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度耐受性论文-郭坤,罗鸣钟,阮国良,罗静波,余婷

盐度耐受性论文-郭坤,罗鸣钟,阮国良,罗静波,余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盐度耐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宽体金线蛭,pH,耐受性试验

盐度耐受性论文文献综述

郭坤,罗鸣钟,阮国良,罗静波,余婷[1](2019)在《宽体金线蛭幼苗对水温、盐度和pH的耐受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宽体金线蛭俗称水蛭或蚂蟥,是我国名贵的药用环节动物。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水域环境的污染,致使宽体金线蛭野生数量明显下降。另外,医学上对其需求剧增,供需矛盾突出,因而必须通过人工养殖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关于宽体金线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理、繁殖等方面,而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耐受性等基础性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主要针对宽(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7期)

包杰,姜宏波,付佩佩,蒋秋月,于业辉[2](2018)在《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的耐受性及盐度对其呼吸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的耐受性以及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呼吸代谢,本实验在获得中华小长臂虾24~96 h的半致死盐度基础上,采用静水密闭式方法,从淡水直接突变到不同盐度(0、5、10、15、20、25、30)和放入不同盐度适应3天后(分别记为0 d组和3 d组),检验了盐度对中华小长臂虾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的耐受能力较强,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盐度分别为37.07、35.86、35.04和34.31,安全盐度为10.07;盐度对中华小长臂虾的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和O/N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在盐度为0~30范围内,不论0 d组还是3 d组,耗氧率均随着盐度的增加出现先下降再增加再下降的变化趋势,0 d组的耗氧率在盐度为5时最低,盐度为10时最高,3 d组则在盐度10、25和30时最低,盐度为0时最高;排氨率在0 d组以盐度为30时最低,在盐度为10和15时最高,3 d组的排氨率则在盐度25和30时最低,盐度为10时最高;盐度对0 d组和3 d组的窒息点均没有显着影响; 0 d组的O/N最低值出现在盐度为5时,而3 d组则在盐度为10时,不同处理组的O/N最高值均是出现在盐度为30时;从相同盐度不同的处理方式来看,在盐度为10、15和25时,3 d组的耗氧率要显着低于0 d组(P<0.05);在盐度为25时,3 d组的中华小长臂虾排氨率显着低于0 d组,在盐度为30时,3 d组的中华小长臂虾O/N显着低于0 d组,其他处理组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在一定盐度的水体进行养殖,但不同的盐度和处理方式均会改变其呼吸代谢和能量利用的方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姬越,任德珠,叶明强,徐齐云,安新城[3](2018)在《黑水虻对食料中pH值、辣度及盐度的耐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黑水虻能够高效取食和消化富含营养物质的易腐有机废弃物,将其转化为昆虫蛋白和油脂,为评估黑水虻处置餐厨垃圾的效率和稳定性,通过研究黑水虻在食料环境中对酸、碱、盐、辣椒素等胁迫因子的耐受性水平,分析其在餐厨垃圾处置过程中的抗逆表现.结果显示:(1)强酸性(pH=3)环境对黑水虻生长发育有显着负面影响,整体表现为幼虫体重减轻、化蛹率降低且无法羽化,不能完成完整的生活史;而强碱性(pH=11)环境没有表现出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增加、活力增强,因此黑水虻对强酸和强碱的适应能力是不对称的;pH值在5-11之间的黑水虻化蛹率、羽化率、生物量积累和成活率的差异不显着;(2)盐浓度增加会导致黑水虻幼虫发育期延长,但在本研究中,6%的质量浓度条件下仍没有出现体重、化蛹率、羽化率及存活率的显着差异,显示出黑水虻对渗透压存在较好的适应机制;(3)辣度对黑水虻生长发育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黑水虻幼虫对食料中的酸碱度、盐度及辣度整体上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可作为动物媒介规模化处置餐厨垃圾,在具体工艺设计中应尽量调节餐厨垃圾至偏碱性、低盐度以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德鹏,马顺心,姚建刚,禹娜[4](2016)在《Cypridopsis vidua(Ostracoda,Podocopida)的盐度耐受性研究及其Na+/K+ATPase基因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与进化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形类既具有丰富的现生物种多样性又有极其大量的化石种记录,不仅在古环境重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生物多样性产生机制及动物器官演化等方面研究中表现出巨大应用潜力。而Cypridopsis vidua作为非海水介形类,在全球内陆分布广泛,并表现出较大多数淡水水生生物较广的盐度适应范围,加之其行孤雌生殖,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养殖条件简便等,因此将其作为水生动物地理分布多样化研究机制的研究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盐度对水生生物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动物由海洋到淡水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对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性机制,已成为领域内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以C.vidua为对象,获得了Na+/K+ATPaseα亚基基因的核心片段,在研究其盐度耐受范围基础上探究了该基因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并进行了初步的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C.vidua的6h、12h和24h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18.73‰、16.85‰和14.09‰;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8.08-19.42)‰,(16.26-17.45)‰和(13.58-14.62)‰,24h的安全盐度为1.41‰;在盐度0‰和0.30‰条件下,Na+/K+ATPaseα亚基基因的表达量随时间变化(0、12、24h)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在盐度1.41‰条件下,其表达量在12h显着地降低(P<0.05),24h又升高至与0h相当的水平,而且在实验处理后12h时,其表达量表现出随盐度的降低而升高的趋势,表明C.vidua Na+/K+ATPaseα亚基基因的表达受到盐度变化的影响,而具体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获得的Na+/K+ATPaseα亚基m RNA片段长度为1570bp,使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构建了其与NCBI中已公开该基因核苷酸序列的节肢动物间系统发育关系表明,C.vidua该基因在进化上与藤壶(Balanus improvisus,KC357568.1)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6-24)

