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涡轮论文-志方章浩,松崎伊生,鹤岛理史,丹泽一树,富田全幸

先进涡轮论文-志方章浩,松崎伊生,鹤岛理史,丹泽一树,富田全幸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进涡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燃烧系统,汽油机,系统工程,多级喷射

先进涡轮论文文献综述

志方章浩,松崎伊生,鹤岛理史,丹泽一树,富田全幸[1](2019)在《先进燃烧系统的技术研究——V6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燃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日产汽车公司研发人员在燃烧系统研究中采用基于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V6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燃烧系统。项目针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设定相关的中间物理量指标,并与燃烧要素建立关系,从而在试验机上选定涵盖众多参数的燃烧系统最佳规格指标。实例表明,由于采用卧式气道、向上方偏移喷雾、多级喷射和优化活塞顶部形状的燃烧室等诸多新技术,开发的燃烧系统全面实现了预设目标。(本文来源于《汽车与新动力》期刊2019年03期)

周俊生[2](2018)在《涡轮枞树型榫连接先进设计方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枞树型榫连接是一种涡轮常用的盘-叶连接方法,其设计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涡轮部件的寿命多寡。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推重比提高的要求,涡轮前温度、涡轮转速不断上升,转子重量不断下降,榫连接工作环境愈发恶劣。因此设计出轻而可靠的榫连接就成了达成以上目标的关键。文章将列举数种先进涡轮榫连接设计方法,以期为后来设计者做参考。(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8年24期)

张明[3](2018)在《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FGH98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GH98是我国正在研发的、用于制造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第叁代高强度损伤容限型粉末高温合金,FGH98涡轮盘的研发采用“热等静压→热挤压→等温锻造→双性能热处理”技术路线。由于FGH98合金及涡轮盘件热加工和热处理组织性能研究的不足,尤其是热挤压开裂严重影响盘件研发进展,亟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改善合金热塑性、优化设计热加工工艺及盘件双性能热处理工艺。为此,本文对FGH98合金各工艺下的组织与性能以及基础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性的研究,对进一步的研发提供热加工及热处理工艺及合金组织调控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首先采用热物理模拟开展热等静压态FGH98合金热变形行为与规律等基础性研究。在真应变0.2~0.6、温度1060~1165℃、应变速率0.01~10 s-1范围内,发现1080~1120℃时可应变诱发不连续动态再结晶获得晶粒尺寸为1.2~6.8 μm的完全γ+γ'显微双相晶粒组织,合金热塑性大幅度提升。通过SEM和TEM观测、功率耗散因子η与显微组织及流变应力的交互分析,揭示了 γ+γ'显微双相晶粒组织的形成机理,发现了此类特殊形态组织的稳定性变化规律和科学控制方法,为攻克合金大变形量热挤压开裂问题提供新途径。采用热处理实验对热挤压+等温锻造态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中γ基体晶粒长大规律进行了基础性研究。温度为1060~1191℃,时间为10~60min。各温度下晶粒长大行为不同:温度较低时晶粒长大缓慢;在接近或高于γ'相固溶线温度时晶粒快速长大。发现晶粒长大行为主要受γ'相对晶界迁移阻力的控制。采用γ'相数量φ和尺寸r的比值表征晶界迁移阻力的大小,发现其值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晶界迁移表观激活能Q则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至晶界扩散激活能。由此建立了修正的γ基体晶粒长大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各温度范围的合金晶粒长大行为,从而可以为获得满足双性能要求的晶粒尺寸分布提供依据。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热物理模拟对热挤压+等温锻造态合金固溶冷却过程中γ'强化相析出行为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固溶温度和冷速分别采用1191℃、0.1~10.8℃·s-1。发现γ'相的尺寸、形态和分布与冷速密切相关,进而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得到二次/叁次γ'相平均尺寸与冷速的定量关系。发现0.1~1.4℃·s-1冷速下可以获得γ'相多模尺寸分布显微组织,其微观机制系受基体过饱和度变化和γ'相形成元素(Al、Ti)扩散速率的共同控制。其中0.1℃·s-1冷速下的二次γ'相形态发生分裂和不稳定长出,部分晶界处较大的叁次γ'相由于高过饱和度下的局部点扩散效应发生不稳定长出。上述γ'强化相析出行为研究结果用于保障固溶冷却盘件性能和避免盘件淬火开裂。对固溶0.1℃·s-1冷速下的多模显微组织进行815℃、16~100 h的时效实验,研究和评估在服役过程中的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实验发现:在时效过程中,固溶冷却形成的二次γ'相粒子进一步分裂为若干尺寸较小的粒子,导致γ'相平均尺寸随时效时间增加而减小;分裂得到尺寸相当的二次γ'相粒子则使γ'相的粗化驱动力降低,同时二次γ'相粒子形状趋于圆润化,其形态稳定性增加。待时效过程中基体过饱和度消耗殆尽,固溶冷却形成的叁次γ'相粒子始终呈区域性分布在二次γ'相之间,其表面突起消失趋于呈光滑球形。最后,结合前文热变形行为的基础性研究结果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解决了应变补偿阿累尼乌斯本构模型无法预测预报热等静压态FGH98合金大应变条件下热变形行为的难题。进而基于前文所得大变形条件下合金热变形行为规律、γ基体晶粒长大规律、γ'相高温析出规律,对FGH98合金及涡轮盘件“热等静压→热挤压→等温锻造→双性能热处理”技术路线中热挤压和双性能热处理等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8-10-29)

