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大幅放缓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东亚经济大幅放缓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一、东亚经济大幅减速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论文文献综述)

王家曦[1](2021)在《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战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所做之比较研究。本文认为,“经济外交”即某一国基于政治考量,透过权力相对关系,将经济工具作为媒介,针对特定的外交战略目标,由施动主体(国家、国家联合、国际组织等)对受动主体(同样为国家、国家联合、国际组织等)策动与控制,以引导或迫使受动主体服从施动主体的政策目标及利益诉求的行为。经济外交有两种形式,即“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中最为典型的两种经济外交,其涉及对象的广泛性、战略目标的多元性、战略手段的丰富性和战略效果的显着性,都为探讨经济外交的性质、作用和意义指明了方向。经济外交实践又作为国际社会体系和权力结构中的能动因素,形成了一个交叉嵌套、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战略交汇与互动,这就为在层次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对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进行比较研究创造了可能性。战后的美日经济外交处在相同或相近的时空背景下,面临共同但有所区别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所关注的即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对机遇和挑战的认知与因应,并尝试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加以探讨。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战后不同阶段中,美日两国进行了哪些经济外交实践?其发展和演变呈现出哪些特点?从理论视角看,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形成这些联系和区别的主要动因为何?这些动因又将如何影响美日两国经济外交的决策和实施?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回答,是本文展开研究的主要脉络。通过梳理美日两国经济外交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本文根据战略核心指向的转换与战略的调整和演进,梳理出以下几点研究发现:其一,战后初期是国际经贸新秩序的形成阶段,美日两国由于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权力资源的不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外交路径。美国通过经济外交塑造了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贸新秩序,并形成了更加专注于获得并维持经济权力的经济外交路径。而日本则通过积极在东南亚开展经济外交摆脱了战争带来的萧条与停滞,重建了自身的国际形象,并形成了更加专注于获得并扩大经济权利和利益的经济外交路径。其二,进入冷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全球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外交在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和权重都在持续上升。安全关切也成为经济外交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能源、贸易、高科技产品等涉及国际经贸的议题成为外交战略中安全关切聚焦的重点。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拥有压倒性的体量和优势的美日两国,其经济外交中的安全化构建也随之展开。贸易壁垒、贸易保护和经济制裁成为经济外交的新工具,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安全内涵。这一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国际经贸发展的形式和方向,也对此后两极格局的瓦解和新的全球经贸秩序形成埋下了伏笔。其三,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瓦解释放了压在国际经济贸易头上的安全重负。从20世纪末至今,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国际经贸大繁荣、大发展的催化剂。在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代后,面对变化了的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需要对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两大趋势做出战略回应。对于美国来说,“其他国家从自由贸易协定中获益过多”被界定为对美国经济安全的威胁。“域外国家”和“亚太地区主要参与者”双重角色之下的美国为了应对此种威胁,确保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便通过经济外交对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这一战略挑战做出了回应。而面对亚太区域的整合和域内国家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日本有以下几个战略主张:第一,以经济为手段建立美国、日本与欧洲三极国际新秩序;第二,加强美日安保及突显自己为西方国家一员,除了运用美日同盟关系与亚太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外,日本也以亚太先进民主化国家自居,主导亚太民主化;认为身为亚太民主国家,必要努力使亚太稳定与和平共存。回顾美日经济外交从形成到发展的整个变迁过程不难发现,经济事务在外交中的地位和权重是持续增加的。作为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相交叉的特殊领域,经济外交是国际关系领域中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对经济外交的既有研究中,经济外交的性质、手段、地位和作用受到较多关注。纵观二战以来的外交史,经济外交的作用不断强化,影响不断外溢,特别是在全球化将全人类空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之后,经济外交的更加不可替代。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外交倡导的“合作、互惠、共赢”理念并非总能在外交政策中占据主导,甚至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经济外交本身就会成为冲突和对抗的诱因。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入口,如何通过经济外交框架下的合作共赢和包容性增长重建国际社会的领导力和进步主义,经济外交如何在防范和化解冲突风险、拓展人类共同福祉、促进国际经济制度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是时代留给所有国际事务参与者们共同求索的一道考题。

包明齐[2](2016)在《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WTO等全球性经济合作框架受到消弱,区域经济一体化却加速推进,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兴起。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客观认识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需要,采取了形态各异的合作模式,从中寻求本国乃至本地区的利益最大化。对于中蒙两国而言,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一种必要的战略选择。无论是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政治局势的激变,还是中蒙两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均对中蒙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仍然相对缓慢,经济增长方式较为落后,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经济增长不断减速,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经济和传统产业部门衰退倾向较为显着。蒙古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消费与矿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速一度较快,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技术体系的进化停滞,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对外贸易的依赖性过高、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中蒙两国应利用好毗邻而居的地缘优势,提高相互信任度,加强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维护各自国家的统一以及维持国际力量的战略平衡,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这才是两国破解当前各自国内经济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以中蒙两国区域经济合作为研究主线,探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两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蒙古国是中国向西向北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蒙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促进两国合作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也能够实现两国长期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以及共同发展。