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脚论文-程谦伟,孟陆丽,程雪,刘水珍,王芳

菜籽油脚论文-程谦伟,孟陆丽,程雪,刘水珍,王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菜籽油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菜籽油脚,乙酰化,黏度

菜籽油脚论文文献综述

程谦伟,孟陆丽,程雪,刘水珍,王芳[1](2016)在《乙酰化对菜籽油脚黏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菜籽油脚为研究对象,通过乙酰化改性改善菜籽油脚的流动特性,选取乙酸酐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为影响因素,研究了乙酰化改性对菜籽油脚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乙酰化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菜籽油脚黏度,其适宜条件为:乙酸酐加入量为8%,反应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乙酰化改性可有效地改善菜籽油脚的黏度。(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6年01期)

杨欣,俆尔尼,胡冰彬[2](2014)在《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工艺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的工艺,提高菜籽油脚料水解率。[方法]以菜籽油脚料为原料,选用黑曲霉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该脂肪酶水解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黑曲霉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的最适酶添加量为200 U/ml,底物浓度75 mg/ml,酶解pH 7.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5 min以及摇床转数150 r/min,此时菜籽油脚料水解率为16.4%。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是:酶添加量245 U/ml,底物浓度为75 mg/ml,酶解pH 7.0,酶解温度是41℃,优化后的菜籽油脚料水解率达(26.92±0.86)%。[结论]研究可为菜籽油脚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高媛媛,张维农,战东胜,齐玉堂[3](2011)在《菜籽油脚中脑磷脂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菜籽油脚为原料,采用溶剂分提法与柱色谱分离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高纯度脑磷脂(PE)。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溶剂分提工艺参数为:分提时间20 m in,粉末磷脂与95%乙醇溶剂比1∶7,分提次数3次,分提温度4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物中PE含量为46.3%。采用硅胶为固定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对溶剂分提产物进行进一步纯化,试验结果表明:控制洗脱流速为3 mL/m in,进样量为1.5 g(100 g硅胶),氯仿-甲醇(体积比2∶1)为洗脱剂的条件下分离效果较好,所得PE产品的纯度为94.5%,回收率为85.1%。(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1年05期)

程正载,雷锐,颜晓潮,林素素,聂玉静[4](2011)在《菜籽油脚料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预处理后菜籽油脚料为油源,甲醇为酯化剂,分别经硫酸催化的预酯化和碱催化下的酯交换反应和系列分离精制工艺,合成了生物柴油。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经GC/MS分析测定,减压蒸馏后的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超过98%。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预酯化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0 min,醇油质量比1.0∶1.0,催化剂H2SO4用量3.0%(质量百分比),该条件下,预酯化的酯化率达到85.5%;而碱催化下的酯交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醇油质量比0.4∶1.0,催化剂NaOH用量1.0%(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60 min。(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5期)

姜绍通,刘新新,张福建[5](2010)在《菜籽油脚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预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籽油脚浸提油酸值高、杂质多,不利于酯交换生产生物柴油,故采用四水硫酸锆为催化剂对浸提油进行甲酯化降酸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酯化降酸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加入量3%,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70℃。在最佳酯化条件下浸提油的酯化率达到98.55%,降酸油酸值(KOH)降为0.81mg/g,磷含量降为0.006%;四水硫酸锆的插层性能还能使浸提油中的磷脂、色素随胶体一起沉降下来,脱色率高达73.6%。将处理后的降酸油进行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含量为91.8%。(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0年04期)

