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用药论文-何汝强,李廷保

时令用药论文-何汝强,李廷保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令用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代,雷丰,时病论,用药规律

时令用药论文文献综述

何汝强,李廷保[1](2014)在《清代名医雷丰治疗时令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清代名医雷丰所着《时病论》研究其治疗时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清代名医雷丰所撰《时病论》里治疗时病的中医复方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研究其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治疗时病中药复方163首,涉及中药194种,总用药次数为1 178次,核心单味药以甘草、生姜、陈皮、茯苓、半夏、厚朴、白术、大枣、白芍、苍术等为主,药类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平喘药、理气药等为主。结论:《时病论》中频率较高的前10位核心中药包含了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2个经典名方——二陈汤和平胃散;清代名医雷丰治疗时令温热病主要以燥湿化痰运脾、行气和胃调中为大法。(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4年07期)

金钊[2](2009)在《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脾胃论》是东垣学说中理论最集中的一部分。《脾胃论》的出现,标志着脾胃学说的创立,是补土学派的学术之源。本书丰富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开辟了中医认识、治疗内伤杂病的新途径,促进了当时医学的飞跃发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结合时令用药即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季节气候特点选择方药,确定剂量,以便更好地把时空因素对病体的影响考虑到中医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中医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历代医家遵循《黄帝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东垣在《脾胃论》中记载了大量的按时令用药的内容和相应的医案。后世医家也尊内经之旨,循东垣之法,进行了相应的继承和发扬。但是,李杲立此法之后,后世医家仅用其法,而未进一步阐发其深刻内涵。所以,有必要对李氏《脾胃论》中按时令用药的心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并阐释其内在联系和含义,以便于学习其心法,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更为清晰的用药参考。本文围绕金代着名脾胃专家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按时令用药经验的研究,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以古今大量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天人合一大整体观指导下,中医治疗学指导思想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中,因时制宜本质上是一个体现时间医学复杂内涵的科学命题。时间医学的内在理论依托则是阴阳的运动变化。正如吾师在研究陈潮祖教授“五脏宜通论”时所阐明的那样:“自然万物和人体自身都处在永恒运动之中,正是由于运动不息,决定了寒暑交替,春秋往来,朝暮移易,以及植物生、长、化、收、藏,动物生、长、壮、老、已的变化发展……。四时中的阴阳消长,和一日中的阴阳转化,都是阴阳运动变化在气候、气象等方面的生动体现。”二、以大量古今文献资料为依据,阐明了中医按时令用药的研究由来己久,是一个时间跨度千年,空间跨度涉及临床各科的学术大课题,早在中医基础理论着作《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展示,后世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说都是以此为起点的,汉晋隋唐代有发展,至金而盛,在内伤脾胃病研究中突出这一课题的,则以李杲《脾胃论》最具有代表性。叁、以《脾胃论》中的具体见解及医案,阐明了李杲《脾胃论》按时令用药的原则是:1.结合时令气候特征选方择药。2.结合时令气机升降选方择药。3.结合时令脏腑的五行关系选方择药。其按时令用药的具体体现是:1.针对同一个体,不同季节选方用药不同。2.针对同一个体,同一病症,不同季节药物加减不同。同时还阐明了这样的用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是大有助益的。四、以后世传承李杲学术经验的医家的医案为依据,阐明了李杲按时令用药经验对后世中医临床治疗学的深远影响。五、分析阐明了李氏按时令用药心法在现实临床上的体现并不那么生动丰富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明医家已融会在辨证论治中,体现微妙,形迹不彰;一般医家则难以捉摸,无从把握,因而需要大力继承发扬。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所以,学习李杲关于时令用药的心法,不仅仅要研究具体应用,还要学习李杲在临床运用这些心法时的整体、恒动思维特点,才是在临床上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刘秀枝[3](2008)在《浅议四季时令病的选方用药》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时气候,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各有特点。时病,指四季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因四季气候特点不同,脏腑归属不一,治疗用药也不同。笔者学习历代中医治疗时病的经验,结合临床治疗实际,现总结如下。1春温时病春天风木当令,气候温暖多风,阳气升发,素禀不足之人或起居不(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金钊[4](2006)在《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指出:结合时令用药是李杲《脾胃论》中重要的学术内容。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各个时令特点和《脾胃论》中关于结合时令用药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其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最后文章指出,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有其丰富的内涵,是中医天人合一观、整体观和恒动观的具体体现。同时强调:在学习继承李杲这一心法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书中具体药物加减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临床应用中不能生搬硬套,而是学要认识其规律,了解其核心,举一反叁。(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6-04-01)