因此,本研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共有七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价值,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和中蒙经贸合作研究动态,并且在这基础上设计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相关理论部分,主要对区域、区域经济合作、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对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后章节对中蒙区域经济合影响因素的剖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主要以纵观历史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和现状,并以空间经济学为依托,分析了中蒙长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领域特征和空间特征。当前,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启动阶段、停滞阶段、恢复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在中蒙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是主线,贸易和投资总额逐年增长,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一直成为蒙古国的最大投资国,1999年又成为了蒙古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与此同时,中蒙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环境保护等各领域的合作也迈进了快速稳步发展阶段。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两国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态势较好,但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缓慢、合作层次低等问题仍然显在。第4章从区域经济学、国际政治学、社会学、空间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中蒙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因素。我们认为两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而是国际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空间因素、社会人文因素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的衰退、产业革命的演进、经济区域化的加强、发达国家的战略变迁以及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蒙古国政策的反复性、区域治理系统的不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较差等因素的影响有利有弊,错综复杂;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两国的历史、文化、人口结构、城镇化、经济发展状况、相互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结构互补性、技术转移、市场潜力、资源空间分布、产业集聚区域的分布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第5章运用了SPSS17.0软件、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对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边贸易规模与两国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能源消耗、进口贸易之间在显着性水平0.01下呈正相关关系,与对外开放度、城镇化水平之间在显着性水平0.05下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口规模因素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性。与此同时,本论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中蒙贸易引力模型,进一步剖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部分因素对两国区域经济合作起到了正向作用,部分因素起到了负向作用。第6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的必要性和经济效应。经过实证分析我们得知,两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经济互补性较强,特别是蒙古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日益增加,加之双边贸易对蒙古国的经济增长起到的经济效应比较显着。第7章总结阐述了中蒙两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课题与发展方向,并针对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我们认为,中蒙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应该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推进。第一,双方应加强政府引领作用,强化政府推动力;第二,完善合作机构和框架,充分发挥各主体作用;第三,加快推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中蒙俄交通物流体系合作;第四,深化重点产业合作,加快建立境内外产业联动机制;第五,共建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第六,深化金融合作,提高边境结算范围和规模;第七,增强两国政治和文化交流,共同打造政治互信双边关系;第八,建立“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扩大双边贸易经济交往。总之,目前中蒙两国尽管区域经济合作缓慢、尚未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的条件,但是中蒙共建自由贸易区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战略选择。加之,中国高层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恰好对中蒙两国的进一步区域经济合作深化提供了机遇和新环境。与此同时,蒙古国是中国向西向北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蒙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将可以促进两国合作水平和层次的提升,也能够实现两国长期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以及共同发展。因此,本研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冯梁,冯玉军,韩锋,贺文萍,江时学,李绍先,李薇,刘江永,马晓霖,阮宗泽,陶坚,殷罡,袁鹏,张健,张琏瑰[3](2015)在《世界知识论坛2015 秩序、规则与中国方案之年——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文中认为"世界知识论坛2015"近日在世界知识出版社举办,论坛主题为"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在致辞中说:每年年底,《世界知识》杂志社举办"世界知识论坛",宗旨在于回顾过去一年的国际地区形势和中国外交取得的新进展,对未来一年的形势作出展望,帮助读者看清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所应承担的责任。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上各种危机和热点此起彼伏的一年,从乌克兰危机到叙利亚乱局、从"伊斯兰国"肆虐到欧洲难民潮、巴黎恐怖

胡增正[4](2014)在《基于汇率联动视角的东亚人民币板块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美元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首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从欧洲到拉美,再到亚洲,全球刮起一股“去美元化”的旋风,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等领域对美元的依赖。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反映了美元本位隐含的矛盾和问题,有迹象表明美元本位正逐渐走向衰落。危机以后,一种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其重心逐渐向中国倾斜,而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其中的关键力量。近年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人民币在东亚的地位日益凸显,东亚或已形成了人民币板块。本文首先从美元霸权、货币替代、原罪论和浮动恐惧论四个方面对东亚美元本位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深度剖析东亚美元本位走向衰落的缘由,以及东亚人民币板块崛起原因;然后,实证分析东亚人民币板块的状况。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人民币板块”正稳步崛起。从联动分析结果来看,韩元、林吉特、菲律宾比索、新加坡元、泰铢和台币与人民币汇率高度相关,并且它们之间也具有较高的相关度。从波动溢出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二次汇改后,人民币与韩元、菲律宾比索、台币和越南盾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人民币对港币和新加坡元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从东亚货币篮子权重分析结果来看,二次汇改后,剔除美元影响后的人民币汇率对港币、印尼盾、韩元、林吉特、新加坡元和台币影响显着;在不考虑美元影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对9个东亚货币的影响均是显着的。第二,东亚仍旧是一个强势美元区。从东亚货币篮子中美元权重来看,美元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元在东亚的地位削弱有限。第三,人民币在东亚地位显着提升,东亚俨然已形成了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是东亚货币汇率的重要参考,可以预计的是,人民币在东亚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发挥亚洲支柱货币作用。最后,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对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参与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金柏松[5](2013)在《全球化新阶段我国对外发展综合考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世界经济历史,全球化发展从16世纪中后期至今经历了大约400年,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全球化发展都会达到一个新水平、新内涵、新境界。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全球化发展曾经遭遇过各种危机的考验,经历过曲折、停滞时期,但大趋势向前、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未发生根本性动摇。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将进行发展模式、结构超级大调整,迎接世界生态危机等全球性挑战,掀起一场世界科技产业革命;面对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格局将展开重组等等,全球化呈现六大发展新趋势。反省我国对外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核心就是结构性矛盾,再就是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取得巨大进展,但安全合作、保障体系却还没有建立。根据全新认识,我们提出,应制定全球全领域合作新战略,与主要大国为伙伴,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全球安全保障体系,努力构建结构均衡、惠及广泛的全球开放式合作新秩序。同时积极改革对外旧体制,组建全领域统一对外的新体制。

