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悲剧与调整——论张爱玲1940年代的创作

人生的悲剧与调整——论张爱玲1940年代的创作

一、生命的悲剧感及调适——论张爱玲40年代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予红[1](2021)在《论张爱玲《金锁记》的色彩运用》文中指出张爱玲是我国文坛中着名的作家,在文学上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她的文学作品和创作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色彩能够渲染氛围、表达情感,很多作家都会将色彩元素灵活应用到文学作品中,通过色彩原色来影响人们的感情。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巧妙,通过色彩的运用来挖掘人性深度,让悲剧感更加强烈。

江秀廷[2](2021)在《李洱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镜像叙事及悲剧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李洱的知识分子写作善于设置对照组,文本背后存在着一种明显的镜像叙事。他透过动物欲探讨人间爱,揭露知识分子的情感困顿;他透过疯癫思考理性,观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透过死亡反思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表现他们肉身的死亡和灵魂的寂灭。李洱小说"轻喜剧"风格的表象下隐藏着浓郁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不同于传统悲剧,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同时,李洱的镜像叙事及其悲剧意识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许楠[3](2021)在《李健吾小说的戏剧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琪琪[4](2021)在《台湾国光剧团营销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邵依雯[5](2021)在《论弋舟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文中提出

王雨晴[6](2021)在《津子围小说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昕宇[7](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混合式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

苏盈盈[8](2017)在《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文中指出张爱玲及其影响是现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两岸的张爱玲接受过程是这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爱玲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话题,学界对于她的讨论并未随着她的香消玉殒而减弱,反而热议不断。将张爱玲置于特殊历史背景中,通过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立场下的张爱玲传播与接受上的差异,以此对比两岸的张爱玲接受状况所面临的不同境遇。整体性地观察张爱玲在大陆与台湾的特殊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不仅对两岸的张爱玲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而且以此透视两岸特定历史背景下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变。研究以时间为主线,将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1950年代初,张爱玲因外部环境的改变离开上海奔赴香港,在迫于生活压力的情况创作《秧歌》《赤地之恋》。被冠上“反共作家”名号的张爱玲得以凭借《秧歌》进入台湾文坛,她的其它作品在1960年代也相继于台湾出版,并掀起一阵“张爱玲热”。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学界却因为特殊原因对张爱玲不再提起,这导致张爱玲在大陆文坛沉寂了近三十年。第二个阶段,1970年代,在台湾现实主义文学崛起的背景下,张爱玲逃避社会责任的作品遭到不同立场的学者的质疑。其中,林柏燕与水晶、夏志清等对张爱玲历史定位的问题进行讨论,唐文标与朱西宁、林以亮等围绕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评价标准展开争论。1980年代,大陆学界逐渐走出意识形态的迷雾,开始重新发掘、审视张爱玲及其作品。与此同时,张爱玲及其作品通过多种渠道被大陆读者熟知,并被写入文学史、专题史中。第三个阶段,1990年代后,两岸张爱玲研究呈现微观化、趋同化的态势。但趋同中又因文化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细微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岸文学史对张爱玲的定位与书写方面。通过对比张爱玲在两岸传播与接受过程中的不同境遇,反观文化环境对作家及文学作品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使张爱玲及其作品在两岸有着不同的定位与读者期待。