林景超,刘旭佳,沈夏霜,吴雪萍,周于娜[5](2016)在《方格星虫中培苗对温度、盐度和干露的耐受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方格星虫中培苗对盐度突变、温度突变和盐度渐变、温度渐变及干露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格星虫中培苗耐受盐度的范围比较广泛,为10~45,适宜的盐度为15~40;适宜温度为15~30℃,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方格星虫中培苗在低温保湿干露48h未发生死亡,大量死亡集中在72~96h。根据试验结果可知,方格星虫中培苗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耐温、耐盐范围较广,且具有较强的耐干露能力,便于苗种运输。(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谢木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王鹏飞[6](2016)在《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受精卵和仔鱼对不同盐度的耐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观察了11个盐度梯度(5、7、9、11、13、15、20、25、28、30、35、40、45,28作为对照组)下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不同发育阶段的受精卵的沉浮性质和孵化情况以及初孵仔鱼在不投饵条件下的存活情况,并测定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第一次分裂前和原肠期两发育阶段的受精卵在盐度低于25的海水中均呈沉性,盐度为25时则悬浮在水层中部,盐度28及以上呈浮性;第一次分裂前的受精卵对盐度改变较敏感,而原肠期受精卵对盐度胁迫产生一定的耐受性;盐度的改变对初孵仔鱼的存活率和SAI值影响比较大。综合分析孵化率、仔鱼畸形率以及SAI值,推测四指马鲅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5~35,最适孵化盐度为35。(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吴耀华,赵延霞[7](2015)在《黑斑口虾蛄对水温、盐度和pH的耐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黑斑口虾蛄对海水盐度、水温、酸碱度(pH)等主要环境因子的耐受性,选取无伤病、活力强,体长(10.0±0.5)cm的虾蛄个体,采用渐变式方法达到设计的要求,进行试验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黑斑口虾蛄对盐度适应性较强,盐度暂变时,在盐度14或36仍能存活,仅活力较弱而己。其较适宜的盐度为18~30,该种虽然分布在盐度较高的水域,仍属广盐性种类。其对水温适应性也较强,在水温渐变时,能存活水温为14℃或35℃以上,此时仅是体弱个体有开始死亡现象,如再逐渐提高水温仍能存活。其适宜水温为24~33℃。黑斑口虾蛄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能生存在酸性较强的pH5.0,或碱性较强的pH 10.0水环境中,其适宜的pH为7.0~9.0。(本文来源于《水产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沈立,郝卓然,周凯,来琦芳,王慧[8](2014)在《异育银鲫“中科叁号”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盐度和碳酸盐碱度对不同规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中科叁号"鱼种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叁号"大规格鱼种[L=(8.81±0.62)cm]48、72 h和96 h的盐度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433、14.352、13.855,盐度安全浓度为4.63;碳酸盐碱度在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105、71.861、71.198、70.368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20.33 mmol·L-1。小规格鱼种[L=(1.78±0.12)cm]24、48、72 h和96 h盐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39、11.026、10.653、10.080,盐度安全浓度为2.98;碳酸盐碱度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56、51.889、50.378、49.664 mmol·L-1,碳酸盐碱度的安全浓度为13.20 mmol·L-1。大规格"中科叁号"鱼种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均比小规格鱼种强;慢性毒性实验中异育银鲫"中科叁号"鱼种[L=(3.73±0.12)cm]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而降低。60 d实验后盐度3、5和7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4、0.67和0.23,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8.64、49.24和14.80;碳酸盐碱度7、12和17 mmol·L-1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2、0.66和0.29,相对增重率分别为96.06、48.40和19.23。盐度和碳酸盐碱度浓度越强,对异育银鲫"中科叁号"鱼种生长的影响越大。(本文来源于《海洋渔业》期刊2014年05期)