何柳[6](2012)在《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文中认为近三十年来,台湾海峡两岸的经贸发展迅速扩大并日益深化。1992年,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2002年,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2003年起,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自此以后,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在这一过程中,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持续升高,而对美国出口依存度则不断降低。台湾主要对外贸易关系发生了重大转移,改变了过去长期且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局面。本论文针对这一现象,主要从1979至2008年间大陆对台政策、美台贸易的演变、台湾内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台湾外贸的主要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论文的主体共有五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和一个结语,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回顾了由50、60年代美国对台经济援助所开启的美台之间紧密的贸易关系,分析了“美援”对于美台经贸关系的深刻影响,以及之后美台之间投资、贸易情况。随后探讨了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到大陆之后两岸间贸易与投资的现状。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对台政治、经贸政策对于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及台湾当局的因应政策、大陆对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在此背景下,检视了台湾官方经贸政策的转变和台湾外贸关系的变化。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两岸从隔绝走向互动的主导因素,也是两岸经贸往来发生发展的政治前提;大陆对台经贸政策开启并主导着两岸转口贸易和间接投资的发展,是两岸经贸往来的决定因素。在大陆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从70年代末期开始两岸间的转口贸易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期已经初具规模。从80年代后期开始,大陆给予台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快速增长,台湾当局又有限地放松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企业将其海外生产基地逐渐扩展到中国大陆,由此导致对美直接出口的减少和对大陆出口半成品和机械设备的增加,台湾对大陆出口的扩大则伴随着其对美国出口的下降。所以,在台商投资的带动下,两岸间接贸易规模和数额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以致最终大陆于2002年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第三章主要检视了1979至2008年这30年间,美台贸易关系的演变轨迹。从美国方面的因素探讨了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的原因,并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就整体而言,美台贸易总额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其双边贸易的密切程度和依赖程度却在不断下降,美台贸易在各自贸易格局中的比重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台湾外贸已经改变了过去片面倚靠美国市场的局面。第四章主要检视了近三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探讨台湾内部政治、社会和经济转型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台湾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影响。政治转型和社会运动的频仍导致台湾经济发展受非经济因素的干扰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困境;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取代竞争使得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两岸经贸的迅速发展适时地成为台湾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且对其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不断扩大和深化,大陆市场最终取代美国市场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1979至2008年这三十年之间,台湾主要贸易对象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分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加强对于未来两岸政治统一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指出台湾的经济前途在大陆。

陈奉先[7](2012)在《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1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总量达到3.18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量的30.3%,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二位日本的2.5倍。建国初195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量仅为1.57亿美元,至改革开放初(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未突破十亿美元。然而此后中国外汇储备逐年稳步增加,1982年突破百亿大关,1996年突破千亿大关。2000年后中国外汇储备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06年、2009年和2012年相继突破一万亿、两万亿和三万亿大关。客观上讲,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其直接原因在于中国入世后“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长期实行优惠的引资政策作用的结果。迅速累积起的高额外汇储备增强了中国应对国际收支波动、稳定汇率的能力,提升了投资者对于中国应对货币金融危机的信心。福兮祸之所伏。中国高额、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现行汇率制度以及结售汇规定的约束下,外汇储备增长的“通货膨胀”效应愈加明显。虽然货币当局强力冲销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冲销成本问题愈加突出;其次,高额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升值压力与日俱增,而货币当局针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指数却波动更加剧烈,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干预面临着平抑汇率过度波动与“完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汇率由市场决定)”的两难选择;再次,在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的束缚下,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能受到一定限制;最后,在全球金融震荡不断的背景下,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问题引起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分散外汇储备资产规避风险,成为外汇管理部门棘手的难题。如何理解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制度性成因和直接诱因?外汇储备激增对国内物价形势、人民币汇率压力以及货币当局政策独立性在数量上有何影响?如何切断外汇储备增长的“通货膨胀”渠道?如何确定中国最优的外汇储备数量?如何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多余量”?愈演愈烈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催生了东亚外汇储备库,这其中各国的成本收益如何?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能否有效降低各国外汇储备持有量?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还应如何优化?