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附红细胞体论文-梁春雷

犬附红细胞体论文-梁春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犬附红细胞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

犬附红细胞体论文文献综述

梁春雷[1](2019)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感染附红细胞体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任何品种和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其中仔猪和生长猪易感性较高,病死率也较高,而母猪感染后的病死率稍低。该病的发生不呈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温暖的季节,特别是大量吸血昆虫活动的夏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而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呈零星散发或者自然消失。猪通常呈隐性感染,当发生应激后出现发病,甚至引起大批发病,呈地方性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加以防治。(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徐春志,张海,景书灏,刘霞,杨峰[2](2019)在《牛附红细胞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诊某养牛场牛死亡的原因,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发现附红细胞体,支原体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牛发病死亡的原因为附红细胞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本文来源于《贵州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5期)

白占玉[3](2019)在《规模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规模化猪场养殖中,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易发的传染性血液疾病,主要是由猪附红细胞体侵入猪血液而引发,一旦大范围暴发,将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1.1不分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该病其中母猪以及哺乳仔猪多发。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危害甚大并常与其它细菌及病毒混合感染,导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非常高。(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郝雷,白苏日娜,邰秀珍,白静,陈瑶[4](2019)在《人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人附红细胞体(EH)体外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在RPMI-1640、D-MEM、M-199 3种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胎牛血清,观察各组红细胞溶血情况,并计算感染率,以确定最佳培养液和胎牛血清添加比例。结果 RPMI-1640培养液中添加40%胎牛血清组在37℃、5%CO_2条件下进行培养,48 h感染率最高。结论 RPMI-1640培养液中添加40%胎牛血清,按原代培养条件进行人EH传代培养,连续传至15代仍能感染正常红细胞,是较理想的人EH体外培养方法 。(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于连军[5](2019)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点。该病在我国出现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流行呈上升趋势,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笔者将该病的防治做一归纳,分享给广大养猪户,供养殖过程中参考。1猪附红细胞体病概述1.1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任何年龄猪只均可感染,近年来母猪感染率升高,其它动物如羊、牛等也易感染,也有人感染的报道。附红细胞体有相对宿主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范宝莺[6](2019)在《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气高温闷热多雨潮湿,易引起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链球菌病。2019年6月,福建省古田县鹤塘镇井边村某养猪专业户养殖的保育猪96头中有77头发病,病猪死亡16头。笔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链球菌病。对病猪进行隔离,使用贝尼尔、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未发病的猪注射猪链球菌免疫疫苗以及在猪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和抗生素等药物,对猪舍、周围环境和用具进行消毒,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没有新病例发生,用药5 d后,病猪基本恢复。治疗后共死亡21头,其中治疗过程中死亡5头,病死率27.27%(21/77),治愈56头,治愈率达72.73%(56/77)。(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9年10期)

提博宇[7](2019)在《仔猪附红细胞体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宁省辽阳市某养殖户饲养的猪为例,介绍了仔猪附红细胞体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湖北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9期)

张军[8](2019)在《一例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在动物疾病防控中心工作期间收治了一例病土犬,其病症表现为高温、抽搐、鼻镜干燥、呼吸短促及心律不齐。采用直接镜检的方法,观察到红细胞的边缘不整齐;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进行血清生化检查,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通过直接镜检、血液常规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及临床特征确诊该犬患有犬附红细胞体病。以药物复合维生素B、复方甘草酸铵、肌苷、维生素C等为主,对患犬进行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治疗,经过15 d的诊治,最后患犬痊愈。(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5期)

王会杰[9](2019)在《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变特征与诊断病变特征: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中小型猪场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相继零星出现以下症状: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姿势,继而出现皮肤、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全身出现不规则紫斑,手压不褪色,以耳后、腹下等皮肤薄处尤为明显;淋巴结肿大、呼吸加快,病猪初期腹泻,后期粪便干结,尿液颜色加深。以下是实验室诊断:1.鲜血压片镜检。无菌耳静脉(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业》期刊2019年17期)

春梅,高娃,王凤龙[10](2019)在《羊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最佳条件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地出现了一种羊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最终诊断为羊附红细胞体病。为给羊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ovis,M. ovis)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参考支原体培养基,进行配方改良,对M. ovis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实验室自制ZP-S-BS培养基,48h更换半量培养基,37℃培养效果最佳。感染M. ovis红细胞用ZP-S-BS培养能维持长时间存活状态,洗脱的M. ovis用ZP-S-BS培养仍可连续培养260 d,且能缓慢增殖。(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犬附红细胞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确诊某养牛场牛死亡的原因,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发现附红细胞体,支原体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牛发病死亡的原因为附红细胞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犬附红细胞体论文参考文献

[1].梁春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

[2].徐春志,张海,景书灏,刘霞,杨峰.牛附红细胞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诊治[J].贵州畜牧兽医.2019

[3].白占玉.规模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4].郝雷,白苏日娜,邰秀珍,白静,陈瑶.人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方法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5].于连军.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体会[J].吉林畜牧兽医.2019

[6].范宝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猪链球菌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9

[7].提博宇.仔猪附红细胞体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9

[8].张军.一例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体会[J].乡村科技.2019

[9].王会杰.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及治疗[J].中国畜牧业.2019

[10].春梅,高娃,王凤龙.羊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最佳条件的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标签:;  ;  ;  ;  

犬附红细胞体论文-梁春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