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标记论文-陈立

宾语标记论文-陈立

导读:本文包含了宾语标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哈萨克语,宾格标记,语义靠近原理,可别度原理

宾语标记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1](2019)在《类型学视野下哈萨克语直接宾语宾格标记显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哈萨克语中,直接宾语拥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格标记形式。运用语义靠近原理和可别度原理进行研究,发现直接宾语的可别度及其与核心词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宾格标记显隐的两大因素;直接宾语只有在紧临核心词、可别度较高的情况下,才能省略宾格词尾,采用隐性标记。对特定语言而言,采用隐性宾格标记蕴含着直接宾语与谓语动词在语序上为零距离这一现象。(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孙天琦[2](2019)在《试析汉语的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与施用结构——兼议零形素施用标记的设立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班图、南岛等语言中的"施用结构"及其相关理论被引入汉语研究,关于汉语的"非核心论元"是否可以归入施用范畴、汉语中是否存在零形素施用标记的问题引起了争鸣。针对相关的分歧,本文选取了汉语的"旁格宾语结构"(如"吃食堂、写毛笔")同典型的施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汉语的旁格宾语结构与施用结构只是表面相似,两者在论元结构、宾语句法属性及篇章功能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差异,旁格宾语结构需要不同于典型施用结构的理论解释。文章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跨语言比较中零形素施用标记的设立标准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语言学》期刊2019年01期)

汪昌松[3](2017)在《《无定宾语——易位、选择函数及区别性标记》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无定宾语——易位、选择函数及区别性标记》(Indefinite Objects Scrambling,Choice Functions and Differential Marking)系语言学探索单行本系列丛书之63辑,由MIT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作者是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语言学教授Luis López。无定宾语(indefinite objects)—直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通常讨论的是其语义类型不匹配(semantic mismatch)是如何得以解决的:因为涉及量化(quantification),无定宾语的语义类<e,t>与及物动词的语义类<e,<e,t〉不能进行组合运算,故而必须求助于移位或量词储存(参见Heim(本文来源于《南开语言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冯柱,赵静[4](2016)在《体貌语义标记视角下的有界宾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鉴俄语体貌语义研究相应成果,从体貌语义标记的视角研究谓词的有界宾语,揭示有界宾语作为体貌标记的语义功能,为汉语体貌语义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6年21期)

尹洪山[5](2015)在《宾语标记的类型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宾关系是句法研究的核心内容,反映了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在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中,直接宾语往往会携带格的标记,但宾语标记并不完全取决于动宾关系本身,同时也受宾语自身的语义和语用等因素影响。语言中的区分性宾语标记现象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互动关系,反映了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李嘉倩[6](2015)在《否定标记在主句与宾语从句间的移位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语言学界的关注点由否定焦点与否定辖域渐渐转移到否定标记的移位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否定移位现象的研究持续升温,个案研究日渐增多,综合研究日渐全面。然而在众多的否定移位研究中,人们大多是从短语层面对汉语否定移位进行研究,对于英语中广泛使用的宾语从句否定标记前移现象,汉语的宾语从句否定标记选择问题却少有学者涉及涉及,因此本文重在就否定标记在宾语从句的选择展开研究。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否定移位现象的相关研究情况、以往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奠定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否定标记对语法成分的选择,界定了宾语从句的性质与特征,从否定宾语从句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从句的句类等角度探讨否定标记对于这些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第二章着重分析了否定标记出现在主句和宾语从句中的异同、否定标记“不”替换移位的差异、“不”与其他否定标记替换移位的比较和否定标记在宾语从句中移位的变化。第叁章分析了跨层否定的英汉比较情况,介绍了英语否定的特征与趋势,对比了英汉跨层否定间的差异,并举例说明跨层否定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几种情况。第四章以“你不觉得”为例研究了主句主谓结构的语法化和标记化,对可能与主句主语搭配构成话语标记的谓语进行分析判断、详细例举“你不觉得”的语法化过程,并从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对话语标记“你不觉得”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语与余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概括,并指出了部分我们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在通过对否定标记对宾语从句中的选择、发展和英汉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完善汉语否定移位现象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吴雅萍[7](2014)在《《藏缅语宾语句法标记比较研究》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田静博士的《藏缅语宾语句法标记比较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宾语的句法标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时分析和历时考察以及跨语言的类型学比较,揭示藏缅语宾语句法标记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宾语格助词",第叁章"动词形态变化和句尾词",第四章"人称代词、名词的(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2014年02期)

丁冉[8](2010)在《英语宾语从句标记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英语宾语从句标记词是从古英语中的指示代词语法化而来的。that的语法化过程体现为功能变化、语素句法变化以及语音变化的统一体。that的语法化受到关联句发展为复合句这一趋势的推动。that的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that的语化理据为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心理组块效应以及信息优先原则。(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张海涛[9](2010)在《“V+个+VP”结构中的“个”是宾语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V+个+VP"结构中"个"的标记性质一直是语言学家们争论的焦点。目前有叁种观点:宾语标记、补语标记、处在宾语标记到补语标记的连续统中。文章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对其他两种观点提出质疑,确立"个"为宾语标记的观点。(本文来源于《语言与翻译》期刊2010年02期)

卢芸蓉,朱军[10](2010)在《内容差异与形式标记——简单宾语和复杂宾语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词宾语和短语宾语是事物宾语内一对相关的概念,分别称之为简单宾语和复杂宾语。复杂宾语在句法上适应性更强,简单宾语在很多情况下受限;表义上两者基本是对立的,复杂宾语表义具体、丰富,简单宾语概括、简洁;在形式上简单宾语是无标记宾语,复杂宾语是有标记宾语。(本文来源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宾语标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班图、南岛等语言中的"施用结构"及其相关理论被引入汉语研究,关于汉语的"非核心论元"是否可以归入施用范畴、汉语中是否存在零形素施用标记的问题引起了争鸣。针对相关的分歧,本文选取了汉语的"旁格宾语结构"(如"吃食堂、写毛笔")同典型的施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汉语的旁格宾语结构与施用结构只是表面相似,两者在论元结构、宾语句法属性及篇章功能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差异,旁格宾语结构需要不同于典型施用结构的理论解释。文章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跨语言比较中零形素施用标记的设立标准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宾语标记论文参考文献

[1].陈立.类型学视野下哈萨克语直接宾语宾格标记显隐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孙天琦.试析汉语的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与施用结构——兼议零形素施用标记的设立标准[J].当代语言学.2019

[3].汪昌松.《无定宾语——易位、选择函数及区别性标记》介评[J].南开语言学刊.2017

[4].冯柱,赵静.体貌语义标记视角下的有界宾语研究[J].青春岁月.2016

[5].尹洪山.宾语标记的类型学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李嘉倩.否定标记在主句与宾语从句间的移位选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7].吴雅萍.《藏缅语宾语句法标记比较研究》出版[J].民族语文.2014

[8].丁冉.英语宾语从句标记词that的语法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

[9].张海涛.“V+个+VP”结构中的“个”是宾语标记[J].语言与翻译.2010

[10].卢芸蓉,朱军.内容差异与形式标记——简单宾语和复杂宾语的对比[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标签:;  ;  ;  ;  

宾语标记论文-陈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