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不确定论文-吴扬

匹配不确定论文-吴扬

导读:本文包含了匹配不确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边匹配,不确定语言,多粒度,证据推理

匹配不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扬[1](2019)在《不确定语言下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边匹配问题普遍存在于经济管理活动与日常生活中,比如电子商务买卖交易匹配问题、学生和导师互相选择问题、车货匹配问题、人岗匹配问题、知识或技术交易匹配问题、男女双方的婚姻选择问题等,涉及多个领域的应用。基于多属性的双边匹配研究是双边匹配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存在着这样一类的双边匹配问题,在这类双边匹配问题中各主体以不确定语言信息对另一方主体的各属性进行满意度评价。不确定语言信息是各种形式的不确定语言表达式的统称。目前,虽然已有对于不确定语言信息下的双边匹配问题的研究,但是只适用于区间形式的不确定语言表达下的双边匹配问题。对于混合着多种不确定语言表达式以及含有复杂形式的不确定语言表达式的双边匹配问题,还缺少相应的研究,这阻碍了双边匹配决策的推广。此外,不确定语言由两个语言短语构成,是一种区间形式的不确定语言表达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决策者的不确定性和犹豫性,但是不能够表示决策者对某些值的倾向程度。因而,学者们以不确定语言为核心发展出了概率不确定语言集。概率不确定语言集作为不确定语言的扩展,是一种复杂的不确定语言表达式,信息表示能力强,且与证据理论中证据的表示形式相似。基于此,本文在以证据理论为核心的双边匹配研究框架下,对不确定语言下的双边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对双边匹配稳定性进行量化表示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边匹配度的、以最大化双边匹配度为目标的两阶段稳定匹配优化模型。(2)针对不确定语言信息下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考虑到属性权重的不完全性,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的权重优化模型。并通过证据推理法求解双边任意两个主体之间的匹配度,建立了基于证据推理的稳定匹配优化模型。(3)针对包含确定语言值、不确定语言值、概率不确定语言值等多种表示形式的语言类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多种语言信息的统一表达框架。为解决多粒度信息的一致化问题,定义了两种不同识别框架下证据的转换方法。并通过区间证据推理法求解双边任意两个主体之间的匹配度,建立了基于区间证据推理的稳定匹配优化模型。(4)为简化运算,提出了群体决策信息的信度计算方法,从而将本文研究扩展到基于群决策的双边匹配问题中。(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4-10)

刘康,李军[2](2019)在《属性权重未知的不确定语言评价双边匹配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匹配主体没有提供属性权重信息的不确定多粒度语言评价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公式和二元语义的决策方法。决策中,首先创建一个基本语言评价集(BLTS),将多粒度的不确定语言评价信息转换为区间二元语义,并且将所有区间二元语义根据公式投影到基本语言评价集上。根据区间二元语义的距离公式,计算属性之间的离差。通过离差最大化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匹配主体的属性权重向量。进而通过属性权重对区间二元语义加权平均,根据理想逼近法计算最终的满意度,得到最终的求解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坤,王建美,王芳,华长春[3](2019)在《非匹配不确定系统的滑模控制及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匹配与非匹配不确定的非线性系统,设计基于干扰观测器和多幂次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干扰观测器估计系统的不确定,实现估计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其次,基于积分型滑模面,并结合多幂次趋近律,设计了连续滑模控制律,避免了传统滑模的抖振问题.与基于单幂次和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相比,所设计的基于多幂次趋近律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张笛,孙涛,陈洪转,闫超栋[4](2019)在《多种形式不确定偏好信息下考虑后悔行为的双边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多种形式不确定偏好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考虑匹配主体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双边匹配方法。首先,将双边主体给出的不确定偏好序和不确定语言偏好信息转化为效用值。然后,依据后悔理论,计算每个主体的后悔值,获得每个主体的感知效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双边匹配模型。最后,通过云制造服务外包匹配问题的案例证明了双边匹配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姜琳,朱建军[5](2018)在《考虑双向不确定“需求-供给”关联的科技人才匹配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考虑"需求-供给"的科技人才匹配方法。基于组织和人才的两个角度,从"需求-供给"的角度建立科技人才选择评价体系;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来测算"需求-供给"不确定情况下的签约意愿,用以分析组织和人才的契合程度。案例以某企业10位人才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关联度均高的人才引进成功机率较大,组织还可以根据关联度数据对现有科技人才政策进行调整。(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冉伦,孟慧,焦子豪,李顺[6](2018)在《时间和需求不确定下的里程共享动态匹配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里程共享模式逐渐在人群中流行普及,与之相关的匹配方案设计、路径优化等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考虑乘客需求不确定性和车辆行程时间不确定性,综合司机收益、系统服务水平和系统碳排放3个目标,构建多目标里程共享动态匹配模型。运用鲁棒优化的方法处理不确定参数,采用传统的线性加权和的方法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规划。将模型中含有不确定时间参数的约束转化为机会约束,并进一步使用Hoeffding方法将机会约束安全近似为线性约束,最终完成模型求解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会对实际情况中的里程共享服务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系统总收益随之减少,总碳排放随之增加。此外,在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一定时,随着置信水平和不确定水平的增加,系统总收益减少,总碳排放增加。因此,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要在系统收益、系统碳排放和解的鲁棒性之间进行权衡。(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Z1期)