王晓峰,邹金文[4](2017)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涡轮盘是航空发动机中安全系数要求最高的核心部件,工作时承受高温、高应力、高转速及复杂的燃气腐蚀环境,服役条件异常苛刻。涡轮盘的性能决定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采用粉末高温合金材料制造的涡轮盘是推重比8以上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的首要选择。粉末盘技术是设计—材料—制造—考核与验证的系统化集成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粉末高温合金材料研究进展及粉末盘制造技术难点及创新,以及未来粉末盘技术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3.高温合金》期刊2017-11-21)

王琦[5](2017)在《先进航空涡轮发动机NO_x排放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CAEP确定的2050年民用航空净排放量减至2005年50%水平这一绿色航空环境目标,除航空运输业的积极经济政策与管理技术外,环境友好低排放燃烧技术(包括替代燃料技术、高效燃烧技术等清洁发动机技术)是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部门的主要创新目标,就现有航空燃料而言,减少NOx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是更低的燃烧温度、更短的高温燃烧时间(在更完全燃烧、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前提下)。NOx生成机理的过程相对复杂,从目前研究成果看,主要有:高温条件下N2氧化基元反应的Zeldovich机制、热力场中燃料高分子链CH的C-N-O-H官能团置换裂解氧化Fenimore机制、燃料裂解小分子N2O-CN-CHN-NO的中间产物转化wolfrum(该机制决定NO/NOx占比)机制,随着光谱测试技术的发展,稳定中间产物的测试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很快。分级燃烧一直是NOx低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的主流,即根据NOx的生成机理控制燃烧反应的温度、燃气比等过程变量,但由于不同发动机宽工作状态、高效率、高入口燃气温度、安全性稳定性等约束,NOx低污染排放技术一直在不同性能指标的协同中优化发展。燃料、空气及其混合比,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全流程都受到高度关注,大量CFD数值模拟方法得以研究、应用和发展,不同的混合燃烧区域,也整理完善了大量模型,但数值模拟的核心还是对过程状态的模型物理认知和时空步长设定,物理认知与采用的数学方法无关;时空步长涉及依据燃烧室尺寸的机理判定和模型设计、物理认知(强紊流条件Re105~106,流动时间尺度和化学反应尺度不相当,是目前急需发展的紊动化学反应动力学条件),目前很多仿真结果不能被工程设计采用,其核心问题是过程判断的可靠性(一个核心判断是连续、非连续过程的确定,另一个核心判断是均值与脉动幅值的关系)。模型定义,需要依据大量仿真与试验数据进行过程判断并控制,因此基于经验数据、理论数据的模型选择和仿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不断优化数据(数据剔除、识别和处理)、率定参数,根据仿真结果要求不断提高连续方程级数(网格梯度精度)、控制误差在允许范围。航空发动机NOx排放的仿真、测试与估算,其机理、模型、方法与发动机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如在服役期和大修后,其性能退化会导致一些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如CO、UHC、SOOT排放上升约10%,但对NOx的排放影响较小,仅微升约2%。本文开展了四个T*4状态(873K/1073K/1273K/1473K)加力燃烧室污染物排放的试验和仿真研究,并在V型试验器上进行了 CFD数值仿真,比较分析断面温度场、浓度场测试数据,可以得出仿真结论:利用κ-ε涡耗散模型等紊流模型,在紊流发展区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验证,CFD紊流模型的误差主要源于紊流模型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交互;燃气比、气氛、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与NOx排放正相关。试验测试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开展NOx污染物的断面分布情况研究,CO2和O2的浓度和基本保持不变,是理想的测试基数;NOx流动中心区域的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高度吻合,NOx/CO具有显着的反函数协同,可以尝试把断面分布图像相似度用于分析断面参数分布特征。激光及光谱技术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参数与排气组分测试,本文开展了基于红外大气窗口的发动机尾喷口红外测试技术研究,利用红外热像仪测试尾喷口温度场,验证了温度低于773K的黑体校准技术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773K时,最高辐射亮度达8.26×10-4(W/(m2.sr.um)),在3~5μm窗口波段亮度曲线特征明显(峰值波长4.245μm);分析了测试距离、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大气透过率、目标发射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模型修正算法,测试误差可以实现现场修正,在继续完善温度T>773K的校准方法基础上,红外测试技术可能成为航空发动机尾喷的实测技术。(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7-05-01)