这都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1)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制度性根源在于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政策性根源在于强制结售汇制、银行外汇头寸限额以及固定(或者说钉住一揽子货币)汇率体制,直接原因则在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盈余以及“投机性”资本流动;(2)切断外汇储备的“通货膨胀”渠道是降低外汇储备对物价影响、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少外汇储备冲销成本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升值压力的关键。而这一选择需要货币当局向财政部门“移权”,建立“财政部门主导、外汇管理部门配合”的外汇管理体制;(3)在计算中国最优的外汇储备数量问题上应首先考察自身持有外汇储备的诸多动机,在确定中国持有外汇储备动机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同时按照货币分析法的观点,在确定最优外汇储备量的时候也应充分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状况的影响;(4)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通过“俱乐部效应”减少东亚经济体之间的外汇储备竞争,增加抵御金融风险的整体实力,并且在东亚外汇储备库中的份额和影响力。既有的研究表明,人民币在东亚经济体中的影响日益增加,更多的东亚经济体选择(或者说“倾向”)钉住人民币,中国应进一步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加人民币在东亚货币中的“区域主导货币”的地位,减少东亚和自身对美元的依赖;(5)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应借鉴发达经济体成熟的管理模式,增加透明度和独立性,强化内控机制和外部风险控制的制度建设。全文共九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外汇储备管理理论简述,主要对外汇储备的内涵、功能、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进行简介,同时综述了外汇储备最优数量、最优币种结构和最优资产结构的经典计算方法。第三章首先介绍中国及世界外汇储备概况、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从直接性、政策性和制度性三个角度剖析中国外汇储备激增的成因,并对外汇储备未来走势进行预测。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外汇储备激增对国内物价、人民币外汇市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影响以及货币当局冲销政策的效果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效果。实证研究表明外汇储备激增与国内物价存在内在联系,面对外汇储备的“通胀渠道”,货币当局一直进行强力的冲销,尽管冲销效果不错,但冲销成本不容忽视。在外汇储备激增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的问题上,本文使用“模型依赖(Model Dependent)"的Weymark指数估计了1996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Exchange Market Pressure Index, EMP)和央行外汇干预指数(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 Index, EMI),并将其与其他7种“模型非依赖型(Model-Free Measurement)"模型所估计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干预指数进行对比,实证结果显示1996年来人民币总体上面临着升值压力,但不同时期压力存在显着的差异:1996年-2000年期间货币当局的升值压力逐渐减少,也可以认为此间货币当局面临着一定的贬值压力;2000年-2006年间货币当局的EMP指数一直呈现下降态势,说明此间货币当局面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2008年以后EMP指数再度上升,说明货币当局的升值压力逐渐缓解,甚至在2011年前后出现强烈的贬值压力。样本期间中央银行平均干预指数1.155,说明我国央行实行的是强势干预政策。针对外汇储备增加与中国面临的“三元悖论”问题,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发现中国货币当局还是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证自身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对于货币当局政策独立性不存在显着的影响。第五章是从亚洲总体的角度探讨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对亚洲44个经济体分析亚洲外汇储备增长的共同原因以及在经济体不同发展程度(收入水平)、汇率制度和地域上持储行为的差异。本章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剖析亚洲经济体囤积外汇储备的动机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亚洲经济体外汇储备囤积行为存在着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重商主义动机和攀比动机;从存量上看,交易性动机和基于预防资本外逃的预防性动机作用最大,但前者比较稳定,后者是驱动外汇储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攀比动机和基于预防经常项目波动的预防性动机存在着上升的趋势,成为驱动外汇储备变化新的因素;此外,持储动机在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汇率制度经济体中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性。第六章使用1992-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利用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从数量和持有动机角度考察了中国最优外汇储备的持有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最优外汇储备持有行为体现着交易性、预防性、重商主义和攀比四种动机;交易性动机和攀比动机对最优外汇储备持有行为的影响最大,预防性动机在2006年以后逐渐强化,而重商主义动机和汇率因素的影响微弱,攀比动机呈现明显的危机驱动型特征;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显着地受储备缺口和货币缺口调整的影响;中国的实际和最优外汇储备量自2002年起陡增,但后者始终低于前者;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资本管制和强制结售汇制以及汇率弹性不足导致中国的储备缺口调整系数λ较低并最终导致中国最优外汇储备量不断攀升。同时本章还对比了动态调整模型下最优外汇储备量与传统经验比率法、成本收益法下最优数量之间的差异。第七章主要就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成因、制度缺陷和绩效评估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东亚外汇储备库建立的经济动因,随后利用“保险指数(Coverage Ratio)"方法具体测算了东盟10+3在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中的收益和成本问题,随后探讨了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制度性缺陷以及在在外汇储备库建设过程中中国的角色扮演问题。第八章主要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改进。该章首先概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总体框架,并对中国持有的以美元标价的外汇储备资产收益状况进行实证估计,结果发现2002年-2010年中国持有的以美元标价的外汇资产整体名义收益率为2.59%,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并考虑汇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后,实际收益率仅为0.27%。随后本章对中国所持外汇资产的管理绩效通过“变异系数”指标进行考察,发现中国的外汇资产管理效率低于比利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但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文中对这一“吊诡”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针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设计了“财政接管”的外汇储备管理框架,并对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的协调分工进行细化。就外汇储备本身的管理而言,本文提出按照外汇储备功能分层管理的思想,并对投资、管理思路进行细化。同时,就外汇储备管理的治理结构、透明度和外部监管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全文总结。本文存在的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有:(1)在分析思路上,针对外汇储备成因从制度上、政策上和直接诱因三个角度剖析外汇储备激增的成因,使成因分析更全面、深入;(2)系统的考察了外汇储备对国内物价的冲击、对外汇市场造成的压力以及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的影响,同时估计了中央银行货币冲销的效果、外汇市场干预效果;(3)在分析最优外汇储备量时,突破了以前线性模型中“外汇储备均衡”的缺陷,利用动态调整模型确定中国最优外汇储备量,使分析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对持有外汇储备的不同动机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并从调整系数的角度分析中国最优外汇储备高企的成因。这在以前研究中鲜有涉及;(4)不同于以往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角度论述减少中国外汇储备的路径,而是从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角度分析其对减少中国乃至东亚外汇储备囤积的作用;(5)在分析方法上不仅有亚洲整体的横向面板数据分析,也有针对中国的纵向时序分析,所用数据不仅有年度、季度的低频数据,也有月度的乃至周、日的高频数据,从而使研究更加全面和稳健;(6)首次论述了“财政主导,央行配合”的外汇储备管理思路、框架。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1)在分析中国最优外汇储备量时使用的是1992年-2010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考虑到变量比较多但时间维度相对较短,有可能会影响自由度。对于进口倾向m出现与逻辑和经验不吻合的系数符号,文中解释不足;(2)对于外汇储备的投资途径,由于数据限制,本文并未考虑投资于黄金这个重要的渠道;(3)限于篇幅,本文仅围绕着外汇储备最优数量展开分析,但外汇储备管理不仅包括数量管理,还应涵盖结构管理(币种结构、资产结构、地域结构)、风险管理(汇率风险、违约风险等)这两个方面。