陈鹉[9](2017)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思想变动。总体来说,张爱玲的政治姿态是从疏离政治转向审视政治。从前期的专门写“男女间的小事”;到后期的向“左”转而创作的《十八春》和《小艾》,向“右”转而创作的备受争议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生命意识也从前期的绝望反叛转变为后期的生命价值的回归,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并肯定女性的情欲,表现出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前后期的历史观念也从前期的对历史的疏离,即重视个体、不重视历史;发展到后期的历史的纠结,即个体与历史并重,消解正史,探寻秘史。张爱玲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和大历史(正史)有诸多不同之处,显然,她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说。第三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的变化,如题材的变迁、叙事视角的嬗变、情节模式的变异、表现手法的变化、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等方面,来发现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相对于前期主要针对于男女婚姻家庭的题材,后期小说创作的题材走向了多样化,开始出现乡村题材、战争题材、历史人物题材、同性恋题材等;后期小说创作的叙事视角也开始回归自我,书写角度从前期的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并具有很高的自传性和真实性;后期小说创作的情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异,由前期的描写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转向了后期的描写背叛、饥饿与政治事件;后期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意象由前期的繁复华丽转向了平淡质朴,反讽手法由前期的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了后期的结构和模式反讽手法,性描写由前期的唯美浪漫转向了后期直白大胆的描写方式;和前期小说相比较,张爱玲的后期小说创作还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对其青少年时代在上海的生活往事不断地重复书写和并出现了一些衍生情节。第四章研究探讨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如何受到中外文学传统的影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是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红楼梦》对其的影响是由前期的直接模仿转变为后期的艺术变异,而《海上花》对其的影响使得张爱玲的写作风格由前期的繁复绚丽转变为后期的平淡而近自然;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有不同的思考,而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其的影响反映在她的文学创作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由前期的抗拒转向后期的某种程度的迎合、再到嘲讽、拆穿、最后是肯定的过程。第三个方面是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是由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式的写作,即对西方作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借鉴,属于影响式写作,张爱玲和西方作家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话语关系;转向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的写作,在后期小说创作中她转变为主动地、平等地与西方作家进行对话,在创作中采用的是与西方作家作品进行对话性和互文性写作。第五章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个方面是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的关系,张爱玲嗜好华衣美服和沉迷于享受物质生活,形成了她前期小说创作的“琐碎政治”的特点,而将生活艺术化则是其表演人格在文学创作上的另一个显着特点;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张爱玲在后期小说创作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小说的角色中,使读者在她的小说中可以隐隐见到张爱玲的真身,这可以说是她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人格表演;第三个方面是研究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通过研究探讨各类研究性论文以及关于张爱玲的纪实访谈性文章、和家人朋友等的书信往来,并结合她的作品,发现张爱玲的一生和她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大作品!张爱玲自己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富有高度戏剧性的一生。在最后的余论部分,笔者探讨了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张爱玲研究的未来应该是在于着力发掘她未曾发表出版或者被埋没于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杂志中的文学作品,如《描金凤》等。以及和友人炎樱等的书信往来也有待于被挖掘。另外就是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这两部被误读的作品也有待于研究者基于尊重艺术的态度进行专业化的文学研究。而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研究也显然是很不足够的,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地关注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程小强[10](2015)在《张爱玲晚期文学论》文中提出张爱玲于1956年赴美,其文学生涯由此进入晚期。自此开始,张氏虽孤悬海外,但其文学创作大都在叙写民国时期的人和事,体现出浓重的民国叙事特征。本文对张爱玲晚期文学的研究,主要从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哲学的形成及表现形式入手。张爱玲的晚期文学呈现出整体总结且局部有开拓的特征。张爱玲的前期文学是用人生体验写文学,晚期文学即是以文学笔法叙写人生。晚期张爱玲全面追叙了自己幼年及青春时期以来的成长体验,进而将其变为全部创作资源。这决定了其文学叙事的高度和限度。在对父亲、母亲和胡兰成的文学形象塑造上,其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价值取向。父亲成为张爱玲的一大痛点;母亲成为张氏一生的巨痛,但也深刻地启迪着其对现代摩登及美丽新风雅的认知;胡兰成成为她的人生重耻。张爱玲一生的文学叙事执迷于由此而来的人生剧痛,其写作高度再未超出个人之灾痛体验。张爱玲基于对古典文学思想传统与新文学传统的思考表现出的创作思想倾向值得考辨。通过对《易经》、老子、孔子思想学说的分析,张爱玲得出了近代中国缺乏能将传统的爱国心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重建需要的爱国主义的可能,加之对虚无主义、物质主义和妥协主义的内在执迷,张爱玲对中华民国表现出了深沉的绝望。其对鲁迅和中国新文学传统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感,这源于其世界观的根本缺陷,如张爱玲自1940年代沦陷时期以来,就持续地通过港战叙事发酵着其妥协-投降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观-为文观,至1960年代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作者为人—为文底线一再下滑的结果。晚期的张爱玲虽然从表相上对“人的文学”做出了回应,但表现在国民性批判、小知识分子精神史、病态及变态人性的揭示、殖民都市中弱者形象的塑造等主题上的开脱毕竟有限。张爱玲在苍凉的人生形式、无望的世界观、妥协-投降主义的价值观指引下,更注重宣叙对人生虚无、绝望、颓废的感怀,并将之上升为一种生命哲学。这影响着张爱玲创作格局的扩展和境界的提升。《小团圆》显示着张爱玲克服过往人生一切悲剧的努力,悲剧性仍然成为《小团圆》最主要的情感基调和意识导向。《小团圆》对张爱玲一生具有总结意义。本文辩证地分析了张爱玲前期文学和晚期文学的互动性关系,能够在张爱玲的文学文本和生命经历的并行阅读中发现其内在关联。尤其是没有在当前“张热”的时代背景下失实,一切从文本出发,在前后期文本的对照中审视晚期文学,揭示了张爱玲晚期文学缺乏开拓、为人与为文均存在失误和以文学的笔法写人生的创作特点。这从整体上推进了当前的张爱玲研究。

