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胃移位论文-张富强,陈道顺,朱新荣,施福明,张泰彪

真胃移位论文-张富强,陈道顺,朱新荣,施福明,张泰彪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胃移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奶牛,真胃移位,发病率

真胃移位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强,陈道顺,朱新荣,施福明,张泰彪[1](2019)在《奶牛真胃移位发病原因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调查分析了兰州某大型牧场2009~2018年奶牛真胃移位发病情况,结果发现,该牧场2009年、2016年的奶牛真胃移位发病率比较高,分别达到6.24%、5.19%,发病原因与奶牛产后掉膘、胎次、犊牛性别、发病时间、犊牛初生重、遗传、围产期饲养管理、精饲料投入水平等均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03期)

王玉[2](2018)在《肉牛真胃移位的病因、临床表现、类症鉴别及其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胃移位是一种内科病,是指真胃在某些内因或者外因的作用下导致位置发生改变,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病牛临床上主要特征是消化紊乱、食欲废绝、腹部胀痛、排便迟滞。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母牛在分娩前后更容易发生。现概述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类症鉴别以及治疗措施。(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张洪军,张立国,张秀丽[3](2016)在《牛真胃移位的手术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侧肋弓之间。前方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后方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真胃移位95%左右在左侧,其临床特征是慢性消化机能紊乱。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业的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大量饲喂精料,盲目追求高产,使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真胃左方变位高于右方变位,且百分之九十发病于一、二胎次,通过手术治疗,除因腹壁(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6年08期)

王自平,周晓霞,成述儒[4](2016)在《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消化紊乱。本文介绍了奶牛真胃移位(真胃变位)的发病病因、临床症状、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临床实践表明,积极预防,发病后尽早确诊,并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完全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甘肃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11期)

李平,赵兴旺,陈志蓉[5](2015)在《石河子地区奶牛真胃移位发病调查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2014年,对石河子垦区11个规模化奶牛场的5 230头荷斯坦黑白花奶牛进行真胃移位发病情况调查和统计,临床确诊真胃移位病牛217头,平均发病率4.15%(217/5 230)。调查发现,真胃移位主要发生在3~7岁的奶牛,发病率为78.34%,且产后发生高于产前,每年的1~5月和11~12月产犊高峰时段,也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母牛产后精料增加过多,真胃发生移位的风险加大。(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科技》期刊2015年09期)

蔡海扬,姜亚明,刘伯平[6](2015)在《浅谈提高真胃移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奶牛四胃移位的发病头数也随之增加,若不能及时发现与积极合理的治疗,会造成牛只淘汰、死亡,给牧场造成经济损失。特别是南方大型牧场,为了减少夏季热应激给牛场造成的损失,通常会在第四季度让奶牛较为集中产犊。这在阶段性生产运行上,往往会造成人力资源配备不到位、部分增补技术人员技能不足,常导致真胃移位发现不及时,手术护理不到位,手术成功率偏低。(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5-31)

王建奇,张文公[7](2015)在《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正常生理位置发生改变,并超出正常生理范围,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真胃移位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扭转)两种。左方移位是真胃由下腹部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左方移位病情轻,病程长;右方移位是指真胃从右后上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后方或瓣胃上方,右方移位病情重、病程短。临床中左方移位较为常见。笔者于2014年5月诊治了一例奶牛真胃左方移位,本文简要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5年04期)

施向荣,魏杰文,杨玉英,杨双全[8](2015)在《奶牛真胃移位手术整复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真胃(皱胃)在腹腔剑状软骨部。位于网胃后方的腹底壁上,可分为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皱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入左侧腹腔,并嵌留在腹腔左侧与瘤胃之间。位置相对固定不能回复原位时,称为皱胃左方变位。若皱胃位置仍在右侧腹腔,但生理位置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称为皱胃右方变位。皱胃右方变位主要包括皱胃后方变位、皱胃前方变位、皱胃右方扭转、瓣胃皱胃扭转等(本文来源于《云南畜牧兽医》期刊2015年01期)

杨福铭,杨武权[9](2014)在《奶牛真胃移位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奶牛真胃移位是牛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的妊娠前后,肉牛及未孕牛也可能发生。其可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正常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紊乱,临床上真胃变化分为左变位和右变位两种。一般情况下,药物治疗和滚转疗法疗效不佳,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笔者共收治奶牛真胃左移位485头,痊愈482头;奶牛真胃右移位364头,痊愈361头。总痊愈率高达99.3%。1临床检查病牛心率、体温、呼吸正常,消瘦、眼眶凹陷,并断断续续(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4年12期)

蒋才淼,曾庆伦[10](2014)在《1例奶牛真胃移位手术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奶牛单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因各种因素导致奶牛真胃移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死亡、淘汰率较高,导致奶农收入减少,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1种严重疫病。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皱胃)在正常情况下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挨瘤胃,但由于某些原因,真胃位置发生改变,或处于瘤胃下方或左侧、或发生向右皱褶(向右皱褶为真胃扭转),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急性内科疫病。据了(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4年09期)

真胃移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胃移位是一种内科病,是指真胃在某些内因或者外因的作用下导致位置发生改变,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病牛临床上主要特征是消化紊乱、食欲废绝、腹部胀痛、排便迟滞。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尤其是母牛在分娩前后更容易发生。现概述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类症鉴别以及治疗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胃移位论文参考文献

[1].张富强,陈道顺,朱新荣,施福明,张泰彪.奶牛真胃移位发病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奶牛.2019

[2].王玉.肉牛真胃移位的病因、临床表现、类症鉴别及其治疗[J].现代畜牧科技.2018

[3].张洪军,张立国,张秀丽.牛真胃移位的手术疗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

[4].王自平,周晓霞,成述儒.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J].甘肃畜牧兽医.2016

[5].李平,赵兴旺,陈志蓉.石河子地区奶牛真胃移位发病调查与防治[J].新疆农垦科技.2015

[6].蔡海扬,姜亚明,刘伯平.浅谈提高真胃移位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点[C].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2015

[7].王建奇,张文公.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疗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

[8].施向荣,魏杰文,杨玉英,杨双全.奶牛真胃移位手术整复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云南畜牧兽医.2015

[9].杨福铭,杨武权.奶牛真胃移位的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

[10].蒋才淼,曾庆伦.1例奶牛真胃移位手术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4

标签:;  ;  ;  

真胃移位论文-张富强,陈道顺,朱新荣,施福明,张泰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