王艳红[8](2011)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影响与现实借鉴》文中认为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然而,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再次表明,该问题不仅远未解决,而且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重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无疑是防止类似危机再次重演的最理想选择,但可能却是个长期内才‘能实现的目标。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推动以美元为核心的储备体系多元化成为更为可行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大背景,在对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演进、成因、影响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如何充分利用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储备体系,这不仅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应积极参与改革,稳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从长远来看,这对构建最终将人民币囊括其中的储备货币多元化格局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继而介绍了有关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研究文献与研究现状,接着对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下简单界定,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案及其相应的结构安排。第二章为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制度演进。为了详尽探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影响、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从制度演进角度回顾一下多元化储备体系的发展历程是完全必要的,依据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程,本章相应地分为黄金—英镑储备体系、美元—黄金储备体系、走向多元化储备体系等三个部分。第三章为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分析。详尽探析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与背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现行国际储备体系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且有助于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本章认为,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主要工业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特里芬难题”难以克服、主要工业国的态度转变、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需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等几个方面。第四章为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单元化储备体系相比,尽管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包括“特里芬难题”的相对解决、促进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国际储备资产币种管理的相对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缓解与纠正、各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与来源多元化等;然而它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部分克服原有体系弊端的同时,也给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主要表现为“新特里芬难题”与全球经济失衡相互交错、全球流动性过剩与世界性通胀、造成国际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国际游资投机危害加剧等。第五章为未来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趋势。多极化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最终要在货币层面上得以体现,竞争性储备货币将频现。随着欧元区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及亚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成长,以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新兴国家货币并存的储备货币多极化格局将更趋均衡。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应从短期、中期、长期等“三步走”战略出发,即短期构筑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实现改革的现实性目标;中期达成强化后的SDR与多元储备货币和谐并存,实现改革的可行性目标;长期创设单元化的世界货币,实现改革的理想化目标。第六章为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借鉴,本章不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而且也揭示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最终落脚点。国际储备货币从单元化到多元化成为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实选择与基本方向,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是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和美国国债的持有国,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以期在新的起点上为本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更好的国内外环境。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为了减轻在对外贸易与跨境投资等方面对美元的依赖程度,降低外汇储备风险,中国应该积极警惕外储风险,避免落入陷阱;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促使外汇储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汇改,增强货币政策弹性;加强区域性货币合作,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当前中国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最大程度减少外汇储备和汇率风险的最现实举措。

马兰起[9](2010)在《脆弱性博弈与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的创建 ——以东亚贸易、金融领域合作制度建设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如何创建?”研究国际制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以霸权稳定论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为代表。霸权稳定论认为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无法创建,而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在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能否创建,取决于各行为体能否认识到共同利益。运用东亚(“10+3”)贸易领域制度建设滞后、金融领域制度顺利发展的现实,可以证否霸权稳定论的不能创建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有共同利益就能够创建的结论。所以,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解释力不足。就此问题,本文提出假设:在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将经历脆弱性博弈的过程。国际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在霸权体系下由霸权供给,这一点为学界所共识;但是在非霸权体系下,也就是在均势状态下,国家之间,尤其是主要国家之间关注相对收益,对即使有供给意愿的国家所应该享有“选择性激励”也刻意降低。并且,国际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即无论谁供给大家都受益,决定了国家的搭便车偏好。这样,在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的创建便陷入集体行动困境。那么国际制度在非霸权体系下如何创建呢?在国际制度缺失时,国家都在遭受着损失,缺失时间越长,国家的损失越大,国家的损失忍受力便越弱,因此脆弱性便越强,脆弱性博弈便成为国际制度创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脆弱性分为绝对脆弱性和相对脆弱性,绝对脆弱性指国家的绝对损失,相对脆弱性指国家之间损失的比较。绝对脆弱性决定着博弈持续的时间,当国家因为公共产品缺失所遭受的损失或预期损失超过因供给公共产品所需担负的成本时,便会采取积极行动;相对脆弱性影响着国际制度成本的分配,一般相对脆弱性较强的国家对于创建国际制度最为积极、担负成本的意愿也最强。在东亚,贸易领域“10+3”自由贸易区之所以迟迟没有建成,在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WTO成员国,关税已经很低,这样东亚各国贸易转移效应不高,贸易绝对脆弱性不强,所以博弈持续的时间便相对较长;金融领域,之所以合作进展顺利,如建成东亚外汇储备库和亚洲债券基金等,在于1997年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金融绝对脆弱性彰显,因此缩短了博弈时间,另外,受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泰国以及东亚国家的最大债权国日本金融相对脆弱性最强,因此在危机后的金融合作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齐欢[10](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二、东亚经济大幅减速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亚经济大幅减速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内容与章节设置