二、生命的悲剧感及调适——论张爱玲40年代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的悲剧感及调适——论张爱玲40年代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论张爱玲《金锁记》的色彩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张爱玲和《金锁记》
二、《金锁记》中色彩对人物的表现
三、《金锁记》中色彩对环境的体现
    (一)色彩传递美学冲击
    (二)色彩对环境的渲染
四、《金锁记》中色彩的隐喻作用
结束语

(2)李洱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镜像叙事及悲剧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物欲与人间爱:知识分子情感的探讨
二、疯癫与理性:知识分子精神的观照
三、死亡与存在:知识分子价值的反思
四、轻喜剧与悲剧:李洱提供的经验

(8)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消失与登场
    第一节 离开上海
        一、1945年前后的张爱玲
        二、1950年前后的张爱玲
    第二节 登陆台湾
        一、《秧歌》与《赤地之恋》
        二、张爱玲与1950年代台湾文学
    第三节 1960年代台湾“张爱玲热”
        一、张爱玲与台湾现代派
        二、张爱玲造访台湾
第二章 热议与接纳
    第一节 1970年代台湾文坛关于张爱玲的几场争论
        一、林柏燕与水晶关于张爱玲历史定位的争论
        二、唐文标与朱西宁等关于张爱玲评价标准的争论
        三、《色,戒》与“汉奸”风波
    第二节 1980年代大陆文化界重新接受张爱玲
        一、重新发现张爱玲及其作品
        二、新时期的张爱玲研究
    第三节 两岸“张派”作家举隅
        一、朱天文与萧丽红
        二、王安忆与苏童
第三章 趋同与差异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传播概况
    第二节 趋同:学位论文里的张爱玲
    第三节 差异:文学史里的张爱玲
结语
附录 台湾张爱玲研究资料
    附录1 作类
    附录2 刊类
    附录3 纸类
    附录4 位论文
    附录5 爱玲学术研讨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一 重复书写
        二 衍生情节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10)张爱玲晚期文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现状及其它
第一章 “晚期文学”的发生
    一 “晚期文学”的确认
    二 “晚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三 “晚期文学”的发生
    四 民国叙事与张爱玲的文学选择
    五 台湾叙事与“文学版图”的拓展
第二章 世事洞察皆文章——张爱玲人生体验的文学化
    一 “穷者而后工”
    二 “看穿了”“不可靠的”母亲
    三 美丽新风雅与摩登认同
    四 无法回避的爱欲之真
    小结
第三章 家国文学俱无望——张爱玲的民国绝望之思
    一 难产的国家主义:古典终结又岂是现代
    二 绝望的“内面”:从虚无体验到妥协主义
    三 不堪的“疮疤”:“张看”鲁迅及新文学传统
    小结
第四章 张爱玲的洞见与执迷——但求安稳应妥协
    一 《倾城之恋》:但求安稳
    二 《易经》:生存主义在战时
    三 妥协主义:失责无底线
    四 《易经》与《空屋》:还是人生观问题
    小结
第五章 走向虚无——“人的文学”面相下的生命哲学
    一 持守与开掘:“人的文学”面相
    二 走向绝望:庸众无出路
    三 “回不去了”:重构荒原与虚无
    四 俗世哀乐与孤独体验
    五 “在停留中有坚持”
    六 “向黑暗中驰去”
    小结
第六章 “晚期风格都是悲剧性的”——张爱玲文学美学论
    一 “为过去所做的辩解”
    二 “重新创造失去的时间”
    三 “你们要尊重我的经验”
    四 “以自我为导向的艺术命运”
    五 “晚期作品都是灾难性的”
    六 “不存在任何超越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生命的悲剧感及调适——论张爱玲40年代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张爱玲《金锁记》的色彩运用[J]. 王予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12)
  • [2]李洱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镜像叙事及悲剧经验[J]. 江秀廷. 东吴学术, 2021(04)
  • [3]李健吾小说的戏剧化特征研究[D]. 许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台湾国光剧团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 王琪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5]论弋舟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D]. 邵依雯. 江南大学, 2021
  • [6]津子围小说创作论[D]. 王雨晴. 辽宁大学, 2021
  • [7]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混合式教学设计[D]. 张昕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8]两岸张爱玲传播与接受比较研究(1949—)[D]. 苏盈盈.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D]. 陈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张爱玲晚期文学论[D]. 程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人生的悲剧与调整——论张爱玲1940年代的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