王丁[7](2018)在《不确定字符串的匹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定一个文本串T和模式串P,字符串匹配就是从一个T中找到所有和P相同的子串。字符串匹配的应用涉及到生物信息学、文本编辑、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引擎等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来源的差异性导致了不确定数据的产生。本文重点研究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不确定字符串匹配问题,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现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了现有方法存在索引构建时间长,索引规模大的问题。其次,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中字符种类较少的特点,提出了空间代价为字符种类乘字符串长度的索引USAL。在USAL上提出了积极字符和消极字符的概念,基于积极字符并结合贪心思想和范围最值查询RMQ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字符串匹配算法GUSM。USAL在每个位置记录了每种字符的出现概率,字符串匹配时,根据给定的查询概率阈值用RMQ以O(1)时间返回当前划分区间中概率最大的积极字符位置,然后对该位置进行概率阈值的验证,最后返回正确的结果。为了提高积极字符位置的过滤效果,提出了基于最小概率字符和随机选择字符的过滤策略。再次,为了进一步增强字符串匹配阶段的过滤效果,结合Bitmap思想提出了一种小规模位图索引BI。BI可以对USAL上的位置概率进行位映射,基于BI提出了一种高效字符串匹配算法BUSM,字符串匹配时,将子串匹配操作转化为BI上的位操作,然后验证候选结果集合,最后返回正确的结果。为了提高BUSM在概率阈值验证阶段的效率,提出了多维位图索引MBI,通过减少候选结果集合的规模,从而提高了算法执行效率。最后,对于多个不同特征的真实数据集和人工合成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高效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朱江洪,王睿,李延来[8](2018)在《基于不确定语言关联性信息的车货双边匹配决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车货匹配双方以不确定语言评价表征属性信息的最优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不确定语言Bonferroni平均(Weighted uncertain linguistic Bonferroni mean,WULBM)算子和双边匹配理论的车货匹配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双边匹配理论的车货双边匹配问题的描述;其次,利用WULBM算子集成多属性不确定语言关联信息以综合不确定语言信息;而后构造可能度矩阵,将其转化为满意度矩阵并构建体现主体公平性和满意度尽可能高的匹配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获得双方满意的匹配方案;最后,以一个车货匹配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笛,孙涛,黄国华,陈晔,万良琪[9](2017)在《基于Borda法不确定偏好序下的双边匹配决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确定偏好序下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方法。首先,对具有不确定偏好序信息的双边匹配决策问题进行了描述,依据传统Borda法的思想,针对不确定偏好序的特点构建Borda分值计算规则;然后,基于综合Borda分值给出了满意度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双边满意匹配优化模型,求解模型获得双边匹配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7年12期)

蒲明,周蓉,熊皑[10](2018)在《一类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快速加幂积分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加幂积分控制在远离原点区域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基于加幂积分控制和快速有限时间Lyapunov理论对一类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快速化的加幂积分控制.该方案保留加幂积分控制有限时间收敛、无抖振、无奇异性的优点,能够加快传统加幂积分控制的收敛速度,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更小的稳态误差.从理论上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所有优越性,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所有结论.(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8年06期)

匹配不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匹配主体没有提供属性权重信息的不确定多粒度语言评价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公式和二元语义的决策方法。决策中,首先创建一个基本语言评价集(BLTS),将多粒度的不确定语言评价信息转换为区间二元语义,并且将所有区间二元语义根据公式投影到基本语言评价集上。根据区间二元语义的距离公式,计算属性之间的离差。通过离差最大化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匹配主体的属性权重向量。进而通过属性权重对区间二元语义加权平均,根据理想逼近法计算最终的满意度,得到最终的求解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匹配不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1].吴扬.不确定语言下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9

[2].刘康,李军.属性权重未知的不确定语言评价双边匹配决策[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王坤,王建美,王芳,华长春.非匹配不确定系统的滑模控制及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9

[4].张笛,孙涛,陈洪转,闫超栋.多种形式不确定偏好信息下考虑后悔行为的双边匹配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5].姜琳,朱建军.考虑双向不确定“需求-供给”关联的科技人才匹配及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8

[6].冉伦,孟慧,焦子豪,李顺.时间和需求不确定下的里程共享动态匹配问题研究[J].信息与管理研究.2018

[7].王丁.不确定字符串的匹配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8

[8].朱江洪,王睿,李延来.基于不确定语言关联性信息的车货双边匹配决策方法[J].系统科学学报.2018

[9].张笛,孙涛,黄国华,陈晔,万良琪.基于Borda法不确定偏好序下的双边匹配决策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

[10].蒲明,周蓉,熊皑.一类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快速加幂积分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8

标签:;  ;  ;  ;  

匹配不确定论文-吴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