第一章 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的理论工具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主要理论工具:新现实主义与权力转移理论
    第二节 研究路径:战后美日经济外交的发展阶段的总结及比较
第二章 “权力”与“权利”之辩:美日经济外交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战后初期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
    第二节 案例分析:战后初期美日经济外交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比较研究:美日经济外交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安全化”:冷战背景下美日经济外交的演化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冷战中美日经济外交的“安全化”进程
    第二节 案例分析:美日经济外交“安全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比较研究:美日经济外交对“安全化”的认知与回应
第四章 机遇、挑战与回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整合与美日经济外交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经贸整合与美日经济外交
    第二节 案例分析:美日经济外交的“重新校准”
    第三节 比较研究:亚太区域经贸整合中的机遇、挑战与美日经济外交的回应
结论
    研究发现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
        2.1.2 区域经济合作
        2.1.3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
    2.2 国际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2.1 区域分工理论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3 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3.1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3.3 新区域主义与地缘经济理论
第3章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历程、现状以及特征
    3.1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历程
        3.1.1 启动阶段
        3.1.2 停滞阶段
        3.1.3 恢复阶段
        3.1.4 深化阶段
    3.2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3.2.1 贸易领域
        3.2.2 投资领域
        3.2.3 其他领域
    3.3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
        3.3.1 长期趋势特征
        3.3.2 合作领域特征
        3.3.3 合作空间特征
第4章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国际环境因素
        4.1.1 世界经济衰退
        4.1.2 产业革命的演进
        4.1.3 经济区域化
        4.1.4 发达国家的战略影响
    4.2 政策因素
        4.2.1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
        4.2.2 蒙古国政策的反复性
        4.2.3 跨境区域治理系统的不完善
        4.2.4 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较差
    4.3 社会人文因素
        4.3.1 历史因素
        4.3.2 文化因素
        4.3.3 人口老龄化
        4.3.4 人口结构与分布
        4.3.5 城镇化
    4.4 经济因素
        4.4.1 两国经济发展现状
        4.4.2 相互的贸易依存度
        4.4.3 结构互补性
        4.4.4 技术转移
        4.4.5 市场潜力
    4.5 空间因素
        4.5.1 地缘因素
        4.5.2 资源空间分布
        4.5.3 产业集聚区域分布
        4.5.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第5章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1.1 贸易引力模型
        5.1.2 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5.1.3 相关分析结果
    5.2 中蒙贸易引力模型检验过程与结论
        5.2.1 中蒙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5.2.2 指标指定与数据来源
        5.2.3 模型结果及分析
第6章 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与经济效应分析
    6.1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6.1.1 经济结构互补性明显
        6.1.2 双边贸易结合程度较高
    6.2 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模型建立
        6.2.3 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
第7章 促进中蒙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关于中蒙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7.1.1 关于中方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7.1.2 关于蒙方影响因素的对策建议
    7.2 关于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7.2.1 加强政府引领作用,强化政府推动力
        7.2.2 完善合作机构与框架,充分发挥各主体作用
        7.2.3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交通物流体系合作
        7.2.4 深化重点产业合作,建立产业联动机制
        7.2.5 共建自由贸易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7.2.6 深化金融合作,提高边境结算效率
        7.2.7 增强政治文化交流,打造政治双边互信
        7.2.8 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扩大经贸交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汇率联动视角的东亚人民币板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东亚人民币板块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货币篮子研究
        1.3.2 区域货币锚效应研究
        1.3.3 汇率波动关系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东亚美元本位理论分析
    2.1 美元霸权论
    2.2 货币替代论
    2.3 原罪论
    2.4 浮动恐惧论
3 东亚美元本位走向衰落与人民币崛起的成因分析
    3.1 东亚美元本位走向衰落的原因分析
        3.1.1 单一国际货币的弊端——美元的“新特里芬困境”
        3.1.2 金融危机爆发侵蚀美元国际地位
        3.1.3 新兴经济体“去美元化”挑战美元霸权
    3.2 人民币东亚崛起的成因分析
        3.2.1 中国经济日益崛起
        3.2.2 中国“市场提供者”角色显现
        3.2.3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3.2.4 人民币日益成为东亚的主要参考货币
4 东亚人民币板块实证分析
    4.1 东亚货币与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相关性分析
        4.1.1 2005 年 7 月以来东亚货币汇率走势分析
        4.1.2 东亚货币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分析
    4.2 东亚货币与人民币汇率波动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数据选取和说明
        4.2.3 VAR-MVGARCH-BEEK 模型估计
    4.3 东亚货币篮子权重实证分析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选取和说明
        4.3.3 货币篮子模型估计
    4.4 小结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星移斗转: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向祖国大陆
    第一节 跨洋经济“蜜月”:台湾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
        一、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
        二、 美国——台湾最重要的市场
    第二节 两岸经贸“蜜月”:台湾融入祖国大陆市场
        一、 台湾对大陆的投资
        二、 大陆——台湾最重要的市场
    小结
第二章 祖国大陆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的作用
    第一节 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及台湾当局的因应政策
        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提出和升华(1979-1986 年)
        二、 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1987-1994 年)
