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浦光分布论文-刘志明,高涵,陈坤峰,高业胜,简水生

泵浦光分布论文-刘志明,高涵,陈坤峰,高业胜,简水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泵浦光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包层光纤,模式理论,有限元法,吸收效率

泵浦光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明,高涵,陈坤峰,高业胜,简水生[1](2014)在《双包层光纤中模式能量分布状态对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模式理论出发,采用二阶伽辽金有限元法,数值计算了圆型和D型内包层两种双包层光纤中前200个模式的纵向光功率分布状态;研究了其各模式能量分布状态对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型内包层中各模式的能量分布均具有圆对称特性,但其中只有LP0n模式对泵浦吸收起作用,其它高阶模式对稀土离子抽运都没有实际贡献;D型内包层中的直边边界条件能够有效打破圆对称分布状态,由圆对称变成了轴对称,其绝大多数模式都能起到对稀土离子的抽运作用,具有很高的泵浦吸收效率.(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王石语,徐明顺,刘国荣,林林,位永辉[2](2013)在《二极管泵浦激光器中泵浦光分布对激光器模式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激光器中,通常泵浦光呈不均匀分布,由此引起介质的增益也相应地出现不均匀分布,导致振荡光通过增益区时其分布发生变化。提出一种计算不均匀的泵浦光分布对于激光器内振荡光模式的影响程度,可以近似获得振荡光对原来场分布偏离的百分比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准连续运转的叁向侧面泵浦激光器进行研究,分析不均匀泵浦光分布对振荡光场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增加或谐振腔内损耗增加时,振荡光通过增益区时对原来分布的偏离程度也同时增加,呈单调变化关系;泵浦光不均匀分布对振荡光场的影响,与其沿振荡光轴向上的分布无关,仅仅取决于其在与振荡光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程度。通过计算还获得了此类效应的数量级,在2 000W泵浦功率条件下,这种影响仅使振荡光偏离理想分布不到4%,而泵浦功率达到6 000W时这种偏离则高达20%以上。(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3年06期)

宦有文[3](2013)在《泵浦光分布对振荡光分布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Nd:YAG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基尔霍夫积分方程,分别从增益分布和热分布研究泵浦光分布对振荡光场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本文所用的基础理论:基尔霍夫衍射、速率方程、Poisson方程。建立本文的基本架构和研究问题的思路。然后优化了基尔霍夫积分算法,简化速率方程的求解算出增益分布,利用静电场原理简化Poisson方程求解,算出晶体温度场分布。同时提出了不对称因子的概念。最后利用建立好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并利用不对称因子进行分析泵浦光离轴和偏轴的情况可以知道:只考虑增益的影响时,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大,可以接受的离轴和偏轴的范围增大;只考虑热分布的影响时,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大,可接受的离轴和偏轴的范围减小;两者共同影响时,离轴的情况: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大,可接受的离轴范围增大;偏轴的情况: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大,可接受的偏轴范围减小。在实际激光的调整过程时,可以确定可接受的离轴和偏轴的范围。对于优化激光器调节,得到更好的输出光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周林[4](2012)在《LDA端面泵浦板条放大器泵浦光场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二极管阵列(LDA)泵浦的板条放大器因具有光束质量好、寿命长、高功率等优点,在激光测距、空间通信、激光雷达、激光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板条放大器的光泵浦系统的泵浦光场分布,对于板条放大器的输出光束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改善板条放大器的输出光束的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板条放大器的输出光功率的大小。因此有必要对板条放大器的泵浦光场分布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板条放大器泵浦光场分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其次介绍了板条放大器的光泵浦系统的组成,并从此出发,分析设计了不同板条放大器的光泵浦系统结构模型,即柱透镜聚焦LDA端面泵浦板条放大器、柱透镜加玻璃板聚焦的LDA复合泵浦端面板条放大器两种结构下的光泵浦系统模型;再次简要的介绍了逆光线追迹方法的原理;然后运用逆光线追迹的方法对柱透镜聚焦LDA端面泵浦板条放大器的光泵浦结构的结构参数做了分析,并使用软件进行模拟仿真,调节参数值,通过比较得到较好的结构参数值。最后对不同光泵浦结构的泵浦光场进行了数值上的模拟,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光泵浦结构在不同系统参数下泵浦效率和泵浦均匀性,得到泵浦性能较好的光泵浦系统结构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光泵浦系统结构的板条放大器的不同的参数对其泵浦效率和泵浦均匀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即在复合泵浦下的光泵浦系统时LDA端面泵浦的板条放大器的泵浦性能相对较好。且由分析知,柱透镜的焦距f越大、激光二极管阵列排列越居中、玻璃板折射率越大情况下,板条放大器泵浦效率和泵浦均匀性比较理想。(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2-06-01)

