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杨逵,邱慧珍,王爱勤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杨逵,邱慧珍,王爱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保水剂,沙土,土壤理化性质,保水性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文献综述

杨逵,邱慧珍,王爱勤[1](2008)在《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保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研究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实际保水效果和对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苛刻荒漠条件,考察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含量(0.10%、0.25%、0.50%、1.00%)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保水性能和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复合保水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经过18次反复使用后,复合保水剂改良沙土效果明显。[结论]复合保水剂适用于沙土中。(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23期)

杨逵[2](2008)在《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的保水性能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为455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7%,即使在降水较多的地区,也存在季节性干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随着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日趋加剧,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水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可以吸收自身重量的几百乃至几千倍的水分,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施用到土壤中,不仅可以充分吸收灌溉水和自然降,防止水分渗漏和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而且可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孔隙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肥料、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因此,保水剂在西部干旱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保水剂产品存在吸水性能不稳定、价格偏高、不耐盐碱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保水剂在农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因此,引入价廉的无机原料对其进行改性,以此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则成为了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近几年,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中心研制出聚丙烯酸与凹凸棒黏土复合的保水剂。本论文旨在考察干旱条件下这种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黄绵土、人为土和沙土中的保水性能,同时考察使用复合保水剂后对这叁种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与中国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聚丙烯酸保水剂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实际应用中比聚丙烯酸保水剂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和长效性。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土壤都具有偏盐碱化,pH值较高的特点这对保水剂的耐盐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经过连续9次甚至18次的反复使用试验可知,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这叁种土壤中的保水性和长效性较好,而纯聚丙烯酸保水剂的保水性能下降很多。土壤特性对保水剂的应用效果影响比较大。说明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更适用于盐碱化较严重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2)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对不同土壤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不同。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能够改良土壤。其中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对黄绵土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容重的改良较明显:对人为土的土壤电导率与pH值方面影响较大;对沙土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和团粒结构的改良效果较明显。在保水剂示范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土壤,一种保水剂不是对于所有的土壤都适用。(3)保水剂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综合保水性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追求实际使用中复合保水剂的最佳性价比,建议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黄绵土中的最佳使用量为0.25%,人为土中的使用量最好也为0.25%,沙土中的使用量为0.50%时最好。为复合保水剂下一步在作物上的应用打好理论性基础。(4)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中加入了30%的凹凸棒黏土,赋予了复合保水剂特殊的属性,不仅具有在偏盐碱性土壤中优良的改土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刘瑞凤,李安,王爱勤[3](2005)在《PAA-atta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保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和凹凸棒粘土为原料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模拟实际应用情况对其吸水、释水及耐盐性能与德国BASF的M7055型保水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凹凸棒土合成的PAA-atta型保水剂具有更高的吸水倍数和耐盐碱性能,综合性能优于M7055型保水剂。(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5年04期)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为455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7%,即使在降水较多的地区,也存在季节性干旱,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随着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日趋加剧,水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水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可以吸收自身重量的几百乃至几千倍的水分,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施用到土壤中,不仅可以充分吸收灌溉水和自然降,防止水分渗漏和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而且可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孔隙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肥料、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因此,保水剂在西部干旱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保水剂产品存在吸水性能不稳定、价格偏高、不耐盐碱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保水剂在农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因此,引入价廉的无机原料对其进行改性,以此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则成为了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近几年,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中心研制出聚丙烯酸与凹凸棒黏土复合的保水剂。本论文旨在考察干旱条件下这种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黄绵土、人为土和沙土中的保水性能,同时考察使用复合保水剂后对这叁种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与中国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聚丙烯酸保水剂进行了对比。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实际应用中比聚丙烯酸保水剂具有更好的保水性和长效性。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土壤都具有偏盐碱化,pH值较高的特点这对保水剂的耐盐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经过连续9次甚至18次的反复使用试验可知,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这叁种土壤中的保水性和长效性较好,而纯聚丙烯酸保水剂的保水性能下降很多。土壤特性对保水剂的应用效果影响比较大。说明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更适用于盐碱化较严重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2)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对不同土壤的影响趋势和程度不同。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能够改良土壤。其中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对黄绵土的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容重的改良较明显:对人为土的土壤电导率与pH值方面影响较大;对沙土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和团粒结构的改良效果较明显。在保水剂示范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土壤,一种保水剂不是对于所有的土壤都适用。(3)保水剂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综合保水性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追求实际使用中复合保水剂的最佳性价比,建议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黄绵土中的最佳使用量为0.25%,人为土中的使用量最好也为0.25%,沙土中的使用量为0.50%时最好。为复合保水剂下一步在作物上的应用打好理论性基础。(4)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中加入了30%的凹凸棒黏土,赋予了复合保水剂特殊的属性,不仅具有在偏盐碱性土壤中优良的改土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杨逵,邱慧珍,王爱勤.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保水性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8

[2].杨逵.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的保水性能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

[3].刘瑞凤,李安,王爱勤.PAA-atta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保水性能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

标签:;  ;  ;  ;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论文-杨逵,邱慧珍,王爱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