        三、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分裂”、反“台独”(1995-1999 年)
        四、 新形势下的对台政策“新思维”(2000-2008 年)
    第二节 大陆对台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一、 优先发展对台贸易的政策(1979-1985 年)
        二、 台商投资优惠政策的制定(1986-2000 年)
        三、 构建政党交流平台,开启互利双赢(2001-2008 年)
    第三节 大陆对台政策对于台湾主要外贸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一、 台湾官方经贸政策的转变
        二、 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的变化
    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与台湾贸易关系的不断衰退
    第一节 逆势上扬的美台贸易(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一、 前所未有的贸易繁荣
        二、 贸易失衡问题的凸显
        三、 美台双边贸易谈判
        四、 美台贸易失衡的原因及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
    第二节 激烈的美台贸易摩擦(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一、 平稳增长的美台贸易
        二、 美台贸易冲突的激化
        三、 美台双边贸易谈判
    第三节 新形势下的美台贸易(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1 世纪初期)
        一、 美台贸易的波动起伏
        二、 美台自由贸易协定
    小结
第四章 台湾经济发展内外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战后至 80 年代中期之前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二节 台湾内部环境的巨大变化
        一、 政治、社会的变革
        二、 经济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台湾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四节 内外环境的变迁对于台湾外贸主要市场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小结
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1.3.1 逻辑框架
    1.3.2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创新、不足与改进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不足
    1.4.3 改进方案 2. 外汇储备管理基本理论
2.1 外汇储备的界定
2.2 外汇储备的功能
    2.2.1 支持货币发行的功能
    2.2.2 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
    2.2.3 清偿债务、防御危机
    2.2.4 干预市场、稳定汇率的功能
    2.2.5 防范资本投机、稳定经济运行
2.3 国际收支调节相关理论
    2.3.1 吸收分析法
    2.3.2 货币分析法
2.4 最优外汇储备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简述
    2.4.1 关于“充足”与“最优”
    2.4.2 最优(充足)外汇储备量的研究方法
    2.4.3 外汇储备币种和资产结构的研究
2.5 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 3.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
3.1 全球外汇储备分布状况
3.2 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3.2.1 1950年—1977年的外汇储备极度匮乏时期
    3.2.3 1978年—]992年外汇储备剧烈波动阶段
    3.2.4 1992年—2002年外汇储备平稳增长阶段
    3.2.5 2002年—2011年外汇储备急剧增长阶段
3.3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预测分析
3.4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产生机制
    3.4.1 高额外汇储备的直接原因: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角度说起
    3.4.2 高额外汇储备的政策性原因:从强制结售汇制度说起
    3.4.3 高额外汇储备的制度性原因:从经济增长模式说起 4. 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
4.1 “外汇储备—物价”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
    4.1.1 “储备—物价”的理论机制
    4.1.2 “储备—物价”机制在中国的实际情况
    4.1.3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既往研究综述
    4.1.4 储备累积对物价影响的实证考察
4.2 货币冲销:理论演进与中国实践
    4.2.1 货币冲销理论与研究综述
    4.2.2 中国的货币投放机制与央行的冲销操作
    4.2.3 中国货币冲销效果的实证考察
4.3 储备累积与外汇市场压力:针对中国的考察
    4.3.1 外汇市场压力的研究综述
    4.3.2 外汇市场压力和外汇市场干预的定义与指标
    4.3.3 外汇市场压力模型及中央银行干预指数的构建
    4.3.4 外汇储备与中国外汇市场压力的实证考察
4.4 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三元悖论”的实证检验
    4.4.1 三元悖论的内涵
    4.4.2 对“三元悖论”的检验:一个文献回顾
    4.4.3 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考察:基于三元悖论的视角 5. 预防性持有、攀比效应与亚洲经济体外汇储备囤积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综述
    5.2.1 交易性动机论
    5.2.2 预防性动机论
    5.2.3 重商主义动机论
    5.2.4 攀比效应论
    5.2.5 其他观点
5.3 研究设计
    5.3.1 分析框架
    5.3.2 数据与变量
5.4 实证考察及分析
    5.4.1 模型
    5.4.2 基准回归
    5.4.3 持储行为的差异性
5.5 总结 6. 中国最优外汇储备:数量特征、动机分解与调整速度
6.1 引言
6.2 最优外汇储备问题研究综述
    6.2.1 经验比率法(Rules of Thumb)
    6.2.2 成本—收益法(Cost-Benefit Approach)
    6.2.3 回归分析法(Regression Approach)
6.3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6.3.1 外汇储备动态调整路径
    6.3.2 货币因素的引入
    6.3.3 最优储备量模型
6.4 实证考察
    6.4.1 数据
    6.4.2 中国货币市场失衡状况的估计
    6.4.3 中国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
    6.4.4 中国的最优外汇储备的数量特征和动机分解
    6.4.5 关于储备缺口调整系数入的讨论
6.5 结论与思考 7. 东亚外汇储备库:成本收益、治理缺陷与中国选择
7.1 前言
7.2 外汇储备库问题研究回顾
7.3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产生
    7.3.1 东亚外汇储备库产生的经济动因
    7.3.2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产生
7.4 东亚外汇储备库参与方的收益与成本
    7.4.1 外汇储备库“保险指数”理论
    7.4.2 东亚外汇储备库“保险指数”的实际测算
7.5 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制度缺陷
    7.5.1 贷款的金额与条件
    7.5.2 参与动力
    7.5.3 治理结构
7.6 改革的方向、难点与中国的选择 8.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进
8.1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现状
    8.1.1 管理架构
    8.1.2 投资策略
    8.1.3 管理绩效
8.2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存在的问题
    8.2.1 固定汇率制、强制结售汇制和资本管制的负面影响
    8.2.2 外管当局的投资策略与管理效果
8.3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8.3.1 “财政接管”外汇储备管理的框架
    8.3.2 外汇储备分层管理
    8.3.3 治理结构、透明度、外部监管及其他 9.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影响与现实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有关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研究
        二、有关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研究
        三、有关国际储备币种管理与优化的研究
    第三节 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
        二、国际储备的概念
        三、国际储备货币与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第四节 研究方案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案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制度演进
    第一节 国际金本位制度:黄金—英镑储备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演进历程
        二、国际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及其特点
        三、国际金本位制的缺陷及崩溃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黄金储备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美元地位的制度保障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与弊端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走向多元化的储备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储备的制度认可
