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艺术论文-张丽萍

感觉艺术论文-张丽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感觉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琵琶演奏,音乐感觉,艺术表现,分析

感觉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萍[1](2019)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和艺术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琵琶作为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在传统文化颇受重视的当下,渐渐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大众的关注。琵琶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琵琶演奏需要技巧和指法的相结合,在演奏中可以显示出较强的表现力,而且也适合多种风格的曲目。基于此,本文将先对琵琶演奏中音乐感觉对艺术表现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再提出在演奏中培养音乐感觉的主要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0期)

廖雨声[2](2019)在《现代艺术通感:感觉分离的反抗与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通感修辞相比,现代艺术对通感的使用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增加,更表现出质的不同。它成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而且涉及人与社会和世界的根本关系。现代艺术通感因此遭受到争议。从根本上说,现代艺术通感面对的是现代社会中的感觉问题。它是对现代性中感觉分离的一种反抗与救赎。通过艺术中的通感,它重新唤起身体原初的通感能力,从而在身体感知这一层面为人性的救赎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黄艳秋[3](2019)在《培养学生美术艺术感觉实现途径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学生美术艺术感觉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艺术直感学习情境,启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个性教学道具,以顺利激活学生艺术细胞,形成丰富艺术想象认知。小学生艺术思维可塑性极强,教师要针对学生共性特点展开教学,利用多种贴近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重艺术感染下形塑学科素养。一、创设直感情境,调动学生艺术细胞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启动时,需要针对学生学力实际,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以成功调动学生艺术细胞。教师艺术讲解、故事引导、名作欣赏、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感(本文来源于《教育艺术》期刊2019年09期)

陈细义[4](2019)在《艺术美学思想中的感觉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说人类的所有知识和学科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包括艺术在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如果能从美学角度系统地整理一下艺术中的感觉理论,将为艺术的基本理解以及未来虚拟现实艺术、增强现实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感性基础。因此,艺术美学理论对于感觉的思考和论述非常多,也存在着很多争论。根据艺术理论历史分析可以看出,有关艺术感觉理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汉文)》期刊2019年04期)

杨雨星[5](2019)在《打破与重塑:王长存的声音艺术——以《王长存:逻辑的感觉》展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国内进行实验电子音乐以及电脑编程作曲的最早探索者之一,王长存常用自己对声音的理解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尤其是在声音领域,他致力打破原有秩序,重塑新的价值,深入声音文本从而展现其对生命的探索。从其个展《逻辑的感觉》入手,以后现代主义视角,通过对展品的解读,能够更好地分析王长存风格的独特艺术形式。(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9年08期)

沈华峰[6](2019)在《艺术感觉传递的探论与实践——以“心写实主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下图像体系化传播时代,认知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应当代认知形式的改变,视觉艺术应该承担起相对应的社会责任。视觉艺术本身的意义和作用也势必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个转变要求视觉传达从传统中脱离出来以适应当代形势下的变化要求。"感觉"的传递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变得尤为重要,"感觉"在图像的海洋中具备独特的认知真实性的能力,这个能力在当代视觉认知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于是,我们就当代语境下视觉"感觉"传递展开了多元化的讨论与实践。(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薛颖,李渭涛[7](2019)在《论艺术设计过程中色彩感觉的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感觉,艺术的审美感受取决于受众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美感必须通过每个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来连接。通过设计者在真实创作中的感觉来分析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色彩感觉的训练,激发设计者的创作潜能。(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6期)

唐萌遥[8](2019)在《中国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从现代主义基因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在中国上海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感觉派接续中国传统的鸳鸯蝴蝶派,可以看成是第二代海派,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家。新感觉派可以说是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派。它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他们过渡性地描写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题,同时也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但是,因为其描写题材和商业化的倾向,在新文学中还是属于较为边缘的地位,本文试从对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把握新感觉派的特点和创造,同时追溯新感觉派的起源,力图把握一个综合整体的流派图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6期)

彭嵘[9](2019)在《公共艺术让城市有思想有感觉》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公共艺术是由艺术、设计、雕塑、建筑与职能管理全面配合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它要求在整体的思考与规划之中,将公共空间视为一个具有艺术感受、生活细节乃至历史语境的综合场域,是人们生活起居、出行观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同时连接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江西政协报》期刊2019-05-07)

宋宇晟[10](2019)在《央美艺考考数学题? 艺术不能只凭感觉、逻辑混乱》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考试结束后,央美近日陆续公布了今年各专业的阅卷分析。2019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开展招生改革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对于今年的艺考试题,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这样解读——--如果说前四年改革重点主要针对应试问题的话,那么今年的重点更多侧重于试题的(本文来源于《公关世界》期刊2019年08期)

感觉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的通感修辞相比,现代艺术对通感的使用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增加,更表现出质的不同。它成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而且涉及人与社会和世界的根本关系。现代艺术通感因此遭受到争议。从根本上说,现代艺术通感面对的是现代社会中的感觉问题。它是对现代性中感觉分离的一种反抗与救赎。通过艺术中的通感,它重新唤起身体原初的通感能力,从而在身体感知这一层面为人性的救赎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觉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萍.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和艺术表现分析[J].明日风尚.2019

[2].廖雨声.现代艺术通感:感觉分离的反抗与救赎[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3].黄艳秋.培养学生美术艺术感觉实现途径探微[J].教育艺术.2019

[4].陈细义.艺术美学思想中的感觉理论研究[J].新疆艺术(汉文).2019

[5].杨雨星.打破与重塑:王长存的声音艺术——以《王长存:逻辑的感觉》展览为例[J].美与时代(下).2019

[6].沈华峰.艺术感觉传递的探论与实践——以“心写实主义”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7].薛颖,李渭涛.论艺术设计过程中色彩感觉的训练[J].现代交际.2019

[8].唐萌遥.中国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从现代主义基因谈起[J].中国文艺家.2019

[9].彭嵘.公共艺术让城市有思想有感觉[N].江西政协报.2019

[10].宋宇晟.央美艺考考数学题?艺术不能只凭感觉、逻辑混乱[J].公关世界.2019

标签:;  ;  ;  ;  

感觉艺术论文-张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