胡思玉,陈雪梅,赵海涛,陈永祥[9](2014)在《昆明裂腹鱼幼鱼对盐度的耐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温20℃,pH=7.1,24 h不断充氧的条件下,观察记录昆明裂腹鱼幼鱼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活状态,测定其对盐度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2399 g/L、12.8126 g/L、12.2689 g/L、11.8187 g/L,两个级别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1819 g/L和2.7169 g/L。半致死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其对盐度的抵御力随生活在一定盐溶液时间增加而减弱。昆明裂腹鱼幼鱼在死亡前出现急游、游向水面、活动减弱、身体失衡、翻白现象,死亡后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口角、鱼鳍有充血现象。(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4年03期)

张珂[10](2014)在《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对环境盐度的耐受性及生理适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是典型的外来有害物种。目前已经在世界除南极洲以外的范围内成功入侵,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发现了红耳龟的野生种群。在美国盐水运河、盐池以及由于海水入侵导致盐度增加的湖中均发现红耳龟的分布,同时野外调查时在我国海南的南渡江半咸水流域也发现有红耳龟的分布,说明红耳龟有耐盐性。但关于该种对盐度的适应及生理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设计不同盐度的水环境,寻找红耳龟的盐度耐受极限,通过相关生理生化技术检测和分析比较消化酶活性、部分组织结构、渗透压、血液和尿液生理生化指标、肌肉游离氨基酸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来进一步探讨红耳龟对环境盐度的生理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度对红耳龟存活率及消化生理的影响将体质量为(125.60g±19.84)g的红耳龟饲养在盐度为5、15、25、35‰和自来水的水泥池中,进行了盐度胁迫试验。研究表明,红耳龟在盐度35下可存活25d,在盐度25有2只可存活90d以上,盐度15和5组正常存活120d以上,说明红耳龟可以适应较低盐度(<15)的水环境。与对照组相比,红耳龟胃蛋白酶活性随盐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盐度5活性最高,25组酶活性不到对照组的1/2,肝脂肪酶活性随盐度的升高而呈下降-升高-下降的趋势,且在盐度15活性最高,肠脂肪酶和肠淀粉酶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而下降。说明高盐(>15)显着抑制红耳龟消化酶活性,影响其生长存活。对红耳龟肝脏和小肠显微结构研究表明,在盐度胁迫下,盐度组中的肝脏胞质疏松化,质膜溶解,中央静脉扩大,管壁边缘不完整,红细胞核偏移或者无核,随着盐度的增加在胆管和中央静脉内质膜溶解情况加重,且溶解范围增大,细胞质空泡也加重。在盐度胁迫下,盐度组红耳龟小肠环肌层厚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小肠绒毛长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变短,且随着盐度的增加小肠绒毛出现明显的形变,粘连,弯曲断裂。说明盐度胁迫对红耳龟肝脏和小肠组织结构影响较大。2.慢性盐度胁迫对红耳龟渗透压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当红耳龟进入盐环境中后,血液渗透压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升高,盐度25组时达到400mOsm/kg,约为对照组的1.5倍。血液渗透压显着升高,似乎是由于血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的显着增加而升高的;在盐度胁迫30d时发现,尿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显着升高,说明体内过多的NaCl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盐度15和25组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少,是由于爬行动物肾脏不完全,当面对高渗压力时,只能通过单一的离子调节,而血液中过多的离子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有害积累,所以在盐度25暴露下出现死亡。参与离子调节的主要激素醛固酮的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利尿导致钠的丢失会刺激醛固酮的分泌而增加的钠离子浓度导致醛固酮的分泌减少。参与离子调节的主要离子转运酶除胃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随盐度的升高而显着下降外,红耳龟肠、肝及肌肉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且均在盐度5组达到最大值,说明低盐环境(<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红耳龟Na+-K+-ATP酶活性来进行离子调节。血液渗透压的升高不仅仅是因为血液中无机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导致的,为避免过多的NaCl导致的渗透失水,血液中升高的含氮代谢物尿素也一同参与调节,随着盐度的增加血液和尿液中的尿素含量也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盐度5组的红耳龟血糖含量显着升高,其余盐度组随时间而减少。结果显示,红耳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Na+和Cl-进入体内,也可以通过提高Na+和Cl-浓度来适应升高的盐环境。当环境盐度低于15时,红耳龟可以通过提高血液渗透压,离子浓度、尿素和血糖含量,减少醛固酮分泌等一系列调节来适应盐环境,可以在低于15的盐环境中存活3个月以上。3.急性盐度胁迫下红耳龟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及渗透压的氨基酸调节当红耳龟进入盐度环境后,盐度组的血糖含量显着升高;胁迫24h后,肝糖原含量显着降低,而肝脏可溶性蛋白含量从48h后才开始降低,说明红耳龟的渗透压调节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红耳龟血液和肝脏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盐度5组时显着降低,机体可以利用蛋白质的分解获得效应物游离氨基酸来维持渗透压平衡。同时检测了急性盐度胁迫下红耳龟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发现,红耳龟肌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和部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盐度的增加均有升高的趋势;红耳龟肌肉中游离丙氨酸、组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的含量在总游离氨基酸中所占比例较高;而丙氨酸、精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和组氨酸对盐度胁迫响应显着。结果表明,在急性盐度胁迫下,中华绒螯蟹可通过肌肉中游离氨基酸的明显升高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其中天冬酰胺、谷氨酸、丙氨酸和组氨酸等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盐度耐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的耐受性以及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呼吸代谢,本实验在获得中华小长臂虾24~96 h的半致死盐度基础上,采用静水密闭式方法,从淡水直接突变到不同盐度(0、5、10、15、20、25、30)和放入不同盐度适应3天后(分别记为0 d组和3 d组),检验了盐度对中华小长臂虾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的耐受能力较强,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盐度分别为37.07、35.86、35.04和34.31,安全盐度为10.07;盐度对中华小长臂虾的耗氧率、排氨率、窒息点和O/N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在盐度为0~30范围内,不论0 d组还是3 d组,耗氧率均随着盐度的增加出现先下降再增加再下降的变化趋势,0 d组的耗氧率在盐度为5时最低,盐度为10时最高,3 d组则在盐度10、25和30时最低,盐度为0时最高;排氨率在0 d组以盐度为30时最低,在盐度为10和15时最高,3 d组的排氨率则在盐度25和30时最低,盐度为10时最高;盐度对0 d组和3 d组的窒息点均没有显着影响; 0 d组的O/N最低值出现在盐度为5时,而3 d组则在盐度为10时,不同处理组的O/N最高值均是出现在盐度为30时;从相同盐度不同的处理方式来看,在盐度为10、15和25时,3 d组的耗氧率要显着低于0 d组(P<0.05);在盐度为25时,3 d组的中华小长臂虾排氨率显着低于0 d组,在盐度为30时,3 d组的中华小长臂虾O/N显着低于0 d组,其他处理组之间并没有显着性差异;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具有较高的耐受性,能够在一定盐度的水体进行养殖,但不同的盐度和处理方式均会改变其呼吸代谢和能量利用的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盐度耐受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郭坤,罗鸣钟,阮国良,罗静波,余婷.宽体金线蛭幼苗对水温、盐度和pH的耐受性试验[J].科学养鱼.2019

