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酸催化剂论文-张海鸿,段晓卡,于方丽,唐健江,谢辉

含氟酸催化剂论文-张海鸿,段晓卡,于方丽,唐健江,谢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含氟酸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莫来石晶须,含氟催化剂,溶胶-凝胶法,各向异性生长

含氟酸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鸿,段晓卡,于方丽,唐健江,谢辉[1](2019)在《含氟催化剂对莫来石晶须各向异性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溶胶-凝胶化学前驱体粉末烧结工艺,本文对比了固态氟化铝和液态氢氟酸两种含氟催化剂对莫来石晶须各向异性生长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两种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采用扫描显微镜形貌分析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研究了催化剂含量对晶须形貌、催化剂种类对相变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推测出5个反应方程式。结果表明液态HF的作用温度更低、催化效率更高、晶须形貌更均匀。(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郑治文,张荣慧,王来来,谢文健[2](2019)在《合成偏氟乙烯和含氟丙烯的催化剂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含氟烯烃在自然界易降解、对臭氧层破坏力小、对环境友好的特性,近年来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偏氟乙烯(VDF)和含氟丙烯是重要的含氟烯烃,主要用于合成氟弹性体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单体和含氟树脂等.我们参照偏氟乙烯的合成发展史,主要介绍了通过催化,热裂解和共裂解方法合成偏氟乙烯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类型、工艺条件和结果对比,综述了近年来偏氟乙烯的主要合成方法,并介绍了通过直接催化氟化法合成含氟丙烯的工艺技术及其可能机理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9年03期)

解晓娟,张忠,赵华欣,万文,郝健[3](2019)在《含氟咪唑啉型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1,2-二醇骨架是天然产物或生物活性分子构建过程中的重要骨架,而α-羟基酮参与的不对称Aldol缩合反应是实现手性1,2-二醇骨架的重要手段.设计并合成了含叁氟甲基的咪唑啉型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羟基丙酮和醛的不对称Aodol缩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含氟咪唑啉(2R,4S)-4-苄基-1,2-二甲基-2-叁氟甲基咪唑啉(1a)作为不对称Aldol反应的催化剂时,能够以产率高达96%、最高ee值达到99%及dr值达到15∶1的效率高效构建一系列顺式1,2-二醇产物.同时,我们也初步探讨了氟-氢键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何逸波[4](2016)在《含氟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链烷基苯(linear alkylbenzene, LAB)是合成洗涤剂的一种重要原料。LAB主要通过苯与1-十二烯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得到。自1968年以来烷基化工艺多使用如HF或AlCl3等催化剂。而HF和AlCl3不但具有腐蚀性和毒性,还因其是均相催化剂而无法回收利用,这都给生产增加了成本和操作难度。因此,研究用于该烷基化反应的低毒低腐蚀,高效且便于分离的非均相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在直链烷基苯当中,2-直链烷基苯(2-linear alkylbenzene,2-LAB)具有最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因此保证烷基化反应效率同时尽可能提高产物中2-LAB选择性也是对新型催化材料的要求。离子液体具有物理、化学特性稳定的特点,且其结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在催化体系中,一些离子液体可以使催化体系形成非均相体系;离子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改变催化剂活性中心的配位结构,影响对中间产物的稳定作用,实现对催化剂活性以及反应效果的调控。因此,经设计后的离子液体催化剂有望成为一种满足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发展需求的高效,环保,易用的新型催化材料。本文的研究就是通过引入具有特殊结构的含氟离子液体,使用其他金属元素替代铝元素,或进行催化剂负载等方法,解决AlCl3均相催化剂存在的腐蚀性强、2-LAB选择性低、分离困难和无法回用等问题,研究一种活性高,2-LAB选择性高,环境友好,易于分离,催化活性可调的离子液体催化剂。本文首先制备了分离方便,回收简单的基于A l(Ⅲ)的含氟离子液体液液非均相催化剂。含氟离子液体的加入不但使催化剂易于从体系中分离,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反应中2-LAB选择性。相比传统AlCl3均相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活性中心类型不变的情况下,使2-LAB选择性从约30%上升至约45%,且在循环使用8次依然保持催化活性。离子液体催化剂中金属配合物配位结构与组成随着所含含氟离子液体量的不同而不同。通过该原理可实现对催化剂Lewis酸度和催化活性的调控。体系中非配位状态的[TFSI]-为反应提供稳定的化学环境,提高了催化剂稳定性与2-LAB选择性。此外认为水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催化剂中A1(Ⅲ)的水敏感性可以降低但无法消除。本文从固液非均相体系出发,将AlCl3负载到具有无规孔道(SiO2微粉、SiO2凝胶)和有序六方通孔(SBA-15、MCM-41)以及不同孔径大小的催化剂载体表面制备得到了负载型催化剂,考察催化剂负载化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负载型催化剂相比均相催化剂在活性中心类型不变情况下使2-LAB选择性由不足30%提高至接近50%。传质扩散是影响反应进行程度以及产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对比不同载体的负载AlCl3催化剂发现,具有有序孔道结构催化剂的孔径分布越均一,其催化反应活性越高,所得产物中2-LAB选择性越高。比较了诸多负载型催化剂后发现,具有六方通孔的SBA-15负载型催化剂更有利于提升反应产物的2-LAB选择性。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通过SBA-15对基于Al(Ⅲ)的含氟离子液体催化剂进行负载,结合了离子液体与SBA-15分子筛的双重优势,制备得到了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负载有效降低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使用量,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当离子液体催化剂用量低于0.5 mol%时,在液液非均相催化体系中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无法正常进行,而当该用量的离子液体催化剂负载于SBA-15上时,反应可顺利进行且2-LAB选择性高达60%左右。2-LAB选择性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离子液体对于碳正离子的稳定作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催化剂载体SBA-15的孔道结构在催化剂活性中心分散以及反应物产物扩散方面的积极作用。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使用寿命,表征结果证明了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失活机理源于低聚物对催化剂孔道的堵塞。制备基于Sc(Ⅲ)和In(Ⅲ)金属盐的含氟离子液体催化剂,从根本上解决基于Al(Ⅲ)的离子液体催化剂遇水水解的问题。所引入含氟离子液体中的弱配位阴离子可以激活金属元素的催化活性,当阴离子为[FSI]]-时,反应产物中2-LAB选择性可达70%左右。含氟离子液体催化剂拥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其中使用[bmim][TFSI]制备得到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在使用10次后依然保持很高的催化活性。NMR分析证明当含有弱配位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与金属盐混合后,弱配位阴离子会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配位结构不仅与阴离子种类有关,也与体系中阴离子的量有关。当金属的配位结构发生变化时,弱配位阴离子的特性会影响配合物的电子离域情况,从而实现对催化剂酸度的调控。离子液体在稳定体系中碳正离子并提高2-LAB选择性方面的作用与其阴离子的配位能力和电荷离域程度也相关。离子液体催化剂中阴离子电负性越弱,对碳正离子的稳定作用越明显。Sc(Ⅲ)和In(Ⅲ)活性种会由于水而溶剂化,造成催化剂失活,但经过除水处理,基于Sc(Ⅲ)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部分恢复活性,基于In(Ⅲ)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几乎完全恢复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7-01)