        二、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演进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主要工业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
        一、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二、日本经济起飞
        三、德国经济崛起
        四、欧盟壮大
        五、新兴市场崛起
    第二节 "特里芬难题"难以克服
        一、"特里芬难题"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二、补救措施的相继失败
    第三节 主要工业国的态度转变
        一、美国迫不得已愿意部分降低美元的支配地位
        二、西德、日本等硬币国家愿意将本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第四节 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需要
        一、美元危机与贬值构成了多元化管理的压力
        二、马克、日元等硬币升值催化多元化管理的动力
    第五节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一、"美元两难"的症结难消
        二、无序的汇率制度助长了全球流动性泛滥和汇率风险
        三、美元的国际循环模式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核心要素
        四、权威、独立的国际金融协调机构与制度的缺位
第四章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
        一、"特里芬难题"的相对解决
        二、促进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三、国际储备资产币种管理的相对改善
        四、全球经济失衡的缓解与纠正
    第二节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难题
        一、"新特里芬难题"与全球经济失衡相互交错
        二、全球流动性过剩与世界性通胀
        三、造成国际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
        四、国际游资危害加剧
第五章 未来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新形势下多元货币竞争加剧
        一、美元:挑战严峻、优势尚存
        二、欧元:收益丰厚、困境并存
        三、日元:初期成功、后期遭阻
        四、人民币: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第二节 国际储备体系改革"三步走"的路径选择
        一、短期构筑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实现改革现实性目标
        二、中期使强化版SDR与多元储备货币并存,实现改革可行性目标
        三、长期创设单元化的世界货币,实现改革的理想化目标
第六章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借鉴
    第一节 警惕外储风险、避免落入美元陷阱
        一、中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严重威胁
        二、"美元陷阱"的动因
        三、摆脱"美元陷阱"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外推改革进程,内促多元策略
        一、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演变成为中国的利益关切点
        二、实施多元储备与投资策略
    第三节 积极推进汇改、增强汇率政策弹性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市场化选择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缺乏弹性的主要成因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
    第四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积极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
        二、完善健全金融市场
        三、适度鼓励人民币境外流通、放宽出入境限制
        四、推动资本项目开放进程,解决境外人民币回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9)脆弱性博弈与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的创建 ——以东亚贸易、金融领域合作制度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验证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国际体系
    第一节 国际体系概念辨析
        一、国际体系
        二、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三、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
    第二节 霸权体系与非霸权体系
        一、霸权与非霸权体系
        二、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创建的特点
    第三节 全球体系与地区体系
        一、全球体系与地区体系关系辨析
        二、东亚地区体系的演变及其制度创建特点
第三章 国际制度与国际公共产品
    第一节 国际制度
        一、国际制度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国际制度研究历程
        三、国际制度概念辨析
    第二节 国际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
        二、国际公共产品及其分类
    第三节 国际制度与俱乐部国际公共产品
        一、国际制度是否为国际公共产品之争
        二、国际制度是俱乐部国际公共物品之辩
第四章 脆弱性博弈
    第一节 脆弱性
        一、脆弱性概念辨析
        二、国家脆弱性来源
    第二节 脆弱性博弈
        一、博弈论
        二、博弈论与国际关系
        三、脆弱性博弈概念辨析
        四、脆弱性博弈与博弈论
第五章 脆弱性博弈与国际制度创建
    第一节 国际制度的功能与供给需求
        一、提供信息、降低成本
        二、规范行为、增强预期
        三、解决争端、促进合作
        四、缓解危机、扩大公益
    第二节 国际制度的供给稀缺性
        一、国际制度稀缺性表现
        二、国际制度稀缺性原因
        三、国际制度稀缺性的已有可能解决方案
    第三节 避损驱动与国际制度创建
        一、国际制度创建问题与博弈模式转换
        二、脆弱性博弈与制度成本供给意愿增强
        三、小结
第六章 东亚各国贸易脆弱性与自由贸易区创建困境
    第一节 东亚非霸权体系特征与制度创建
        一、东亚的非霸权体系特征
        二、区域外大国对东亚制度建设的干预
    第二节 东亚各国贸易脆弱性与FTA 创建困境
        一、FTA 功能与公共产品属性
        二、东亚FTA 建设滞后现状
        三、对各自劣势产业的保护与脆弱性博弈
        四、贸易绝对脆弱性较低与FTA 创建困境
第七章 东亚各国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区域合作顺利发展
    第一节 东亚各国金融的绝对脆弱性及其原因
        一、东亚各国金融的绝对脆弱性
        二、东亚金融危机根源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尽人意
    第二节 东亚各国金融相对脆弱性与区域金融合作进展
        一、东亚金融危机之前的东亚金融合作
        二、东亚各国金融相对脆弱性与合作意向
        三、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所取得金融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0)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界定
        二、研究意义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中国的研究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一、经验
    二、教训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东亚经济大幅减速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D]. 王家曦. 外交学院, 2021(11)
  • [2]中蒙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包明齐. 吉林大学, 2016(08)
  • [3]世界知识论坛2015 秩序、规则与中国方案之年——2015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J]. 冯梁,冯玉军,韩锋,贺文萍,江时学,李绍先,李薇,刘江永,马晓霖,阮宗泽,陶坚,殷罡,袁鹏,张健,张琏瑰. 世界知识, 2015(24)
  • [4]基于汇率联动视角的东亚人民币板块研究[D]. 胡增正. 广东财经大学, 2014(02)
  • [5]全球化新阶段我国对外发展综合考量[J].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金柏松. 经济学动态, 2013(02)
  • [6]中国台湾主要外贸市场从美国转移到祖国大陆的原因探析(1979-2008年)[D]. 何柳. 武汉大学, 2012(10)
  • [7]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影响与数量管理[D]. 陈奉先.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2)
  • [8]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影响与现实借鉴[D]. 王艳红.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9]脆弱性博弈与非霸权体系下国际制度的创建 ——以东亚贸易、金融领域合作制度建设为例[D]. 马兰起. 外交学院, 2010(12)
  • [10]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东亚经济大幅放缓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