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黄荣贵,桂勇

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黄荣贵,桂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资本,社区参与,抗争

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文献综述

黄荣贵,桂勇[1](2011)在《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的影响 基于多层次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资本的后果"是社会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倾向于认为,中国城市社区中的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都具有多个维度,两者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基于2006-2007年在上海收集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使用多层次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集体性社会资本对叁种类型的社区参与(抗议型、体制化与公共型参与)的影响。统计结果证实了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之间复杂的联系。此外,对多层次模型的方差成份分析发现,社区社会资本可以解释60%或更多的社区间的差异。这说明,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居民的个人特征,还取决于居民所在的社区特征。(本文来源于《社会》期刊2011年06期)

余慧[2](2008)在《个体性社会资本、集体性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凸现。学术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过去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现在更热衷于从社会和生物模型中找到答案。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很多,社会资本自上个世纪中期被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证实,社会资本对于长期困难、消极生活事件和缺少社会支持所产生的压力具有缓解作用,可以降低由于这种压力而引起的心理不健康。社会资本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有两种视角:个人社会资本视角和集体社会资本视角。根据这两种视角,现有研究对社会资本影响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认同个体性社会资本对健康存在积极影响的“网络”作用机制和认同集体性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的“共有”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这两种作用机制或者只解释了个人社会资本积极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机制,或者只解释集体社会资本积极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机制,都无法解释个人和集体社会资本对居民心理健康的混合机制。在对上海市31个小区中976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多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城市居民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检验。主要的结论有叁点:1.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两个层次:个人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网络”和“共有”两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2.个人性社会资本与集体性社会资本在对心理健康发生作用时,不存在交互效应,似乎说明集体性社会资本确实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集体性的“资本”,其影响并不依赖于个人性社会资本。3.证实个体性社会资本可以解释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却无法解释社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异,而集体性社会资本可以解释心理健康的社区差异,暗示了集体性社会资本视角的潜在价值。此外,笔者发现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起作用的主要是两种视角中的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和Yip的山东农村居民研究的结论相反。笔者认为,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一定的社会背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因此,城乡社会资本本身可能存在的差异引起了结论的不一致。今后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应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本身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4-27)

仰海峰[3](2005)在《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与总体性·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的叁个批判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当代历史与理论语境为参照系,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理解为叁个方面:第一是形而上学批判,这是马克思透视哲学观念的重要前提,由此将哲学视角转向了对社会生活及其文化逻辑的批判分析;第二是从资本逻辑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化进程及其内在的二律背反,这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内容;第叁是建构社会批判理论,为未来社会的变革提供一种理性的自觉。如何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出发,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面对当代社会及其文化逻辑,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当代建构的根本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05年05期)

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凸现。学术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过去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现在更热衷于从社会和生物模型中找到答案。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很多,社会资本自上个世纪中期被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证实,社会资本对于长期困难、消极生活事件和缺少社会支持所产生的压力具有缓解作用,可以降低由于这种压力而引起的心理不健康。社会资本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有两种视角:个人社会资本视角和集体社会资本视角。根据这两种视角,现有研究对社会资本影响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认同个体性社会资本对健康存在积极影响的“网络”作用机制和认同集体性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的“共有”作用机制。本文认为,这两种作用机制或者只解释了个人社会资本积极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机制,或者只解释集体社会资本积极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机制,都无法解释个人和集体社会资本对居民心理健康的混合机制。在对上海市31个小区中976名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多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城市居民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检验。主要的结论有叁点:1.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两个层次:个人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网络”和“共有”两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2.个人性社会资本与集体性社会资本在对心理健康发生作用时,不存在交互效应,似乎说明集体性社会资本确实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集体性的“资本”,其影响并不依赖于个人性社会资本。3.证实个体性社会资本可以解释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却无法解释社区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异,而集体性社会资本可以解释心理健康的社区差异,暗示了集体性社会资本视角的潜在价值。此外,笔者发现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起作用的主要是两种视角中的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和Yip的山东农村居民研究的结论相反。笔者认为,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一定的社会背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本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因此,城乡社会资本本身可能存在的差异引起了结论的不一致。今后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应进一步考察社会资本本身可能存在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1].黄荣贵,桂勇.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的影响基于多层次数据的分析[J].社会.2011

[2].余慧.个体性社会资本、集体性社会资本与心理健康[D].复旦大学.2008

[3].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与总体性·社会批判理论——马克思哲学的叁个批判维度[J].学术研究.2005

标签:;  ;  ;  

集体性社会资本论文-黄荣贵,桂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