刘新新[6](2010)在《菜籽油脚制备磷脂和生物柴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菜籽油脚的研究和利用仅停留在低端产品和粗产品上,经济价值较低。本课题针对油脚高含油率和生物柴油的高原料成本,将菜籽油脚中浸提出的中性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剩余物质用于制备精制磷脂,以提高菜籽油脚的附加值,并就浸提油脂的预处理与制备精制磷脂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及结果如下:1.利用丙酮从菜籽油脚中浸提中性油脂,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得出最佳浸提工艺参数:醇油(油脚)质量比3:1,浸提温度10℃,浸提时间30 min,该条件下,中性油的提油率34.3%,皂化值174.05 mgKOH/g,磷含量0.033%,酸值56.06 mgKOH/g。2.采用四水硫酸锆为浸提油脂降酸的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甲酯化降酸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70℃,催化剂加入量3%,反应醇油摩尔比12:1。酯化效率在此条件下达98.55%,降酸后的油脂酸值达到0.81 mgKOH/g。3.降酸后的油脂经过水洗、干燥后,皂化值为157.58 mgKOH/g,酸价为0.81mgKOH/g,磷含量为0.006%,脱色率达到73.6%,硫酸盐灰分达到0.018%,在碱性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4 h生物柴油含量达到91.8%。4.利用过氧化氢对粗磷脂进行脱色,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磷脂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60℃,双氧水浓度4%。经活性白土脱除过氧化物后,磷脂的碘值为40 gI2/100g,过氧化值为5.0meq/kg,脱色率达到54.2%,达到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孔娟,刘晓宇,周仪,高政,吴谋成[7](2008)在《菜籽油脚中磷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菜籽油脚中的磷脂是菜籽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独到的功能和作用,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磷脂的结构与性质,简述了从菜籽油脚中提取和检测磷脂的方法,以及磷脂的脱色和改性。(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学刊)》期刊2008年03期)

张安世,庞坤,李维琳[8](2007)在《磷脂酶A_2水解菜籽油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脚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磷脂的酶改性产物溶血磷脂有极广的应用。以菜籽油脚为底物,以实验室自制的磷脂酶A2为水解酶,采用水相反应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分别对底物用量、Ca2+添加量、反应温度、起始pH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菜籽油脚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20%,钙离子浓度0.3%,温度50℃,起始pH8.0。在最佳条件下,FFA生成量可达到172.3μmol/g。(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07年04期)