[2].包杰,姜宏波,付佩佩,蒋秋月,于业辉.中华小长臂虾对盐度的耐受性及盐度对其呼吸代谢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8

[3].姬越,任德珠,叶明强,徐齐云,安新城.黑水虻对食料中pH值、辣度及盐度的耐受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

[4].李德鹏,马顺心,姚建刚,禹娜.Cypridopsisvidua(Ostracoda,Podocopida)的盐度耐受性研究及其Na+/K+ATPase基因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与进化的初步分析[C].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化石藻类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暨和政化石论坛论文摘要集.2016

[5].林景超,刘旭佳,沈夏霜,吴雪萍,周于娜.方格星虫中培苗对温度、盐度和干露的耐受性试验[J].水产科学.2016

[6].谢木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王鹏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tetradactylum)受精卵和仔鱼对不同盐度的耐受性[J].生态学杂志.2016

[7].吴耀华,赵延霞.黑斑口虾蛄对水温、盐度和pH的耐受性研究[J].水产科学.2015

[8].沈立,郝卓然,周凯,来琦芳,王慧.异育银鲫“中科叁号”对盐度和碳酸盐碱度的耐受性[J].海洋渔业.2014

[9].胡思玉,陈雪梅,赵海涛,陈永祥.昆明裂腹鱼幼鱼对盐度的耐受性研究[J].四川动物.2014

[10].张珂.红耳龟(Trachemysscriptaelegans)对环境盐度的耐受性及生理适应机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标签:;  ;  ;  

盐度耐受性论文-郭坤,罗鸣钟,阮国良,罗静波,余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