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开裂论文-吕乐乐,白银,宁逢伟,张丰

塑性开裂论文-吕乐乐,白银,宁逢伟,张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开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面板混凝土,塑性开裂,大板开裂,毛细孔负压

塑性开裂论文文献综述

吕乐乐,白银,宁逢伟,张丰[1](2019)在《面板混凝土塑性开裂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板混凝土浇筑后几小时会形成肉眼不可见塑性裂缝,有害物质可能进入混凝土,影响其耐久性。为了对面板混凝土塑性开裂风险进行控制和预测,采用混凝土大板开裂和毛细孔负压两种试验方法,对混凝土塑性开裂进行评价。评价表明:大板开裂试验可从宏观角度获知塑性开裂情况,从而得到裂缝数目、开裂面积等;毛细孔负压试验能从微观角度获知毛细孔压力,从而了解混凝土内部潜在的塑性开裂的风险。(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11期)

翟超,肖杨[2](2019)在《水泥品种、骨料级配与环境因素变化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研究不同水泥品种、骨料级配以及环境因素对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抗硫水泥配置的混凝土试件比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试件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一级配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比二级配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在高温、低湿、大风的环境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建议在浇筑混凝土面板时应选择合理的时间,避开高温、低湿、大风天气,同时配合覆盖养护,以避免塑性开裂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方圣恩,张培辉[3](2019)在《考虑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的RC梁开裂弯矩改进计算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RC梁开裂荷载计算方法尚未统一的现状,首先,结合18根RC梁试验数据对比了已有的6种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发现开裂弯矩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偏差大小和混凝土强度有关;然后,通过提出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k,推导新的R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并进一步基于k值和塑性影响系数计算值γ_k进行改进;最后,选取12根RC试验梁验证改进公式的准确性,证明改进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更好且偏于安全。(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堂清,周昭芬,王鑫铭,张德闯,闫茂成[4](2019)在《弹塑性应力作用下X80管线钢的菌致开裂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硫酸盐还原菌(SRB)在管线钢表面裂纹萌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恒载荷实验装置施加弹性和塑性应力,通过XPS和EDS分析产物成分,利用SEM观察微生物膜形态、管线钢腐蚀形貌,研究弹性和塑性应力作用下管线钢的微生物致裂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结果弹性和塑性应力对SRB生长无明显影响。不管是在弹性应力还是塑性应力作用下,SRB生理活动均改变了腐蚀产物的结构,增加了腐蚀产物的硫含量,提高了管线钢局部腐蚀敏感性。与弹性应力作用相比,塑性应力和SRB协同作用对管线钢微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更大。塑性应力作用下,灭菌和接菌环境中管线钢表面均产生了微裂纹分叉。结论弹性应力和塑性应力均促进了管线钢的微生物腐蚀过程。塑性应力作用下管线钢菌致开裂更加剧烈,裂纹扩展过程与SRB生理活动有关。(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高玲玲[5](2019)在《矿物掺合料对道路水泥混凝土塑性开裂和抗冻耐久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裂性和抗冻性是影响道路水泥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比较粉煤灰、硅灰、矿渣微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道路水泥混凝土塑性开裂和抗冻耐久性的影响,采用平板法、电通量法和慢冻法,测定了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塑性开裂时间、条数、面积,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相对动弹模量。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可加速或延缓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发生时间,掺量与平均开裂面积、单位面积上的开裂面积呈正相关,但与裂缝条数无显着相关性;矿物掺合料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但掺量超过20%后,降低速率有所减缓;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作用在冻融后期愈发明显。掺量适宜时,3种掺合料均可达到相似作用效果,过量后相对动弹模量均呈下降趋势,冻融后期的下降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周胜波,梁军林,姚新宇,李庚飞[6](2019)在《吸水树脂提升低水灰比硫铝酸盐基薄壁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壁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严重,为解决混凝土开裂病害及快速修复问题,采用吸水树脂对低水灰比硫铝酸盐基快速修复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薄壁混凝土塑性开裂主要发生在凝结硬化早期3~15h之间,80%塑性开裂发生在12h以前,其发生率与水灰比和树脂掺量两个因素具有相关性,水灰比为0.40是普通混凝土塑性裂缝参数值拐点,水灰比低于0.40时,掺加0.2%的吸水树脂降低混凝土的塑性开裂率在一个数量级左右;而采用对数函数数学模型来预测水灰比为0.38~0.42的快速修复混凝土塑性开裂演化规律,具有较高精度。(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4期)