萧玉麟[6](2017)在《通用电气在先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验证机中测试增材制造零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用电气已完成一台专为查验增材制造零件的先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ATP)系统而设计的验证机(Demonstrator engine),该机将为新的Cessna Denali单引擎飞机提供动力。这个试验发动机含有35%的增材制造零件,这会使ATP的质量减轻5%,且使燃料消耗率降低1%。该ATP使用比在任何航空历史上生产(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7年02期)

张文武,郭春海,张天润,王斌,陶俊[7](2016)在《涡轮叶片先进气膜冷却与相关激光打孔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依赖于高温基体、热障陶瓷涂层和气膜冷却技术实现高的工作温度,进而实现高的燃油效率和推重比。介绍了气膜冷却技术的演化趋势,并通过猫耳异型孔与直圆孔的仿真对比,指出复杂异型气膜孔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述了单步加工异型孔的必要性和工艺方案,指出为解决单晶叶片异型孔加工难题,超短脉冲激光加工虽然成为研究热点,但水助激光加工更应该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6年22期)

王伟光,陈晖,陈炜,杜玉洁[8](2016)在《补燃循环先进上面级过氧化氢/煤油涡轮泵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氧化氢/煤油涡轮泵用于35 kN补燃循环先进上面级发动机,由过氧化氢泵、煤油泵和涡轮组成,采用涡轮偏置的单轴布局结构。过氧化氢泵为典型的带诱导轮离心泵形式。基于超低比转速及转子动力学方面的考虑,煤油泵采用了部分流泵形式。为了解决轴向力平衡问题并获得较高的效率,涡轮采用了低压比小反力度方案。通过材料与工作介质的相容性研究,总结了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过氧化氢泵零件相容性评价准则、选材以及零件钝化处理工艺等技术。对涡轮泵联试和发动机热试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来源于《火箭推进》期刊2016年02期)

张北江,赵光普,张文云,黄烁,陈石富[9](2015)在《高性能涡轮盘材料GH4065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一系列高合金化模型合金进行系统比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新型的GH4065变形高温合金,该合金化学成分与René88 DT合金类似,并针对铸锻制备工艺的要求进一步实施了优化.研制结果表明,应用叁联低偏析熔铸和多重循环热机械处理等新型技术生产的GH4065合金,适用于制备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转动部件,综合性能完全满足高压压气机盘和低压涡轮盘的工况要求,必要时可以作为高压涡轮盘的高可靠性、低成本解决方案.随着变形高温合金材料和制备工艺的发展,应用铸锻工艺制备的高性能涡轮盘材料能够满足先进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渠璐平,宋江,梁永锋,吴平平[10](2015)在《先进航空涡轮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的相场模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镍基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较高温度中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疲劳性能、氧化和热腐蚀的性能。Ni-Al合金的强度可以受体积分数、大小、形态和空间分布的γ′相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γ′相形态演化和粗化行为来加强改善合金的性能。基于相场模型和微观组织理论,同时求解卡恩-希利亚德方程和金兹堡-朗道方程,对强化相的析出过程和镍铝合金的粗化行为进行了研究。事实证明,析出形态的各向异性深受弹性能量的影响,相场模拟与实验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吻合。(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16卷)》期刊2015-08-09)

先进涡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枞树型榫连接是一种涡轮常用的盘-叶连接方法,其设计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涡轮部件的寿命多寡。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推重比提高的要求,涡轮前温度、涡轮转速不断上升,转子重量不断下降,榫连接工作环境愈发恶劣。因此设计出轻而可靠的榫连接就成了达成以上目标的关键。文章将列举数种先进涡轮榫连接设计方法,以期为后来设计者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进涡轮论文参考文献

[1].志方章浩,松崎伊生,鹤岛理史,丹泽一树,富田全幸.先进燃烧系统的技术研究——V6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燃烧技术[J].汽车与新动力.2019

[2].周俊生.涡轮枞树型榫连接先进设计方法概述[J].内燃机与配件.2018

[3].张明.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用FGH98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

[4].王晓峰,邹金文.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技术[C].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3.高温合金.2017

[5].王琦.先进航空涡轮发动机NO_x排放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7

[6].萧玉麟.通用电气在先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验证机中测试增材制造零件[J].粉末冶金工业.2017

[7].张文武,郭春海,张天润,王斌,陶俊.涡轮叶片先进气膜冷却与相关激光打孔技术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6

[8].王伟光,陈晖,陈炜,杜玉洁.补燃循环先进上面级过氧化氢/煤油涡轮泵研制[J].火箭推进.2016

[9].张北江,赵光普,张文云,黄烁,陈石富.高性能涡轮盘材料GH4065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J].金属学报.2015

[10].渠璐平,宋江,梁永锋,吴平平.先进航空涡轮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的相场模拟(英文)[C].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16卷).2015

标签:;  ;  ;  ;  

先进涡轮论文-志方章浩,松崎伊生,鹤岛理史,丹泽一树,富田全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