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对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本文对行为金融学进行简单阐述,说明其发展的基本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发展趋势分析,希望本文能够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分析

1.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及发展状态

1.1行为金融学的概念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1.2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状态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与金融学交叉的学科,其研究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发展极为迅速。国外关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20年,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个人心理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程度方面,其中大多数是有关于投资和个人消费的结论,这些结论一致认为,人们的行为以及对金融本身的理解程度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历史非常短,有限的研究项目以及结果对行为金融学的重要价值进行了肯定,同时与国外研究结果相拟合的部分被用来指导个人和企业金融投资。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金融行为以及个人参与社会金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

2.行为金融学的基本问题

2.1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基础是金融市场上的特殊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结果,这些问题的研究多基于个案研究,而非根据固定理论推演出来的结论。数据和实际的行为改变以及金融问题的解决证明着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际价值。也正是因为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市场,发现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所以行为金融学比传统金融学更加贴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传统金融学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基于金融问题的、针对个案的研究方式并不能解释金融市场的一般行为。但是从行为金融学的实际价值来看,实证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否定。传统金融学是先从规范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市场,然后再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去验证金融理论并不断加以改进。所以说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只是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不能说成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否定,实证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对传统金融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扩展。

2.2行为金融学的实践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结论被用于具有某些特征的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为当中,例如,不同类型的家庭的金融投资结构建议等。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在实践过程中得以验证,这是行为金融学实践的基本方式,但是,这些实践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同样,实践过程和结果也受到传统金融学的质疑,传统金融学从经济学的规律角度出发,认为行为金融学过分关注到人的行为学和心理学,从而使得学科分析有所混淆。并且,行为金融学实践的结果显示这一研究理念并不能完全指导某一类金融行位,这就使得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行为金融学的结合考虑的角度全面而广泛,较之传统金融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更关注金融行业中的细节,着手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前社会是人人参与金融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金融行业的参与者更为复杂,大企业和银行主导金融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关注细节的金融研究更符合金融学发展的道路,从实践中来,到实际中去的原理。因此行为金融学的兴起,给予我们创新的重要性体现。

2.3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范式问题

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固然是其特色,但是行为金融学目前还不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这意味着,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范式是有缺失的。行为金融学无法明确解释某一大类的金融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由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来源不同,金融行为的心理因素基础也不确定,影响机制难以进行准确的建构;即使某种影响机制在特殊的环境或者特定的金融事件中被发现,受金融行为本身发展的影响,研究者也无法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区验证心理机制的变化对金融行为的实际作用。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范式是模糊的,这不仅是阻碍这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金融行为指导中的原因,也是行为金融学本身发展的趋势。

2.4行为金融学对金融行为的影响问题

行为金融学已经形成部分独特的知识点,如展望理论、有限套利理论、噪音交易者理论、反馈理论、人在决策中的各种信念和心理、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等。但这些理论是零散的,没有一条明显的主线将理论串联起来,因此,金融行为学本身对金融行为的影响始终是有限的。除了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心理过程作为金融行为的描述之外,企业的金融投资以及银行的金融业务办理、信贷业务的发展等,行为金融学都无法实现对其的深刻影响。甚至某些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结果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是负面的。这是行为金融学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3.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趋势

3.1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

行为金融学真正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至今尚没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统一的独特且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等。对于一门科学来说,理论框架不完整以及应用范式的问题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行为金融学要想在现代金融发展中展现其作用和价值,就必须进行更深刻的理论研究,建立起严谨的逻辑结构。在研究方法方面,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刻剖析,在逻辑体系建立方面,则需要更多的研究内容进行不臭。我国金融行业在进入21世纪后产生飞跃,不仅国内的金融市场风生水起,国际金融行为的参与程度也越来越深刻。我国金融学者完全可能在这个学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新学科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以上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当面临有明确损失的情况时,更多的投资者会倾向于追求更高的风险,尤其面临损失的可能性较高时,宁可追求更高的风险来获得降低亏损程度的机会。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并存。投资者有模糊规避的心理,倾向于选择已知概率分布的对象,避免未知概率分布的对象。大部分投资者都设置有亏盈参考点。当股市的平均收益为负时,由于存在损失厌恶的心理,盈亏参考点的值在零以上;当股市的平均收益为正时,参考点主要参照股市的平均收益而定。投资者对具体某只股票价格的预期受大盘整体趋势和同行业、同品质股票的影响。

3.2行为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验证

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行为金融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证空间,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复杂多变的特征。国家对金融市场整体的调控力度仍旧非常大,这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固性提供了保障,换言之,个别金融市场的特殊变化并不影响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状态,许多新的金融形势有充足的“犯错误”的空间。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风险,而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固性,给这种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新兴金融市场如网络金融、信贷业务等,其本身的不稳定性需要更多的金融理论进行指导,由于这些金融形式在传统金融研究中很少存在,传统金融理论对新兴金融市场的指导性较差,那么,新兴的金融市场需要符合其发展特征的新的金融理论进行指导,行为金融学正是能够符合新兴金融市场特征的学科,二者的共鸣为行为金融学的验证性研究提供契机。我国研究者以及新兴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应该用于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不断探索和验证过程中总结经验,使行为金融学发展与新兴金融市场相拟合,凸显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特色,力求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3.3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的指导价值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成为一个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角色,集中社会闲散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投资、开发更多的金融项目,使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快、有限资金能够创造的市场价值更高,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吸引投资者参与金融行业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投资者不仅限于银行、大型企业和某些政府单位,个人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中国大妈的投资行为”即是个人投资者影响金融行业的典型,另外,股票、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力度越来越强,有些投资者还参与信贷业务。投资者角色的突出地位为行为金融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投资者行为研究。影响投资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为心理因素,这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相拟合。这意味着,行为金融学能够体现出其对投资者的指导价值,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其对金融行业的指导价值,体现出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进而证明其本身的科学性。因此,进行投资者指导价值相关的研究,也是行为金融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站在解决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的角度上,我国行为金融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集中于理论研究方面;在金融市场上的实际应用能够验证已有的研究结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补充;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有效指导,是该学科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夏宏武.关于行为金融学的认知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08)

[2]蒙蒂尔著,赵英军译.行为金融:洞察非理性心理和市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

[3]陈菊花,詹程.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现代商业,2009(29)

作者简介:杨欢欢,身份证号码:3401041984****3028。

标签:;  ;  ;  

对我国行为金融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