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抗凝血肝素论文-杜振兴,周斯仪,钟赛意,陈观兰,陈建平

低抗凝血肝素论文-杜振兴,周斯仪,钟赛意,陈观兰,陈建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抗凝血肝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素,海洋生物,理化性质,结构鉴定

低抗凝血肝素论文文献综述

杜振兴,周斯仪,钟赛意,陈观兰,陈建平[1](2019)在《不同海洋生物源肝素的理化性质及抗凝血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源肝素,本实验采用酶解醇沉法从9种海洋生物中提取出粗肝素,采用紫外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分析其抗凝血活性。结果表明:9种肝素粗品的肝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ei)虾头339.92μg/mg、海蚌(Mactra antiquata)239.15μg/mg、泥蚶(Tegillarca granosa)234.85μg/mg、蛏子(Sinonovacula constricta)218.29μg/mg、文蛤(MeretrixmeretrixL.)214.78μg/mg、钝缀锦蛤(Tapesdorsatus)212.194μg/mg、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68.52μg/mg、象拔蚌(Panopea abrupta)61.48μg/mg、菲律宾蛤蜊(Ruditapes philippinarum)24.29μg/mg,其均为吡喃糖,且都含有肝素的主要单糖:氨基葡萄糖、艾杜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体外凝血实验结果表明,9种粗肝素效价从高到低依次为海蚌67.1 U/mg、凡纳滨对虾虾头59.3 U/mg、文蛤44.0 U/mg、钝缀锦蛤39.2 U/mg、蛏子35.0 U/mg、泥蚶29.6 U/mg、象拔蚌27.2 U/mg、海湾扇贝27.1 U/mg、菲律宾蛤蜊24.1 U/mg,它们具有不同强度的抗凝血活性,且发挥抗凝血作用的途径不同。实验结果可为海洋源肝素的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卞春,王振宇,John,Shi,季澜洋,董世荣[2](2019)在《非肝素类天然抗凝血多糖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液凝固和血小板凝集是局部缺血性疾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原因,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甚至全身各处的相关疾病。肝素类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效果显着但副作用较大。本文介绍了非肝素类具有抗凝血功能的天然多糖类物质,其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等,其中源于海洋的多糖均含有硫酸根,与多糖形成多糖硫酸酯类物质;而源于陆地的,一般不含硫酸根,含己糖醛酸或尿酸等酸性成分。不同来源的多糖其分子组成和结构差异较大,抗凝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阐述了海藻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植物及其果实、可食用菌等来源的抗凝血多糖结构特点、抗凝作用机理,希望能为高抗凝活性、低毒副作用的天然多糖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文丽仙[3](2019)在《肝素抗凝血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肝素抗凝血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急诊生化检验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肝素抗凝血血浆及血清,对比分析9项急诊生化项目。结果 肝素抗凝血血浆及血清对比后得出,肝素抗凝血血浆中K+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效果理想,准确可靠,但是,K+在血浆及血清中存在恒定浓度差,应进行纠正。(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周斯仪,屈义,钟赛意,杜振兴,苏伟明[4](2018)在《鱼鳔类肝素提取工艺优化及抗凝血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鱼鳔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类肝素,研究其提取工艺参数和体外抗凝血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温度为影响因子,类肝素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鱼鳔类肝素(HSB)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评价其抗凝血活性。结果显示,最优提取条件为2709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4 mg/mL,酶解温度50℃,时间20h,在该条件下类肝素得率为(1.79±0.05)%,与预测值相差3.24%;同时,所提取的类肝素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活性,并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8年07期)

马建平[5](2018)在《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患者,采取其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标本,分为两份,一份加入含肝素锂抗凝血浆管中,另一份加入普通采集管。将加入抗凝血浆的一组作为研究组,普通试管的为对照组。分别检验并记录两组标本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并比较两组各生化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标本中,钙、氯、葡萄糖、尿素氮、肌酐、血清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淀粉酶及肌酸激酶各生化指标结果差异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标本检查结果中的钠离子、钾离子、乳酸脱氢酶结果相差较大,P<0.0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查中,虽在某些项目的检查上与常规生化检验存在差异,但绝大部分结果差异不大,准确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检验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56期)