朱逸伟,施一新[5](2015)在《两种含氟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应用以及回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高效且能够使用的有机催化剂,选取含氟肼基-1,2-双(硫酰基酯)和含氟1,4-二取代-1,2,3-叁唑两种新型含氟有机催化剂进行研究,利用氟固相萃取(F-SPE)法对两种含氟有机催化剂的回收效率和再次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含氟肼基-1,2-双(硫酰基酯)的回收率达到93%,纯度达到99%,且重复使用时,活性无明显下降;含氟1,4-二取代-1,2,3-叁唑的回收率达到84%以上,且重复使用效果好。(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郭江平[6](2014)在《新型含氟[N,Si,N,P]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乙烯基氨基酸酯共聚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4,6-叁氟苯胺、苯胺、二苯基氯化磷及二甲基二氯硅烷作为反应原料,在格氏试剂的作用下,通过卤化氢的消除反应合成一种含有氟原子取代基的新型配体,再与金属氯化物反应生成[N,Si,N,P]全杂五元环金属配合物(配合物主环上不含碳原子)。对所合成的配体和配合物采用1H NMR和E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溴代烯烃(4-溴-1-丁烯、6-溴-1-己烯、8-溴-1-辛烯和10-溴-1-癸烯)和N-乙酰基-L-酪氨酸乙酯为原料,合成出了4种末端为乙烯基不同碳链长度的氨基酸酯单体,并用1HNMR,EA,MS和FT.IR鉴定了乙烯基氨基酸酯单体的分子结构。[N,Si,N,P]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前驱体,在助催化剂MAO的作用下,催化乙烯均聚以及乙烯与乙烯基氨基酸酯共聚,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最高活性分别为2.04×106gPE(mol M)-1h-1和6.56×104gP(mol M)-1h-1。讨论不同碳链长度的乙烯基氨基酸酯单体、金属中心原子种类、反应温度,Al/M摩尔比、单体浓度及极性单体预处理方式对共聚结果的影响,得到最佳聚合条件为:在50。C下,用L-Pd配合物在MAO的助催化作用下(nAl/nM=600),催化乙烯与经过叁乙基铝预处理过的乙烯基氨基酸酯共聚,当共聚单体浓度为10g/L时,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与乙烯基氨基酸酯单体插入率达到最佳水平。利用13C NMR、IR、DSC、 WAXD、荧光分光光谱分析和水接触角分析等全面表征了聚乙烯/乙烯基氨基酸酯的结构与性能,液体13C NMR结果显示L-Pd催化乙烯与己烯基-N-乙酰基-L-酪氨酸乙酯聚合得到的共聚物中共聚单体的插入率达到2.37mol%, DSC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熔点达到138.6℃,明显高于聚乙烯的熔点134.5℃。(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4-06-03)

