房纤颤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且心房纤颤1年以上,排除应用洋地黄及美托洛尔有禁忌症者,共84例,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47~76岁,平均65.3岁。84例中冠心病4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风心病二尖瓣病变9例,老年性心瓣膜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糖尿病性心肌病5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心功能根据NYHA分级,Ⅲ级12例,Ⅳ级7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因,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入选病人予休息,吸氧,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硝酸酯及肠溶阿斯匹林,心功能Ⅳ级时,静脉应用西地兰,待心功能改善为Ⅲ级或Ⅲ级以下,口服地高辛0.125~0.25mg/d。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待病人无液体潴留、心功能已改善为Ⅲ级或Ⅲ级以下时,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起始剂量为6.25mg,2次/d,依据病人心率,血压及心功能状态,逐渐缓慢增加剂量,控制心室率不少于55次/min,收缩压不小于90mmHg。两组病人疗程3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行疗效判定。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恶化。测量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患者心室率,血压,有无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6.2%。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静息心室率和运动后心室率分别为110±16,130±18,治疗后分别为85±13,119±19;观察组治疗前静息心室率和运动后心室率分别为112±15,132±19,治疗后分别为76±15,96±17,两组静息心室率和运动后心室率在治疗后均降低,但观察组运动后心室率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4±0.04,0.42±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5±0.05,0.44±0.06,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6min步行试验分别为310.12±32.53m,339.58±30.79m,较治疗前步行距离(73.34±21.58m)均显著延长,两组比较,观察组延长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洋地黄作为传统的正性肌力药,已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200余年。治疗剂量的洋地黄类药物抑制迷走神经传入神经的ATP酶,反射性降低交感张力,减慢心率,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改善心室充盈,减少肺淤血[2]。但洋地黄只对静息时的心室率控制有效,却难以控制运动时心室率。而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控制静息和运动时心室率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认识产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可通过多种机制加速衰竭心脏的恶化。发表了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从而确立了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不可超越的地位[3]。故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伴心房纤颤的心力衰竭从多方面观察均优于单独应用洋地黄,疗效显著,心室率控制良好,改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尤其β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猝死率,是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但β受体阻滞剂是一作用强大的负性肌力药物,治疗初期对心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4],故临床治疗宜个体化,使用美托洛尔应从小剂量起始,且应掌握恰当时机,当患者无液体潴留,病情稳定时应用。这样既可使患者获得益处,又减少心功能恶化几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12.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74.

[3]华琦,李静.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3):205.

[4]戴闺柱,顾复生,戚文航,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标签:;  ;  ;  

洋地黄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伴房颤的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