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点尝试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点尝试

刘洋(高密市实验中学)

摘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

关键词:参与主体作用以人为本

年级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在年级管理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培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让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课题,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1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自主管理的级委会

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说,只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权利,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学生心中,才会获得成效。因此,我们在教与学的同时,由团委牵头,通过民主竞选,产生年级级委会。在年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工作的着眼点是通过年级级委会,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实行年级学生会自治管理,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又利于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学生自主管理所改变的个体行为不是主要依赖教师的控制和管理实现,而是依赖于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要靠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挖掘,去调动。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大胆使用学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大胆创新,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2给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舞台,一个翱翔的空间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一个体验、实践的舞台。学生干部在校内、校外的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进行着管理实践。他们从中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付出,体验责任,这就带来了无限的教育机遇,扩大了教育空间。一年多来,在级委会的带领下,我们年级在各项校级比赛中,均囊括了前几名大奖。不仅如此级委会还单独组织了“课本剧展示汇演”、“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学生的自主管理也从起初大家关注的焦点,成为我们年级乃至全校学生建设的一个亮点。自主管理也为全年级形成一个“自主自律,团结向上,文明守纪,稳定有序”的年级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完善的自主管理制度

大家都知道,管理要靠制度做保证。因此,我们引导级委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学生的自主管理有规可循,克服自主管理的随意性。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通过充分的讨论,要获得级委会多数学生的支持。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而且使级委会管理得到全年级学生的普遍认同。

4在管理中实行资信制度

资信制度,即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给每个学生的信誉进行计分量化,以此来促进学生自觉、自我、自主地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这里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使受教育者向着有信誉的方向发展,二是教育者应培养受教育者自觉爱护自己的信誉的良好习惯。推行班级管理的资信制度是有其实际需要、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资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资信指货币借贷中的偿债能力、履约状况、守信程度及由之而形成的社会声誉。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的时态反映。它从属于信用关系,服务于金融市场,含义较信用为广。它已不是简单的信贷活动和信用关系,而是含有借款者的基础素质、偿还能力、偿债的时间状态、可信程度和信誉质量等多种意义的新概念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信用关系深化发展的产物。

所谓信誉,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誉构成了人之间、单位之间、商品交易之间的双方自觉自愿的反复交往,消费者甚至愿意付出更多的钱来延续这种关系。

一是看不见摸不着;二是像影子一样时时刻刻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存在并发挥作用;三是默默地影响着人、单位、商家和政府部门等的形象。形象是一种软生产力。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候——塑型期,在此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出守信的好品德,今后是很难发展并有所成就的。这就决定着在中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同时,从大的方面来说,社会要发展、要进步,也需要多一些品德优良的人,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因而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也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输送品德优秀的建设人才。

5建立岗位责任制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如今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渴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根据这些特点,本着“尊重学生,提供机会,平等相待”的原则,我在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设立各种各样的部门和岗位,如级委会、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卫生部、安全管理部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各自的潜能。年级还建立“值周部长制度”。制度规定由值周部长组建执行委员会,开展日常管理工作。这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年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精神,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年级管理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有些一直被认为“差生”的同学,通过当选“执政”,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明显进步,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出众的组织才华和能力,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这也使他们找回了自尊,增强了自信,让他们发现自己原来也很棒。

6突出学生的自主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使对年级管理得到保证。我们所管理的对象(学生)是具有意识、情感、意志、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的,所以,要有目的的发展学生,就不可回避学生意识、情感、意志、能动性和创见性等主体性因素的中介作用。因此在年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7开展丰富多彩的年级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能。”由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我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组织活动之前,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班队活动,创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有所收获。例如:“以文会友”、“露一手”“岗位轮换制”等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坚强的毅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人人都应该为集体工作添砖加瓦。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合唱、跳舞等才艺展示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这些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集体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年级中主人翁的地位。

8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自主管理氛围

由于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为学生创设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做好自己主管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在“台后”作必要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去组织、设计和开展,在展现自已才华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已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为集体服务的热情。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尽可能地为全体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空间。通过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建立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使之取得协调,从而建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形成“我们是集体”的自我意识。

实践证明,年级学生会自主管理,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实现主体德育的一个重要渠道。诚然,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进行,这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可否认,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我们坚信,继续积极探索,必将推动主体德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以教育为本,探索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用科学的管理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标签:;  ;  ;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点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