郝磊,韩建国,阎培渝,董树国,徐树冠[7](2019)在《膨胀剂提升混凝土抗塑性开裂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受限法和图像法,研究了膨胀剂提升混凝土抗塑性开裂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吹风加速混凝土表面失水条件下,不同水胶比(0.21~0.43)的混凝土均会发生塑性开裂,且随着水胶比的降低,混凝土的塑性开裂状况加剧;膨胀剂提升混凝土抗塑性开裂的能力与混凝土的水胶比有关,膨胀剂提升混凝土抗塑性开裂的效果随着水胶比的降低而减小,甚至出现负作用。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吹风加速表面失水对诱导混凝土产生塑性开裂有显着作用,因此,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及时的养护,在避免和减缓混凝土结构的塑性开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9年02期)

叶嘉诚,刘宇彬,徐志强,周鲲,姚佳良[8](2018)在《材料组成对水泥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路面水泥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严重的现象,参考日本笠井芳夫教授提出的混凝土平板试件抗裂性试验方法,自行研制了试验模具,并研究了水胶比、水泥浆体积含量、粉煤灰掺量和减水剂掺量对路面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38~0.40、水泥浆体积含量为26%及粉煤灰掺量为10%时,混凝土具有最高的抵抗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的能力,但该能力随高效减水剂掺量的增大而下降。(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8年09期)

周娜,韩文辉[9](2018)在《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塑性开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塑性开裂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平板约束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掺入粉煤灰或矿渣能够有效增强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抗塑性开裂能力,从而显着降低开裂风险,预防塑性开裂;而硅灰的掺入则会明显促进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塑性开裂,使裂缝面积及宽度大大增加。(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19期)

张丽辉,周华新,刘建忠,阳知乾,田扩展[10](2018)在《聚甲醛纤维增强砂浆塑性抗开裂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约束法、荧光分析技术和单根纤维拔出试验,研究了聚甲醛(POM)、聚丙烯(PP)纤维对砂浆塑性抗开裂性能、纤维在砂浆中的分散性能和纤维-基体间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种类、长度和掺量相同时,纤维增强砂浆强度等级越高,其塑性抗开裂能力越差;当砂浆强度等级、纤维长度和掺量相同时,POM纤维增强砂浆的塑性抗开裂性能优于PP纤维增强砂浆;与PP纤维相比,POM纤维在砂浆中的纤维分散系数、有效利用率和纤维/基体界面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5.2%、7.1%和4.7%;与不掺POM纤维的基准砂浆相比,POM纤维(长度12 mm、掺量1.35 kg/m3)增强M30砂浆的塑性开裂初裂时间延长了56.8%,裂缝总面积和平均宽度分别减小了71.6%和67.3%。(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塑性开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混凝土早期抗裂试验,研究不同水泥品种、骨料级配以及环境因素对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抗硫水泥配置的混凝土试件比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试件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一级配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比二级配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在高温、低湿、大风的环境更容易发生塑性开裂。建议在浇筑混凝土面板时应选择合理的时间,避开高温、低湿、大风天气,同时配合覆盖养护,以避免塑性开裂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开裂论文参考文献

[1].吕乐乐,白银,宁逢伟,张丰.面板混凝土塑性开裂试验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9

[2].翟超,肖杨.水泥品种、骨料级配与环境因素变化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开裂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

[3].方圣恩,张培辉.考虑塑性变形发展程度系数的RC梁开裂弯矩改进计算公式[J].计算力学学报.2019

[4].吴堂清,周昭芬,王鑫铭,张德闯,闫茂成.弹塑性应力作用下X80管线钢的菌致开裂行为[J].表面技术.2019

[5].高玲玲.矿物掺合料对道路水泥混凝土塑性开裂和抗冻耐久性影响的研究[J].交通科技.2019

[6].周胜波,梁军林,姚新宇,李庚飞.吸水树脂提升低水灰比硫铝酸盐基薄壁混凝土的抗塑性开裂性能研究[J].公路.2019

[7].郝磊,韩建国,阎培渝,董树国,徐树冠.膨胀剂提升混凝土抗塑性开裂能力研究[J].混凝土.2019

[8].叶嘉诚,刘宇彬,徐志强,周鲲,姚佳良.材料组成对水泥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

[9].周娜,韩文辉.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塑性开裂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8

[10].张丽辉,周华新,刘建忠,阳知乾,田扩展.聚甲醛纤维增强砂浆塑性抗开裂性能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

标签:;  ;  ;  ;  

塑性开裂论文-吕乐乐,白银,宁逢伟,张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