龚洁[7](2014)在《含氟固体酸催化剂上的异丁烯齐聚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固体酸成为了丁烯齐聚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首次研究了F-SO42-/TiO2-SiO2催化剂上的异丁烯齐聚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产物选择性以及催化稳定性的影响。N2吸附-脱附、吡啶吸附红外(Py-FIR)表征表明,将TiO2-SiO2复合氧化物(TS)担载4wt.%的H2SO4(4S/TS)后,再担载2wt.%的NH4F所得催化剂(2F4S/TS),其比表面积、极值孔孔径、中强酸密度以及其L酸/B酸比值均远大于6S/TS(TiO2-SiO2复合氧化物担载6wt.%的H2SO4)。在T=50℃,p=1.8Mpa,WHSV=3h-1这一反应条件下,叁种催化剂上异丁烯的转化率及其叁聚选择性的大小顺序均为4S/TS<6S/TS<2F4S/TS.TS混合氧化物的制备温度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当其制备温度从100℃提高到120℃时,最终所得2F4S/TS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及介孔容有较大幅度提高,酸性位量以及L酸/B酸比值相差不大;而当TS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温度再提高到150℃时,虽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略有下降,但催化剂的酸性位量以及L酸/B酸比值增加明显。在前述反应条件下,由150℃制备所得TS制备的2F4S/TS催化剂,其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以及其叁聚物选择性最高。催化剂样品的X射线衍射表征、热重分析和Py-FTIR分析表明,在300-500℃间提高煅烧温度时,催化剂中的锐钛型TiO2晶粒增大,中强酸量减少,L酸/B酸比值增大。这使得催化剂的最佳锻烧温度为400℃。在p=1.8MPa,WHSV=3h-1条件下,在30-60℃范围内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叁聚选择性都增大;继续提高反应温度时,叁聚物选择性反而略微下降。在p=1.8MPa,T=50℃条件下,在1.8-9h-1范围内提高反应空速,催化剂转化率和叁聚选择性都随之下降。在p=1.8MPa,T=50℃,WHSH=3h-1条件下考察了2F4S/TS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反应至第8h时催化剂开始失活。将失活约50%的催化剂(连续反应第16.5h)在400℃下于空气中锻烧4h后,催化剂的活性基本得到了恢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朱逸伟[8](2014)在《含氟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机催化剂因其具有毒性低,催化操作简单,催化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合成反应中,然而反应中大量有机催化剂并不能有效的回收利用,因此,可回收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成了催化反应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含氟可回收有机催化剂是其重要的分支。课题为了实现有机催化剂的回收,研究氟标记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包含了传统有机催化剂的含氟修饰及其应用和新型含氟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氟固相萃取方法和含氟沉淀回收技术应用到了催化剂的回收中。以3,3,4,4,5,5,6,6,7,7,8,8,8十叁氟-1-辛醇和1,1’-硫羰基二咪唑为原料,合成类似硫脲结构的含氟肼基-1,2-5双(硫酰基酯),此含氟化合物结合N-氯丁二酰亚胺(NCS)能催化合成多取代1,2-二氢喹啉类化合物,实验研究表明亚胺是反应重要的中间体;含氟肼基-1,2-双(硫酰基酯)结合NCS同样也可以有效催化醛与醇的缩醛化反应,反应中氢键作用促进了反应的顺利进行。以3,3,4,4,5,5,6,6,7,7,8,8,9,9,10,10,10十七氟-1-碘-癸烷与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合成含氟4-二甲氨基吡啶季铵碘盐。此含氟催化剂能有效催化以酸酐为酰化剂的醇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王己烷能使含氟催化剂沉淀分离出,催化剂有着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合成了新型的含氟1,4-二取代-1,2,3-叁唑,此含氟叁唑能有效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催化剂回收简便且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含氟1,4-二取代-1,2,3-叁唑还是钯催化Suzuki-Miyaura与Mizoroki-Heck反应有效的配体,配体回收简单易于操作,在Suzuki-Miyaura和Mizoroki-Heck反应中能循环使用,活性几乎没有变化。以乙二胺为原料经过含氟修饰合成出含氟乙二胺,初步研究显示其能促进苯与芳基卤化物的直接C-H芳基化反应,同时发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与叔丁醇钾结合能更加有效地催化苯与芳基卤化物直接C-H芳基化反应,催化反应经历了均裂芳环取代(HAS)这一链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罗敏[9](2014)在《Teflon负载含氟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氟辛基磺酸镱-Yb(OPf)3作为一种全氟辛基磺酸稀土金属盐,是一种高效的Lewis酸催化剂,其回收方法的研究也是含氟催化剂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较为常见的含氟催化剂的回收方法主要包括全氟溶剂法、氟固相萃取(F-SPE)和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F-HPLC)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全氟溶剂较为昂贵且难以分解,对环境污染较大,氟固相萃取的催化剂回收量少,氟硅胶柱重复利用率低。聚四氟乙烯(Teflon)是一种白色蜡状的热塑性塑料。与其它塑料相比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而Teflon微粉不仅具有Teflon的优良特性,还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结晶度高,分散性好,易于均匀地与其他材料混合等。本文以氧化镱和全氟辛基磺酸钾为主要原料合成全氟辛基磺酸镱-Yb(OPf)3,并将其负载于Teflon微粉(平均粒径为5μm)上,探讨了温度、投料比、时间对于负载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温度0℃、搅拌时间2h、质量比m[Teflon]:m[Yb(OPf)3]为20:3时,催化剂负载量可达3%。通过考察负载催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流失发现,催化剂在非极性或极性较低的溶剂中流失量小,综合考虑沸点、溶解性等因素,选择甲苯为溶剂,并将此负载催化齐(?)[Yb(OPf)3-Teflon]应用到醛胺缩合反应和缩醛反应中,考察了其催化性能和循环使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醛胺缩合反应,在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10h,投料比n(苯甲醛):n(邻苯二胺)为1:1的优选条件下,产率可达89.2%,催化剂循环效果良好,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性能没有明显降低;对于缩醛反应,在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7h,投料比n(苯甲醛):n(乙二醇)为1:2的优选条件下,产率可达99.0%,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剂催化性能没有降低。(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1-01)