张安世[9](2006)在《链霉菌发酵生产磷脂酶A_2及酶解菜籽油脚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磷脂是一类含磷酸基团的脂类物质的总称,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皮革、涂料等领域。由于普通磷脂亲水性不够理想,使磷脂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磷脂的亲水性,必须对磷脂进行改性。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由于前两种方法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已逐渐被淘汰。本实验采用了酶法改性的方法,利用磷脂酶裂解磷脂分子中的脂肪酸基团使之转化成为溶血磷脂,与普通磷脂相比,溶血磷脂在乳化性能方面有明显改善。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利用李维琳老师构建的磷脂酶A_2(PLA_2)的高产菌株发酵制备磷脂酶,并用磷脂酶对油脚磷脂进行水解,优化出链霉菌发酵产酶和酶水解油脚磷脂的最佳条件,为溶血磷脂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室基础。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PLA_2高产菌株发酵制备磷脂酶A_2,对培养基的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g/L):黄豆饼粉5.0,麸皮5.0,NaNO_3 5.0,CaCO_3 1.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7.5,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80r/min,接种量7%,装瓶量80mL/250mL叁角瓶,接种后48h酶活力由优化前的0.43IU/mL提高到0.54IU/mL,提高了26%。同时还在10L发酵罐中进行了初步放大试验。当接种量7%,初始pH7.5,通气量0.5m~3/h,在0-16h之间,转速为300r/min,在16-48h之间,转速为50r/min,30℃发酵,24h PLA_2的活力达到高峰0.55IU/mL。2.利用发酵得到的磷脂酶A_2水解油脚,进行了酶改性研究。油脚磷脂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0%,反应温度50℃,起始pH值8.0,Ca~(2+)浓度0.3%。3.在油脚磷脂的最佳水解条件下制备溶血磷脂,测定溶血磷脂乳化能力为251mL油/g磷脂,是普通磷脂(53mL油/g磷脂)的5倍左右。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血磷脂的乳化稳定性均优于普通磷脂。(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赵海伶[10](2004)在《菜籽油脚中磷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脂(phospholipid)最早是由Uauquelin于1812年从人脑中发现,1930年,大豆磷脂被发现。磷脂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研究表明,它们具有活化细胞、促进脑发育、改进动脉管壁的组织结构、保持体内水分、参与机体代谢的功能。本文就是以菜油磷脂为研究对象,对它化学脱色和烷基化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首先,用丙酮萃取并分离菜油脚中的磷脂,以过氧化氢为脱色剂对此磷脂进行脱色,获得相关动力学参数,试验的结果如下: (1)获得最佳脱色工艺参数:65℃,4%的过氧化氢,脱色30分钟较好。 (2)获得相关的脱色动力学参数:脱色反应速度与过氧化氢浓度的0.6199次方成正比,与色素浓度的0.3329次方成正比,反应的活化能为52.88KJ/mol。 (3)脱色对磷脂含量的影响:可以认为,用过氧化氢对磷脂进行脱色,基本不影响磷脂的含量,即磷脂的损失很小。 (4)脱色对磷脂品质的影响:脱色后磷脂的碘值降低,表明脱色程度好;乳化稳定性升高,表明乳化性增加;磷脂的色泽降低了40%,脱色效果比较理想;脱色过程使得过氧化值有所升高,这是不利的一面。 总体来说,用过氧化氢对磷脂进行化学脱色是很有效的方法,此种方法值得推广。 然后,在菜油磷脂中加入过量的溴甲烷进行烷基化改性,用HPLC法来检测改性前后菜油磷脂中卵磷脂含量变化,所得的结果如下: (1)确定卵磷脂的出峰时间:HPLC法测定卵磷脂对照样的出峰时间为6.267分钟,从而确定出样品中卵磷脂的出峰时间。 (2)确定烷基化反应的工艺参数:菜油磷脂的烷基化反应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在2小时之后反应基本停止;此改性反应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但超过40℃后,改性剂可能挥发。 (3)磷脂的烷基化进程中,得出卵磷脂的含量为改性前的1.43倍,但从最终的HPLC图谱中看到,有副产物产生,不能确定脑磷脂是否减少。所以菜油磷脂的烷基化改性是否成功有待进一步证明。(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菜籽油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优化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的工艺,提高菜籽油脚料水解率。[方法]以菜籽油脚料为原料,选用黑曲霉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该脂肪酶水解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黑曲霉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的最适酶添加量为200 U/ml,底物浓度75 mg/ml,酶解pH 7.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5 min以及摇床转数150 r/min,此时菜籽油脚料水解率为16.4%。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是:酶添加量245 U/ml,底物浓度为75 mg/ml,酶解pH 7.0,酶解温度是41℃,优化后的菜籽油脚料水解率达(26.92±0.86)%。[结论]研究可为菜籽油脚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菜籽油脚论文参考文献

[1].程谦伟,孟陆丽,程雪,刘水珍,王芳.乙酰化对菜籽油脚黏度的影响研究[J].食品工业.2016

[2].杨欣,俆尔尼,胡冰彬.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工艺条件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4

[3].高媛媛,张维农,战东胜,齐玉堂.菜籽油脚中脑磷脂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1

[4].程正载,雷锐,颜晓潮,林素素,聂玉静.菜籽油脚料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5].姜绍通,刘新新,张福建.菜籽油脚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预处理研究[J].中国油脂.2010

[6].刘新新.菜籽油脚制备磷脂和生物柴油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7].孔娟,刘晓宇,周仪,高政,吴谋成.菜籽油脚中磷脂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

[8].张安世,庞坤,李维琳.磷脂酶A_2水解菜籽油脚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7

[9].张安世.链霉菌发酵生产磷脂酶A_2及酶解菜籽油脚条件的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06

[10].赵海伶.菜籽油脚中磷脂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菜籽油脚论文-程谦伟,孟陆丽,程雪,刘水珍,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