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最优规模论文-任保显,王洪庆

效率最优规模论文-任保显,王洪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效率最优规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府R&D资助,最优规模,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效率最优规模论文文献综述

任保显,王洪庆[1](2019)在《政府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最优规模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2009—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F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先从最优R&D资助规模视角研究了政府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以及企业规模对最优R&D资助强度的影响,然后对高技术产业的最优R&D资助强度特征及区间分布进行分析,最后测度了偏离最优R&D资助强度带来的效率损失。研究表明:政府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关系,最优R&D资助强度随企业规模变大而提高;现阶段政府R&D资助主要表现为"挤入效应";东部地区R&D资助强度与最优R&D资助强度差距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损失具有上升的趋势,且效率损失在东部地区最大,中、西部地区较小。(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9年06期)

周佳雯[2](2018)在《基于空间效率的城市最优规模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使中国巨大的经济活力得到空前释放,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地理变迁。与世界与全球经济地理的特征相似,我国的经济地理也是不平的,突出表现为城市化与城市群化的集聚趋势。2015年,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已占到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九;长叁角、珠叁角与京津翼叁大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以占全国3.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43.2%的GDP。经济集聚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使得经济活动更加有活力。而大规模的经济集聚也意味着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提高、城市空间规模迅速扩张以及城市体系迅速扩展。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快速集聚使政府在城市政策上面临着多方面的决策困境:一方面,发挥空间效率意味着尊重要素向大城市集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了确保发展成果的最大程度共享,应缩小地区间成绩发展速度的差距以实现区域平衡。微观层面,经济聚集促使大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带来了严峻的城市交通、社会、环境与资源问题。面对这些决策困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限制大城市规模,优先发展小城镇”的认知一直占据着我国城市化问题的主流位置,虽不断受到质疑与争论,试图通过限制大城市发展来为中小城镇创造发展空间的空间均衡政策导向从未退出过官方的话语体系。我国各界对与经济集聚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大城市已经过度城市化,经济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大小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为实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政策来抵消大城市集聚的作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在一系列认识误区和政策干预下出现了诸多问题,以控制大城市规模基调的城市发展方针,催生了我国扭曲的城市规模结构与扁平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造成了空间经济效率的低下。Henderson(2006)指出,中国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例如移民的限制和国家城市规划,让中国城市保持过小的状态。Fujita等人(2004)指出,相较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国的城市小且分布更加均匀。那么,我国大城市是否存在过度集聚?我国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是否互相排斥?空间效率与地区均衡是否能够并行不悖?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在考虑空间效率的框架下讨论我国城市最优规模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间协调发展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向大城市集聚有利于发挥空间效率,同时如果伴随着劳动力跨地区的自由流动,那么将最终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核心观点进行了论证。第一,以空间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以生产者对中间投入产品的偏好反映城市经济的集聚力量,将城市最优规模作为中间产品多样化所带来的集聚经济性与由于拥挤导致的集聚不经济性两种对立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由此推导出倒U形净工资—城市规模曲线,从而论证了城市最优规模的存在。通过计量检验,估算中国不同类型城市的最优经济规模(就业规模),从而得出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经济规模偏小的结论。第二,以长叁角城市群108个小城市为研究样本,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到大城市的地理距离、行政边界、市场潜能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的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发现临近大城市有助于促进小城市的经济增长,而长叁角城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行政边界的存在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第叁,以长叁角城市群133个县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包含市场潜能作为关键解释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空间效率的维度揭示了市场潜能对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通过加入市场潜能与劳动力流动的交互项,论证了劳动力自由流动既有利于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又缩小了由于地区市场潜能差异导致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结论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效益方面的科学依据。首先,必须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规模规划的制定必须符合集聚经济的发展规律。继续深化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争取在消除人口流动、流向高等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制度障碍方面取得突破。继续深化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空间格局,通过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发挥对小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郭力[3](2018)在《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与最优规模的生态考量——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梳理、因子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Au-Henderson模型,利用2004-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视阈下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率特征与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城市规模效率的"倒U型"曲线规律在经济与生态层面均成立,且城市规模的生态最优值为750万人;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扩大能够显着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但是城市污染治理成效只有在人口高度集聚时才会显着提升;宜居环境建设仍是城镇化的薄弱环节。据此认为,超大城市应控制人口规模,加快改善人居环境;特大城市应降低重化工业比重、节能减排、减少交通运输成本;中小城市的政策导向应是加快吸引人口的流入。(本文来源于《城市问题》期刊2018年02期)

潘文卿,范庆泉,周县华[4](2015)在《消费性财政支出效率与最优支出规模: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两种政府财政支出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并重点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下最优的消费性支出规模。理论研究表明,政府进行适度的消费性财政支出可以发挥公共消费品的外部性功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不足或过度的消费性财政支出都将会阻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数值分析表明消费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实证研究显示:2000—2006年间,中国叁大经济地带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对于经济增长呈现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在2009—2012年间,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已接近最优支出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西部地区尤其如此。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政府消费性财政支出存在着一个最优的支出规模,它与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应依据经济发展状况优化调整消费性财政支出,以尽可能促进经济的最优增长。(本文来源于《统计研究》期刊2015年11期)

翁异静,邓群钊,杜磊[5](2014)在《中国公务员规模适度吗?——社会发展效率下的最优规模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公务员规模大小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文章以省级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以"帕累托最优"为指导,以"企业家政府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应用DEA方法,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视角,对2012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地方政府公务员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同时,应用Tobit回归模型,对效率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效率来刻画实际公务员规模与最优规模之间的差距,进而得到理论上的中国公务员最优规模。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视角下,公务员实际规模高于理论上的最优规模;在社会发展视角下,实际规模低于理论上的最优规模。(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4年08期)