刘全喜,钟鸣[5](2010)在《LDA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泵浦光和温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激光二极管阵列(LDA)环绕侧面泵浦复合薄片激光器的数值模型,LDA的快轴垂直于薄片表面并被压缩。依据LDA的输出光束特性,考虑到介质与空气的对流热交换和材料热导率的温度相关性,根据经典热传导方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得出了薄片内的泵浦光和温度分布。分析了LDA个数、泵浦距离、吸收系数和光束发散角对薄片内泵浦光分布和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讨论了温度与泵浦功率、换热系数、冷却液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得的有关规律与相关实验相符合。计算结果可为LDA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刘玮,王石语,连天虹,徐银新[6](2010)在《泵浦光空间强度分布对激光腔内横模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泵浦光空间分布下,通过数值求解速率方程,得到腔内横模分布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对光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泵浦光半径越接近振荡光半径,基模所占比率越大;而泵浦功率对横模分布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0年10期)

刘全喜,钟鸣,刘文兵,任刚,夏惠军[7](2010)在《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泵浦光场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复合晶体薄片激光器的数值模型,考虑到光束在晶体边界的折射,得出了晶体薄片内的泵浦光分布情况。分析了二极管个数、泵浦距离、吸收系数、光束发散角及晶体薄片半径对薄片内泵浦光分布和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理论结果与相关的实验基本相符,可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0年03期)

刘玮[8](2010)在《泵浦光空间分布对DPL横模分布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Nd:YAG激光系统为研究对象,泵浦源为连续输出的LD。从端面泵浦情形下的四能级速率方程出发,研究泵浦光空间分布对激光腔内横模分布的影响。文中在连续输出和脉冲输出两种输出方式下分析了上述问题,且只考虑TEM00、TEM10和TEM20这叁种横模。在连续输出情况时,通过对速率方程的分析,模拟光子在腔内的振荡。对速率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稳定后各横模所占光子数得到横模分布情况。脉冲输出时,通过对调Q过程中能量储存和能量释放的分析,建立了调Q过程的算法理论模型,利用各模式的能量总和计算得到各横模比例分布。在仿真的过程中,泵浦光选择理想高斯光和二阶平顶高斯光作为泵浦光源,得到在不同泵浦光半径、不同泵浦光功率,以及不同腔型下的泵浦光空间分布与横模分布的关系图,并计算了相对应的M 2因子。本论文研究内容对设计激光器,调整泵浦光以获得更高的光束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1-01)

蒲祥东,王石语,过振,蔡德芳,文建国[9](2009)在《DPL泵浦光分布对激光脉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端面泵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泵浦光分布对输出脉冲的影响。通过对端面抽运情形下光场运动方程进行研究,改变泵浦光的半径和功率,得出了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泵浦半径增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减小,脉宽展宽。泵浦功率越小,输出光脉宽越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张申金,周寿桓,唐晓军,吕华昌[10](2007)在《二极管侧面泵浦圆片激光器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二极管侧面对称泵浦Nd:YAG圆片激光器实验装置,耦合系统采用简单且有效的柱透镜组,分别对二极管快轴和慢轴方向的泵浦光进行压缩准直。模拟得到并分析了二极管的发散特性对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的影响,模拟采用光线追迹法,且同时考虑了二极管在快轴和慢轴方向的发散特性。实验得到增益介质内的荧光分布与模拟得到的泵浦光分布相吻合。(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07年04期)

泵浦光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激光器中,通常泵浦光呈不均匀分布,由此引起介质的增益也相应地出现不均匀分布,导致振荡光通过增益区时其分布发生变化。提出一种计算不均匀的泵浦光分布对于激光器内振荡光模式的影响程度,可以近似获得振荡光对原来场分布偏离的百分比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准连续运转的叁向侧面泵浦激光器进行研究,分析不均匀泵浦光分布对振荡光场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增加或谐振腔内损耗增加时,振荡光通过增益区时对原来分布的偏离程度也同时增加,呈单调变化关系;泵浦光不均匀分布对振荡光场的影响,与其沿振荡光轴向上的分布无关,仅仅取决于其在与振荡光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程度。通过计算还获得了此类效应的数量级,在2 000W泵浦功率条件下,这种影响仅使振荡光偏离理想分布不到4%,而泵浦功率达到6 000W时这种偏离则高达20%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泵浦光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明,高涵,陈坤峰,高业胜,简水生.双包层光纤中模式能量分布状态对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4

[2].王石语,徐明顺,刘国荣,林林,位永辉.二极管泵浦激光器中泵浦光分布对激光器模式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J].应用光学.2013

[3].宦有文.泵浦光分布对振荡光分布特性影响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4].周林.LDA端面泵浦板条放大器泵浦光场分布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5].刘全喜,钟鸣.LDA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泵浦光和温度分布[J].发光学报.2010

[6].刘玮,王石语,连天虹,徐银新.泵浦光空间强度分布对激光腔内横模分布的影响[J].电子科技.2010

[7].刘全喜,钟鸣,刘文兵,任刚,夏惠军.激光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泵浦光场分布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0

[8].刘玮.泵浦光空间分布对DPL横模分布的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9].蒲祥东,王石语,过振,蔡德芳,文建国.DPL泵浦光分布对激光脉冲的影响[J].电子科技.2009

[10].张申金,周寿桓,唐晓军,吕华昌.二极管侧面泵浦圆片激光器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

标签:;  ;  ;  ;  

泵浦光分布论文-刘志明,高涵,陈坤峰,高业胜,简水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