覃家威[6](2017)在《分析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86例抗凝血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和血浆进行对比试验。将86份血清样品注入普通试管中,8份血浆注入肝素锂抗凝试管中,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生化检验结果显示,肝素锂抗凝试管组GGT、LDH、HBDH、CO_2、N~+以及K~+指标低于普通试管组,TP、GLu指标高于普通试管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操作较为简便,部分项目与常规生化检验有明显差异,但通过建立相关指标正常参考范围,即能保证检测的精确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7年13期)

刘文丽,赵丽青[7](2017)在《第叁代创新型抗凝血药物超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分子肝素(ultra-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简称ULMWH,平均分子量600~3800Da,拥有比低分子肝素更高的抗FXa活性和更低的抗IIa活性,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出血风险较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更低,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等疾病方面副作用较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更小,是肝素类抗凝血药物的第叁代产品[1]。目前国内外生产超低分子肝素都是通过化学降解的方法制备的[2,3],由于化学方法制备的超低分子肝素具有收率低、反应条件剧烈、(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04-08)

刘文丽,赵丽青[8](2017)在《第叁代创新型抗凝血药物超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分子肝素(ultra-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简称ULMWH,平均分子量600~3800Da,拥有比低分子肝素更高的抗FXa活性和更低的抗IIa活性,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出血风险较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更低,在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等疾病方面副作用较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更小,是肝素类抗凝血药物的第叁代产品~([1])。目前国内外生产超低分子肝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4-08)

徐丹[9](2016)在《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讨抗凝血生化检验应用肝素锂抗凝血浆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20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对象,晨起空腹下取患者血清、血浆,各置于普通试管与肝素锂抗凝试管中,并标记为Ⅰ组与Ⅱ组,对该两组血样的生化检验情况作评估。结果:经检测,Ⅱ组的GGT、LDH、HBDH、CO_2、Na~+及K~+等指标水平均显着低于Ⅰ组,而TP、GLu等指标水平显着高于Ⅰ组,统计学成立(P<0.05)。其余指标(如TBIL、ALT等)的比较,两组间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操作简单、快捷,虽在某些项目的检测上与常规生化检验存在差异,但只要尽早建立相关指标正常参考范围,即可保障其检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53期)

王小芬,孙彬[10](2016)在《门诊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技术应用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门诊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敦煌市人民医院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98例,分别实施常规血清技术检验及肝素锂抗凝血技术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测定方法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肝素锂抗凝血技术检验结果显示Na、K、Li指标优于常规血清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锂抗凝血检验及常规血清检验CI、Mg、BU、GLU等指标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门诊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运用肝素锂抗凝血技术可有效代替常规血清检验技术,提高检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6年05期)

低抗凝血肝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血液凝固和血小板凝集是局部缺血性疾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原因,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甚至全身各处的相关疾病。肝素类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效果显着但副作用较大。本文介绍了非肝素类具有抗凝血功能的天然多糖类物质,其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等,其中源于海洋的多糖均含有硫酸根,与多糖形成多糖硫酸酯类物质;而源于陆地的,一般不含硫酸根,含己糖醛酸或尿酸等酸性成分。不同来源的多糖其分子组成和结构差异较大,抗凝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阐述了海藻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植物及其果实、可食用菌等来源的抗凝血多糖结构特点、抗凝作用机理,希望能为高抗凝活性、低毒副作用的天然多糖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抗凝血肝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杜振兴,周斯仪,钟赛意,陈观兰,陈建平.不同海洋生物源肝素的理化性质及抗凝血活性[J].食品科学.2019

[2].卞春,王振宇,John,Shi,季澜洋,董世荣.非肝素类天然抗凝血多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

[3].文丽仙.肝素抗凝血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4].周斯仪,屈义,钟赛意,杜振兴,苏伟明.鱼鳔类肝素提取工艺优化及抗凝血活性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8

[5].马建平.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6].覃家威.分析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价值[J].现代养生.2017

[7].刘文丽,赵丽青.第叁代创新型抗凝血药物超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8].刘文丽,赵丽青.第叁代创新型抗凝血药物超低分子肝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9].徐丹.肝素锂抗凝血浆在抗凝血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0].王小芬,孙彬.门诊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技术应用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

标签:;  ;  ;  ;  

低抗凝血肝素论文-杜振兴,周斯仪,钟赛意,陈观兰,陈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