王磊[6](2007)在《试探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规模及效率的模型与方法——在测度政府层级条件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分级条件下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最优规模的模型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为量化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IMD测度政府效率的指标体系和国内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效率分析应采用DEA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07年07期)

王磊[7](2007)在《测度政府层级条件下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规模及供给效率的模型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最优规模与效率的分析是困难的,借用分级条件下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最优规模的模型和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为量化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根据IMD测度政府效率的指标体系和国内相关的研究实践,探讨了分析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财政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成文生[8](2006)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重组的最优规模和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制转型中的国有粮食企业,一般会涉及到产权转让和改革重组。产权转让,重在吸引个体、民营等社会投资者参与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改革重组,主要是推动国有资本向有影响力、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国有骨干企业或企业主导产业集中,重新构架粮食流通主渠道网络。以此为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粮食经济》期刊2006年06期)

成文生[9](2006)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重组的最优规模和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制转型中的国有粮食企业,一般会涉及到产权转让和改革重组。产权转让,重在吸引个体、民营等社会投资者参与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改革重组,主要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影响力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国有骨干企业或企业主导产业集中,重新构架粮食流通主渠道网络。以此为目标,在(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06-04-25)

效率最优规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市场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使中国巨大的经济活力得到空前释放,也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地理变迁。与世界与全球经济地理的特征相似,我国的经济地理也是不平的,突出表现为城市化与城市群化的集聚趋势。2015年,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已占到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十分之九;长叁角、珠叁角与京津翼叁大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以占全国3.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43.2%的GDP。经济集聚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使得经济活动更加有活力。而大规模的经济集聚也意味着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提高、城市空间规模迅速扩张以及城市体系迅速扩展。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快速集聚使政府在城市政策上面临着多方面的决策困境:一方面,发挥空间效率意味着尊重要素向大城市集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了确保发展成果的最大程度共享,应缩小地区间成绩发展速度的差距以实现区域平衡。微观层面,经济聚集促使大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带来了严峻的城市交通、社会、环境与资源问题。面对这些决策困境,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限制大城市规模,优先发展小城镇”的认知一直占据着我国城市化问题的主流位置,虽不断受到质疑与争论,试图通过限制大城市发展来为中小城镇创造发展空间的空间均衡政策导向从未退出过官方的话语体系。我国各界对与经济集聚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大城市已经过度城市化,经济资源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大小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为实现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政府政策来抵消大城市集聚的作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在一系列认识误区和政策干预下出现了诸多问题,以控制大城市规模基调的城市发展方针,催生了我国扭曲的城市规模结构与扁平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造成了空间经济效率的低下。Henderson(2006)指出,中国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例如移民的限制和国家城市规划,让中国城市保持过小的状态。Fujita等人(2004)指出,相较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国的城市小且分布更加均匀。那么,我国大城市是否存在过度集聚?我国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是否互相排斥?空间效率与地区均衡是否能够并行不悖?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在考虑空间效率的框架下讨论我国城市最优规模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间协调发展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向大城市集聚有利于发挥空间效率,同时如果伴随着劳动力跨地区的自由流动,那么将最终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核心观点进行了论证。第一,以空间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以生产者对中间投入产品的偏好反映城市经济的集聚力量,将城市最优规模作为中间产品多样化所带来的集聚经济性与由于拥挤导致的集聚不经济性两种对立力量相互制衡的结果,由此推导出倒U形净工资—城市规模曲线,从而论证了城市最优规模的存在。通过计量检验,估算中国不同类型城市的最优经济规模(就业规模),从而得出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经济规模偏小的结论。第二,以长叁角城市群108个小城市为研究样本,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到大城市的地理距离、行政边界、市场潜能等因素,估计不同等级的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及其异质性。发现临近大城市有助于促进小城市的经济增长,而长叁角城市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行政边界的存在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第叁,以长叁角城市群133个县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包含市场潜能作为关键解释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空间效率的维度揭示了市场潜能对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通过加入市场潜能与劳动力流动的交互项,论证了劳动力自由流动既有利于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又缩小了由于地区市场潜能差异导致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结论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了经济效益方面的科学依据。首先,必须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规模规划的制定必须符合集聚经济的发展规律。继续深化实施户籍制度改革,争取在消除人口流动、流向高等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制度障碍方面取得突破。继续深化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空间格局,通过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发挥对小城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效率最优规模论文参考文献

[1].任保显,王洪庆.政府R&D资助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最优规模的视角[J].经济经纬.2019

[2].周佳雯.基于空间效率的城市最优规模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协调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

[3].郭力.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与最优规模的生态考量——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8

[4].潘文卿,范庆泉,周县华.消费性财政支出效率与最优支出规模: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J].统计研究.2015

[5].翁异静,邓群钊,杜磊.中国公务员规模适度吗?——社会发展效率下的最优规模确定[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

[6].王磊.试探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规模及效率的模型与方法——在测度政府层级条件下[J].经济与管理.2007

[7].王磊.测度政府层级条件下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规模及供给效率的模型与方法[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

[8].成文生.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重组的最优规模和效率[J].中国粮食经济.2006

[9].成文生.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重组的最优规模和效率[N].甘肃日报.2006

标签:;  ;  ;  ;  

效率最优规模论文-任保显,王洪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