夏傲,崔晗,柯丽,毛俊,李永强[10](2013)在《微波水热法制备含氟钛酸铋系光催化剂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i(NO3)3·5H2O和(NH4)2TiF6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在120℃~220℃反应1h得到了具有不同形貌的粉体.借助XRD、FE-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粉体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200℃下所得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粉体是一种新型的F掺杂钛酸铋粉体,其中Bi、Ti、O、F的原子比例约为6∶11∶27∶8;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粉体形貌从球形向六棱短柱状转变;紫外光照射下粉体具有较好的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含氟酸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含氟烯烃在自然界易降解、对臭氧层破坏力小、对环境友好的特性,近年来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偏氟乙烯(VDF)和含氟丙烯是重要的含氟烯烃,主要用于合成氟弹性体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单体和含氟树脂等.我们参照偏氟乙烯的合成发展史,主要介绍了通过催化,热裂解和共裂解方法合成偏氟乙烯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类型、工艺条件和结果对比,综述了近年来偏氟乙烯的主要合成方法,并介绍了通过直接催化氟化法合成含氟丙烯的工艺技术及其可能机理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含氟酸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鸿,段晓卡,于方丽,唐健江,谢辉.含氟催化剂对莫来石晶须各向异性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2].郑治文,张荣慧,王来来,谢文健.合成偏氟乙烯和含氟丙烯的催化剂及应用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2019

[3].解晓娟,张忠,赵华欣,万文,郝健.含氟咪唑啉型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9

[4].何逸波.含氟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

[5].朱逸伟,施一新.两种含氟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应用以及回收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5

[6].郭江平.新型含氟[N,Si,N,P]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乙烯基氨基酸酯共聚合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

[7].龚洁.含氟固体酸催化剂上的异丁烯齐聚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4

[8].朱逸伟.含氟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9].罗敏.Teflon负载含氟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0].夏傲,崔晗,柯丽,毛俊,李永强.微波水热法制备含氟钛酸铋系光催化剂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  

含氟酸催化剂论文-张海鸿,段晓卡,于方丽,唐健江,谢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