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老子的人生观与现代文明

简论老子的人生观与现代文明

摘要:用解读原典文本的方式,在诠释《老子》关于人生观的相关论述中,归纳出可用于解脱现实文明困惑的两个主要方面,即:自然无为的人生与现代文明;谦退居下的人生与现代文明。简要论述了老子关于人生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现代文明的深刻意义,力求让现代人在对老子人生观的体味中,去智慧地旷放自我的人生,努力让自我成为一个循“道”的智者,从现实的相对价值尺度中解脱出来,成就自然、通脱、有为的人生。

关键词:老子;人生观;现代文明;自然;谦退;长久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8-0145-02

作者简介:田志勇(1966-),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文法学方面的研究。

二千多年前,老子骑着青牛,洒脱无恋地走出了幽谷关,从此不知所踪。感谢幽谷关的守官令尹喜,让超脱的老子不超脱了一次——给我们留下了5000言的人生智“道”,为众生划出了一条舒解人生的康庄大“道”,让我们学会用减法,让自己的心智回到原始的单纯,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体味中去智慧地旷放自我的人生;让我们能据此不断精进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认志到人只有成为一个循“道”的智者,才可能成就自然、通脱、有为、长久的人生。

一、自然无为的人生与现代文明

在老子那里世间万物皆起于“一”,最终又归于“一”,“一”者,自然也。他认为人的生命根本和生存根本就在于“道”,在于“自然”,所以,在他的人生观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自然观。1884年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在精读了《老子》之后感慨道:“老子的学说——执行自然法则——同样是令人警异的,这是智慧,这是力量,这是生机。”因为老子十分精当地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他将宇宙奥渺神密的形成,简化为一个“道”字,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将人融入自然之中,但又并不因自然的浩大而蔑视人的渺小,在他看来:万物始于“道”,“道”生于天地之先,它无声无形,因而能不受外界干扰而特立独行,坚不可摧,并周而复始地成为世间万物的母体,人处其间,与“道”、“天”、“地”比肩,为宇宙中四“大”之一。这番言论是在告诉我们要懂得很好的生存,首先要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自然乃人的第一生命系统,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尊重人的生存;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人生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自然应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谓自然界之物质自然,是人作为物的来处,对人来说,是外在的自然,外界自然是人类的本源,人应该与其和睦相处;第二层含义是指人本自然,即维持人作为自我本来的样子,不为外物所役使,自由而自在的自然,是人的内在自然,这种内在自然就是老子推崇的自在人生。

现代社会带给了我们极高的物质文明,当我们不再为基本的物的生存担忧的时候,新的危机却悄悄地靠近了我们,首先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似乎进入到了一个十分恶劣的境地,外在自然不断地拿灾害来回报我们对它们的任意妄为,它用水灾、旱灾、雪灾、泥石流、大地震和瘟疫来惩罚人类的不恭,告诫人类不要在高速度的发展中得意忘形而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根基。但是我们在这种惩罚面前真正的清醒了吗?我看未必。虽然老子的自然观中没有直接谈到环保的问题,但是他明确地指出自然“为天下母”,人之身、心皆源于自然,滋养于自然,他呼唤人们要亲近大自然,他告诉人们贵养大自然就是贵养自己,保护大自然的本真就是对人类自在的全性葆真,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同源、同构、互动、互利的关系,只有懂得了人与大自然的这种全局意义上的大关系,才能更好地在这种对自然哲学的悟道中进入对生命哲学的探究。也就是说当我们进退维谷于现代文明的迷径,望而却步于山重水复之际时,却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地在老子那里找到了一条道,让我们循道回归,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本真,并在自然与人类本真的双重趋动下,重构人生价值。人生的困惑莫过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哀,但如果我们能在自然中真正地认志自我,感悟生活的真性情,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重建新的人生构想,在自然万物及自我的生长过程中,抱持“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道德经》第十章)的平和心态,让生命悠游于自然,让人生的意念从现实的相对价值尺度中超脱出来,获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陶渊明)的心境,我们生命的痛苦会不会因此化进自然而变得轻描淡写,我们的人生会不会因此而变得轻松、自由、自在起来呢!

二、谦退居下的人生与现代文明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六十七章)在这里他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他人生的三大法宝,固守珍视并遵循之。他认为一个智慧的人的生存要做到慈爱、节俭,并能在理念和行为上都不与人争锋,处处谦退礼让。慈爱之心能让人变得勇敢、无畏,所谓“女子虽弱,为母则强”,为什么?是因为母亲挚爱自己的孩子,她会毫不犹豫地用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爱的力量,它无与伦比,如果让我们的心充满了爱,我们的人生又怎能不变得无坚不摧呢!因为在爱的相伴下我们总能坚信有路可走,我们总能笑对人生。慈爱是一种无私的大爱,它不仅需要我们的诚意,还需要我们作一定程度的自损,即用俭约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事尽其能,让世间一切都做到功能最大化。以“慈”、“俭”为依托,老子推出了其人生之智“道”——“不敢为天下先”,即“不争”、“谦退”、“居下”的人生观。很多人把老子的这些观念理解为一种退避的人生观,甚至有人无知地谴责其为中国犬儒人生之祖,但其实,这种理解是对老子的曲解、误解,老子的人生哲学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哲学,就像他提倡“无为”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无所不为”,这里的“不争”不是让你不作为;“谦退”不是让你一味恭顺;“居下”不是让你自惭形秽。而是如短跑的起跑,你只有先蹬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冲击力,获得最理想的成绩。这种哲学是在告诉我们要大智若愚,要在千变万化的现实面前保持内心的恒定,做到“外化而内不化”,用柔弱的外在将内在的坚定掩盖起来,给自己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成就自我的人生梦想。

现代社会给了我们一个充斥着竞争、博弈和多姿多彩而又险象环生的生存环境,有人处之泰然如沐春风,有人如坐针毡疮痍满目。如此大的差异应归因于什么呢?除了环境、机遇等外在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总容易忽视的——内在自我的原因,人类自然的有一种归因偏向:好的结果归因于内,坏的结果归因于外,正是这种思维方式,造就了人类根深蒂固的痛苦,这种归因方式让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过度地关注别人的看法,所谓:“仕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社会成为了个体生存的牢圉,慢慢磨掉了自我的本真,代之而行的却是一种外在为他人,内在则偏执于自我价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本该自由自在的人格长期逡巡于两个不同的拟态自我之间,病态的分裂似的人格成为了人生“在”的常态,人们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苦痛无聊,一方面又为这种苦痛无聊的人生而竞技不辍,殚精竭虑企求出人头地,名利双收,却忘了“利字头上一把刀”,“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古训,不谙收敛,而至功败垂成。所以,老子的谦德观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显得特别的意义非凡,他告诉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时不要狂妄自大,盛气凌人,而要做到“至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第四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十章),这是智者的人生修养和为人处事的三重原则,即:守住本真,笃定心念,静观外在。此三重原则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他更进一步地让我们明白:“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即:人要成就大的事业,就要学会韬光养晦,挑战自我的欲念,用虔诚、真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孔子)之心处天下,则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参考文献:

[1]傅佩荣.细说老子[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2]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姚淦铭.再说老子[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4]于丹.《老子》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责任编辑:张玲)

标签:;  ;  ;  

简论老子的人生观与现代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