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试析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山西省长治市046011)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化席卷全球,使地球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在这种机遇下,电力通信悄然兴起,不断发展,势头迅猛、前途一片大好,但是我国电力通信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环节中存有风险。文章研究了电力通信发展的技术措施,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开拓策略,以期对我国电力通信的顺利、飞速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力通信;发展趋势;应对措施;网络技术;IP技术

电网系统能更安全、更稳定的运行是以电力通信的安全运营为基础的。电力通信己成为电网系统的重要支柱。我国作为一个电力大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电力通信作为电能安全、连续、可靠供应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纵观我国电力通信发展现状,我国的电力通信正在进行着飞速发展。

1、我国电力通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网络方面

我国电力通信网络当前虽然己较为完整,通信方式也实现了多样化,但纵观全球的电力通信发展大趋势,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力通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大区域电网互联互通的新形势,我国目前的电力通信网络还有待扩大,电力通信网络还不能有效满足未来电力市场各项业务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下列五点:

1.1.1通信网络结构薄弱。星型结合树型的复合型网络是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当前主要采用的主干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互联性不强,并且很难构成电路迂回,因此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可靠性。

1.1.2干线缺乏足够的传输容量。通信网络主干电路容量较小,只有部分相对较大,而通信主干电路当前又存在十分严重的区段化使用,这样网内主要节点问便没有充足话路,这种现状己对当前开拓宽带新业务形成了极大制约。

1.1.3电路利用水平不高。电力专用通信网没有足够的话路容量,加之利用上的不充分,直接影响了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前管理体制的制约,致使区段电路利用不充分,而采用传统的PDH传输制式,又不能依照实际需要决定上下话路,造成这些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电力系统数据传输业务应用的不充分。

1.1.4通信网缺乏完备的规范、标准。电力通信网规范、标准若发展不足、不完备,会严重制约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巫需对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体制、规范、标准进行改进、完善。

1.1.5网络接入系统较薄弱。用户的接入系统使用的通信网主要为普通电话线,这种通信可靠性差、比较薄弱,同时用户电路接口大多采用的也是模拟信号接口,这样不利于传输高速数据,对网内多种业务的进一步深层次发展会造成影响。

1.2管理方面

我国的网络管理系统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只能实现一些简单的分路监测电路与控制电路。加之缺乏统一的通信规约与接口,网内存在多元化的设备与通信方式,这样便很难全部收集网管系统所需信息,一个完整的网管系统便很难集成。

2、我国电力通信发展的技术措施

为使电力通信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生产,应统筹全局、全面考虑通信网络,应依据普遍服务的原则,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最新电信网技术,促进其飞速发展。

2.1网络技术

当前虽然电力通信网在我国己基本发展成为数字网,但很多地区还只是存在于物理意义方面,点对点通信仍然为很多地区的主要通信方式,要想使通信真正实现网络化,还必须有逻辑网融入,这样通信网络的具体功能与巨大效益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使电力通信网更可靠,才更有利于各种业务的传输。对于当前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应在现有设备资源上重视网络化实现研究,并应对一些网络管理技术与同步技术进行重点解决。

2.2宽带综合通信平台技术

电力通信网络在我国规模较小,进行逐级划分后,不仅会出现通道资源紧张等现状,而且还会降低利用率。要对这种现状进行改变,应以综合通信平台为基础来建立电力通信网络,应重视(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的研究,具体应包括研究接口标注、如何转换ISDN协议等,逐步把ISDN窄带转变为ISDN宽带。此外,实现宽带综合通信平台传输电力通信业务还必须重视(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的研究。

2.3IP技术

随着Internet的全球化,IP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且其生命力越来越强大,必须重视研究如何借助IP来对电力通信的关键业务进行综合,并怎样保证这些业务的实际服务质量。

3、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战略

电力通信在我国经过几年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并且获得的电信增值业务也越来越多,未来电力通信如何更好地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经济,如何增强其在电信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值得电力通信工作者关注。

3.1构建合理结构

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公司在我国主要分为了国家电网公司与南方电网公司。电力通信在电网公司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两种结构模式:(1)用专门的通信公司来充当电网公司的子公司,其管理业务主要由上级负责,形成纵向松散、横向紧密的结构;(2)建立并列于电网公司的结构,如国家电通公司,形成纵向紧密、横向松散的结构。上述两种结构都有自身优、缺点,前者对实际电力生产服务更贴近,后者更有助于大通信全程、全网的发展。当前在改制电力通信时,应先以更好的服务电网生产需要为基础,因此后者与前者相比,前者更合适。前者会适当分割信息中心,会把信息系统的具体通信子系统规划给通信公司,让资源子系统保留于信息中心,这样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更合理,可有效避免出现重复投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2找准市场定位

发展电力通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通信信息服务,之前为整个电力系统服务大多是无偿的,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主辅逐渐分离,厂网也开始分开,电力通信为辅业、电厂等企业提供的服务己逐步变为有偿,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的电力通信服务也可自由选择运营商,对此电力通信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服务质量,采用重点集中战略,把这部分客户紧紧抓在手中。此外,可采用成本领先与差别化战略来发展电力系统之外的用户,可借助电力通信自身独有的杆塔资源与相对富裕的通信能力来与其他竞争对手竞争。

4、我国电力通信市场的开拓策略

在发展电力通信时,我们必须足够重视市场需求与市场开拓,逐步深化改革,促使电力通信由生产服务型向生产经营型逐步转变,应以服务客户为宗旨,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自身效益为目标,逐步发展电力通信产业。

4.1抓住机遇循序渐进

开拓电力通信市场应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以防出现消极影响,电力通信要想走向市场首先自身应有足够的硬实力,同时还应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整体实力,从市场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4.2市场策略与重点

对于电信市场较开放的国家,电力公司利用自身资源通常采用的是下列四种方式:(1)进行资源出让或用路权换纤芯;(2)对于空余纤芯进行出让;(3)分享电路容量;(4)拓宽网络服务。应尽量借助后两种方式来发展自身,因为前两种方式会流失部分资源,不利于自身未来发展。对于电信经营而言最简单的经营方式是分享电路容量,就长远发展而言,经营者获得利益的最优方式就是全面网络服务,这样会产生更丰厚的增值效益。

5、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通信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电力通信发展迅速。但在实际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电力通信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战略作指导,重视市场开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力通信,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陈立业.电力通信传输网的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J].信息通信.2014(09).

[2]梁斌,布日古德.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27).

作者简介:

郭跃霞(1981年8月),女,汉,籍贯:山西长治,职称:工程师,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电力通信。

标签:;  ;  ;  

试析电力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