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陈品艳

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陈品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制度,股份制,改革,理论探索

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陈品艳[1](2019)在《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土地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更好发展提供理论贡献。(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李梅[2](2019)在《绿色山丘播种彩色希望》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初,南溪区仙临镇两木村集中培育的第一批高粱种子,已抽出了新芽。春雨过后,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实在喜人,但这些苗子对两木村即将展开的一个“大项目”来说,供应量还远远不够。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两木村完成了第一次土地股份制改革。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承(本文来源于《宜宾日报》期刊2019-04-15)

李雅琼[3](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肇庆新区彭寿村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拥有9亿多农民的人口大国,土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的困境难题,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空间载体和最为基础的生产资料,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双重性内涵。如何确保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收益,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去探索答案。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一方面造成大量农村土地闲置抛荒,另一方面土地价值无法满足农民改善生活的需要,再加上传统的小规模农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土地流转的制度限制,让现有土地制度逐渐显露出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保障的各种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创新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农村制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农村土地制度的优化与否,既是有效破解“叁农”问题的前提,也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查阅各类文献,了解国内外农村土地股份制相关背景及研究成果,主要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广东肇庆新区彭寿村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对政府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叁方深度访谈及与全国其他地方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对肇庆新区彭寿村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客观评价了肇庆新区彭寿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在对比全国其他地方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典型模式下,提出了新区彭寿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还需要从政策宣传、土地运营、完善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优化提升,才能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先进经验指导实践,规范土地流转,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廖炳光[4](2018)在《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思考——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股份制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次变革。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股份制运作过程中,集体资产的增加引起了村庄治理的危机和集体成员权界定的困难。南海区的土地股份制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走出上述困境探索了一条道路:由地方政府主导设计和建立一套市场化逻辑的农村集体资产的分配、交易、管理和经营制度,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界定为市场主体,从而避免集体所有制下的种种弊端。(本文来源于《社会建设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周晓荣[5](2017)在《试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与调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正因此,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有着密切联系,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当前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探索,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与变革,始终牵动着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变革。中共十七届叁中全会召开以来,制定出台了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随后,中央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不断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相关政策,直至2016年,明确推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叁权分置”,在各类政策引导推动下,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农地流转方式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珠叁角、长叁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所作的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对基层乡村的村民自治制度的权威与健康发展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基于对张堰镇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村级土地股份制合作社的方式,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实践为调研蓝本,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客观分析张堰镇在深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中,在经济、政治、社会叁个层面,对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带来的影响,并试图分析其中产生积极影响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及对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可能产生制约的隐藏因素,从而提出在深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中,应如何对村民自治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调适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10-01)

杨文杰[6](2017)在《关于重庆市璧山区实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重庆市璧山区土地承包经营基本情况和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总结已有的做法及成效,并指出目前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徐双[7](2017)在《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路径选择:土地股份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项制度、政策都在都在调整和改革。而产权结构作为内生变量对经济绩效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农地产权结构是农地产权在不同主体间的安排以及产权内部各项权利构成的总体反映。本文总结了关于农地产权结构某些方面的相关观点和内容,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整理了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变化,分别阐述其与农业绩效、经济增长等方面的联系。以探求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有效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地权改革途径,对未来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完善以及如何促进中国农业经济腾飞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4期)

庞璐[8](2017)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经迈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正朝着消费和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主要生产要素之一,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只有改变现有的土地利用和配置形式,方能促使经济发展方式得以转变。基于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转轨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学术和政策问题。农村土地股份制是新形势下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一种创新,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对农村土地股份制的研究,一方面,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全方位的理论考察和实证分析。这些分析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实施土地股份制改革所要面对各种困境和约束机制,以此来探索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制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有助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政策越来越朝着强化产权保护和农地市场化的方向前进,因而要加强对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的研究。而农村土地产权的变革,需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农情,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的正确指导。基于如上逻辑,深入研究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并以此来指导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这也是本论文选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论文从五个部分研究了马克思土地产权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股份制改革问题。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较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及土地股份制的相关研究文献,阐明了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本章节首先阐述了关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涵盖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等六点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基于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宏观背景,阐述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价值。第叁部分,中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在对土地制度、股份制与农村土地股份制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论述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意义,并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情况及其总体成效。第四部分,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内在动因。本章针对我国已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案例,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社会风险,以及问题产生的内在动因。第五部分,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政策路径。本部分首先立足于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有益启示;其次,提出了相关政策路径选择,最后,推导出相关结论以及未来展望。(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7-04-01)

刘云生[9](2017)在《乡村文本: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模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全国各地的不同模式比较,可将各类实践模式区分为内部互助型、吸纳嵌入型、资本控制型叁大类。内部互助型模式具有成员身份高度统一、股份以土地经营权为主、较少涉及农村集体资产、社员权和股权合一、合作社统一经营或内股外租等特点。吸纳嵌入型模式具有成员身份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化、相对严格的股份确权、资本优势及内部控制、收益分配多元化等特点。资本控制型模式具有成员身份转化、工商资本"渗入"与"控制"、土地用途转变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岳麓法学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刘云生,吴昭军[10](2016)在《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中的行为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土地因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租差异形成了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多元化特征,各类土地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必然会导致农民与集体选择不同的主体经营形式。就地域差异而论,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南海、湛江、上海等地农村集体土地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进行市场化经营;广大中、西部除少数城郊结合部和较为发达地区采用股份公司形式外,其他多采用股份合作社形式。虽然土地股份制改革各类数据激增,但仍需直面客观因素影响下的行为特征:出资比例低、出资额度小;农民偏好选择土地出租,不愿选择土地权利入股;入股者多寻求"保底",要求确保土地的最低收益并通过实物或货币方式支付;股份制改革实践中的集体性违法在全国已成常态。(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16年09期)

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4月初,南溪区仙临镇两木村集中培育的第一批高粱种子,已抽出了新芽。春雨过后,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实在喜人,但这些苗子对两木村即将展开的一个“大项目”来说,供应量还远远不够。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两木村完成了第一次土地股份制改革。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陈品艳.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J].农业经济.2019

[2].李梅.绿色山丘播种彩色希望[N].宜宾日报.2019

[3].李雅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东肇庆新区彭寿村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廖炳光.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思考——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社会建设研究.2018

[5].周晓荣.试论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与调适[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杨文杰.关于重庆市璧山区实施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灾害研究.2017

[7].徐双.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路径选择:土地股份制[J].智富时代.2017

[8].庞璐.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9].刘云生.乡村文本: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模式比较[J].岳麓法学评论.2017

[10].刘云生,吴昭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中的行为特征[J].求实.2016

标签:;  ;  ;  ;  

土地股份制改革论文-陈品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