毛水泉,沈钦荣[5](1990)在《试论时令与用药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时用药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内容.临床上若运用恰当,每能收到意外显效.1955年春石家庄"乙脑"流行,蒲辅周辨证其证偏于热,用清热解毒法获效.1956年春北京流行"乙脑",用原方不效.蒲老细审其时气候多雨偏湿,证偏于湿,改用清热透湿法而收功,因时用药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期刊1990年02期)

肖之常主,肖子佛[6](1984)在《时令咳嗽的用药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令咳嗽为临床常见之病,但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其证治用药各有特点,举案如下。春令咳嗽春叁月,此为发陈,天气转暖,但犹带冬令余寒,起居不慎,病外感咳嗽,常见有身热、鼻塞、多嚏之表症。我在临床上常用前胡、桔梗、杏仁、苏梗等以疏肺散风,化痰止咳。这四味药,一升,一降,一宣,(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1984年11期)

范永升[7](1984)在《用药与时令的寒热远近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反复倡言“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后,又提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观点。这二者间有什么关系?对临床有什么指导作用?值得推究!为此,笔者参考历代医家注疏之说,并依凭临床,作一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期刊1984年05期)

时令用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脾胃论》是东垣学说中理论最集中的一部分。《脾胃论》的出现,标志着脾胃学说的创立,是补土学派的学术之源。本书丰富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开辟了中医认识、治疗内伤杂病的新途径,促进了当时医学的飞跃发展,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之一。结合时令用药即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季节气候特点选择方药,确定剂量,以便更好地把时空因素对病体的影响考虑到中医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中医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历代医家遵循《黄帝内经》“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东垣在《脾胃论》中记载了大量的按时令用药的内容和相应的医案。后世医家也尊内经之旨,循东垣之法,进行了相应的继承和发扬。但是,李杲立此法之后,后世医家仅用其法,而未进一步阐发其深刻内涵。所以,有必要对李氏《脾胃论》中按时令用药的心法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并阐释其内在联系和含义,以便于学习其心法,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更为清晰的用药参考。本文围绕金代着名脾胃专家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按时令用药经验的研究,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以古今大量文献资料为依据,在天人合一大整体观指导下,中医治疗学指导思想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中,因时制宜本质上是一个体现时间医学复杂内涵的科学命题。时间医学的内在理论依托则是阴阳的运动变化。正如吾师在研究陈潮祖教授“五脏宜通论”时所阐明的那样:“自然万物和人体自身都处在永恒运动之中,正是由于运动不息,决定了寒暑交替,春秋往来,朝暮移易,以及植物生、长、化、收、藏,动物生、长、壮、老、已的变化发展……。四时中的阴阳消长,和一日中的阴阳转化,都是阴阳运动变化在气候、气象等方面的生动体现。”二、以大量古今文献资料为依据,阐明了中医按时令用药的研究由来己久,是一个时间跨度千年,空间跨度涉及临床各科的学术大课题,早在中医基础理论着作《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展示,后世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说都是以此为起点的,汉晋隋唐代有发展,至金而盛,在内伤脾胃病研究中突出这一课题的,则以李杲《脾胃论》最具有代表性。叁、以《脾胃论》中的具体见解及医案,阐明了李杲《脾胃论》按时令用药的原则是:1.结合时令气候特征选方择药。2.结合时令气机升降选方择药。3.结合时令脏腑的五行关系选方择药。其按时令用药的具体体现是:1.针对同一个体,不同季节选方用药不同。2.针对同一个体,同一病症,不同季节药物加减不同。同时还阐明了这样的用药对提高临床疗效是大有助益的。四、以后世传承李杲学术经验的医家的医案为依据,阐明了李杲按时令用药经验对后世中医临床治疗学的深远影响。五、分析阐明了李氏按时令用药心法在现实临床上的体现并不那么生动丰富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明医家已融会在辨证论治中,体现微妙,形迹不彰;一般医家则难以捉摸,无从把握,因而需要大力继承发扬。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所以,学习李杲关于时令用药的心法,不仅仅要研究具体应用,还要学习李杲在临床运用这些心法时的整体、恒动思维特点,才是在临床上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令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1].何汝强,李廷保.清代名医雷丰治疗时令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研究[J].中医研究.2014

[2].金钊.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3].刘秀枝.浅议四季时令病的选方用药[J].中医杂志.2008

[4].金钊.李杲《脾胃论》结合时令用药心法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5].毛水泉,沈钦荣.试论时令与用药的关系[J].黑龙江中医药.1990

[6].肖之常主,肖子佛.时令咳嗽的用药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

[7].范永升.用药与时令的寒热远近辨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4

标签:;  ;  ;  ;  

时令用药论文-何汝强,李廷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