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铁利用论文-于守洋,杨富清,于卫萍,杨吉林,韩晓杰

血红素铁利用论文-于守洋,杨富清,于卫萍,杨吉林,韩晓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红素铁利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铁吸收利用的促进因素

血红素铁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守洋,杨富清,于卫萍,杨吉林,韩晓杰[1](1989)在《大豆影响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的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大豆影响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的一系列研究结果。确认大豆及其某些制品有降低动物饲料与人体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的作用;阐明其主要原因是大豆中铁吸收利用的抑制因素未得控制、促进因素未得充分利用所致;证明大豆经发芽、发酵、制做豆腐等特定加工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不利影响,显着提高非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率。从而为充分利用大豆蛋白有效防治缺铁性贫血,提出一个理论指导和应用途径。(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钟才云,马凤楼[2](1989)在《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大鼠血红蛋白恢复试验研究了血红素铁的抗贫血作用及生物利用效率。首先用低铁基础饲料复制大鼠贫血模型,然后饲以剂量为7(Ⅰ组)、14(Ⅱ组)、28ppm(Ⅲ组)的试验血红素铁五周,另以等剂量的硫酸亚铁为参考标准(Ⅳ、Ⅴ、Ⅵ组)。结果各组随剂量增加其Hb的变化依次为(g%):Ⅰ组:9.56→12.25;Ⅱ组:9.71→12.02;Ⅲ组:9.51→11.09;Ⅳ组:9.74→10.81;Ⅴ组:9.66→11.24;Ⅵ组:9.67→12.02。Ⅰ~Ⅲ组的相对生物利用率(RBA)分别为117.7、124.8和94.9%,较低剂量(7、14ppm)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率较高,而28ppm时其生物利用率较低,其原因有待探讨。(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1989年02期)

血红素铁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用大鼠血红蛋白恢复试验研究了血红素铁的抗贫血作用及生物利用效率。首先用低铁基础饲料复制大鼠贫血模型,然后饲以剂量为7(Ⅰ组)、14(Ⅱ组)、28ppm(Ⅲ组)的试验血红素铁五周,另以等剂量的硫酸亚铁为参考标准(Ⅳ、Ⅴ、Ⅵ组)。结果各组随剂量增加其Hb的变化依次为(g%):Ⅰ组:9.56→12.25;Ⅱ组:9.71→12.02;Ⅲ组:9.51→11.09;Ⅳ组:9.74→10.81;Ⅴ组:9.66→11.24;Ⅵ组:9.67→12.02。Ⅰ~Ⅲ组的相对生物利用率(RBA)分别为117.7、124.8和94.9%,较低剂量(7、14ppm)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率较高,而28ppm时其生物利用率较低,其原因有待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红素铁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1].于守洋,杨富清,于卫萍,杨吉林,韩晓杰.大豆影响膳食中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的综合研究[J].营养学报.1989

[2].钟才云,马凤楼.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研究[J].营养学报.1989

标签:;  ;  ;  ;  

血红素铁利用论文-于守洋,杨富清,于卫萍,杨吉林,韩晓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