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电生理和安全性观察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电生理和安全性观察

林华容李壮丰陆静明(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521000)

【摘要】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价,并对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末端潜伏期测定,同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神经症状总评分减少,测得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10-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中,超过11%的患者在诊断糖尿病时已有明显的神经病变,该项研究的随访资料显示,在糖尿病史超过12年的患者各种,71%的男性和51%的女性患者已存在明显的神经病变。病变可累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病理上可见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临床上表现为对称性多发周围神经病和非对称性单一或多发神经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及特效药物。近年来由于注意到DNP易于受累的是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而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发现最早.研究最深人的一类生长因子,其对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特殊作用.使其在D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文对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病人60例,分别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及甲钴胺,比较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病人60例,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条件[1]:(1)伴明显的自发性神经痛和麻木等神经病变症状,四肢感觉异常以下肢明显,呈灼热痛、刀割样、虫咬样、撕裂样及针刺样痛,常伴有夜间加重和/或睡眠障碍;(2)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减慢,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腓总、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3)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患者经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稳定4周以上。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治疗前两周及治疗期间停用传统和新一代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阿片类镇痛药、抗氧化剂及其他神经营养药。

表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部分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年龄(岁)性别(F/M)BMI(kg/m2)糖尿病病程(年)

治疗组3064.0±5.016/1423.4±3.17.1±2.5

对照组3065.0±5.016/1424.1±2.36.9±2.1

组别DNP病程HbA1cSBP(mmHg)DBP(mmHg)

治疗组2.4±1.17.5±1.9136.0±16.076.0±8.0

对照组2.3±1.27.2±2.0132.0±17.072.0±9.0

2.方法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鼠神经生长因子(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μg加入注射用水2ml肌肉注射,1次/日,2周为一疗程。常规治疗组:甲钴胺0.5mg静脉注射,1次/日,2周为一疗程。患者入院后常规血糖控制,包括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良好。观察期间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神经病变症状觉总评分(TSS),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程度采用神经病变觉症状问卷的TSS[2]。TSS由同一名医生在治疗前后分别作出评估,以减少观察误差。对患者的刀割样痛、烧灼感、刺痛、麻木等阳性的感觉神经系统症状发生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进行评估和汇总,分别给分。神经系统症状和TSS评分标准见表2。

表2神经症状和TSS评分标准

频率没有出现轻度中度严重

偶尔01.002.003.00

经常01.332.333.33

持续01.662.663.66

神经传导速度采用的是表面电极顺行性测定,神经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腓总、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采用KEYPOINT型肌电图测定,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的t检验。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SS及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SS评分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患者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组治疗后的TSS下降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全部病人治疗期间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未出现低血糖现象,所有病人均完成疗程。

表3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表4两组治疗前后TSS比较

组别例数刀割样痛烧灼感刺痛麻木总分

治疗组30(前)2.60±0.82.64±0.72.78±0.63.11±0.611.13±0.67

(后)0.98±0.70.72±0.61.10±0.41.86±0.54.66±0.55

对照组30(前)2.61±0.62.62±0.82.85±0.53.10±0.711.18±0.65

(后)1.29±0.81.21±0.61.79±0.62.01±0.66.3±0.65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血管因素、代谢紊乱、免疫因素及神经营养因子减少有关[3],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一般是在有效降低血糖基础上加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神经生长因子(NGF)是胚胎感觉、交感神经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它就会造成这2种神经元的丢失,而对成年神经的营养作用,有人认为NGF是通过神经末梢逆转至核周质.调节神经丝蛋白mRNA的合成,维持轴索发挥作用的[4]。在患糖尿病时,NGF缺乏或减少,使逆向运输至神经元的神经生长因子减少,损伤对其敏感的神经元,故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是影响神经修复的重要因素。NGF的缺乏和转运异常参与DNP的发病过程已达成共识,虽然它在病因学中的地位尚未明确,但就其对神经的营养、再生、修复及功能维持作用而言,都为DNP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5]。

本研究显示NGF对改善神经病变觉症状非常有效,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影响改善明显,但对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无改善,这与既往研究证实的NGF对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有特殊作用相符,也与以往证实的NGF不作用于运动神经元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神经生长因子是治疗糖尿病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ZieglerD.Managementofpainfuldiabeticneuropathy:Whatisneworinthepipelinefor2007?.CurtDiabRep,2007,7:409-415.

[2]AmetovAS,BarinovA,DyckPJ,etal.Thesensorysymptomsofdiabeticpolyneuropathyareimprovedwithalpha-lipoicacid:theSYDNEYtrial.DiabetesCare,2003,26:770-776.

[3]邓尚平.临床糖尿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舨社.2000:287—288.

[4]贾军宏,马学毅.神经生长因子改善实验性糖屎病大鼠的感觉神经功能[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5(8):151一156.

[5]YasudaH,TeradaM,MaedaK,etal.Diabeticneuropathyandnerver.GenerationProgNeurobiol,2001,172:211.

标签:;  ;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电生理和安全性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