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结构论文-徐建平,尹作升,王维,周星兴,孙薇

机床结构论文-徐建平,尹作升,王维,周星兴,孙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机床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轴,前端密封,密封结构,主轴结构

机床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徐建平,尹作升,王维,周星兴,孙薇[1](2019)在《卧式加工中心机床主轴密封结构设计及选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轴是机床主要功能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机床的加工精度及加工性能。卧式加工中心机床主轴卧式布局,大流量冷却及加工尘屑极易污染主轴及主轴轴承,所以主轴部件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主轴前端密封结构设计及选用。重点介绍了机床设计过程中常见主轴结构类型及其主轴前端密封的结构及选用。(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S2期)

沈明明,李荣,刘祖国,汤耿,彭敏[2](2019)在《数控机床轴承结构振动谐响应及疲劳寿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数控机床用的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运转中的振型及结构疲劳寿命。首先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深沟球轴承的叁维模型,利用ANSYS对轴承进行模态及谐响应分析,获得轴承在固有振动频率以及在各阶次频率下的固有振型变化,同时借助有限元谐响应分析,确定了对轴承影响最大的模态频率。其次利用ANSYS中的Faigue模块对轴承进行了疲劳寿命研究,通过结合材料的S-N曲线理论以及Hertz接触理论,对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轴承强度工况下,固有频率1125Hz为结构共振最大点,且轴承的寿命范围为5937.7~1×10~6次,为后续轴承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涂锡瑶,薛家汉,胡琦,李嘉俊,王国桥[3](2019)在《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动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相关领域和机械制造业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为了促进市场相关领域的稳定性与基础性建设能力,需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数控机床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实际产品生产效率。在实际产品制造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手段内容的创新与发展,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来促进机械结构的生产与建设。本文对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促进数控机床改革与优化的措施,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21期)

张炜,谢宗华,常明升[4](2019)在《机床上下料专用工业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机器人是确保机床上下料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基础,适用于大批量、高重复性的加工场景,而为优化其应用性能,文章将以工业机器人的结构构成和工作原理为研究基点,引入SolidWorks软件建构工业机器人的叁维立体模型,透过对上下料机器人关键部件的静力学分析,确定结构设计的短板问题,并据此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以提升工业机器人负载及应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1期)

孙伦业,陈浩,王晖,付志波[5](2019)在《基于变密度法的电解加工机床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复杂型面/型腔零件电解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开展了可实现直线和旋转复合进给运动的卧式电解加工机床的优化设计工作。使用UG软件对卧式机床进行叁维建模,并将简化后的机床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静力学分析,依据变形分布云图和应力分布云图分析机床结构刚度;对运动台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确定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考虑结构工艺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再设计,实现了机床的轻量化设计目标。所研制出的电解加工机床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研究结果对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雷,张华,胡涞,陈华,丁宁[6](2019)在《基于BP与GA对非标机床结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工位非标机床既节约成本又运行稳定困难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对非标机床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以非标机床—齿轮淬火自动上料机为载体,提取非标机床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并对此建立多目标数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对关键部件优化分析,最终通过ANSYS Workbench对两种优化结果进行理论对比以及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本案例中,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的数据结果比神经网络优化出的数据更合理,其总体质量相差5.1%;同时所优化结果中最大位移变形值分别为0.00017968mm和1.2249mm;最大应力分别为0.6863MPa和0.057739MPa;前6阶模态值在4Hz至50Hz以内,同时为以后类似研究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7](2019)在《从CIMT2019看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创新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设计、计算机控制、材料、工艺、电气、工业设计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体。特别是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是数控机床整体功能的载体,决定了机床整体的加工能力和技术性能。国内外机床行业一直重视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不断突出新技术、新突破。笔者参加了近几年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在北京和上海举办(本文来源于《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期刊2019年05期)

徐开元,何玉安,蔡智勇[8](2019)在《基于公理化映射的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下料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提高数控机床自动化水平的有效手段。面向上下料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公理化映射机理的机器人结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方法流程,完成了桁架式上下料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实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使机器人设计过程更加系统化,并建立了机器人技术指标、功能规划和机械结构叁个领域之间的集成映射关系。(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卫东海,李克锐,杜兵,雷振,张善保[9](2019)在《焊接结构机床件的残余应力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焊接机床床身凭借其设计制造过程周期短、效率高、绿色环保、柔性高、价格成本低等显着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将成为床身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以钢板焊接结构代替铸铁件的趋势不断扩大。研究测试了国内外不同焊接结构机床件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所测床身的焊缝数量比较多,其最大残余应力为274. 4 MPa;滑鞍的结构尺寸较长(620 mm×2 700 mm×252 mm),属于矮长件,焊缝较长、筋板较多,其最大残余应力为300. 6 MPa;立柱的焊缝和筋板均相对较少、结构尺寸差异小,其最大残余应力为154. 9 MPa;所测国外某滑鞍的最大残余应力为129. 8 MPa,该滑鞍具有优良的结构设计、焊缝较少较短;优化结构设计、筋板布局和焊接工艺,采用合理的结构尺寸,减少和缩短焊缝是降低焊接结构机床件初始应力、获得高精度机床产品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焊接》期刊2019年08期)

黄智,吴湘,王洪艳,周涛[10](2019)在《整体叶盘磨抛机床叶片型面磨头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磨抛机床叶片型面砂带磨头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目标,对磨头支撑板开展变密度法拓扑优化设计.在完成磨头静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密度法拓扑优化理论分析.以磨头支撑板最优材料分布为基础,对磨头结构开展轻量化布局以及尺寸优化,获得了最终的磨头结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磨头质量总体来说相比原始结构减轻了8. 74%,并在动静力学性能方面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提升,较好地实现了磨头结构减重优化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机床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数控机床用的深沟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运转中的振型及结构疲劳寿命。首先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深沟球轴承的叁维模型,利用ANSYS对轴承进行模态及谐响应分析,获得轴承在固有振动频率以及在各阶次频率下的固有振型变化,同时借助有限元谐响应分析,确定了对轴承影响最大的模态频率。其次利用ANSYS中的Faigue模块对轴承进行了疲劳寿命研究,通过结合材料的S-N曲线理论以及Hertz接触理论,对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轴承强度工况下,固有频率1125Hz为结构共振最大点,且轴承的寿命范围为5937.7~1×10~6次,为后续轴承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床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徐建平,尹作升,王维,周星兴,孙薇.卧式加工中心机床主轴密封结构设计及选用[J].机械设计.2019

[2].沈明明,李荣,刘祖国,汤耿,彭敏.数控机床轴承结构振动谐响应及疲劳寿命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3].涂锡瑶,薛家汉,胡琦,李嘉俊,王国桥.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动态的探讨[J].南方农机.2019

[4].张炜,谢宗华,常明升.机床上下料专用工业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J].内燃机与配件.2019

[5].孙伦业,陈浩,王晖,付志波.基于变密度法的电解加工机床结构优化设计[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

[6].赵雷,张华,胡涞,陈华,丁宁.基于BP与GA对非标机床结构对比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7]..从CIMT2019看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创新与发展[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19

[8].徐开元,何玉安,蔡智勇.基于公理化映射的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9

[9].卫东海,李克锐,杜兵,雷振,张善保.焊接结构机床件的残余应力测试研究[J].焊接.2019

[10].黄智,吴湘,王洪艳,周涛.整体叶盘磨抛机床叶片型面磨头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标签:;  ;  ;  ;  

机床结构论文-徐建平,尹作升,王维,周星兴,孙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