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接收组件论文-黄长统,柴广跃,彭文达,郑启飞

光接收组件论文-黄长统,柴广跃,彭文达,郑启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接收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轴结构封装,10Gb,s光接收组件,寄生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光接收组件论文文献综述

黄长统,柴广跃,彭文达,郑启飞[1](2013)在《高速光接收组件同轴结构封装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接入网中,低成本、小尺寸的同轴结构封装10 Gb/s光接收组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微波频段,封装器件引入的寄生参数已经成为制约其高频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包含芯片、金丝、管座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元件与实际封装器件有对应的关系。组件高频特性随元件参数值变化而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金丝对其高频特性影响很严重。为了减小金丝电感,提出一种优化方案。并结合实际工艺条件,制作了样品,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的传输速率达到10 Gb/s,满足10 Gb/s光网络传输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丁国庆,徐建锋[2](2008)在《10Gb/s APD-TIA组件的最佳光接收灵敏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10Gb/s APD-TIA组件结构和基本特性,分析了APD的最佳光电倍增和APD-TIA组件的最佳接收光灵敏度,报告和讨论了10Gb/s APD-TIA组件光接收灵敏度测量结果,指出了APD光电倍增与器件结构和偏置电压紧密相关,通过仔细调测,在0.85~0.95Vb下可测得最佳光接收灵敏度。(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08年11期)

李蔚,陈龙,黄德修[3](2008)在《一种应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滤波片-PIN-TIA阵列光接收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将密集波分复用(DWDM)薄膜滤波片与光电探测器PIN以及前置放大器TIA集成封装的光接收组件。通过创新设计单模光纤双芯插针和自聚焦透镜的结构,解决了透过密集波分复用滤波片后的反射光偏离轴线带来的耦合问题。并基于该组件实现了32个密集波分复用通道的解复用与信号检测同时完成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系统中上行信道阵列接收模块。测试表明模块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T)中心波长,最小插入损耗为0.3 dB,最大插入损耗为6 dB,响应速率为100 Mbit/s~1.25 Gbit/s。(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8年01期)

李世瑜,谭旭东,黄丹华,杨现文,胡海明[4](2006)在《带斜面光纤结构的同轴光接收组件的反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带有斜端面光纤结构的改进型同轴探测器的反射机理进行了简要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高斯光学理论对该结构的反射光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排除物理接触面的反射因素后,对该结构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和所作的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说明该理论分析可以应用于实践。(本文来源于《光通信研究》期刊2006年06期)

林挺逵,邱京山,应良根,缪金良[5](2005)在《光接收组件输出电平高低对系统载噪比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 ,得出各种类型光接收组件输给下级放大模块的有效净输出电平值 ,并根据此电平的高低把光接收组件分为低电平输出型、中电平输出型和高电平输出型 3类。同时还得出在低光功率接收时 3种光接收组件类型的光接收机造成全系统载噪比指标降低的规律。(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05年02期)

江涛[6](2001)在《可以减少待机时耗电的红外遥控器光接收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公司与菱电商事公司共同开发出一种能把遥控器接收待机时的耗电减少到以前的约百分之一、即3mW的红外遥控器光接收微型组件。(本文来源于《红外》期刊2001年02期)

周正凯,林金桐,许广俊,梁泽,黄章勇[7](2000)在《PIN型2.5Gb/s光接收组件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阐述了 2 .5 Gb/ s光接收组件中 PIN- PD与前置放大器的匹配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并给出了 PSPICE软件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实测此类光接收组件在 2 .5 Gb/ s码率工作时的接收灵敏度可达到 - 2 5 d Bm (BER=1× 10 - 1 1 )。此产品可用于 SDH STM- 16光传输系统中。(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0年02期)

胡春阳,王树堂,曾靖,夏彩虹,何军[8](1992)在《长波长InGaAs/InP APD光接收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论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用于140Mb/s长波光纤通信的新型高灵敏度光接收组件,组件采用混合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由InGaAs/InP SAGM雪崩光电二极管和硅双极晶体管互阻型前置放大器组成.工作波长为1.3μm时,理论计算的灵敏度为-48.6dBm,实际测量值为-47dBm,优于现有的PIN/FET光接收组件或Ge雪崩光电二极管.(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钟迪新[9](1988)在《高性能长波长PIN/FET光接收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研制的长波长PIN/FET光接收组件,它完全是采用国产商用化元器件制作的。虽然所用GaAs FET的参数指标较差,但组件整体却具有高的性能指标。因此本组件具有优异的性能价格比,是一种理想的叁次群长波长光纤数字通信用接收组件。(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1988年03期)

光接收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10Gb/s APD-TIA组件结构和基本特性,分析了APD的最佳光电倍增和APD-TIA组件的最佳接收光灵敏度,报告和讨论了10Gb/s APD-TIA组件光接收灵敏度测量结果,指出了APD光电倍增与器件结构和偏置电压紧密相关,通过仔细调测,在0.85~0.95Vb下可测得最佳光接收灵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接收组件论文参考文献

[1].黄长统,柴广跃,彭文达,郑启飞.高速光接收组件同轴结构封装关键技术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3

[2].丁国庆,徐建锋.10Gb/sAPD-TIA组件的最佳光接收灵敏度[J].光通信技术.2008

[3].李蔚,陈龙,黄德修.一种应用于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滤波片-PIN-TIA阵列光接收组件[J].中国激光.2008

[4].李世瑜,谭旭东,黄丹华,杨现文,胡海明.带斜面光纤结构的同轴光接收组件的反射分析[J].光通信研究.2006

[5].林挺逵,邱京山,应良根,缪金良.光接收组件输出电平高低对系统载噪比指标的影响[J].中国有线电视.2005

[6].江涛.可以减少待机时耗电的红外遥控器光接收组件[J].红外.2001

[7].周正凯,林金桐,许广俊,梁泽,黄章勇.PIN型2.5Gb/s光接收组件的研制[J].光电子·激光.2000

[8].胡春阳,王树堂,曾靖,夏彩虹,何军.长波长InGaAs/InPAPD光接收组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2

[9].钟迪新.高性能长波长PIN/FET光接收组件[J].半导体光电.1988

标签:;  ;  ;  ;  ;  

光接收组件论文-黄长统,柴广跃,彭文达,郑启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